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1.36MB ,
资源ID:568676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5686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儿童同伴排斥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儿童同伴排斥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pdf

1、儿童同伴排斥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收稿日期:2022-11-03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7JZD043);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家校共育视角下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S 2022 GHBZ103)”。作者简介:钟玉芳,女,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通讯作者:杨晓莉,女,甘肃庆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发展心理学。(1.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 同伴排斥影响儿童的发展,近年

2、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从个性特征、特殊儿童、群体成员身份分析了受排斥儿童的主要特征,发现同伴排斥对受排斥儿童行为、认知、情绪及心理会产生影响,同时,认知资源相关理论和需要威胁的时间模型可以有效解释同伴排斥的影响。最后,从同伴排斥神经机制研究、长期或多次同伴排斥的影响、同伴排斥预防策略研究等角度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关键词 儿童;同伴排斥;特征;影响;心理机制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20(2023)03-0097-07DOI10.13874/ki.62-1171/g4.2023.03.014钟玉芳1,2杨晓莉2*第39卷第3期(2023)河西学院学报Vol.

3、39 No.3(2023)The Influence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Peer Rejection in ChildrenThe Influence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Peer Rejection in ChildrenZhong Yu-fang1,2Yang Xiao-li2*(1.Faculty of teacher education,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2.School of Psychology,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

4、hou Gansu 730070)AbstractAbstract:Peer rejection affects children s development and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in recentyears.Researchers have analyz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excluded children in terms of personality traits,specialchildren and group membership,and found that peer

5、 rejection can have an impact on the behaviors,cognition,emotions and psychology of excluded children.Meanwhile,cognitive resource-related theory and the temporal model ofneed-threat can effectively explain the impact of peer rejection.Finally,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envisaged fromthe perspec

6、tives of research on the neural mechanisms of peer rejection,the impact of long-term or repeated peer rejection,and research on peer rejection prevention strategies.Key wordsKey words:Children;Peer exclusion;Characteristic;Influence;Psychological mechanism同伴交往对个体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个体早期社会性发展更是意义重大1。然而,在儿

7、童的同伴交往中排斥现象却时有发生。现存文献表明,排斥行为最早出现在幼儿时期,97钟玉芳杨晓莉:儿童同伴排斥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甚至比非排斥形式的社会攻击更频繁,严重阻碍了儿童社交需求的满足,不利于其健康人格和自我概念的发展2。排斥作为一种隐蔽性和模糊性的社会行为,频繁地发生在各类社会场景和群体之中,针对儿童而言,同伴排斥(Peerrejection)是指某一儿童个体或儿童群体受到来自同伴、班级同学或团体的忽视、不理睬或拒绝等排斥信号或行为,导致个体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3。已有研究将儿童同伴排斥分为人际同伴和群际同伴排斥,人际同伴排斥发生于个体层面,属于二元关系水平,反映的是儿童

8、与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而群际同伴排斥发生于儿童群体之间,属于群体关系水平,说明儿童对自己群组以外的成员存在态度偏见4。同伴排斥对受排斥儿童的心理伤害远大于身体欺凌等形式的伤害。因此,从受排斥儿童的角度来说,了解哪些儿童容易受到排斥,以及同伴排斥带给他们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可以有效减少和降低同伴排斥的发生及其消极影响。因此,本文将基于以往实证研究,以儿童同伴排斥为主题,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同伴排斥中受排斥儿童的主要特征,同时阐述同伴排斥对儿童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一、受排斥儿童的主要特征儿童同伴排斥的类型不同,其产生原因也不同。纵观以往研究,人际同伴排斥发生于儿童与儿童个体之间,主要源于

9、个体差异,如人格特征(攻击性和害羞)、身体与智力差异等(残疾、智障),而群际同伴排斥发生于群体内部或群体之间,群体内部的排斥主要基于个体差异等引起的对群体功能的破坏,而群体间的排斥主要基于群体成员身份(内群体认同和外群体偏见)。因此,本文将从个性特征、特殊儿童、群体成员身份三个方面,对受排斥儿童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一)个性特征关于受排斥儿童的个性特征,研究者们普遍关注人格特征所引起的儿童同伴排斥,其中两种最常检验的人格特征是攻击性和害羞5,极端好斗或害羞的儿童有被朋友拒绝、排斥和伤害的风险。一项关于美国和韩国儿童的研究发现,如果拒绝是基于人格特质(攻击性或害羞),那么,儿童可能会把这些个性特

