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7 ,大小:831.50KB ,
资源ID:5699437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56994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药理学部分练习题及答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xrp****6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药理学部分练习题及答案.doc

1、总论PPT第一章简答题:1.什么是药理学?2.什么是药物?3.简述药理学研究内容。4.简述药理学学科任务。答案: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为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2,药物:指可以改善或查明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达到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目的的物质。3,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4,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

2、据和研究方法。第二章A型题1.下列药物的作用中那项属于兴奋作用 A.扑热息痛的退热作用 B. 地西泮的催眠作用C.呋塞咪的利尿作用 D.驱虫药的驱虫作用 E.吗啡的镇痛作用2.药物的作用是指A. 药物改变器官的功能B. 药物改变器官的代谢C. 药物引起机体的兴奋效应D. 药物引起机体的抑制效应E. 药物导致效应的初始反应3.药物的基本作用是A.兴奋与抑制作用B.治疗与不良反应 C.局部与吸收作用 D.治疗与预防作用E.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4.药物作用的两重性通常是指药物的作用同时具有A.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 B.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C.副作用和毒性反应D.选择性和专一性 E.药物作用和药理效应5.

3、药物的副反应是 A.一种过敏反应B.因用量过大所致C.在治疗范围内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但无多大危害的作用D.指毒剧药所产生的毒性E.由于病人高度敏感所致6.不良反应不包括 A.副反应B.变态反应 C.戒断效应 D.后遗效应 E.继发反应7.关于药物过敏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A.过敏体质的易发生 B.是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C.是由于药量过大所致 D.又称变态反应E.与用药量无关8. 药物的毒性反应是A.一种过敏反应B.在使用治疗用量时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C.因用量过大或机体对该药特别敏感所发生的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D.一种遗传性生化机制异常所产生的特异反应E.指毒剧药所产生的毒性作用9.

4、关于副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每种药物的副作用都是固定不变的 B.是治疗量是出现的 C.可由治疗目的的不同而转化D.副反应可以预料 E.症状较轻,可恢复 10. 药量过大、疗程过长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称A.副反应B.毒性反应 C.后遗作用 D.过敏反应E.特异质反应 11.治疗指数是指LD 50 / ED 5LD 5 / ED 50 LD 95 / ED 50LD 95 / ED 5 LD 50 / ED 5012.下述那种量效曲线呈对称S形A. 反应数量与剂量作用B. 反应数量的对数与对数剂量作图C. 反应数量的对数与剂量作图D. 反应累加阳性率与对数剂量作图E. 反应累加阳性率与剂量作图13

5、.从一条已知量效曲线看不出哪一项内容A. 最小有效浓度B. 最大有效浓度C. 最小中毒浓度D. 半数有效浓度E. 最大效能14.A,B,C三药的LD50分别为40、40、60mg/kg,ED50分别为10、20、20mg/kg,比较三药的安全性大小的顺序为A. A=BC B. AB=C C. ABCD. ABCB15.LD50是A.极量的1/2B.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治疗有效的剂量C.最大治疗量的1/2D.最小治疗量的1/2E.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16.治疗量是指 A.介于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B.大于极量C.等于极量D.大于最小有效量E.等于最小有效量17.A药和B药作用机制相同,达同一效应

6、A药剂量是5mg,B药是500mg,下述那种说法正确 AB药疗效比A药差BA药强度是B药的100倍CA药毒性比B药小D需要达最大效能时A药优于B药EA药作用持续时间比B药短18.药物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或浓度称为A.阈剂量 B.最小有效剂量 C.极量D.效应强度 E.效能19.药物的最大效能主要反映药物的( )较大 A.内在活性B.亲和力C.个体差异D.药效变化E.阈剂量20.五种药物的LD50和ED50如下表。最有临床意义的药物为ALD50为100mg/Kg,ED50为50mg/KgBLD50为50mg/Kg,ED50为20mg/KgCLD50为50mg/Kg,ED50为30mg/KgD

