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滨教函202011号滨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滨州市第三期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人选培养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各县(市、区)教体局,各市属开发区教育管理机构,市直各学校:现将滨州市第三期名校长培养工程人选培养方案(2019-2022年)滨州市第三期名教师培养工程人选培养方案(2019-2022年)滨州市第三期名班主任培养工程人选培养方案(2019-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滨州市教育局 2020年1月8日滨州市第三期名校长培养工程人选培养方案(2019-2022年)为落实滨州市教育局、滨州市财政局、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施滨州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的意
2、见(滨教201313号)精神,确保滨州市名校长培养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滨州市名校长培养工程人选(以下简称名校长人选)的骨干带头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全面提升中小学校长管理水平,为我市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根据滨州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人选管理办法(试行)(滨教201431号),制定本方案。一、培养目标通过名校长培养工程,提高名校长人选职业道德水平、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名校长人选创新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与提升,形成办学特色,培养面向未来的专家型校长。二、培养形式按照“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思路,实行按需培训、分层培训、专项特训,采取参与式、讨
3、论式、情景式培训形式。(一)集中研修通过专家讲座、集中研讨等形式,夯实和更新教育管理理论知识,把握教育发展前沿问题,掌握教育教学研究基本方法,锤炼专业精神,丰富管理智慧,更新办学理念。(二)个人自修采用线下和线上学习研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进行泛在学习。利用“互联网+教育”优势,开展在线课程学习、名著研读、案例研讨、个性化指导等活动。通过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及优秀传统文化等经典著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度学习,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逐步丰富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文化内涵。(三)跟岗培训通过省、市内外名校跟岗培训,在名校中寻找启发和借鉴,感受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全方位观摩、学习名校管理流程,拓
4、展教育视野,激发办学灵感,促进自我反思,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发展之路。 (四)专业发展论坛通过开展读书交流、成长论坛活动,名校长人选结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畅谈读书心得、讲述教育故事、分享教育智慧、总结教科研(案例)成果,积淀教育思想,实现互研共进。(五)示范引领通过结对联盟、送教巡讲、现场会、教育志愿服务和名校长工作室等方式,反思教育管理实践,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明确个人优势特长、发展方向,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六)成果培育通过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交流研修心得等形式,对办学理念、管理实践进行理论提升,对个人的管理风格和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科学、系统的总结和凝练,并通过多种
5、形式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三、培养机制按照“课题引领、三级共育、育用结合”的原则,建立多方参与、协作培养机制。(一)课题引领以课题研究为培养主线,将课题研究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以课题促学习、促反思,引领专业成长。培养期内,名校长人选需根据学校实际,结合个人专长、发展方向,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修课题。根据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原则,在导师指导下将研修课题与个人发展规划有机整合,根据研修课题方向,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开展个人自修、考察交流和成果培育,在培养期内完成研修课题。(二)三级共育名校长人选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考核。市教育局统一制定管理培养规划,县(市、区)教体局和任职学校制定相应配
6、套措施共同承担管理和培养任务。按照名校长人选专业发展方向或学段组建名校长工作室,工作室聘请导师定期对名校长人选进行分类指导。名校长人选在导师引领下依托工作室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导师深入名校长人选所在学校落地指导、问题诊断、跟进培养。(三)育用结合名校长人选每学年在县(市、区)级以上会议进行经验交流、专题讲座或承担办学特色现场展示活动至少1次,选择23所结对联盟学校(县区教体局协助确定),指导、带动联盟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立足岗位成长。名校长人选要切实带动所在学校发展,熟悉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每学年在本校内听、评课不少于40节,为本校教师、学生家长举办专题讲座不少于3次。(四)科学评估制定并公布