10、征视为拒绝他人的合理理由,并因为社会群体功能(socialgroup functioning)的破坏或朋友选择时的个人自由而拒绝他人6。除此之外,其他容易引起同龄人排斥的个性特征包括孤僻、不合作、不成熟和缺乏亲社会技能等。国内相关研究通过访谈发现,36年级儿童中喜欢打、骂人的学生受到的同伴排斥比重最大,其他特征包括爱聊闲、外貌不佳、爱嘲笑别人、不讲卫生、玩游戏爱犯规、爱哭、不聪明、学习不好、小气等,但所占比例较小。由此可见,儿童个性特征中一些不被同伴所认可或接纳的特质,如攻击性、害羞、孤僻等是引起同伴排斥的主要原因。这也启示作为家长和教师要培养儿童乐观、合群、友善、热情等个性品质。(二)特殊儿

11、童儿童同伴中,有一类特殊儿童,他们经常被同龄人所歧视,如常见的社交、情感和行为困难(SEB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社交焦虑症(SAD)、慢性疾病和身体残疾等,称之为特殊保健需要的儿童7。研究表明,有特殊保健需要的儿童 和 青 少 年(ChildrenandYouthwithSpecialHealthCareNeeds,简称CYSHCN)容易成为学校同龄人欺凌和排斥的对象,其中患有ADHD和ASD的儿童遭受排斥的风险更高。例如,出于对群体功能的考虑,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儿童更有可能排斥假想的过度活跃(ADHD行为问题)的同龄人,而不是成绩较差的同龄人8。同时,有社交、情感和行为困难(SE

12、BD)的儿童在学校的社会参与中不太被他们的同龄人所接受,与无 SEBD 的儿童相比,他们在尝试与后者互动时面临更大程度的排斥。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受传统社会文化、医学模式的残疾观和“恩赐”式的慈善观的影响,孤儿、残疾儿童、智障儿童等面临着各类社会排斥,如观念排斥、教育排斥、交往排斥和环境排斥9。例如,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儿童容易成为同伴排斥的对象,有研究发现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儿童在交往上难以维持主动角色,常常被普通同学评价为喜欢制造麻烦和说谎话的角色,因此在同伴交往中经常被忽视。综上所述,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护特殊儿童的合法利益。但是,作为弱势群体的特98河西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殊儿童,

13、在交往中遭受的同伴排斥仍多于正常儿童。这也告诉我们,在平时要加强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关爱,创造平等有爱的交往氛围,促进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友好交往。(三)群体成员身份儿童的社会决策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他们对某个同伴群体的认同,以及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同伴特征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从儿童早期开始,儿童就将自己定位为反映其自我概念和特征的群体,同时,利用这一知识来决定接纳谁或排斥谁。这些分类会导致内群体偏见、萌芽的刻板印象以及同伴排斥行为。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关注了儿童群际同伴排斥现象,主要基于性别、种族、国籍、经济地位或其他类型的群体成员身份10。研究发现,性别刻板印象通常发生在儿童同伴群体活动中,儿童常常因为

14、群体身份的差异以及对内群体的认同而排斥异性儿童。例如,学龄前儿童已经会使用关于活动偏好的性别刻板印象来决定男孩或女孩是否应该加入游戏小组。从种族和国籍的角度来说,研究表明在美国,与欧洲裔美国儿童相比,亚裔和拉丁裔儿童受到的歧视和排斥更多。国内关于儿童群际同伴排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动儿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比非流动儿童更容易受到同伴排斥11。可见,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基于群体成员身份的同伴排斥无处不在。这种同伴排斥主要体现的是基于同伴排斥群体间的差异。因此,如何消弭这种群体间的隔阂和差异,有助于减少因群体成员身份不同而带来的同伴排斥。二、儿童同伴排斥对受排斥儿童的影响(一)行为方面同伴排斥,对

15、于受排斥儿童来说是一种极其糟糕的体验,并会引发一系列行为方面的变化。以往基于成人的研究发现,个体遭受排斥后的主要行为反应包括亲社会、反社会和回避12。关于儿童的研究发现遭遇同伴排斥后儿童表现出55%的亲社会行为,34%的逃避反应和 11%的反社会行为,与之相反的研究却发现排斥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和较少的亲社会行为。综合来看,同伴排斥对受排斥儿童的行为影响可归为两大类,即外化问题行为(反社会行为和回避行为)和亲社会行为。首先,同伴排斥会导致儿童产生更多的外化问题行为,具体表现为攻击性、酗酒、骂人、成瘾等等。研究发现,相较于未被排斥个体,遭受同伴排斥者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规则疏忽与攻击性行为

