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王 学案 课前分析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 3、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第一课时 一预习指导 1.给下列加字注音。 伛( ) 愧怍( ) 攥( ) 翳( ) 骷髅( ) 滞( )
2、笨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荒pì( ) ②取dì( ) ③tā( )败 ④huáng( )恐 3、《老王》的作者是________,她的丈夫是________,字________,学者、作家,著有小说________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等。 4、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
3、 5、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并思考以下问题: 6、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7、老王的苦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8、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9、在作者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情中,那件事最令你感动?哪几个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0、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含义。 第二课时 自主合作探究 一、、走近文本,初识老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老王是怎样一个人? 2、老王的苦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 3、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二、了解作者,体察善良:面对这一个人作者是怎样做的?作者又是
4、怎样一个人呢? 交流成果展示 三、片段练习: 走近老王,体味真情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老王是一个社会地位卑微,穷苦不幸,孤苦伶仃,生活艰难,凄凉悲哀的一个人,但他他还表现出极好的精神品质,善良淳朴老实厚道。深得作家的同情和感激。那么,在作者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情中,哪件事最令你感动?哪几个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写出来。 四、探询作者,感悟责任 作者也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可为什么作者却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呢?怎么理解最后这一句话呢?作者为什么能够那么关心老王?在他身上有表现出什么精神? 五、课堂训练 延伸
5、拓展,关注“老王”。 文中的老王离去了,可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像老王一样不幸而善良的人们,我们应该怎么做。 六 教学反思 一、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凹凼( ) 烟瘾( ) 磕灰( ) 黏性( ) gān gà( )( ) 攥( ) 伛弯( ) 翳( ) 骷髅( ) 二、解释词语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三、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呆滞笨拙
6、 (2)荒凉偏僻 (3)明令取消或禁止 (4)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四、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 。 代女作家, 家、教授。著有长篇小说《 》等。 五、仿照例句造句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也许是……也许是……反正……而……
7、 六、阅读《老王》一文“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至文章结尾,完成下列问题。 1.以善良体察善良是选文的一大特色。从文中看,“老王”和“我”的善良各表现在哪里? 2.选文第一句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并请说明理由。
8、 3.“十个还是二十个”都能点得清,为什么说“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呢? 4.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9、 5.细节描写是最为感人的,请你分析上文中你认为写得最为出色的一个细节。 七、阅读迁移 寂寞女儿心 ⑴女儿上学以后,正式从母亲那里搬进
10、我们这边的小家。感情上的疏离,使她对我和她爸爸从没有亲昵的举动,有时她爸爸抱她,她表情别扭极了。 ⑵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100分至少跟我没有照过面,经常会让我们在不及格的卷子上签名,要不就是留堂,午餐守着饭和菜等着迟迟不归的她。我这样一个爱面子的人,常常被老师叫到学校去听证,全是说她不好,等我青着一张脸回到家,当然要对她大发脾气。 ⑶她渐渐变得落落寡欢,从不主动与我们交流,能在自己的房间里呆很久,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玩,上学、放学都是闷闷的。 ⑷成绩还是不好,留堂照旧,老师的埋怨也照旧,我们不知道她心里想什么,老师说她表扬、批评都那个样子,晚上我和她爸爸自嘲道:“荣辱不惊”啊。 ⑸一天
11、临近放学前,突然降下暴雨,狂风怒吼,粗粗的雨柱被吹得横扫万物,闪电雷鸣更是不在话下。等了好一会儿不见雨停。我便拿了一把伞又撑着一把伞到学校去。 ⑹走至立交桥时,我停下来看车,再过两条马路便是女儿的学校,陡然间,我发现女儿正在雨中狂奔,她好像一点也不怕雨,在雨中展开长腿长臂,像小俊马一样扬蹄飞跑,(批注:比喻贴切,生动形象地写出女儿在雨中自由自在的情态)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快意,背上是硕大无比的书包,她仍然轻盈地腾空飞跃。 ⑺我在马路的这边大声喊她的名字,但哗哗的雨声淹没了我的声音,她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只知道在雨中酣畅地奔跑,那一瞬间,我呆住了,她这种举动,分明是压抑已久之后的借题发
12、挥,她心里一直不愉快,因为永远受到责难与批评,可是她说不出,她还没有能力描述心中的感受,所以只好无奈地接受寂寞童年,今天因为大雨改变了整个世界,汽车、行人、街道都失去了往日的秩序,她于是趁着乱也舒缓一下沉闷的心情。 ⑻我停止了叫喊,在雨中一直等到她发现我,跑过来,雨已经打湿了我整条裙子,她更是落汤鸡一般。我说,这么大的雨,怎么不躲一躲再出来呢?她说,躲了,看它不会停,又怕你们等着急…… ⑼我拉着她的手回家去。 ⑽教育子女的道理,谁讲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能做到一半已属不易。我自封潇洒之人,也颇同意无为而治,但真正见到60分,照样勃然大怒。 ⑾社会发展到今天,竞争意识深入人心。孩子学习不好
13、也是很实际的问题,但是想到她以那样压抑的心情度过人生初游,也是一件令人悲情的事。毕竟,我们除了希望她好以外,还附加了许多诸如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期待、我们的面子,我们其实也很看重这些,而一颗小小的童心又怎能装得下这一切呢? ⑿现在我们的情况有所好转,只是我必须经常地说服自己,也很累,也很想在雨中奔跑。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叙事的主要内容。 2.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⑺自然段中“借题发挥”一词。
14、 3.第⑽⑾⑿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4.文中的女儿也许就是你,也许是你身边的同学,读了本文后,你一定有所思考,想对老师、家长倾诉倾诉,沟通沟通。那就请你给老师或家长写一句话。(不超过30字)
15、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5.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把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参考文中示例,在原文中,对词语、句子、段落、文章结构、特色等某一方面进行批注。 参考答案:[来源:Z。xx。k.Com] 一、注音略[来源:学科网ZXXK] 二、解词略 三、(1
16、滞笨(2)荒僻(3)取缔(4)侮辱 四、杨绛 现 文学翻译 洗澡 五、略 六、阅读1、“老王”的善良表现在他平时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我”的善良表现在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而给了钱,老王走后,为没能想到请他喝口茶而自责。 2、用“镶嵌”更好些,因为“镶嵌在门框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更可以强调出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3、鸡蛋的个数有限,可老王寄寓在鸡蛋里的情谊却是无限的。 4、可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5、此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皆可 七、阅读迁移 1.叙述了女儿因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而落落寡欢并借雨排遣的情形。(抓住了女儿落落寡欢,借雨排遣即可)。 2.“借题发挥”中“借题”指借雨中奔跑之行为,“发挥”是指排遣自己内心的郁闷。3.议论。揭示文章主旨,或点明中心,或揭示了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端。 4.一是注意沟通的对象,二是说话得体,内容不离文意。如果强调“无为而治”让学生自由发展,不要人为地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则奖励1分 5.略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