7、培养过程性考核指标和结业考核标准,保证培养绩效。名校长人选依据考核认定标准,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年度任务,制定年度计划,撰写年度总结。建立名校长人选成长档案,开展过程评估。对达不到过程评估要求的进行业务约谈,并帮助制定改进措施。过程评估成绩作为届满认定的重要依据。名校长人选在培养期内,每学年提交本人任职学校典型的改革、评价、管理案例不少于2篇。培养周期内,精读14本以上教育教学、教育管理、优秀传统文化等经典著作,撰写不少于10万字的读书笔记,完成研修课题。四、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名校长培养工程是我市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县(市、区)教体局及各中小学校要从教育全局工作来认识、领会工程实
8、施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各级组织保障。县(市、区)教体局要明确名校长培养工作的责任科室和责任人,搭建名校长成长平台,营造有利于名校长成长发展的环境和文化,支持名校长人选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期内,名校长人选如有工作变动,县(市、区)教体局、市直学校要及时上报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备案。(二)经费保障市财政为名校长人选每年提供专项培养经费,用于集中培训、专家指导、考察观摩、教育教学研究、培养管理等,经费由市教育局按照有关规定统一管理和专项安排使用。名校长人选所在县(市、区)、学校也要在经费和教学科研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培养期内,名校长人选参加国内培训交通费由所在
9、单位报销。(三)管理保障名校长人选培养进入年度时,由本人进行阶段性总结,市教育局组织专家采取到学校听课、座谈、查看名校长人选成长档案等形式对名校长人选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结业考核认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名校长人选培养期届满,“三名”培养工程领导小组根据名校长人选成长档案对名校长人选的师德表现、管理创新、引领示范、办学实践等方面综合评定,合格及以上者,由本人写出总结性报告,县(市、区)教体局在考核的基础上对名校长人选的培养情况做出评价,形成书面材料报市教育局。市教育局组织答辩评审。合格者认定为“滨州市名校长”。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终止培养任务,取消认定资格:年度考核不合格者;调离本市教育系统者
10、;有违法违纪行为,或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情节严重者;不能履行管理培养任务的其它情形。 滨州市第三期名教师培养工程人选培养方案(2019-2022年)为落实滨州市教育局、滨州市财政局、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施滨州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的意见(滨教201313号)精神,确保滨州市名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滨州市名教师培养工程人选(以下简称名教师人选)的骨干带头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推进市、县、校三级名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为我市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根据滨州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人选管理办法(试行)(滨教201431号),制定本方
11、案。一、培养目标 通过名教师培养工程,提高名教师人选职业道德水平、业务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名教师人选创新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方法,形成独特教学风格,引领学科教学发展,着力培养面向未来的专家型教师。二、培养形式按照“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思路,实行按需培训、分层培训、专项特训,采取参与式、讨论式、情景式培训等形式。(一)集中研修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通过专家讲座、集中研修等形式,夯实和更新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把握教育发展前沿问题,掌握教育教学研究基本方法,有效提升专业化水平。 (二)个人自修通过反思教育教学经历,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明晰个人优势特长和发展方向。采用线下和线上学习研讨
12、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进行泛在学习。利用“互联网+教育”优势,开展在线课程学习、名著研读、案例研讨、个性化指导等活动。通过对教育学、心理学、传统文化等经典著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度学习,提升专业理论素养,丰富自身文化内涵,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三)跟岗培训通过省、市内外跟岗学习交流活动,在情境中感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观摩和学习优秀的课堂教学艺术,进一步拓宽教育视野,激发专业发展热情,促进自我反思,提升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四)专业发展论坛通过开展读书交流、成长论坛等活动,名教师人选结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交流读书心得、讲述教育故事、分享教育智慧、总结教科研(案例)成果,积淀教育思想,畅谈职
13、业幸福,实现互研共进。(五)示范引领通过结对帮扶中青年教师、送教巡讲、上示范课、课例研磨、课题研究、教育志愿服务和名师工作室等,提炼展示成果,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市教师共同提高。(六)成果培育通过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课例打磨、交流研修心得等形式,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提升,对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进行科学、系统的总结和凝练,并通过多种形式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三、培养机制按照“课题引领、三级共育、育用结合”的原则,建立多方参与、协作培养机制。(一)课题引领以课题研究为培养主线,将课题研究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以课题促学习、促反思,引领专业成长。培养期内,名教师人选需