16、,与此同时,遭受同伴排斥的个体会采取吸烟或酗酒、上网等方式来缓解社会疼痛,以此回避现实问题,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个体出现问题行为的风险。其次,同伴排斥也会引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Williams(2008)13提出的需要-威胁模型(temporalneed-threatmodel)认为,受阻的需要驱动了个体的行为,并努力寻求满足或补偿,以重新建立人际关系的联系,改善其受威胁的社会地位。研究发现,年幼的儿童对排斥很敏感,会把模仿作为一种行为策略来应对同伴排斥的负面影响,这些发现与之前的成人模仿研究相一致。相类似的研究发现,遭遇同伴排斥后,儿童会选择性模仿合作伙伴的语言和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这些发现与

17、模仿的社会关系描述相一致,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察觉到同伴排斥的风险时,模仿对维持亲密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综上,在经历同伴排斥后儿童会出现不同的行为反应,反社会行为和回避行为可能与个体的个性特质以及经历同伴排斥后同伴侵害的发生率等中介因素密集相关,而亲社会行为则表明个体采取了另一种补偿方式去寻求社会联结。(二)认知方面同伴排斥除了引起个体外在的行为变化,也会引发个体内在的认知变化。首先,同伴排斥会导致儿童基本认知任务的表现下降。研究发现,同伴排斥影响个体认知的发展,遭受同伴排斥的个体思维水平、学习成绩与记忆力都普遍下降,但是,女孩在经历同伴排斥后会表现出认知能力受损,而男孩则没有。同时,Wlfe

18、r14等人根据“需求-威胁-修复”研究发现,遭受排斥后,无论是儿童还是青少年对社会事件的记忆都优于个人事件的记忆,从而表现出对社会事件的选择性记忆。其次,经历同伴排斥的儿童会表现出社会认知扭曲和排斥敏感性。研究发现,当攻击性儿童受到同伴排斥时,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注意偏向:注意别人的敌意,而且受排斥后最关心的事99钟玉芳杨晓莉:儿童同伴排斥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情是能否战胜他人。此外,有研究发现儿童同伴排斥与排斥敏感性高度相关,个体的排斥敏感性与曾经历过的拒绝与接纳事件密切相关,过去经历的同伴排斥事件越多,儿童的排斥敏感性越强。同时,同伴排斥会导致儿童出现注意狭窄,并增加反刍思维,具体表现为对消极事

19、件原因、结果、意义的重复性思考。综上所述,同伴排斥对于儿童的认知影响总体表现在消极方面,例如认知任务表现下降、拒绝敏感性增强、认知扭曲和注意力狭窄等等。目前,尚未有研究证实同伴排斥对儿童的认知表现会起积极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同伴排斥作为一种负性事件,给受排斥儿童认知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三)情绪方面同伴排斥对儿童的影响,除了外在行为变化和内在认知变化之外,还表现在情绪变化方面。近年来,关于同伴排斥对儿童情绪影响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同伴排斥会引发受排斥儿童的消极情绪反应,进而发展为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首先,同伴排斥增加了心理失调(Psychosocialmaladjustment)的风

20、险,并导致消极后果,如增加焦虑和抑郁。与之类似,研究发现经历同伴排斥的儿童,如被同龄人拒绝或被排除在社交活动之外,则会表现出更高的抑郁和焦虑水平,甚至导致自杀15。国内研究也发现,忽视、拒绝等排斥行为将增加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问题的可能性。其次,同伴排斥与儿童的基本情绪反应有关,研究发现,经历同伴排斥后,在情绪方面所有的孩子都感到不那么快乐,但只有女孩在受到排斥后表现出更高程度的愤怒。其他研究发现,同伴排斥后自我报告的受害倾向得分越高,愤怒和悲伤情绪水平也越高,而快乐水平则越低。总之,同伴排斥作为一种消极事件,对受排斥儿童而言,往往带来的是消极的情绪体验,如失落、悲伤、气愤等等,并且会发展为儿

