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作业小三,宋体题 目: 四号,宋体,写全称,下同院 (部): 机电工程学院专 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 级: 机械11X小 组: 姓 名: 指导教师: 周海涛课题名称一级标题,黑体,4号。两字间空2格。后面的“结论”、“谢辞”、“附录”中,两字间均空1格目 录黑体,3号,居中两字中间空2格宋体,小4号,1.5倍行距1 前 言11.1 空腹桁架钢框架的特点及研究意义11.2 空腹桁架钢框架的研究现状31.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研究内容52 空腹桁架钢框架有限元建模及验证8 2.1 引言82.2 弹塑性分析方法简介122.3 ANSYS在空腹桁架钢框架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182.
2、4 ANSYS分析模型正确性检验20目录最多列至三级标题。下级标题依次比上级标题缩进1格2.4.1 ANSYS分析模型概述212.5 小结213 空腹桁架钢框架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233.1 引言233.2 空腹桁架钢框架与普通钢框架力学性能对比263.3 影响空腹桁架钢框架力学性能的因素294 空腹桁架钢框架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304.1 试验目的304.2 模型设计依据324.3 试验概况354.4 试验过程描述384.5 试验结果45目录及中外文摘要的页码使用、等符号连续编排,字体Times New Roman,小5号4.6 小结555 结 论56课程学习心得与体会57参考文献58附 录59
3、 IV黑体,小3号,居中,1.5倍行距,两字间空1格页眉:黑体,5号,居中宋体,小4号,1.5倍行距摘 要空腹桁架钢框架是在钢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取消框架中间的柱子来增大结构的使用空间,同时为了不增大各个构件的截面尺寸,在框架的隔层增设腹板柱形成空腹桁架与钢框架组合的结构体系。由于在钢框架中增设腹板柱形成空腹桁架结构,进一步增强了结构的水平刚度和竖向刚度,同时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进而实现了结构的大跨度。本文通过大量的算例分析,探讨空腹桁架层的节间数、节间间距、腹板柱的刚度以及结构的跨度对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极限承载力及破坏模式的影响,分析表明:通过合理的桁架层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结构的竖向
4、刚度和水平刚度,以及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并可以使结构的塑性变形首先出现在腹板柱上,这有利于结构内力的重分布,增加结构的延性性能,充分发挥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 关键词:空腹桁架钢框架;受力性能;弹塑性分析;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黑体,小4号。关键词之间用“;”分开,宋体,小4号。最后一词末不加标点页面设置:上下各为2.5cm,左右各为2.2cm,页眉、页脚各为1.5cm英文题目:Times New Roman,小3号,居中,加黑,1.5倍行距Analysis of the Load Bearing Behavior of Vierendeel Truss-steel Frame and Experi
5、ment StudyTimes New Roman,小3号,1.5倍行距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4号,1.5倍行距Vierendeel truss-steel frame has wide technical application that can be applied to the staggered truss structure and transfer structure. It has important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echnical application to research the behav
6、ior, the ultimate load-carrying capacity and structural destroy mode.关键词之间用“;”分开,Times New Roman,小4号,1.5倍行距。最后一词末不加标点与正文另起一行。Times New Roman,4号,加黑Key Words: vierendeel truss-steel frame;load bearing behavior;elastoplastic analysis;ultimate load-carrying capacity;experimental research 课题名称一级标题,黑体,小3号
7、,1.5倍行距,两字间空1格二级、三级及以下标题,顶格,黑体,小4号,1.5倍行距宋体,小4号,1.5倍行距 1前 言1.1 空腹桁架钢框架的特点及研究意义空腹桁架钢框架是在钢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取消框架中间的柱子来增大结构的使用空间,同时为了不增大各个构件的截面尺寸,在框架的隔层增设腹板柱形成空腹桁架与钢框架组合的新型钢结构,结构形式如图1.1。由于在钢框架中增设腹板柱形成空腹桁架结构,进一步增强了结构的侧向刚度和竖向刚度,同时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进而实现了结构的大跨度,而且桁架层的上下弦梁的截面高度不大,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并可以在一定的建筑高度范围内代替钢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钢框架-支
8、撑结构。图需设图序、图题,并置于图的下方,楷体_GB2312,五号与实腹式桁架和混合式桁架不同,空腹桁架钢框架的节间无斜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桁架层剪力主要由腹板柱承担。如果桁架层的结构形式布置不合理,当空腹桁架钢框架的跨度很大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往往会产生过大的挠度,影响建筑物的使用。但是,桁架层节间没有斜杆,可以方便的在建筑物上布置门洞以及走廊,同时,在结构受力分析上,空腹桁架钢框架的内力计算比较简单,并且节点的处理比较简单,传递路径比较明确,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图序分章顺序编号 图1.1 空腹桁架钢框架 图1.2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 页码编号:从正文部分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
9、排,字体Times New Roman,小5号空腹桁架结构应用比较广泛,它可以组合应用,例如:相邻榀的空腹桁架按照一定的规律布置且腹板柱的高度等于层高时,就属于交错桁架结构体系(如图1.2);空腹桁架也可以单独应用,例如作为结构的转换层(如图1.3)或者桁架式框架梁结构(如图1.4)等等。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表明:空腹桁架结构的构成相对简单,受力性能良好,能够在重载情况下实现较大的跨度,具有其它结构体系所不具备的优势。而钢结构具有强度高、延性好、自重轻、标准化程度高等优势,因此,将空腹桁架结构应用于钢结构中也将会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但是,目前人们对空腹桁架钢框架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全面分析影响