7、LD50为50mg/Kg,ED50为10mg/KgE LD50为50mg/Kg,ED50为40mg/Kg21.安全范围是A.最小中毒量与最小有效量间范围B.极量与最小有效量间范围C.治疗量与中毒量间范围D.极量与中毒量间范围E. 95有效量与5中毒量间范围22.某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后移,说明A.作用受体改变B.作用机制改变C.有阻断药存在D.有激动药存在E.效价增加23.药物对动物急性毒性的关系是A. LD50越大,毒性越大B. LD50越大,毒性越小C. LD50越小,毒性越小D. LD50越大,越容易发生毒性反应E. LD50越小,越容易发生过敏反应24.有关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蛋白质B

8、.有饱和性C.有特异性D.只能与药物结合E.与药物结合是可逆的 B型题A.患者服治疗量的伯氨喹所致的溶血反应 B.强心苷所致的心律失常 C.四环素和氯霉素所致的二重感染 D.阿托品在治疗量解除胃肠痉挛时所致的口干、心悸 E.巴比妥类药物所致的次晨宿醉现象 25.毒性反应是 B26. 后遗效应是 E27. 继发反应是 C28. 特异质反应是 A29. 副反应是 DX型题30.属于对因治疗的是A.青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B.肾上腺素治疗支气管哮喘C.哌替啶治疗各种疼痛D.青蒿素治疗疟疾E.硫酸钡胃肠造影31.符合药物副反应的描述是A.由于药物的毒性过大所引起B.由于药物的选择性过高所引起C.由于药

9、物的选择性不高所引起D.由于药物的剂量过大所引起E.在治疗量即可发生32.药物不良反应包括A.副反应B.毒性反应C.后遗效应D.停药反应E.变态反应33.以下哪些参数是量反应的参数A.半数有效量B.半数中毒量C.半数致死量D.阈剂量E.等效剂量34.药物与受体结合的特点是A.特异性 B.饱和性 C.可逆性 D.稳定性 E.竞争性35.竞争性拮抗药具有如下特点A.本身能产生生理效应 B.激动药增加剂量时,仍能产生效应 C.能抑制激动药最大效能 D.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E.使激动剂最大效应不变简答题1. 简述受体的特性。2. 简述受体分类。选择题答案:6C11B12D13C14E15E7C8

10、C9A10B16A17B18D19D20D21E22C23B24D25B26E27C28A29D30AD1A2E3A4B5C31CE32ABCDE33ABDE34ABC35BDE1. 受体特性 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2受体分类 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细胞内受体、其他酶类受体。第三章:A型题1.对弱酸性药物来说如果使尿中A.pH降低, 则药物的解离度小, 重吸收少, 排泄增快B.pH降低, 则药物的解离度大, 重吸收多, 排泄减慢C.pH升高, 则药物的解离度大, 重吸收少, 排泄增快 D.pH升高, 则药物的解离度大, 重吸收多, 排泄减慢E.

11、pH升高, 则药物的解离度小, 重吸收多, 排泄减慢 2.以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A.半衰期不固定B.半衰期随血浓度而改变C.半衰期延长D.半衰期缩短E.半衰期不因初始浓度的高低而改变3.首过消除影响药物的A.作用强度B.持续时间C.肝内代谢D.药物消除E.肾脏排泄 4.药物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A.药物消除速度与吸收速度相等B.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量的药物D.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值的药物E.药物完全消除到零5.舌下给药的特点是A.经首过效应影响药效 B.不经首过效应,显效较快C.给药量不受限制D.脂溶性低的药物吸收快E.吸收量比口服多6.表观分布容积(Vd)为2L/kg者,表示药

12、物分布于A.血浆B.细胞外液C.细胞内D.脂肪组织中E.集中于某一器官7.如果给药间隔时间不变而增加药物剂量,其血药浓度达稳态需经A.78 t1/2B.23 t1/2 C.46 t1/2D.12 t1/2E.89 t1/28.首次剂量加倍目的是A.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B.使血药浓度维持高水平C.增强药理作用D.延长t1/2 E.提高生物利用度 9.pKa是指A.弱酸性、弱碱性药物达到50%最大效应的血药浓度的负对数B.药物解离常数的负倒数C.弱酸性、弱碱性药物呈50%解离时溶液的pH值D.激动剂增加一倍时所需的拮抗剂的对数浓度 E.药物消除速率 10.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方式是A.有载

13、体参与的主动转运 B.一级动力学被动转运 C.零级动力学被动转运 D.简单扩散 E.胞饮11.药物肝肠循环影响药物A.起效快慢 B.代谢快慢 C.分布 D.作用持续时间 E.血浆蛋白结合 1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A.是难逆的B.可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是可逆的D.对药物主动转运有影响E.促进药物排泄1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A.作用增强B.代谢加快C.转运加快D.排泄加快E.暂时失去活性14.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血管外给药A.分布靶器官的药物总量B.实际给药量C.吸收入血液循环的总量D.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分数或百分数E.消除的药量15.药物经肝代谢转化后A.毒性均减小或消失B.要经胆汁排泄C.