21、童的内化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症状。(四)心理方面同伴排斥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消极事件,对儿童的心理影响隐蔽且深远。首先,同伴排斥会威胁儿童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以往成人的研究表明,受排斥者的归属感、自尊、控制感和有意义的存在4种基本心理需要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13。关于儿童同伴排斥的研究发现,同伴排斥与内化问题和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有关。具体来说,经历同伴排斥的儿童报告了更多的基本心理需要受损,且内化问题越严重的儿童,基本心理需要受损越严重。Tessa 16 等人研究了同伴排斥对35年级儿童基本心理需要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报告的受害程度越高,儿童的归属感、控制力、有意义存在感和自尊就越

22、低。张珊珊17等人研究发现同伴排斥损害了儿童(8岁11岁)的基本心理需要,而且随着排斥程度的增加,同伴排斥对儿童四种基本需要的损害程度也显著增强。其次,同伴排斥后儿童会表现出从属的心理意图。寻求接近另一个人立即表达了从属意图,在经历了同伴排斥之后,这些都是高度相关的。Vesna18等人的研究发现年幼的学龄前儿童在观察到排斥后立即表达出受威胁的归属感,甚至可以接近陌生人。考虑到身体和社会接近与人际温暖之间的紧密联系,该研究结果似乎更有力地表明,同伴排斥提高了幼儿时期寻求人际温暖的从属心理需求。三、儿童同伴排斥影响的心理机制(一)资源保存理论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

23、rcetheo-ry,COR)从资源得失视角来解析压力情景下的个体行为,并且假设人们总是试图获得并保存资源19。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同伴关系(条件性资源)与核心自我评价(人格特质资源)是同伴排斥事件中主要涉及的两种资源形式,并共同影响内外化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由此,在排斥情境下儿童逐渐从外部关系损耗过渡到内部功能失调,变得脆弱、敏感,并进一步衍化出内外化问题,最终导致社会适应不良。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资源保存理论认为拥有较多资源的个体不易受到资源损失的影响,并通过增值(Gainspiral)效应获得更多的资源,以此维持良好的社会适应。综上所述,对于儿童而言,无论是攻击性、成瘾、社交回避等外化问题

24、行为,还是抑郁、焦虑、拒绝敏感性等内化问题,都与儿童关键资源的损耗密切相关,而模仿、合作、从属等亲社会行为则与资源的再获得密切相关。100河西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二)自我控制的有限资源模型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提及“意志力”一词,即为了实现长期的目标而抵抗短时诱惑的能力。意志力只是一种通俗用语,在心理学研究中,更多的使用自我控制来指代这种能力。根据Baumeister20等人提出的自我控制的有限资源模型(StrengthModel of Self-Control),自我控制会消耗自我的资源,由于资源的总量有限,在资源消耗后,会出现控制力量的削弱,也即自我损耗(EgoDepletion)。同伴排

25、斥作为个体人际交往中的负性事件,会影响儿童资源的自我损耗。窦凯21等人的研究发现,自我损耗较多的个体会出现认知能力下降、负面情绪增多、亲社会行为减少而反社会行为增多的现象。对于儿童而言,其在同伴排斥情境下需要消耗自我资源以控制排斥所引起的负面情绪,进而在后继认知任务中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成绩。这较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儿童在同伴排斥后基本认知任务表现下降、注意狭窄等现象。由此推理,遭受同伴排斥的儿童自我控制资源减少,抑制能力也会下降,进而出现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和较少的亲社会行为减少。综上,自我控制资源的减少及损耗,是引发同伴排斥后续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及认知表现下降的主要原因。(三)目标驱动资源再分配理

26、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需要通过与他人的联结而维持自己的社会关系22。同伴排斥后儿童会出现各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反应,针对此现象,目标驱动资源再分配理论(Goal-drivenresource redistribution theory)认为儿童不同的行为结果都可以解释为向目标相关过程提供资源和从目标无关过程转移资源的结果23。具体来说,遭遇同伴排斥会导致儿童的归属感出现缺失,为了重新获得同伴的接纳而启动心理资源,从而远离其他无关的心理活动,这很好地解释了儿童遭遇同伴排斥后的亲社会行为(模仿行为、合作行为、从属意图)。但是,当个体感知到重新获得同伴接纳的可能性比较低或者个体长期遭受同伴排斥而无法改变

27、现状时,则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安全,进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或社交回避行为以自我保护。由此看来,遭受同伴排斥后,儿童的目标选择很重要,不同的目标选择会导致资源转向不同的心理和行为任务,由此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四)需要威胁的时间模型随着儿童同伴排斥研究的逐步深入,相互冲突的研究结果日益增多。然而,Williams13从动机角度出发提出的需求-威胁的时间模型(temporalneed-threatmodel)却对这些看似冲突的行为反应结果做出了切合逻辑的解释。该理论模型认为同伴排斥会威胁受排斥者的归属感、自尊感、控制感和意义感四种基本需求,其中控制感和意义感属于效能需求,归属感和自尊感属于关系需求。当儿