14、根据学校实际,结合个人专长、发展方向,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修课题。根据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原则,在导师指导下将研修课题与个人发展规划有机整合,根据研修课题方向,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开展个人自修、考察交流和成果培育,在培养期内完成研修课题。(二)三级共育名教师人选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考核。市教育局统一制定管理培养规划,县(市、区)教体局和任职学校制定相应配套措施共同承担管理和培养任务。按照名教师人选专业发展方向或学段组建名教师工作室,工作室聘请导师定期对名教师人选进行分类指导。名教师人选在导师引领下依托工作室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导师深入名教师课堂落地指导、问题诊断、跟进培养。(三)育
15、用结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县(市、区)教体局负责组织本县(市、区)名教师人选参与当地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等活动。名教师人选要按照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积极承担中小学教师“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业务指导、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项目和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组建教学团队。名教师人选任职学校负责为名教师人选组织教学团队,确定35名青年教师为名教师人选的帮携对象,名教师人选负责指导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四)科学评估制定并公布培养过程性考核指标和结业考核标准,保证培养绩效。名教师人选依据考核认定标准,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年度任务,制定年度计划,撰写年度总结。建立名教师人选成长档案,开展过程评估。对达不到过程评估要
16、求的进行业务约谈,并帮助制定改进措施。过程评估成绩作为届满认定的重要依据。每学年,名教师人选在县(市、区)级以上开设教学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12节,校际间、校内教学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5节以上,听本学科教师的课20节以上并写出高质量的点评,提交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不少于10节。培养期内,名教师人选在县(市、区)级以上举办专题讲座至少于1次,精读14本以上教育教学、优秀传统文化等经典著作,撰写不少于10万字的读书笔记,完成研修课题。四、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名教师培养工程是我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县(市、区)教体局及各中小学校要从教育全局工作来认识、领会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采取有
17、效措施,加强各级组织保障。县(市、区)教体局要明确名教师培养工作的责任科室和责任人,搭建名教师成长平台,营造有利于名教师成长发展的环境和文化,鼓励支持名教师人选在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期内,名教师人选如有工作变动,县(市、区)教体局、市直学校要及时上报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备案。(二)经费保障市财政为名教师人选每年提供专项培养经费,用于集中培训、专家指导、跟岗观摩、教育教学研究、培养管理等,经费由市教育局按照有关规定统一管理和专项安排使用。名教师人选所在县(市、区)、学校也要在经费和教学科研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培养期内,名教师人选参加国内培训交通费由所在单位报销。 (三)管理保障
18、名教师人选培养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管理和结业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相结合,既注重名师人选的日常表现,又注重人选在培养环节的学习成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名教师人选培养过程的管理,名教师人选所在学校负责对人选进行日常管理。名教师人选培养进入年度时,由本人进行阶段性总结,市教育局组织专家采取到学校听课、座谈、查看名教师人选成长档案等形式对名教师人选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结业考核认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名教师人选培养期届满,“三名”培养工程领导小组根据名教师人选成长档案对名教师人选的师德表现、教学创新、教研科研、团队建设、引领示范等方面综合评定,合格及以上者,由本人
19、写出总结性报告,县(市、区)教体局在考核的基础上对名教师人选的培养情况做出评价,形成书面材料报市教育局。市教育局组织答辩评审。合格者认定为“滨州市名教师”。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终止培养任务,取消认定资格:年度考核不合格者;调离本市教育系统者;有违法违纪行为,或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情节严重者;不能履行管理培养任务的其它情形。滨州市第三期名班主任培养工程人选培养方案(2019-2022年)为落实滨州市教育局、滨州市财政局、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施滨州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的意见(滨教201313号)精神,确保滨州市名班主任培养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滨州市名班主任培养工程人选
