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让小班孩子愉悦地接受教育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很多,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与娇纵,造成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较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这在农村尤为突出。当这些孩子刚进入幼儿园这个集体中生活时,缺乏规则意识和基本的自理能力。因此对小班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规则意识的培养便成了小班教育工作的重点。小班的孩子动作行为随意性较强,理解能力又很弱,很难接受教师的指令。然而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性及动手能力又非常必要,如何能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要求,形成良好的活动规则和发展较强的动手能力呢?一、趣味化的语言使孩子愉悦地接受教师的指令。小班孩子的思维直观、简单,注意力转移比较慢。因此,在与幼儿说话时一定要简洁而带有游
2、戏性,让孩子一下就能明白而又乐于接受。如在活动结束,让孩子整理玩具时,对孩子说:“小宝宝,天黑了,我们送玩具宝宝回家休息吧!”在让孩子涂色练习中,我指导孩子说:“红色蜡笔宝宝出来散步,这边走走,那边走走,累了吧,回家睡一觉。”在组织孩子撕纸时,“两个小夹夹,夹住纸宝宝,你往前,我往后,往下走走,再你往前,我往后”|。教幼儿擦椅子时,把椅子比作马路,抹布比作汽车:开过来,呜呜呜,到头了,开过去,呜呜呜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学习洗手时,编了洗手的儿歌:水来了/冲一冲/拿肥皂/擦一擦/搓搓手心/搓搓手背儿歌念完了手也洗完了,孩子也不觉累。这样的语言,孩子易懂而乐于接受。二、运用直观易懂的环境提醒孩
3、子遵守规则教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让幼儿遵守规则,对孩子也只能当时管用,过一会儿又容易忘记。这时,我们就要请环境来说话并行提醒孩子遵守规则。例如,为了让孩子能把橡皮泥和蜡笔有序地摆放在自己的小格子里,我在格子里贴了与橡皮泥盒一样大小的圆、与蜡笔盒一样大小的长方形,分别作橡皮泥和蜡笔的家,这样,孩子在摆放时就能自觉有序的摆放了,少了老师的许多口舌之苦。又如,为了让孩子在睡觉时整齐地摆放鞋子,我在小床下贴了鞋形即时贴,让孩子的“鞋子车”整齐地停放在固定的“车位”上。在区域活动时,区域牌对小班孩子的作用不再有约束力。因为,区域牌与孩子的活动不是两个相关联的物体。为了控制孩子在区域中的人数,让孩子产生自我
4、约束力。我在阅读区内投放了与孩子相同人数的垫子,当没有垫子时,孩子就不能进入区域;在生活区内,天热时在地毯上张贴脚印,让脱鞋放脚印上控制幼儿,天冷时投放与孩子相同人数的脚套告诉他们活动区内容纳的人数。通过具体形象的环境创设,孩子在自然而然的情景中愉悦地习得规则。三、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对游戏一般都是比较感兴趣的。但也并不是说,在游戏的全过程中,幼儿都能保持浓厚的兴趣。而是要求教师从游戏开始到游戏结束,都要重视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同时,更要注意幼儿动手方面的兴趣。如,在折衣服的过程中,我引导孩子:“宝宝们,我们来给衣服宝宝做操吧!”于是,孩子们会高高兴兴地拿起衣服找个空地方折起衣服来,“
5、伸伸臂,伸伸臂,拍拍肩,拍拍肩,弯弯腰。”在具体、形象的口令中,孩子们把衣服折得整整齐齐。在穿衣服时,我引导孩子们边念口令边练习“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吱扭扭上房子。”这些生动、有趣的游戏儿歌,让孩子觉得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了。而在小班孩子最感兴趣的角色游戏中也可融入动手操作的练习。如,指导幼儿撕纸时,我对孩子们说:“娃娃肚子饿了,爸爸妈妈快来给宝宝们做面条吧!”为了让孩子练习扣钮扣,我给娃娃家的宝宝们增添了许多带扣子的衣服,并提醒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娃娃要及时增减衣服,冷了马上穿,热了快快脱,小心娃娃们感冒。在开展泥工活动“团圆”时,我把孩子们打扮成小厨师,在活动室放了一只锅子,与孩子们开起了“小吃店”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情景中,乐不知疲,一次又一次地练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