14、极性均增高D.脂/水分布系数均增大E.分子量均减小16.药物的消除速度决定其A.起效的快慢B.作用的持续时间C.最大效应D.后遗效应的大小E.不良反应的大小17.某药物口服和静脉注射相同剂量后时量曲线下面积相等,说明A.口服生物利用度低B.口服吸收完全C.口服吸收迅速D.药物未经肝肠循环E.属一室模型18.关于表现分布容积错误的描述是A.Vd不是药物实际在体内占有的容积B.Vd大的药,其血药浓度高C.Vd小的药,其血药浓度高D.可用Vd和血药浓度推算出体内总药量E.可用Vd计算出血浆达到某有效浓度时所需剂量19.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k的关系为A.0.693/kB.k/0.693

15、C.2.303/kD.k/2.303E.k/2血浆药物浓度20.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A.药物作用最强B.药物的吸收过程已完成C.药物的消除过程已完成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E.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21.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A.有效血浓度B.稳态血浓度 C.峰浓度D.阈浓度E.中毒浓度22.大多数弱酸性药和弱碱性药通过肾小管重吸收的方式是A.主动转运B.滤过 C.简单扩散D.膜动转运E.以上都不是23.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可A.增加青霉素的吸收B.减少青霉素的排泄C.降低青霉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D.加速青霉素的肝脏代谢E.抑制肝药酶24.药物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

16、枢神经系统需具备的理化特性为A.分子量大,极性低B.分子量大,极性高C.分子量小,极性低D.分子量小,极性高E.分子量大,脂溶性低B型题A.达峰时间B.曲线下面积C.半衰期D.清除率E.表观分布容积25.可反映药物吸收快慢的指标是 A26.可衡量药物吸收程度的指标是 B27.可反映药物在体内基本分布情况的指标是 E28.可用于确定给药间隔的参考指标是 CA.经23个t1/2后可达稳态浓度。B.稳态浓度水平提高,但达稳态浓度时间不变C.波动度减少,D.时量曲线呈脉冲式变化,药物浓度无累积现象E.用药后立即达到稳态浓度29.重复给药,给药间隔小于1个t1/2,增加每次给药剂量而不改变给药间隔时 B

17、30.重复给药,给药间隔大于1个t1/2,不改变给药剂量时 D31.重复给药,给药间隔等于1个t1/2,首次给予负荷量 E32.重复给药,不改变给药剂量,缩短给药间隔时 CX型题33.药物的被动转运特征是A.通过类脂质的生物膜B.与药物的解离度无关 C.不耗能D.顺浓度梯度转运 E.无竞争性抑制现象34.哪些理化性质使药物易透过细胞膜A.脂溶性大B.极性大 C.解离度小D.分子大 E.pH低35.肝药酶诱导剂有A.苯巴比妥B.氯霉素C.异烟肼D.青霉素 E.利福平36.哪些给药途径有首过消除A.腹腔注射B.舌下给药 C.口服D.直肠给药E.静脉注射37.苯巴比妥中毒时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A

18、.促进苯巴比妥在肝代谢B.促进苯巴比妥从肾排泄C.促进苯巴比妥自脑向血浆转移D.抑制胃肠吸收苯巴比妥E.碱化血液和尿液38.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A.药物消除速率不恒定B.药物t1/2固定不变C.机体消除药物能力有限D.增加给药次数并不能缩短达到Css的时间E.增加给药次数可缩短达到Css的时间 39.肾功能不良时A.经肾排泄的药物半衰期延长B.应避免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C.应根据损害程度调整用药量D.应根据损害程度确定给药间隔时间E.可与碳酸氢钠合用40.零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是A.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无关B.半衰期恒定C.单位时间消除药量与血药浓度无关D.体内药量按恒定百分比消除E.单位时间内

19、消除恒定数量的药物简答题 简述半衰期的定义和意义。 试述药物代谢酶的特性。 简述绝对生物利用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区别。 试比较一级消除动力学与零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选择题答案:6E11D12C13E14D15C7C8A9C10D16B17B18B19A20D21B22C23B24C25A26B27E28C29B30D1C2E3A4C5B31E32C33ACDE34AC35ACE36AC37BCE38ABCD39ABCD40ACE简答题答案1半衰期: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半衰期的意义在于:反映药物消除快慢的程度,也反映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一次用药后经过46个t1/2后体内药量消除93.