28、童受到同伴排斥后,效能需求和关系需求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对不同儿童而言,对不同需求的敏感程度和重视程度可能存在差异,从而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处理结果和应对反应24。例如,有研究表明同伴排斥对不同性别儿童的影响是不同的,男性儿童效能需求会受到更大威胁,而女性儿童关系需求会受到更大威胁。因此,遭遇同伴排斥后,相较女性儿童,男性儿童会出现较多的攻击性行为、成瘾行为等,而女性儿童则会出现较多亲社会行为,如模仿他人,寻求同伴合作等。四、展望近年来,关于儿童同伴排斥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系统梳理了容易遭受同伴排斥儿童的特征、同伴排斥对受排斥儿童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结合以往研究我们发现,在崇尚集体

29、主义、相互依赖及和谐社会关系的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更容易受到关系伤害的心理和情感影响,而不是受到言语和身体伤害的影响。因此,儿童同伴排斥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关于儿童同伴排斥已有相当多的实证研究结果,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深入探讨。(一)同伴排斥的神经机制研究彭苏浩25等人基于成人的fMRI研究发现,对社会排斥的反应会激活与消极社会事件处理有关的脑区。目前关于儿童同伴排斥的研究大多基于行为研究的视角,这种研究方式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使研究结果出现误差。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有效地弥补行为研究的不足。未来研究可以利用神经影像学的分析,使

30、研究结果更加精确,从而进一步分析同伴排斥对排斥儿童和受排斥儿童的影响,以此探究行为研101钟玉芳杨晓莉:儿童同伴排斥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究背后的神经机制。(二)关注长期或多次同伴排斥对受排斥儿童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某些儿童可能会多次或反复受到同伴排斥,这种消极体验是否对儿童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然而,目前的研究大都是在被试受到排斥或接纳后立即对其反应进行测量26。因此,未来研究有必要直接检测长期的或反复的同伴排斥对个体带来的长期影响。同时,目前关于儿童同伴排斥多采用实验研究范式,如Cyberbal范式27或木偶范式28,在实验中被试被毫无理由地排斥或接纳,缺少任何互动且实验结束之后也再无互动

31、。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儿童会与排斥者再次发生互动,此时,儿童会被再次排斥或被重新接纳。因此,目前的实验研究范式缺少生态效度,不符合儿童日常生活经验。(三)加强儿童同伴排斥消极影响的预防策略研究同伴排斥会损害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因此,遭遇排斥后找到合理的途径弥补受损的心理需求则尤为重要,同时,探讨个体的某些心理因素对排斥后消极反应的调节作用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同伴排斥的消极影响29。例如,效能需求受到威胁的儿童将会采取攻击性行为来巩固这些需要,而积极的核心自我评价可以有效增强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有效弥补了儿童受损的效能需求,从而使其尽快从同伴排斥中恢复,降低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可能性30。同时,规

32、则限制、寻求接纳的机会等因素均能够调节同伴排斥对儿童外化行为的作用结果31。此外,儿童的群体成员身份并不是唯一的,可以通过强化儿童个体对多种不同同伴群体身份的认同,模糊其外群体偏见,以此避免群体间同伴排斥的发生。例如,在倡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今天,如何基于同伴排斥的视角,加强不同民族儿童的中华民族认同,都需要细致探究。参考文献:1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田媛,范翠英.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1):62-70.2 Fanger,S.M.,Frakel,L.A.,&Hazen,N.Peer exclusion in preschool children s pl

33、ay:Naturalistic observations in a playground settingJ.Merrill-Palmer Quarterly,2012,58:224-254.3Riva,P.,&Eck,J.Social exclusion: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and reducing its impactM.New York:Springer,2016.4江艳平,张卫,喻承甫,鲍振宙,刘莎.同伴排斥与青少年早期饮酒行为:同伴侵害和不良同伴的中介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6):738-745.5朱晶晶,

34、武敏,李燕.幼儿害羞与社会适应:母亲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20,42(2):347-354.6 Yoonjung Park,Melanie Killen.When is peer rejectionjustififiable?Children s understanding across two culturesJ.Cognitive Development,2010,25:290-301.7 Lau,A.S.,Guo,S.,Tsai,W.,et al.Adolescents stigma attitudes toward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