20、(以下简称名班主任人选)的骨干带头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推进市、县、校三级名班主任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水平,根据滨州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人选管理办法(试行)(滨教201431号),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通过名班主任培养工程,提高名班主任人选职业道德水平、业务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名班主任人选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形成个性化班级管理特色,培养面向未来的智慧型班主任。二、培养形式按照“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思路,实行按需培训、分层培训、专项特训,采取参与式、讨论式、情景式培训形式。(一)集中研修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通过专家讲座、集中研修等形式,夯实和更新班级管理理
21、论知识,把握教育发展前沿问题,掌握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研究基本方法,有效提升综合素质和班级管理水平。(二)个人自修通过反思班级管理实践经历,进一步更新班级管理理念、明晰个人优势特长和发展方向。采用线下和线上学习研讨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进行泛在学习。利用“互联网+教育”优势,开展在线课程学习、名著研读、案例研讨、个性化指导、成果展示等活动。通过对教育学、心理学、传统文化等经典著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度学习,提升专业理论素养,丰富自身文化内涵,逐步形成独特的班级管理模式和风格。(三)跟岗培训通过省、市内外跟岗学习交流活动,在情境中感受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名校导师班主任助理身份参与班级全方位管理
22、,在实践中体验先进班级管理模式,观摩和学习育人艺术,拓宽教育视野,促进自我反思,提升育人创新力。 (四)专业发展论坛通过开展读书交流、成长论坛活动,名班主任人选结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交流读书心得、讲述教育故事、分享教育智慧、推广案例成果,积淀教育思想,畅谈职业幸福,实现互研共进。 (五)示范引领通过结对帮扶青年班主任、影子班级、送教巡讲、主题班会示范课、案例研讨、课题研究、教育志愿服务和名班主任工作室等,反思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六)成果培育通过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案例打磨、交流研修心得等形式,对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提升,对个人的班级管理风格和特色进行
23、科学、系统的总结和凝练,并通过多种形式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三、培养机制按照“课题引领、三级共育、育用结合”的原则,建立多方参与、协作培养机制。(一)课题引领以课题研究为培养主线,将课题研究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以课题促学习、促反思,引领专业成长。培养期内,名班主任人选需根据学校实际,结合个人专长、发展方向,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修课题。根据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原则,在导师指导下将研修课题与个人发展规划有机整合,根据研修课题方向,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开展个人自修、考察交流和成果培育,在培养期内完成研修课题。(二)三级共育名班主任人选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考核。市教育局统一制定管理培养规划,
24、县(市、区)教体局和任职学校制定相应配套措施共同承担管理和培养任务。按照名班主任人选专业发展方向或学段组建名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室聘请导师定期对名班主任人选进行分类指导。名班主任人选在导师引领下依托工作室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活动,导师深入名班主任班级落地指导、问题诊断、跟进培养。(三)育用结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县(市、区)教体局负责组织本县(市、区)名班主任人选参与当地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等活动。名班主任人选要按照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积极承担中小学教师“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业务指导、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项目和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组建班级管理团队。名班主任人选任职学校负责为名班主任人选组织班级管理团队,
25、确定35名青年班主任为名班主任人选的帮携对象,名班主任人选以创建优秀班级为载体指导青年班主任专业成长与发展。(四)科学评估制定并公布培养过程性考核指标和结业考核标准,保证培养绩效。名班主任人选依据考核认定标准,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年度任务,制定年度计划,撰写年度总结。建立名班主任人选成长档案,开展过程评估。对达不到过程评估要求的进行业务约谈,并帮助制定改进措施。过程评估成绩作为届满认定的重要依据。每学年,名班主任人选在县(市、区)级以上班主任工作会议上进行讲座或经验介绍至少1次,提交主题教育或班会设计课例不少于5节,执教班会观摩课1-2节,听班会课10节以上并写出点评。在培养期内,精读14本以上