20、5%98.4%。同理,若每隔个t1/2用药一次,则经过46个t1/2后体内药量可达稳态水平的93.5%98.4%;按t1/2的长短不同常将药物分为5类,超短效为t1/21h;短效为14h;中效为48h;长效为824h;超长效为24h;肝肾功能不良者t1/2改变,绝大多数药物的t1/2延长。可通过测定病人肝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或给药间隔。2药物代谢酶的特性选择性低,能催化多种药物。变异性较大,常受遗传、年龄、营养状态、机体状态、疾病的影响而产生明显的个体差异,在种族、种群间出现酶活性差异,导致代谢速率不同。酶活性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增强或减弱现象。长期应用酶诱导药可使酶的活性增强,而酶抑制药能够

21、减弱酶活性。3用于比较同一种药的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情况。用于评价药品制剂之间、厂家之间、批号之间的吸收情况是否相近或等同。4一级消除动力学特点:药物按恒定比例消除;半衰期是恒定的;时量曲线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呈直线;零级消除动力学特点:药物按恒定的量消除;半衰期不是固定数值;时量曲线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呈曲线第四章 A型题1.安慰剂是指A.用作参考比较的标准药物制剂B.在外观和口味上与药物制剂相同,不含药理活性成分的制剂C.可增强疗效的药物D.可减弱药物的疗效E.产生镇静、抗焦虑作用的药物2.休克患者最适宜的给药途径是A.皮下注射B.下含服C.静脉给药D.肌内注射E.吸入给药3.特异质反应产生的原因是

22、A.某些基因缺失所致B.药物的高敏性C.肝功能减退所致D.肾功能减退所致E.药物协同作用所致4.连续用药后出现的药物反应性下降,是指A.依赖性B.耐受性C.成瘾性D.习惯性E.高敏性5.长期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不包括A.耐受性B.赖性C.耐药性D.过敏反应E.撤药症状6.长期用药后,机体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性,一旦停药出现戒断症状,称为A.习惯性B.耐受性C.过敏性D.成瘾性E.高敏性7.药物的配伍禁忌是指A.肝药酶活性的抑制B.吸收后和血浆蛋白结合C.体外配伍过程中发生的物理或化学反应D.两种药物在体内产生拮抗作用E.以上都不是8.两药合用时的作用大于单用时的作用之和,这种作用称为A.相

23、加作用B.增强作用C.增敏作用D.相减作用E.抵消作用9.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后出现原有疾病的复发或加重,称为A.特异质反应B.反跳现象C.习惯性D.耐受性E.慢性耐受性B型题A.快速耐受性B.耐受性C.成瘾性D.耐药性E.慢性耐受性10.连续用药后出现的药物反应性下降,称为 B11.短时间连续用药后药物反应性下降,称为 A12.连续应用化学治疗药物后,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下降,称为 D13.长期用药后机体对药物产生精神性和生理性依赖需要连续用药的现象,称为 CA.增强作用B.相加作用C.相减作用D.增敏作用E.抵消作用14.两药合用时的作用等于单用时的作用之和,称为 B15.两药合用

24、时的作用大于单用时的作用之和,称为 A16.两药合用时,某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药的敏感性增强,称为 D17.两药合用时的作用小于单用时的作用,称为 CX型题18.引起耐受性的机制包括A.受体数目减少B.酶活性饱和C.作用底物耗竭D.肝药酶活性被诱导增强E.机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19.药物相互作用包括A.协同作用B.配伍禁忌C.增敏作用D.相加作用E.相减作用20.确定儿童用药剂量的方法包括A.从成人剂量按体重折算B.从成人剂量按年龄折算 C.按体表面积计算D.按成人剂量1/2计算E.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21.正确选择药物剂量时应考虑A.老年人年龄大,用量应该大B.小孩体重轻,用量应该小C.孕妇体