35、ing disorders:Cultural infl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for distress manifestations J.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6,4:704-717.8 Gasser,L.,Gruetter,J.,et al.Competitive classroomnorms and exclusion of children with academic and behavior diffificulties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

36、017,49:1-11.9解韬,谢清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下的残疾儿童研究 J .残疾人研究,2014(03):16-20.10 Rutland,A.,&Killen,M.A developmental scienceapproach to reducing prejudice and social exclusion:Intergroup processes,social-cognitive development,and moral reasoningJ.Social Issues and Policy Review,2015,9(1):121-154.11 Shan Jiang,Steve

37、n Sek-yum Ngai.Social exclusionand multi-domain well-being in Chinese migrant children:Exploring the psychosocial mechanisms of needsatisfaction and need Frustration J.Children andYouth Services Review,2020,116:1-10.12 Reiter-Scheidl,K.,Papousek,I.,et al.Aggressivebehavior after social exclusion is

38、linked with the spontane ous initiation of more action oriented coping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exclusion episodeJ.Physiology Behavior,2018,195:142-150.13 Williams,K.D.Ostracism:Effects of being ignoredand exclude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8,43(34):398-39914 Wlfer,R.,&Scheithauer,H.O

39、stracism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Emotional,cognitive,and behavioral effects of social exclusionJ.Social Inflfluence,2013,8:217-236.15Koyanagi,A.,et al.Bullying victimization and suicideattempt among adolescents aged 12-15 years from 48countries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Child&Adolesce

40、nt Psychiatry,2019,58(9):907.16Tessa A.M.Lansu,Tirza H.J.van Noorden,Marike H.102河西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F.Deutz.How children s victimization relates to distort-ed versus sensitive social cognition:Perception,mood,and need fulfifillment in response to Cyberballinclusion and exclus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C

41、hild Psychology,2017,154:131-145.17张野,张珊珊,孙宇静.社会排斥对儿童基本需要的损害:排斥者身份的调节作用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41(02):130-135.18 Vesna Marinovic,Sebastian Wahl,Birgit Truble.“Next to you”-Young children sit closer to a person following vicarious ostracismJ.Journal of ExperimentalChild Psychology,2017,156:179-185.19Holmgren

42、n,L.,Tirone,V.,et al.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Resource caravans and passage ways inhealth contextsM.New Delhi,India:Wiley Blackwell,2017.20 Baumeister,R.F.,Vohs,K.D.,&Tice,D.M.The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J.Current Directions inPsychological Science,2007,16(4):351-355.21窦凯,聂衍刚,王玉洁,黎建斌,沈汪

43、兵.自我损耗促进冲动决策:来自行为和 ERPs 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4,46(10):1564-1579.22陈晴晴.同伴排斥背后的教学空间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9(05):1-3.23Shilling,A.&Brown,C.M.Goal-drivenresourceredistribution:an adaptive response to social exclusion J .Evolutionary Behavioral Sciences,2016,10(3):149-167.24杨晓莉,魏丽.社会排斥总是消极的吗?影响排斥不同行为反应的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

44、25(6):1179-1183.25彭苏浩,陶丹,冷玥,邓慧华.社会排斥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9,27(9):1656-1666.26 Walasek,L.,Juanchich,M.,&Sirota,M.Adaptive cooperation in the face of social exclus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9,82:35-46.27 J.Susanne Asschemana,Susanne Koota,Ili Mab,etal.Heightened neural sensit

45、ivity to social exclusion inboys with a history of low peer preference during primary schoolJ.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19,38:1-10.28 Hyesung G.Hwang,Lori Markson.The Development ofSocial Exclusion Detection in Early Childhood:Awareness of Social Exclusion Does Not Always Align with Soc

46、ial PreferencesJ.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2019,47-56.29 Dahl,E.,Niedbala,E.M.,&Hohman,Z.P.Loving the Group That Denies You First:Social IdentityEffects of Ostracism Before InclusionJ.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9,45(2):284-299.30 王凯,张野.校园排斥对初中生内外化问题的影响:同伴关系与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36(5):594-604.31 Mozley,M.M.,Modrowski,C.A.,&Kerig,P.K.The roles of trauma exposure,rejection sensitivity,and callous-unemotional traits in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of justice-involved youth:A moderated mediationmodelJ.Aggressive Behavior,2018,44(3):268-275.责任编辑:殷月琴103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