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集体备课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黄陂区教学研究室 刘玉珍语文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全体教师合作探究,研讨教学,不失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一、 认识重大意义,是搞好集体备课的前提。1、开展集体备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有教育者认为:学校是超越功利的,从根本上说学校要的不是竞争,而是发展。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学校发展集中体现在内涵发展上。“注重内涵发展,办人民满意学校”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办学思想。所谓内涵发展即是提升学校的文
2、化、管理、教学、创新等方面的核心力的发展,是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与师生之间的和谐发展、健康发展。这其中,教师个体的发展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集体备课可以在先进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广大教师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这种积极的沟通有助于学校的发展。然而,我区生源的减少,使大批村级小学合并到街镇中心小学。村小老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等缺憾大大制约了学校内涵发展。怎么办?通过集体备课是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2、开展集体备课是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需要。家长、社会看重的是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课堂。如何在课堂上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让他们乐于探究、主动参
3、与、勤于动手?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避免“堤内损失堤外补“的现象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让老师们明确新课程理念下备什么、教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及应对策略,需要教师们在集体备课共同研讨解决。集体备课可以发挥集思广益的作用,拓展老师教学视野,规范老师的课改行为,丰富老师的教学策略,有效地防止和克服教师单兵鏖战的孤立无助的现象,可以使许多可预见的教学问题在备课研讨中就引起大家的关注,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减少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的失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3、开展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在重视发挥教师个人作用的同时,要强调
4、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交流、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这正道出了开展集体备课的现实意义。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备课研讨,每个教师都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能充分吸收集体的智慧,更新、丰富老师的教学思想,创造新的教学策略,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己科学的教学行为。备课组成员间分工合作,互为一体,形成合力,既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又使教师的个性得到张扬,是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综上所述,我们从学校内涵发展高度认识,从备与教的关系认识,从促进老师专业成长认识,更倍感集体备课意义重大。二、 采取有效策略,是提高集体备课质量的保证。1、加强组织建设,确保工作落实。
5、为了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管理,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我们加强了集体备课的组织建设。首先,我们要求各街乡镇教育总支和各中心小学均成立集体备课领导和指导小组,将集体备课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加强管理。接着,要求各中心小学分年级成立备课组,村小联校横向分年级成立备课组。这是因为备课组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学习型、研讨型组织,是引领集体备课工作,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在市、区教育局提出备课组工程建设的总体构想下,我们还要求各街乡镇教育总支和各中心小学制定出集体备课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已上交区教研室备查),指导各学校、各学科、各年级备课组工作的开展。我们要求各校均应推荐思想素质好、
6、敬业精神强、业务能力高、组织能力不错的市、区学科带头人或优秀青年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另外,学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主管、其他校级领导协管,教导处、教科室履行组织、协调、服务等职能,各年级组落实备课研讨过程,从而形成了学校集体备课的组织网络,确保集体备课有组织领导、有实施队伍。2、注重典型引路,发挥示范作用。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会有其渐进性。在开展集体备课工程建设中,我们注重用典型来引路,尤其是发挥我区小学语文学科基地学校的先导示范作用。2008年10月,我室在黄陂区天河航天中心小学召开了中心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会上,交流了集体备课工作起步早的单位:前川一小、前川六小、滠口小学、天河
7、航天中心小学、姚集小学及姚集教育总支的工作经验,分发了他们的备课组建设实施方案等材料,运用这些典型引领导向。今年年初,我们又开展了会后各单位是否迅速行动起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按我室部署要求,在开展集体备课工作中的一些行动快、工作实、措施全、效果好的前川五小、武湖小学、甘棠小学等单位和个人典型。2009年2 月,我们又以他们为代表,在前川五小召开了一次黄陂区小学语文教研组、备课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我们收取了各单位的集体备课工作实施方案和备课组工作计划,目的在于促进集体备课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系统化;同时,教研员可依据各校计划中拟定的集体备课时间随机下校参与到老师们的集