25、重增加,用量也应增加D.对药物高敏者,用量应减少 E.耐药者,用量应该增加22.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包括A.生理因素B.疾病因素C.遗传因素D.给药方法E.机体生物节律变化简答题举例说明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选择题答案:1B6C7C8B9B10B2C3A4B5D11A12D13C14B15A16D17C18ABCD19ABCDE20ABCE21BDE22ABCDE简答题答案长期用药后机体会相应发生如下变化:(1)耐受性:指连续用药后出现的药物反应性下降。如硝酸甘油长期应用后抗心绞痛作用减弱(2)耐药性:长期使用化学治疗药物后,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下降。如利福平长期抗结核治疗后

26、,抗结核作用减弱。(3)依赖性:指长期用药后病人对药物产生精神性和生理性依赖需要连续用药的现象。包括精神依赖性及生理依赖性。如吗啡镇痛治疗后依赖性的产生。(4)撤药症状: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出现的症状,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突然停药不但产生停药症状(肌痛、关节痛、疲乏无力、情绪消沉等),还可使疾病复发或加重,称为反跳现象传出PPT第五章A型题1传出神经按递质可分为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B.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C.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D.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E.运动神经和交感神经2. 乙酰胆碱释放后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是A.被AChE水解灭活 B.被突触前膜再摄取C.被突触后膜再摄取D

27、.扩散入血灭活E.被酪氨酸羟化酶灭活3.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消除的主要途径是A被MAO破坏B被COMT破坏 C被胆碱乙酰转移酶破坏 D摄取1 E摄取24. 合成肾上腺素的原料是A赖氨酸B丝氨酸 C酪氨酸 D色氨酸 E谷氨酸B型题A. 乙酰胆碱酯酶B. 胆碱乙酰转移酶C. 多巴脱羧酶 D. 酪氨酸羟化酶 E. 多巴胺-羟化酶5.合成ACh的酶 B6.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限速酶是 D7.使乙酰胆碱水解的酶是 AX型题8. 胆碱能神经兴奋可引起A支气管平滑肌松弛B骨骼肌舒张 C瞳孔缩小 D心脏收缩力增强 E腺体分泌增多9.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可引起A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B皮肤黏膜血管收缩 C瞳孔缩

28、小 D脂肪、糖原分解 E肾脏血管舒张10.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拮抗效应可通过A.抑制递质代谢B.抑制递质的释放C.阻断受体D.促进递质的释放E.促进递质的代谢简答题简述拟胆碱药的分类,各举一药物。选择题答案:1C6D7A8CE9ABD10BCE2A3D4C5B简答题答案(1)胆碱受体激动药,也称直接作用的拟胆碱药,通过兴奋胆碱受体,发挥 ACh样的作用。M 胆碱受体激动药 毛果芸香碱 N 胆碱受体激动药 烟碱 M 、N胆碱受体激动药 卡巴胆碱 (2) 抗胆碱酯酶药,也称间接作用的拟胆碱药。易逆性抗AChE药 新斯的明难逆性抗AChE药 有机磷酸酯类,无临床治疗意义,具毒理学意义。第六章 A型题

29、1. 毛果芸香碱缩瞳作用的机制是A.阻断M受体,使瞳孔括约肌松弛 B.激动M受体,使瞳孔括约肌收缩C.激动受体,使瞳孔扩大肌收缩 D.阻断受体,使瞳孔扩大肌松弛E.激动受体,使瞳孔扩大肌收缩2. 毛果芸香碱滴眼后会产生哪些症状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 扩瞳、升眼压、调节麻痹缩瞳、升眼压、调节痉挛 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缩瞳、升眼压、调节麻痹3. 新斯的明治疗术后腹部气胀的原理是A直接激动M受体 B直接激动NN受体C直接激动 NM受D适当抑制AChEE直接阻断M受体4氯解磷定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是A阻断M胆碱受体 B阻断N胆碱受体 C使失去活性的乙酰胆碱酯酶复活 D直接对抗乙酰胆碱 E使乙酰

