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孩子乐在其中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包括学习活动、游戏活动、运动活动、生活活动,在这几个环节中都有一个过度时间,也是一个衔接工作,平时,我们都比较注重学习、游戏、运动等方面,衔接工作由于是连接两个活动的中介,有时也被看成是自由活动或休息的时间,因此我们常常把生活活动作为衔接工作的内容。衔接工作从表面看是细小的,但是它同样存在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如果我们试着把它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去重视它,利用它,那么衔接工作也能为我们带来易想不到获的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但是在我们一日活动中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一)现象: 在平时,我们一般都是
2、把厕所、洗手、喝水等生活环节来代替过渡环节。总是听到老师不停的催促孩子:“快点小便,快点吃点心、快点喝水、这些过多的干预和催促,有时甚至只考虑到孩子的安全,而限制孩子的自主活动,环节之间的转换也比较生硬,原因在于如果我们不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相应的工作,就会打乱一日活动的正常秩序,增加组织活动的难度,甚至教师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忽略孩子放任他们自主玩。但教育应是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这种不顾幼儿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做法,是对幼儿主体性的不尊重场景一描述:每次集体教学活动一结束,我们让孩子去上厕所,这时候是孩子最开心的,可以出去放松了,他们像刚出笼的小鸟一样兴奋,我们一个跟着去厕所,另一个老师忙着整理教具,看
3、管教室内留下的孩子和上好厕所回教室的孩子,等所有孩子回来了坐到座位上可以自由聊天。我们两个人也站在一起聊聊天或准备下节课的材料。可孩子们聊天玩耍的声音越来越响,我示意大家轻声说话,然后又自顾自的做其它事情但过不了多久吵闹声依旧响起,甚至有个别孩子还离开座位,和边上的孩子打打闹闹,整个教室逐渐陷入一片乱糟糟的状况只见配班老师就发火了,一声命令:“不要讲得这么响,回到自己座位上坐好”突然地吼声,只让孩子们都无辜的朝我们看着。分析:我们都认为过渡环节可以完全让孩子和自己放松了,就由着孩子们自由发挥,但孩子毕竟还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对于老师给他们的规定怎么休息的概念还不理解,反正老师也自己管自己,不管我
4、们,可以放开胆子玩了,教室里就出乱糟糟打成一片,我们一开始也管自己做事没理会孩子们,但后来孩子越来越玩的不安全了就赶紧严加阻止了。我们完全放手的过渡环节看似自主,体现自由,但又怕孩子出现安全问题,这样能真正给幼儿又带来了什么呢?场景二描述:中午吃饭前,我和班里一个老师每天轮流一个人盛饭,另一个人一边进行看管孩子,教育孩子坐坐好,不许讲话,一边把饭菜端到孩子的桌子上,可是总有几个孩子手去拿碗、有的讲话、有的离开位子,我们看到这样的情景总停下手中的事,去管理孩子,刚安静一会儿,没几分钟都开始有动静了,我们两人都会勃然大怒,大发雷霆,突然一声令下,孩子们愕然静止,然后面面相觑,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结
5、果我们盛饭却要花去很长时间。吃好饭后,让孩子把凳子放到墙四周坐好,不许他们离开位子,一个人打扫,一个人负责给孩子洗脸,可总有几个捣蛋鬼离开位子、爬窗户,我们教育几次效果都不明显,更让我们气愤的是,有一次,也像往常一样吃好饭孩子们把凳子都放墙边坐好,我给孩子洗脸,突然哇的一声有人哭了,我赶紧跑过去一看,只见邹志远的眼睛处被抓开一条很长的伤痕,我一问原来是给杨飞小朋友抓开了,两人为了抢手上一根小木棍我当时就气懵了,狠狠责备了杨飞小朋友,像这样的现象出现几次后,才引起我的重视,这样的过渡期间,这让孩子傻坐着就安全了么?分析:我们就怕孩子们把教室搞得一塌糊涂,因此对于幼儿在这个过渡环节中总是严格控制、
6、不让幼儿动一动,也总考虑孩子还小安全第一,不让他们做什么事情,规规矩矩坐着总是好,表面上看到孩子都很乖的坐在那,可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耐不住了,外向的孩子打打闹闹还能看得到,就是有些内向的看看不吵的可一个转眼他就会把其他孩子弄受伤,因为孩子觉得太无所事事了,总找点事做做,结果就会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场景三描述:下午午睡起床了,从1点50分起床到2点半,我们还在一个一个的给孩子们穿衣服,穿好的孩子依次坐在边上的椅子上静静地等。全部穿好,我们再带领孩子下楼分批小便、喝水,女孩子扎辫子,再分点心,结束后,我们再逐个帮小朋友们塞裤子等到孩子弄好后,有时上课都来不及,家长来接了。分析:我们自己总觉得这样有序不
