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阿荣旗亚东第一小学王洋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 教材简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7课,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课文以聋哑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2、 目标确立 (1)、根据教学大纲掌握相关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
2、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二、说教法 1、教学设计理念: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通过写在西湖玉泉的见闻,赞扬了一位画金鱼的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教学时我没有按常规逐段进行讲解,而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提出的“特别“为线索,抓住 重点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段落、语句,体会文章的中心。 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认准目标,不懈努力”这个道理都明白,但往往在挫折中放弃,因此,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来感受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3、教学方法: 采
3、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的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特点,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学法指导: 在质疑中探究。课堂上,当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探究的时候,他们的思考会更深入,理解会更深刻。 在品读中体验情感,积累语言。学生通过想象情境、品味词句,反复朗读,达到熟能成诵,积累语言。三、说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把学生直接引入到课文中,入情入境,从题目入手,理清全文脉络。 二)、研读课文,从“特别”出发,体会人物品质。 (一)出示问题1:课文中哪些句子,使你感受到青年的特别?边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有关句子
4、,并说说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 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体会字词句含义,有感情朗读。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句并借助多媒体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其体会青年画家技法之高超。 (二)问题2:这位聋哑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的鲜活逼真,如同游到了纸上?请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画出有关句子,体会字词句的含义,将你的感受读出来。 1、学生进行“读思画批读”,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我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并用多种方法阅读,如:指名读、范读、比赛读、评价读等,体会青年人虽然聋哑,但专注和勤奋,这是他画的鱼之所以栩栩如生、赢得了大家赞叹的原因。 (三)交流:“鱼游到
5、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联系? (研读课文这一环节,体现了以下四个特色:1、结构清晰。整个环节紧紧围绕着“鱼游到了纸上”这一主线展开了两个问题,即“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聋哑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如同鱼游到了纸上?”2、语言文字训练。特别突出了读的训练,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文中描写青年画鱼、观鱼的情节语句优美,让学生多朗读、感受,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体味意境;让学生在朗读、分析中理解词意,体会句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语言文字训练还体现在:我指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结合围观人的语言、神态、动作想
6、象当时议论的情景,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文学训练真正落到实处。3、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青年画鱼、看鱼的图画和有关句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把其中的重点词语如“呆呆地、静静地”用鲜明的颜色突出,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句意。4、突破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我引导学生尝试用关联词语“之所以因为”和成语“胸有成竹”来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总结全文从这位青年由“心中有鱼到纸上游鱼”的学画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并与胸有成竹适当对应,让学生更加明白先入心,后入画的道理。(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那我们今后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四、拓展延伸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拓展延伸环让学生明白青年的优秀品质之余,再动笔写一写,使学生作为一个旁观者对其进行赞美,又进行了语言文字书写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