30、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5.下列有关neostigmine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难透过角膜入眼前房B. 对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作用较强C. 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最强D. 一般很难进入血脑屏障E. 与胆碱酯酶结合后难解离6. 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尽早使用氯解磷定的原因是A. 氯解磷定难以进入组织细胞内B. 氯解磷定不易与磷酰化胆碱酯酶结合C. 促进有机磷酸酯与胆碱酯酶共价键结合D. 避免磷酰化胆碱酯酶发生老化”E. 体内胆碱酯酶的合成已经受到抑制7. 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时,应立即静脉注射的药物是 A. 碘解磷定B. 哌替定 C. 氨茶碱 D. 阿托品 E

31、. 氢化可的松8. neostigmine在临床不可用于A有机磷酸酯中毒 B琥珀胆碱过量中毒 C阿托品中毒 D手术后肠胀气 E重症肌无力 B型题A依酚氯胺B氯解磷定C利凡斯的明D新斯的明E毒扁豆碱9.用于重症肌无力治疗的药物是 D10.用于重症肌无力诊断的药物是 A11.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药物是 C12.用于青光眼治疗的药物是 EX型题13.新斯的明不能治疗下列何种疾病A手术引起的腹气胀B重症肌无力C泌尿道梗阻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E支气管哮喘14. 下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症状中,阿托品应用后能缓解的有A大汗淋漓B骨骼肌震颤C恶心、呕吐、腹痛、腹泄D心率减慢E呼吸困难简答题1.简述毛果芸香

32、碱对眼睛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2.简述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及主要临床应用。3.毁损动眼神经后,毒扁豆碱能否用于治疗青光眼?为什么?选择题答案:1B6D7D8B9D10A2A3D4C5E11C12E13CE14ACDE简答题答案1,药理作用缩瞳 毛果芸香碱激动瞳孔括约肌上的M受体而收缩,瞳孔缩小。降低眼内压 缩瞳使虹膜向中心拉紧使其根部变薄,前房角间隙变宽,房水回流通畅。调节痉挛 激动M受体,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变凸,适合看近物,而视远物模糊。临床用途青光眼开角型 早期闭角型虹膜炎 与扩瞳药交替使用以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2,新斯的明可逆性抑制AChE,增加ACh。尚能直接激动骨骼肌

33、运动终板上的NM受体。临床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手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对抗非除极化型肌松药过量、青光眼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不能。神经损坏后不能释放ACh,毒扁豆碱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ACh 水解减少而激动M 受体,使瞳孔括约肌收缩而发挥作用的。第七章 A型题1阿托品对心脏的作用是A小剂量即能减慢心率 B治疗量增强心肌收缩力C治疗量减少心脏耗氧量 D大剂量减慢传导,加快心率E. 大剂量减慢传导,减慢心率2下列阿托品的哪一作用与其阻断M受体无关A扩大瞳孔B松弛内脏平滑肌C加快心率D扩张血管E抑制腺体分泌3. 阿托品抗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A. 抗菌、抗毒素作用、消除休克的原因B. 抗迷走

34、神经,兴奋心脏,升高血压C. 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增加重要脏器的血流量D. 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E. 兴奋中枢,对抗中枢抑制4. 大剂量阿托品用于治疗中毒性休克主要根据是A. 阻断血管上的M受体 B. 中枢兴奋作用C. 阻断心脏上的M受体 D. 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E. 兴奋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5阿托品对平滑肌解痉作用强度顺序是A胃肠道膀胱胆管和子宫B膀胱胃肠道胆管和支气管C胆管和子宫胃肠道膀胱D胃肠道胆管和子宫膀胱E膀胱胆管和子宫胃肠道6阿托品过量中毒时用哪个药解救A毛果芸香碱B东莨菪碱C山莨菪碱D琥珀胆碱E溴丙胺太林7下列何药具有安定作用,适用于兼有焦虑症的溃疡患者A哌仑西平B东莨菪

35、碱C山莨菪碱D贝那替嗪E溴丙胺太林8山莨菪碱突出的特点是A有中枢兴奋作用B拟制腺体分泌作用强 C扩瞳作用强 D抗晕动作用 E缓解内脏平滑肌和小血管痉挛作用强9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的作用区别在于A. 对腺体作用不同 B. 对中枢作用不同 C. 对胃肠道作用不同 D. 对心血管作用不同 E. 对眼作用不同10晕车、晕船者可在上车、上船前半小时口服A东莨菪碱B山莨菪碱C阿托品D后马托品E匹鲁卡品11对胆绞痛可选用阿托品和阿片类镇痛药如哌替啶合用阿托品和新斯的明合用东莨菪碱和阿片类镇痛药如哌替啶合用东莨菪碱和毒扁豆碱合用阿托品和多巴胺合用B型题A替仑西平B东莨菪碱C山莨菪碱D氯解磷定E后马阿托品12.