7、紊的状态很好,其实细细看来,不难发现整个过程始终拖拖拉拉,时间不紧凑,让快的孩子无所事事。谈及原因:我们觉得这样安全,不急急忙忙的做事有秩序,但没有考虑到孩子,所以经常有些等待的孩子在床上跳、爬、反而安全变得不安全了(二)反思:我们平时在这些过渡环节中只重视到了孩子的安全,而把孩子搞得束手束脚,框死在老师的规定中,甚至消极等待中。其实幼儿需要的过渡环节是要营造一种低结构、低密度、低控制,宽松、自主、利于交往、有序的氛围。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他们不仅能利用过渡环节进行自主的游戏和学习,而且过渡环节还能给他们提供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有利于幼儿自主自律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
8、有利于我们教师进行现场的设计、思考以及一些临时的随机情况的处理。为了改变过渡环节放任自由、严格控制,消极等待等不良现象,我查阅资料、与平行班的老师们共同商讨,总结了这些现象与反思,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三)措施:首先,选择一些游戏性的活动供幼儿玩,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一种玩耍,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快乐过程。幼儿通过各类游戏,可以发展动作技能、语言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互动,使幼儿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如:可以尝试手指游戏、民间小游戏,这些需要准备的材料少,游戏规则简单,可以随时开展,幼儿可
9、以自由组合,老师不用组织和参与,幼儿就能玩得很好。所以,手指游戏适合小班在过渡等零散的时间来玩耍,替代了幼儿的被动等待和自由散漫。又如:小班孩子喜欢办家家的游戏,可以提供角色区让幼儿在区域中体验快乐。抓住“游戏是幼儿最好的伙伴”,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等待比在无所事事中等待更有价值。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幼儿自主游戏,让孩子乐在其中,使过渡环节变得自主有意义。其次,在过渡环节时融合多样化,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更多的选择,让过渡环节变得更为丰富多样供幼儿自主选择。例如:我们让孩子们进行小组自主选择的活动,有看书、玩结构玩具、听故事、拼图等。再例如:把每周五定为“分享日”,每次安排一个内容(分享开心的事、
10、分享各种自带玩具、分享自备节目等),孩子们可以准备各自的材料到时进行展现。逐步提高过渡环节的融合性和多样化,使一日过渡环节的安排与实施体现出“统而不死、活而有序”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健康和谐地发展。再次,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的安排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灵活性,既能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别差异。要有效地减少一日活动中拖拉等待的过渡现象,教师需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的设计过渡。例如:在午餐时间的安排上,我们进行了方法转变,班里进餐慢的孩子可以早些入座就餐,而进餐快的孩子可以提供一些为同伴服务的机会。当孩子们就餐结束,并根据进餐速度的快、慢随时进行餐后过渡活动(看图书、玩
11、玩具、散步)。而对于幼儿的午睡时间,教师则可以根据孩子的生理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为此,我们提前几分钟播放一些快乐的音乐唤醒孩子,让先醒来的孩子开始简单的放松,再帮助他们穿衣起床,还没醒来的孩子可让他多睡一会儿,这样就尽量避免因为同时起床而导致手忙脚乱的现象,节省了不少过渡准备时间。最后,我在日常活动组织中,选择一些简单的旋律唤起孩子们进入下一环节的准备。如:“蜜蜂做工”是唤起孩子们进入集体教学活动;“进行曲”是唤起孩子们进入户外活动;“月亮船”是给孩子们提出休息的信号孩子们之间也会相互提醒督促,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活动。利用旋律消弱了过渡环节中的消极等待和教师的高度控制现象,使过渡环节变得和谐、自然,还有利于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也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整体效率的发挥。总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作为国家对幼儿园教育进行指导的总纲,贯穿着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并且具体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容、范畴、目标以及基本的实践规范和要求。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与优化是纲要中最重要内容的其中之一,我们根据这些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更好地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中小学阶段乃至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