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肌肉的活动一、名词解释1.运动单位:一个脊髓-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最基本的单位称为运动单位。2.兴奋-收缩偶联:在以膜的点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中介过程把二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叫兴奋收缩偶联。3.等张收缩:在整个收缩过程中负荷是恒定的,由于关节角度的变化,引起肌肉收缩力与负荷不相等,收缩速度也变化。4.等动收缩 :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肌肉所产生的张力始终与负荷相同,肌肉能以恒定速度进行收缩。5.等长收缩 :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虽然积极收缩,但长度并没变化,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6.
2、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虽积极地收缩但仍然被拉长了,这种收缩称为拉长收缩。二、选择题1、实现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 C)。A. 肌纤维, B.肌原纤维, C.肌小节, D.肌球蛋白。2、依据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B)。A.明带缩短,H带不变, 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C.暗带缩短,H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3、位于肌浆网两端的终末池是(B )。A.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B.Ca2+的贮库, C. Ca2+和Mg2+的贮库, D.Na+的释放库。4、与慢肌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C )。A.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3、, B.肌纤维直径粗,线粒体数目多,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肌纤维直径细,线位体数目少。5、与快肌纤维相比,属慢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B )。A.肌纤维直径较大,受大神经元支配,B.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C.肌纤维直径大,线粒体数量多,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6、属于慢肌纤维代谢特征的是(C )。A.糖原含量低,糖酵解能力高, B.糖酵解能力低,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C.糖酵解能力低,氧化脂肪能力高,D.糖原含量高,有氧氧化能力强。7、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C)。A.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收缩力
4、量小,不持久。8、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B)。A.兴奋阈低,收缩速度快, B.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 D.收缩力量大,能持久。9、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D )。A.800m跑, B.500 m跑, C.1500 m跑, D.100 m跑。10、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C )。A.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 B.对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 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11、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C )。A. 100 m跑, B.跳高与跳远,C.马拉松跑, D. 800m跑。12、与横桥位
5、点结合的蛋白是( B)。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肌钙蛋白, D.原肌球蛋白。13、头端构成横桥的蛋白是(A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肌钙蛋白, D.原肌球蛋白。14、骨骼肌的收缩蛋白是指(D )。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肌钙蛋白,D.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15、横桥的功能特征错误的是( C)。A.其上有一个能与ATP相结合的位点, B.具有ATP酶的作用,C.能与肌动蛋白进行不可逆性的结合, D.其摆动使肌动蛋白丝向M线滑行。16、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的特征,错误的是(D )。A.化学传递,B.单向性, C.时间延搁, D.不衰减和相对不疲劳性。三、填空题1、
