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练习有效性设计兰州市西固区西固城第一小学 钱麟武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效教学的理念已渗透到了教学的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练习设计之中。因此,练习设计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精心挑选。下面就结合实际教学谈谈有效性练习的设计。一、新颖有趣,注意趣味性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题型出发,避免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如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唱儿歌、模拟表演、各类小竞赛等
2、。这种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教学确定位置新课结束时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练习:警察抓小偷,首先用数对表示出警察和小偷现在的位置,然后伴随着急促的警笛声,小偷在逃跑,警察再追捕,学生也在不停的喊:小偷跑到(3,2)的位置了,警察快往西方追赶,快快,小偷又跑到(5,3)的位置去了,学生们就像一个个小警察在运用数学知识抓小偷一样,一个个兴趣高昂,使我至今难忘!这种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开放度大,注重质量为了很好地巩固新知,目前的练习一般都是条件具备、答案
3、确定的封闭型习题,这样的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机械模仿与记忆,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是有差异的,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社会经历,有不同的知识水平,这也导致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是思考角度和深度。所以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学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而条件不充足或过剩,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习题,可以提供学生较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求异思维,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挖掘和开发,在习题的质量上取得效率。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课中,我布置了这样的练习:把两个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各个面剪开,选出其中的八块,然后画出它们的平面图,再按照平面图选择能构成长方
4、体的六个面画出长方体的平面图,最后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反馈时似乎让我看到了学生的练习过程,班上一位同学说:“我把两个长方体各个面剪开,打乱后从中随便选出了八块”这样的开放性练习打破了常规,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自己出题,自己解题的一个创新空间,能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很好建立空间观念。三、联系生活,注意应用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如学习面
5、积和面积单位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让学生小组合作选取合适的工具:报纸、米尺、软尺等表现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不同的方案。有的用4根米尺就围成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也有的用几张报纸,借助米尺或软尺拼成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这样生活味浓的练习,给了学生充分选择权,让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选择信息,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可以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四、针对性强,事半功倍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但不少学生在做练习时总会出现错误。那么教师就要认真分析
6、,针对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 如在教学互质数的概念时,设计这样一组判断题: 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没有公约数。 ( ) 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 ) 两个不同的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 )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 ) 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可能成为互质数。( ) 1和任何自然数为互质数。 ( ) 经过前后实践让我体会到只有设计这样的针对性练习进行练习,减少练习的数量,才能练得更有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动手操作,注重实践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也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那数学学习就成
7、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 如学习计算器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算一算身边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每月、每年大约浪费多少水?这些被浪费的水用在我们的饮水上,可以解决多少班级多少学生的饮水问题?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新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数学学习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数学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新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出一些集开放、生活、趣味于一体的练习,使学生体验做数学练习是快乐的,让他们从机械训练与模仿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去探究,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