10、空腹桁架钢框架受力性能的因素以及结构的破坏形式对推广空腹桁架钢框架有重大的意义。 图1.3 空腹桁架转换层 图1.4 桁架式框架梁结构1.2 空腹桁架钢框架的研究现状按注释在本页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号 参考现有的理论研究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涉及到对空腹桁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分析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体系和转换层结构上,但是由于两者的结构形式不同,其研究的内容也不同。本文分别介绍以下空腹桁架在这两方面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进一步分析空腹桁架钢框架的受力性能。1.2.1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中的空腹桁架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概念最早是由LeMessurier咨询机构的研究小组在二十世纪
11、六十年代初期提出的,目的是为高层公寓建筑提供更经济的结构形式 刘国钧:图书馆史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5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则在六十年代中期将其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交错桁架结构体系主要由柱子、桁架、楼板组成,柱子沿房屋外侧周边布置,中间无柱。桁架在相邻柱列的上下层交错布置,楼板一端搁置在桁架的上弦,另一端则支承在相邻桁架下弦。桁架主要包括空腹桁架、实腹式桁架和混合式桁架。 注释用页末注。注释编号与注释间空1格。注释使用仿宋_GB2312,小5号,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到目前为止,国外学者对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上,包括交错桁架
12、的弹性、弹塑性受力性能以及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等,对单榀空腹桁架受力性能的研究甚少。(正文略)2.4.2 ANSYS分析结果验证(正文略)。如表2.2,由于本文没有对应力应变关系进行简化,虽然计算时间较长,但是计算结果更加接近试验值,同时验证了本文ANSYS参数设置的准确性。 表2.2 试验值、文献分析的数值和ANSYS分析值的对比钢框架极限承载力(KN)柱顶位移(mm)误差()试验值25.2176.5663承载力误差柱顶位移误差文献2.16 的值23.9572.75194.9984.982本文分析值24.4674.31142.97502.9451表格需设表序、表题。表序与表题置于表的上
13、方居中,楷体_GB2312,五号;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序分章顺序编号。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但应在右上方写续表(正文略)2.3.4.3收敛准则(正文略)常用的列矩阵的范数有三个,设u=u1,u2,u3,unT,则三个向量的范数分别是 (1) (2.3a) (2) (2.3b) (3) (即各元素中绝对值的最大者) (2.3c)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公式后应注明序号,序号分章顺序编排。数学式中字母符号的注释文字需连排,不要分行排论文中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希腊文用Symbol谢 辞黑体,小3号,居中,1.5倍行距,两字间空1格本文是在指导教师张九光教授的悉心
14、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课题调研、试验指导、理论分析到论文撰写,无不倾注了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向所有曾经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致以诚挚的谢意!格式同正文参考文献学术期刊黑体,小3号,居中,1.5倍行距1 毛峡, 丁玉宽 图像的情感特征分析及其和谐感评价J 电子学报, 2001, 29(12A) :1923-1927 2 Ozgokmen T M , Johns W E , Peters H , et al. Turbulent Mixing in the Red Sea Outflow Plume from a High-Resoluting Nonhydrostatic Model
15、J Jounal of Physical Oceangraphy, 2003,V33(8) :1846-1869 学术著作宋体, 5号, 1.5倍行距3 刘国钧, 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15-50.会议论文集Times New Roman, 5号, 1.5倍行距4 毛峡绘画的音乐表现A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01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1:739-740 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5 Mao Xia, et al Analysis of Aff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ion of Harmoniou
16、s Feeling of Image Based on 1/f Fluctuation Theory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Expert Systems (IEA/AIE ) C Australia Springer Publishing House,2002:17-19.专利文献6 张和生 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6.7 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 中国专利:881056078, 1983-08-12.技术标准8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报纸文章9 毛峡情感工学破解“舒服”之迷N 光明日报, 2000-4-17(B1) 报告10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6.电子文献11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 1998-08-16/1998-10-04附 录黑体,小3号,居中,1.5倍行距,两字间空1格,若无附录的内容,将该标题删除一、公式推演二、符号说明宋体, 5号, 1.5倍行距- 6 -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