8、体备课活动中,相互探讨,及时指导备课工作的有序开展。3、优化备课指导,明确备课内容。功在课前,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备课,首先要明确备什么,特别要明确课标理念指导下应着重备什么。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拓展、备练习是基本要求,其中解读教材是第一要务。语文教师不能丢了个性化解读文本的深思,而盲从于“教参”。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教师一定要把课文读懂,对教材研究越深刻,教学设计才越有自己的独到之外,对教学过程的驾驭才越能游刃有余。那些精彩的课堂教学,教师都能功在课前,对文本的解读都达到融会贯通、炉火纯青的程度。所以“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那么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集体备课到底应该备些什么,是
9、每个参与集体研讨者该探讨和明确的重大问题。教研室理所当然担当起指导责任,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应该积极地探讨这个重要问题。我们在2008年4月,组织了一场集体备课报告会,教研室陈仕东老师作了备出课程理念,备出学科特点的讲座,区学科带头人冯玮瑛、刘旭芳发表了颇有见第的观点。全区小学语文200多名骨干教师参与了听课。会上分发了小学语文备课指南专集材料。其中陈仕东老师的备出课程理念,备出学科特点一文还发表在成才杂志2008年第12期上,对全市集体备课工作的开展也有指导作用。材料的下发和发表,起到了帮助老师明确备什么的问题。另外直接参与学校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加强备课指导。区教研室陈仕东、刘玉
10、珍老师在去秋今春,先后4次参与了前川一小六年级的集体备课活动,参与研讨,提出备什么、怎么备的建议;甚至帮助设计出有导向性的集体备课活动记载本,通过表格引导备什么。我们先后在天河会议和五小会议上作了备课内容的专题宣讲。根据教材的单元编排的特点,要求实施单元整组备课:先解读整组教材的编排及其导读要求,编排意图,再解读课例文章,明确思想教育点,读写训练点,知识教学点等内容。整组解读要联系课例,课例解读要联系整组要求,从整体看部分,从部分看整体,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现象,既深化了文本解读,又优化了教学内容,体现了单元整组备课特色。4、规范备课流程,注重工作实效。“向备课要
11、质量”是我们加强备课组建设的初衷,扎实提高备课组工作实效须规范备课流程。我们要求各单位在学期初要制定出集体备课工作计划,按单元分配备课,责任到人。并且,每单元有主备人和辅备人。每单元的集体备课的运作方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课后反思。(1)备课组长至少提前一周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课标,通知中明确集体研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2)组内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训练内容、统一教学要求、统一重难点,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老师也积极发表设想,经过“争鸣
12、”形成共案。研讨中,安排专人及时作好备课活动记录。(3)形成个案,狠抓“二次备课”的落实。各执教者需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我们倡导个性设计,诸多学校在开展集体备课后,规定每位教师特别是辅备人拿到共案后,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情况、学生情况,对共案作深入地推敲、斟酌。个性设计的方式可以是旁注,可以是知识点的解说,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在此基础上形成个案。(4)做好课后反思,包括单元教学反思、备课反思等。5、狠抓制度管理,规范备课行为。当教师们都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必要性后,为了使集体备课成为教师们教学常规中的习惯性形为,并进一步使之规范化,没有切实可行的规章
13、制度是不行的。集体备课制度的建设又需热心为老师们的教与研服务。我们一面注意制度的普适性,因为教师的备课工作是有共性规律的。所以,我区教育局2007年下发了黄陂区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工作的方案一文后,于黄陂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对各校集体备课工作的开展作了明确的规定,从行政管理制定出若干集体备课制度。另一方面,我们还关注制度的校本性,因为各学校的校情不同、教师的教研习惯不同等。如前川一小、前川五小等学校均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集体备课工作的相关制度,以落实、规范老师们的备课行为。如备课组长负责制、监督检查制、签到制等。同时,要使集体备课制度的普适性与校本性有机整合,保持一致。局教学常规
14、管理制度是自上而下的,它对备课组建设“面”上的问题有效,而学校日常、具体的“点”上备课组问题需要各校制定相关的适合于本校舍实际的制度来管理。校本性的制度有必要接受区局、区教研室普适性制度的规范、引领。只有这样,集体备课工作才会健康持续地发展。三、 反思工作得失,是集体备课持续发展的动力。新课程改革需要集体备课。目前,我区干群对集体备课意义认识逐步深刻,并迅速落实在行动上。各教育总支均已成立了中心教研组、备课组,各中心小学已建立了备课组,双周一次(有的学校一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已普遍开展起来了。扎实有序的集体备课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各校通过集体备课培养了一批业务精、素质高、乐于奉献、勇
15、于创新的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一大批教师荣获省、市、区的各项教学竞赛奖。但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一是中心小学集体备课工作发展很在平衡,有的学校效果不明显;二是农村小学师资水平整体不高、参差不齐,村级小学规模小,且较分散等因素严重影响集体备课工作的开展,我们将不断研究、求索,寻求村小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和备课方式。总之,集体备课是一项符合实际的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优化集体备课的方法、途径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一面在积极“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一面用心抬头看山,集体备课一定会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这片沃土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