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第一节物体的颜色说课教案旺苍县城关中学(628200) 谢 茂 斌设计理念:本课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本课安排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具有知识浅、实验操作方便的特点;结论易获得,适宜初中生探究。学生通过进行过程的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受到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从收集的证据中,总结和归纳规律性的知识;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教材分析:光学是有用的,表现在它的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光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学知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彩色电视机;光学知识与颜料混合的知识相结合展现出七彩的世界。本节教
2、材从操作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观察、体验,获得最直接、最生动的实验事实资料,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成长。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光的色散和光的合成现象;2、 知道白光是复合光;是由单色光组成的;知道色光的三原色;知道三原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现象。3、 知道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知道透明物体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二、能力目标1、 通过观察光的分解和合成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 参与“想想做做”的活动,知道白光的组成,获得白光能够分解为单色光的知识。3、 通过探索光的分解与合成,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
3、和方法。三、德育目标1、 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事的工作态度;2、 通过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3、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学设想1、 利用光源的共同特征,让学生回到现实中体味物体五彩缤纷的颜色都是光的作用;2、 光的色散与合成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使用课件能直观的给学的增加足够的感性认识以及兴趣和体验;3、 “分解和合成太阳光”是认识物体颜色的基础,从现象的感知的基础上介绍三原色组成了不同丰富多彩的颜色,让学生在探索、观察中认识单色光合成的效果以及复合光分解的效果,使教学活动直观。教学
4、重点:1、 探索光的分解和合成现象;2、 探究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教学难点:1、 由课件模拟实验现象概括物理现象光的色散和光的合成;2、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总结和归纳规律性的知识,感悟实验方法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成功的愉悦。课 型:新授课基本思路:准备-观察-实验-分析-讨论-结论-反馈-实践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启发法。教学准备:光源 颜料 画版 三棱镜自制CAI课件 (格式:flash MX; PowerPoint;)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CAI课件运用备注准备阶段1、引言:衣服、花朵、图画、彩色电视节目里都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我们生活在
5、绚丽多彩的颜色世界中已经很习惯了,但是,物体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呢?2、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为什么彩虹是七色的,很美,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消失呢?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与灯光一边思考问题。课件中出示问题5互动探索阶段实验一光的色散引言:天地万物,为什么会五光十色呢?一束白光照到肥皂泡上为什么会出现千万种颜色呢?请我们来看看一下实验演示。学生观察验从现象中总结: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后分解成彩色的光带且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以上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光的色散。展示课件第一部分5互动探索阶段实验二光的合成引言:既然一束白光透过三棱镜可能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那么是不是七种颜色的光是不
6、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合成白光呢?同样让我们来看一下光的复合的实验。学生观看课件模拟实验,讨论总结出现象及结论: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太阳光发出的白光第一次经达三棱镜的时候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再次经过另一个三棱镜的时候又复合成一束白光,我们把这个现象叫光的复合现象。展示课件第二部分。5互动探索阶段实验三透明物体的颜色引言:现在我们知道了自然界中并不是只有白光存在的,而是有多种单色光和复合光同时存在的,那么五光十色的物体,到底和什么有关系呢?让我们来看看演示实验。学生观看课件模拟实验,讨论总结出现象及结论:1、可以看到不放玻璃的时候,光的颜色是白色的;2、可以看到透过红色
7、的玻璃板白纸上的光斑是红色的;3、可以看到透过绿色的玻璃板白纸上的光斑是绿色的;4、可以看到透过蓝色的玻璃板白纸上的光斑是蓝色的;5、一个透明物体是什么颜色,决定于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展示课件第三部分。5互动探索阶段实验四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引言: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透明物体有颜色是因为透明物体能透过某种颜色的光,这种光透入我们的眼中,我们就能感觉到了正是这种颜色,让我们不做一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产生的演示实验。我们知道我们之所以看到物体具有不同的颜色是因为有光线从这个物体射到我们的眼睛,那么我们在来看一看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学生观看课件模拟实验,讨论总结出现象及结论:1、红色的花反
8、射红光,这样我们看到的这朵花就是红色的;2、黄色的花反射黄光,我们看到的这朵花是黄色的;3、一个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展示课件第四部分。5互动探索阶段实验五三原色引言: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色光是天法用其它色光组合而成的,而通过三种色光的不同却可以合成其他任何颜色,所以人们常称这三咱色光叫三基色,我们一起来观看三基色的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红+绿=蓝红+蓝=品红绿+蓝=青红+绿+蓝=白绿白蓝 红展示课件第五部分。5小结阶段小结一、光的色散二、光的复合三、透明物体的颜色四、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五、三原色学生自我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结合教师讲解进行自我剖析。利用课件讲解。5反馈练习达标练习:1、 1、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 混合成的!2、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 3、 决定的。4、 3、不透过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决定的。5、 4、光的三原色是指:6、 、 、 。学生观看课件作答,教师利用课件纠正。利用课件讲解。5课外探索教师提出问题:1、夏天雨过天晴,常会看到彩虹挂在天边,它是怎样形成的?它的色光是如何排列的?2、课本有关作业。3、上网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光的颜色的知识。学生讨论思考利用课件讲解。5教学评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