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 改为反问句:2.3. 2.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 改为拟人句:我们不得不遵守纪律。 难道我们能不遵守纪律吗? 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露出了头。 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伸了个懒腰,从地里钻了出来。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 他不可以不去补习.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 你明天不来上学。 他要去看书。(双重否定句) 他不得不去看书。 陈述句:你吃过饭了 反问句:难道你没吃过饭? 设问句:你吃过饭了吗?一定吃过了. 疑问句:你吃过饭了吗? 被字句:饭被你吃了. 把字句:你把饭吃了. 否定句:你没吃饭
2、. 1. 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们不得不遵守纪律 2. 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们能不遵守纪律吗? 3. 2.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露出了头。 改为拟人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伸了个懒腰,从地里钻了出来。4. 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反问改陈述) 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5. 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 他要去看书。(双重否定句) 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 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
3、 他要去看电影。(双重否定句) 爸爸说:“我明天不去上班了。”(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小学语文的句型变换方法总结汉语组合灵活,句式变化多样。同一个句子往往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同一意思往往也可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为了收到表达的最佳效果,我们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善于变换句式,挑选一种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句型变换的练习。在句型转变的练习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的是,无论句子如何变,句子的意思不能变,改句子时,尽量少改动字词。小学语文中常见的句式变换有:一、把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如:我做完了作业。1。“把”字句:我把作业做完了。2。“被”字句:作业被我做完了
4、。这两种句子的变换只要调换句中的某些词的位置就行了。如上面句中只需把“做完了”和“作业”的位置调换一下,再在“我”的后面加个“把”字;句则把句中“我”与“作业”交换位置,并在之间加个“被”字就行了。这种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转换,要学生明白一般情况下不加字,不少字,只是对语序的调整,最重要的是完成句型变换后,要多读几遍,看看句子意思是否改变。学生多做几次就能明白。三、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相变换: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或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要在相应的地方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例如:“我们上课要认真听讲。”是个陈述句,改成反问句:“难道我们上课不应该听讲吗?”在“我们”的前面要加上“难道”,
5、还要加上否定词“不”,句末的句号要改成问号。反过来,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难道”和“不”等词删去,把句末的问号改成句号。根据这些方法,我编了陈述句变反问句的随口溜:加上“难道”、“怎能”、“吗”、“呢”,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句号变问好,意思不变。如果是反问句变陈述句则把随口溜反过了说:去掉“难道”、“怎能”、“吗”、“呢”,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问好变句号,意思不变。如果句子不通顺可以改变少数字。在学生做作业的题之前,让他们背一杯这个随口溜,一般不会做错。三、陈述句与感叹句的转换陈述句变成感叹句,加上“多么”或者“真”和“啊”表示感叹的词语,再把句号变成问号
6、就行了。四、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的变换陈述句变成双重否定句时,在陈述句中合适的地方加上“不能不”、“不得不”等表示双重否定词而且句子通顺、意思不变就行了。双重否定句变成陈述句时,去掉“不能不”、“不得不”等表示双重否定词而且句子通顺、意思不变就行了。五、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变换把某个人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叫直接叙述,把某人说的话改为第三者的转述,叫间接转述。一般的说来,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变化:1、标点变化。要将表示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2、人称变化。要将直接叙述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 “我们”改为“他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3、文字变化: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7、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原则:第一,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第二,句子通顺,无语病。 如果想把说话人的语气、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写得有声有色,就用直接叙述;如果只需要表达说话的内容,就用间接叙述。老师给学生讲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冒号前不变,冒号变逗号,去掉引号,前后人称统一,一般“我”变“他(她)”,“你”变人名。这些句型的练习,教师上课时要经常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加深学生的对方法的记忆,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一、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
8、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分、用线划出描写环境的语句。用线划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摘录人物语言的句子:、摘录人物的行动或动作的语句:、这个文段的描写,虽然只字没提“穷”字,但也处处透出了“穷”,包括:()()()和()。、也就是这个文段的描写,也可以看出桑娜是勤劳善良的,从()这句可以看出她的勤劳,从()这儿最能看出她的善良。、“勉强”的“强”字在这儿读该选的读音是“qiang qiang”,这个字的
9、部首是(),用部首查字法再查()画,读这个音时还可以组词:()。读另一个读音时可以组词()和()。它还有另一个音jiang,可以组词()。、仿照最后一句,用上“一面一面”写句子。二、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35分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xing xing)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jin jin)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很快我就发现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
10、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le yue)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jin jin)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le yue)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1、给文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2、用线划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句子,然后联系上下文填空:老人总是( )地望着“我”,这让“我”从中得到了( ),“我”还把老人的眼神比作( ),可见,
11、“我”在老人那儿得到了取之不竭的力量,老人的( )和( )是我不断进步的源泉。 7分、 用划出描写我的心理感受的句子,然后联系上下文填空:“我”为自己以前( )而感到羞愧,“我”为( )而又感到有些兴奋。4分、 用=线划出描写“我”变化后的句子,再填空:5分从“我”的变化,可以看出 ,“我”从老人的每天早早的等待中得到了( ),对自己要求严格了,有了( )和( )去每天练琴。5、仿照例子写词语:3分又酸又痛 尽心尽力 6、(5分)这文段是选自课文 ,读了篇课文,我想对文中的老人说:“ ”我还想对文章的作者“我”说:“ ”7、这篇课文里,那位老人为了( )“我”让“我”继续练琴而说了谎:“( )”。这就是善意的谎言。你认为“诚信”和“善意的谎言”存在怎样的关系呢?想一想,写下来。6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