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探索性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化学组 何小强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认识的源泉,是训练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是养成严肃认真的 科学态度的必经之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化学教学方法上就要从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验证性实验中走出来,倡导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上开展探索性实验,近些年来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谓探索性实验是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将实验变成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手段。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亲自实践探索新知,亲自实验去认化学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对学生初步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
2、题的能力。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动机,揭示矛盾,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去思考,如何运用实验手段研究问题。教师要精心调设计教学过程,尽量设法提高每个实验的智力价值。 探索性实验教学程序如下:教师引导. 学生主动探索. 教师引导 提出问题 观察 分析 验证 提出 解决问题 引导思维 新问题 实验设计验证 发散思维例如:在高一讲氯气和水的作用时,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组织教学: 1、 激发学生研究氯水具有漂白作用的兴趣。讲:为了进一步研究氯气的性质,观察下列现象。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一瓶黄绿色的饱和氯水,将红色绉纸放入氯水中。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有的同学说氯水有漂白作用,有的同学说氯气有漂
3、白作用 。 2、 设计实验来验证。问:究竟是氯水有漂白作用,还是氯气有漂白作用呢?试设计实验来加以说明。学生讨论并提出设计方案根据学生的设计,教师演示:将一端浸湿的红色绉纸放进一瓶氯气中。3、探讨氯水具有漂白作用的原因。问:为什么氯水有漂白作用而氯气无漂白作用学生推理:这可以说明氯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了新的物质。问: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哪些物质?哪种物质具有漂白作用?要求学生在阅读有关教材后,可设计一系列实验证明氯气和水发生了入反应,而其具有漂白作用的是由于生成了次氯酸的缘故。同学们提出:(1)要验证氯气和水发生了反应,除了用上述实验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而氯水有漂白作用外,还可以选用实验来证明氯
4、水中还存在氢离子和氯离子。(2)还应进一步用实验否定盐酸、水有漂白作用,才能说明氯水的漂白作用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的缘故。 学生按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学生作出推断:氯水之所以有漂白作用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的缘故。4、实验分析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的原因。 问:是否所有氯水都有漂白作用?展示一瓶长期见光的氯水。演示实验:将红色绉纸放入长期见光的氯水中。 学生推断:因次氯酸不稳定,长期见光后全部分解成氯化氢和氧气,溶液中不再存在次氯酸了。所以,久置的氯水无漂白作用 ,必须是新配制的氯水才具有漂白作用 。问:为什么次氯酸有漂白作用而盐酸无此作用?启发学生用氧化-氧化观点分析其原因。 在上述教学实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使教材中的结论成了学生自己创造性学习思维的结果,对知识的掌握不再是单纯的记忆,而是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实验手段从几个侧面、几个层次逐步深入地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化学规律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