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介绍一、教学内容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2积的变化规律。3常见的数量关系.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2使学生经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内涵,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编排特点1选择便于学生解释算理的情境。本单元内容涉及到的知识背景比较广,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也较密切。如对常见数量关系的梳理,教材创设的情境及选择的学习材料,是学生很熟悉的,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又如在例1的
2、内容呈现中,创设了一个已知速度、时间,求路程的情境,并以12小时作为讨论点,学生比较容易想到将12小时拆成10小时和2小时来解释,这与乘数是两位数时用“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分别乘另一个因数比较吻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算理,从而建构起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2体现了总结整理的教学意图。首先表现在对口算、估算、笔算以及验算等计算要求的整体设计上。与实验教材相比,本单元内容不再单独编排口算与估算的例题,而是将其渗透在问题解决与相关练习中。如例将估算与笔算结合起来学习,例2则将口算的方法融于笔算中等。对于验算的编排,则是根据需要适时作出要求。这样的编排方式可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各种计算
3、方法均是计算技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有特点又互为补充的。其次表现在“积的变化规律”的编排上。因为学生对整数乘法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所以引导学生探讨乘法运算中的一些规律很有必要。3强化了与乘法相关的常见数量关系的学习。数学学习基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解决生活问题,更主要是基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从中习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积累数学学习的基本活动经验,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因此,数学教学应对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适时适度地提炼与归纳。与实验教材相比,本单元在常见数量关系的学习上,明显加大了力度,除了“路程、时间、速度三者数量关系”外,又增加了“数量、单价、总
4、价三者数量关系”的学习。这样的编排既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新要求,又为学生研究数量关系提供了更丰富的材料,增加了经历体验数量关系提炼、归纳与应用的机会。4注意对数学规律的总结与提炼。数学学习中,对规律作适时适度的总结提炼,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本单元内容在涉及到规律探索时,比较关注相关规律或数学模型的结构化提炼。如两组常见数量关系的提炼,清楚而又简洁,便于学生理解与应用。而对“积的变化规律”的内容编排,也同样清楚地提出了要求,将发现的规律以较为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是实验教材弱化的内容,本次修订则给予了加强。四、具体内容1例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材以简单行程问题为背景,
5、一是体会计算的现实需要,二是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累一些经验。因为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所以本内容突出自主探索。在估算后直接揭示14512的笔算过程,通过提出“第二部分该怎样写?”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第二个因数中的“1”与“145”相乘的结果表示什么?积的末尾应与第一部分积中的哪一位对齐?最终归纳14512的具体步骤。另外,把估算融入笔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2例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第1小题的重点是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确定。第2小题的重点则既有竖式的简便写法,又有因数中间的0是否应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
6、题。例2的编排把口算融入了笔算教学中,通过呈现两位学生的不同算法,意在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下面的阅读材料介绍了“格子乘法”,使学生了解“格子乘法”的计算过程与笔算乘法的密切关系,也可作为整数乘法算理的一种解释方式。3例3:积的变化规律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例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思路的引导非常清晰:(1)研究问题:教材设计了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在观察、计算、对比的基础上发现问题。(2)归纳规律:结合广泛交流,畅说发现的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积的变化规律。(3)验证规律: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普适性。通过本例的教学,让学生体验规律探索的基本方法: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
7、规律举例验证规律。与实验教材相比,这里的编排还给出了规律的文本表示,便于学生系统掌握规律。4例4: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首先提供两个典型购物问题,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两个问题的相关性入手,提炼出单价、数量、总价,明确这三个概念的内涵。然后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分析“单价、数量与总价”三量之间的关系。教材以“你知道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吗”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索、总结出数量关系。5例5:速度、时间与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相对于“单价”,对“速度”的理解更难, “速度”的内涵是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教材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如特别快
8、车的速度和小林步行的速度分别写成:150千米/时、60米/分,意在让学生体会用这样的符号表示运动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结合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并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建议1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经验的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因此,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9、。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且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学符号去表达它们。本单元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提炼出数学模型则是“单价数量总价”和“速度时间路程”。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例4、例5中的具体问题,感悟“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
10、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3重视引导学生探究运算中的规律,并作一定的归纳与抽象。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本单元不但在相关的练习设计中,编排了一些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的内容,如练习八中的第12题,练习九中的第4、6题等等(这些题中虽然有些打上了“*”号,不作普遍要求,但却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好素材),而且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作为例题专门加以研究。教学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探寻运算规律的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数据特点,解释计算的合理性等,不但可使学生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而且还利于培养学生数感和推理能力。4适当增加计算量,加强计算技能训练。三位数乘两位数作为整数乘法运算学习的最后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概括性。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最基本的运算知识,熟练计算技能,适当加强运算训练也是帮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必不可少的。因为篇幅关系,教材的练习题量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适当增加一定题量的练习,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