36、用于一般眼科检查,有扩瞳作用的是 E13. 具有中枢抗胆碱作用的是 B14. 对M1受体的选择性阻断作用更强,用于溃疡病治疗的是 A15. 对血管痉挛的解痉作用选择性相对较高感染性休克,主要用于内脏平滑肌绞痛 C16. 有机磷农药中毒肌震颤可选用 DX型题17. 可作为麻醉前给药的是A哌仑西平B东莨菪碱C山莨菪碱D安贝氯铵E阿托品18阿托品适用于A缓慢型心律失常B胃肠绞痛C感染性休克D前列腺肥大E麻醉前给药19关于阿托品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可以相互转化B小剂量减慢心率,大剂量加快心率C口服不吸收,必须注射给药D解痉作用与平滑肌功能状态有关E可以拮抗胆碱酯类药物引起的外周血管

37、扩张和血压下降简答题1. 简述阿托品的主要药理作用。2. 简述阿托品的临床应用。3. 简述山莨菪碱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4. 简述东莨菪碱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选择题答案:1A6A7D8E9B10A2D3C4D5A11A12E13B14A15C16D17CE18ABCE19ABDE简答题答案1. 简述阿托品的主要药理作用 抑制腺体分泌 扩瞳、调节麻痹、升高眼内压 松弛内脏平滑肌 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中枢兴奋作用2. 简述阿托品的临床应用。 解除平滑肌痉挛 适用于各种内脏绞痛,如胃肠绞痛。但对胆绞痛或肾绞痛疗效较差,常需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 抑制腺体分泌 用于麻醉

38、前给药 松弛虹膜括约肌和睫状肌,用于虹膜睫状体炎、验光配眼镜 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用于治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窦房阻滞、房室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缓慢型心律失常 解除血管痉挛,舒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多种感染中毒性休克 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3. 山莨菪碱的外周抗胆碱作用与阿托品相似,扩瞳和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比阿托品弱,但对血管痉挛的解痉作用选择性相对较高。因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所以中枢兴奋作用也弱。由于解痉作用选择性较高,毒性较低,现多用于内脏平滑肌绞痛和感染中毒性休克。4. 东莨菪碱的外周抗胆碱作用类似于阿托品,仅在作用强度与时间上略有差异。其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比阿托品强。扩瞳和调节麻

39、痹作用较阿托品稍弱,持续时间也较短。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较弱。治疗剂量时即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较大剂量可产生催眠作用,尚有欣快作用。临床应用:(1)麻醉前给药 不仅能抑制腺体分泌,而且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因此优于阿托品。(2)晕动病 预防给药效果好,对已出现晕动病症状如恶心、呕吐的患者疗效较差。也可用于妊娠呕吐及放射病呕吐。防晕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前庭神经内耳功能或大脑皮层功能有关,可与苯海拉明合用以增加疗效。(3)帕金森病 东莨菪碱与左旋多巴交替或联合应用,能改善患者流涎、震颤和肌肉强直等症状,可能与其中枢抗胆碱作用有关。(4)其他 代替洋金花进行中药麻醉、治疗肺咯血、重度新生儿窒息、小儿重症肺

40、炎、肺性脑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第八章A型题1治疗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 A多巴胺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E麻黄碱2抢救溺水、麻醉意外引起的心脏停搏,最好选用的药物是 A地高辛B麻黄碱C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E肾上腺素 3多巴胺舒张肾血管的机制是通过兴奋AD1受体 B1受体C2受体D2受体E1受体4关于麻黄碱的用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防治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低血压B房室传导阻滞C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D支气管哮喘轻症的治疗 E缓解荨麻疹的皮肤黏膜症状5过量氯丙嗪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选用对症治疗药物是A麻黄碱 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E多巴胺6去甲肾上腺素减慢心率的作用机制是 A激动窦房结1受体B外周阻力升高,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 C 激动心脏M受体D直接负性频率作用E直接抑制窦房结7眼底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