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借助教育名家的高度来看待教育和职业
肖万祥任望城一中校长的时候,给望一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的望城一中是学子心中的圣地,因此我也久仰着这位大师。十多年以后,肖校长成了长沙教育学院的院长,而我,来学院学习如何当好校长,有幸聆听着大师(清华之父)的教诲。
开学典礼上的肖院长,说话时温和亲切,就像一壶老茶,不会清新夺目耀人眼,却醇香厚重淡淡生香沁人心。于是,很是期待这位曾经打造过名校,一生致力于教育研究的大师将带给我怎样的启迪。 聆听着肖院长《教师胜任力危机及破解》的讲座,不急不躁,简洁干脆的语言表达,使耳朵的接受度很好。观点鲜明,直
2、达问题本质,有拨云见日之感,老师思想够犀利,有深度。但又可以跳出教育从社会历史的视野来看,理性而克制。肖院长不仅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更能从自然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来思考,从本源看,换位的看,长远的看,辩证的看……以下是几处感触颇深的观点:
一:对教育的认识:学校教育活动要从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师生家长达到教育共识;要多研究教育,教育不单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有培养学生基本价值观,促进社会进步,促进人类共生。
二:对学生的认识:学生一天天现代化,个性迥异,价值多元,背景复杂,自我中心,痴迷虚幻……教师要具有理解学生文化的能力,与学生对话的能力;智商仅仅只能保证不失败,
3、遗传起决定性作用,情商才能助推成功,后天培养和养成,把握好我们能教什么;孩子看世界的视角和成人不同,他是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个点,把知识分割成一个个点的做法是有悖规律的,追求高效课堂,以在单位时间掌握多少知识点来评价教学效果的做法需要反思。
三:对老师胜任力的认识:教师是被职业的,不是自愿选择的,容易产生倦怠感;若教师的学习力不如学生,落后于社会的进步,失去尊严和威信;教师要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学生,首先要具备更新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能力,秘诀是每天学习;有耐心的与学生交谈;在当前体制下不知如何做教育,迷茫困惑时记住:没有考试,就没有教育的今天;只有考试,就没有教育的明天。
4、
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是一致的,在城市化进程中,一切资源向城中心集中,一所所超级学校应运而生,房地产经济和贴牌名校捆绑发展,这些都是时代产物不具有可持续性。几年后,必将迎来的是教育的理性回归,新鲜的空气,健康的生态人文环境,对生命的尊重,有根的教育将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规律不可逆,做教师,潜心静心做教育;做校长,尽力保护好老师和学生,创造安心教书,静心学习的环境……
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灵魂,其人格魅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
许月良教授的讲座同样让我记忆犹新,他认为:校长的政治素养决定学校的办学
5、方向,校长的气度决定办学得高度,校长得水平决定办学的品位!
怎样提高校长自身的政治素养,做一个知法 、懂法、守法、敬法的校长,做一个让教师信服的校长,做一个让学生家长敬佩的校长,引领师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和主流的价值观,喝师生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校长毕生的追求。
学校管理的常规管理怎样制度化、科学化、学校的科研管理和素质教育怎样落到实处,怎样在管理研究种提升自己的管理艺术和学术水平,怎样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怎样有效开展自我教育等等,是每一位校长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校长因智慧而优秀,管理因科学而精彩。一名校长药经常梳理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不断反思管理过程中的得与失,不断吸收他人的经验和长处,内化为自己的管理水平,再外化应用到教学管理实践中去。校长的成长都有一个由新校长到合格校长外到优秀校长的过程,校长成长到一定时期回遇到发展瓶颈,需要不断树立新的目标、自我激励突破瓶颈,实现由优秀向卓越校长跨越的二次成长。
每位校长因起点不同、环境不同、成长的速度和高度也不同,但是只要眼中有目标、心中有动机、保持海纳百川的胸怀,带领师生共同努力,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勤于总结,就一定能宁静以致远,不断地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是为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