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毛主席在花山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毛主席的革命情怀中受到教育和感染。3.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1.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并按一定顺序叙事的表达方法;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毛主席的革命情怀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题1.今天,我们再次走近毛泽东,去感受这位伟人身上可贵的品格2.板书:28、毛主席在花山二、出示学习目标及指导1.通过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2.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同桌互助等方法,掌握生字、新词。3.通过同桌互读、小组互读等形式,做到熟读课
2、文,了解课文内容。4.通过讨论学习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感受毛泽东的普通群众的情怀。三、学生开始自学四、检测学习情况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2.说说这篇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用比较简练的话语概括出来。3.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从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4.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一是“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二是让炊事员每天给乡亲们沏一桶茶水。)毛主席是怎样处理“碾米”事件的?(毛主席很细心,没有听到门口碾米的声音,就过问了这件事,并让警卫员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
3、卫员的?(毛主席说服警卫员时,一共讲了三层意思:一是进行革命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二是“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这句话?5.小结作者具体写了毛主席在花山时的三件事,体现了毛主席的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用具体事件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质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种表达方法。五、当堂训练 一篇以写人为主的小记叙文:题目自拟,要求写自己所熟悉的人,以毛主席在花山为例,要通过具体事件的记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防止内容空洞无物。板书设计:28.毛主席在花山请碾米劝喝茶帮推碾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