26、教育理论、传统文化等经典著作,撰写不少于10万字的读书笔记,完成研修课题。 四、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名班主任培养工程是我市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县(市、区)教体局及各中小学校要从教育全局工作来认识、领会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各级组织保障。县(市、区)教体局要明确名班主任培养工作的责任科室和责任人,搭建名班主任成长平台,营造有利于名班主任成长发展的环境和文化,鼓励支持名班主任人选在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期内,名班主任人选如有工作变动,县(市、区)教体局、市直学校要及时上报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备案。(二)经费保障市财政为名班主任人选每年提供专项培养经费,用于
27、集中培训、专家指导、跟岗观摩、教育教学研究、培养管理等,经费由市教育局按照有关规定统一管理和专项安排使用。名班主任人选所在县(市、区)、学校也要在经费和教学科研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培养期内,名班主任人选参加国内培训交通费由所在单位报销。(三)管理保障名班主任人选培养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管理和结业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相结合,既注重名班主任人选的日常表现,又注重人选在培养环节的学习成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名班主任人选培养过程的管理,名班主任人选所在学校负责对人选进行日常管理。名班主任人选培养进入年度时,由本人进行阶段性总结,市教育局组织专家采取到学校听课
28、、座谈、查看名班主任人选成长档案等形式对名班主任人选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结业考核认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名班主任人选培养期届满,“三名”培养工程领导小组根据名班主任人选成长档案对名班主任人选的师德表现、班级管理创新、教研科研、团队建设、引领示范等方面综合评定,合格及以上者,由本人写出总结性报告,县(市、区)教体局在考核的基础上对名班主任人选的培养情况做出评价,形成书面材料报市教育局。市教育局组织答辩评审。合格者认定为“滨州市名班主任”。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终止培养任务,取消认定资格:年度考核不合格者;调离本市教育系统者;有违法违纪行为,或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情节严重者;不能履行管理培
29、养任务的其它情形。附件:1.滨州市第三期名校长人选结业考核指标 2.滨州市第三期名教师人选结业考核指标 3.滨州市第三期名班主任人选结业考核指标 4.滨州市第三期“三名”培养工程实施配档表 26 附件1 滨州市第三期名校长人选结业考核指标名校长人选过程性考核合格,结业时撰写一篇不少于1万字的总结性报告,并具备以下条件评价成果类型要求备注届满考核名著研读笔记教育教学日记三年不少于10万字必备条件课题研究完成研修课题送教巡讲市级送教巡讲至少3次教学成果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至少具备两项成果经验推广管理经验在县(市、区)级以上范围内推广或在第三期“三名”培训活动中大会交流论文省级以上正式期刊发表学校
30、管理类论文不少于3篇(字数不少于3000字)专著专著1部(不少于10万字)过程考核发展规划 示范引领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具体可行,指导联盟学校、听课、工作室活动有记录必备条件附件2 滨州市第三期名教师人选结业考核指标 名教师人选过程性考核合格,结业时撰写一篇不少于1万字的总结性报告,并具备以下条件评价成果类型要 求备注届终考核名著研读笔记和教育教学日记三年不少于10万字必备条件课题研究完成研修课题优课市级及以上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3节送教巡讲市级送教巡讲至少3次教学成果市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至少具备一项成果论文省级以上正式期刊发表教育教学类论文不少于3篇(字数不少于3000字)专著专著1部(不
31、少于10万字)过程考核发展规划 示范引领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具体可行,指导青年教师、听评课、工作室活动有详细过程记录必备条件 附件3 滨州市第三期名班主任人选结业考核指标 名班主任人选过程性考核合格,结业时撰写一篇不少于1万字的总结性报告,并具备以下条件评价成果类型要 求备注届终考核名著研读笔记和教育教学日记三年不少于10万字必备条件课题研究完成研修课题典型案例 送教巡讲推广借鉴价值的班级管理典型案例3个,市级送教巡讲至少3次教学成果市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至少具备一项成果论文省级以上正式期刊发表班级管理类论文不少于3篇(字数不少于3000字)专著专著1部(不少于10万字)过程考核发展规划 示范引
32、领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具体可行,指导青年班主任、听评课、工作室活动有详细过程记录必备条件附件4滨州市第三期“三名”培养工程实施配档表一、准备阶段(2019.52019.8)时 间内 容目标任务责任人2019.5-8研讨制定培养方案、计划、考核指标与国内学术团队对接,达成协作意向设计“三名”成长档案、工作室确定培养方案确定“三名”成长档案系统市教育局人事和教师工作科二、培养阶段(2019.92022.8)时 间内 容目标任务责任人2019.9-2020.8首次集中培训,初拟研修课题,撰写个人规划,研读推荐书目撰写读书笔记,“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学科指导,自主完成听评课、指导青年教师、青年班主任
33、、结对联盟学校,工作室活动,跟岗培训学习,成果汇集,年度考核启动三期“三名”培养工程确定个人规划培养初见成效市教育局人事和教师工作科工程人选2020.9-2021.8送教巡讲,集中理论研修跟岗学习,个人自修,工作室活动,读书交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学科指导,志愿服务,成果汇总,年度考核初步形成教学、管理个性,提升提炼实践成果市教育局人事和教师工作科工程人选2021.9-2022.7理论研修跟岗学习,送教巡讲示范带动,工作室活动,读书交流,课题总结总结提升,形成标志性成果三、考核认定阶段(2022.8)时 间内 容目标任务责任人2022.8届满考核根据考核指标体系,汇总过程性评价结果,对标志性成果进行审核,形成考核意见届满认定命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