6、构成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_肌球蛋白_分子,而构成细肌丝的分子至少包括_肌动蛋白_、原肌球蛋白_和_ 肌钙蛋白_三种蛋白质。2、肌肉弹性成分的作用,一是被牵拉伸长时以贮存_弹性势力_,二是缓和收缩成分产生的_张力_变化,以防止肌肉_损伤_。3、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与后负荷呈_正比_关系,与收缩的速度呈_反比_关系。4、根据张力-速度关系,肌肉收缩要发挥最大输出功率,应克服 中等_负荷并以 尽可能快_速度进行收缩。5、一般认为,肌肉初长度为_稍长于_静息长度时,肌肉收缩产生的主动张力_最大_,因为,此时收缩时活化的横桥数目_最多_。6、快肌纤维直径_大V_肌浆网_发达_,因而收缩力量_
7、大 _。7、慢肌纤维不仅线粒体数目_多_,而且其中各种_氧化酶_的含量高,因而,有氧氧化能力_强_。8、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与受脊髓前角_大神经元_支配,神经的传导速度_快_,以及肌原纤维ATP酶_活性高_等因素有关。9、肌肉收缩过程包括_兴奋-收缩偶联_、横桥摆动肌丝滑行肌肉缩短_和_收缩的肌肉舒张_三个环节。11、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小,取决于_活化横桥_数目。肌肉收缩的速度取决于_能量释放的速率_和_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_。四、判断题1、重复刺激坐骨神经,不一定都能引起腓肠肌强直收缩。( )2、Ca2+与肌钙蛋白的结合与解离,是触发肌肉收缩的关键因素。( )3、肌肉收缩时,细肌丝向粗
8、肌丝中部滑行,肌丝本身的长度不变,肌小节缩短。( )4、肌肉收缩时需要ATP分解供能,而肌肉舒张无需ATP参与。( )5、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大于慢肌纤维,主要原因之一是快肌纤维的氧化供能速度快。( )。6、快肌百分比占优势的人,通过训练,也能获得很高的有氧氧化能力。( )7、同一块肌肉,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可产生最大的张力。( )8、每一个肌小节即是一个运动单位。( )9、力量训练能使肌纤维运动性肥大,有氧氧化能力提高。( )10、快肌百分比占优势的人,通过训练,也能获得很高的有氧氧化能力。( )11、骨骼肌的张力-速度曲线表明,肌肉作等张收缩时,其产生的张力和收缩的初速度之间呈正
9、变关系。( )12、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的变化,都取决于活化横桥数目。( )五、问答题1、什么是肌丝滑行理论?其依据是什么?答: 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理论的主要论点:肌肉的收缩或伸长,是由于肌小节中粗丝和细丝相互滑行,而肌丝本身的长度和结构不变。当肌肉收缩时,由Z线发出的细丝沿着粗丝向暗带中央滑动,结果相邻的Z线靠拢,肌小节变短,从而出现整个肌细胞或整块肌肉收缩。其证据:肌肉缩短后,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变短,H带由变短到消失。当肌肉拉长时,明带、H带均加宽。2、比较分析骨骼肌收缩三种形式的特点,了解肌肉收缩形式在体育实践中有何意义? 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和张力变化,肌肉收缩分为:缩短收缩,拉长
10、收缩和等长收缩三种。三种收缩形式的工作特征表现不同。缩短收缩又称向习收缩,其特点: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肌肉缩短牵拉它附着的骨杠杆做向心运动,此时肌肉消耗大量的能量用以完成外功,缩短收缩在实践中被用来实现各种加速度运动或位移运动,如屈肘、同抬腿、挥臂等。拉长收缩又称离心收缩,其工作特征是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此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肌肉做负功。在实现人体运动中起着制动、减速和克服重力等的作用,同时拉长收缩可贮存能量以用于其后的收缩,使之能产生更大的力量和速度。等张收缩的工作特征是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肌肉虽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等长收缩时肌肉的张力可发展到最大,
11、但没有位置的移动,按物理学上讲,肌肉没有做外功,胆消耗很多能量,在人体运动中起着支持、固定和保持某一姿势的作用。 3、比较分析快肌和慢肌纤维的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功能特点。(1)形态特征:快肌纤维直径大,肌浆网发达,线粒体体积小数量少,毛细血管密度小;受大神经支配;慢肌纤维直径小,肌浆网不发达,线粒体体积大而数量多,毛细血管密度大,受小神经支配。(2)代谢特征:快肌纤维无氧代谢酶(乳酸脱H酶)的活性高,糖原含量多,无氧代谢能力强。慢肌纤维线粒体酶活性高,有氧代谢能力强。(3)功能特征: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力量大。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力量小。4、运动训练对两类肌纤维何影响?答:训练能使肌纤维产生
12、适应性变化,表现如下:训练导致两类肌纤维是否互变的问题。以前的研究认为,训练不能使两类肌纤维互变,人体肌纤维的类型百分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近的研究表明,长时间的耐力训练,可使快肌纤维(10%左右)转变为慢肌纤维,而速度和力量训练,只能引起肌纤维某些超微结构和代谢功能发生改变。训练能使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如力量训练能使快肌纤维明显肥大,速度训练可使快肌和慢肌在面积都增大,大强度的耐力训练可使慢肌纤维肥大。训练能显著提高肌肉的代谢能力。如耐力训练不仅可使慢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大,酶的活性增加,从而使慢肌纤维的有氧氧化能力明显提高;而且也可使快肌纤维的有氧氧化能力得到提高。相反,大重量的
13、力量训练使肌纤维面积大大增加,而线粒体反而下降,有氧氧化能力下降,但无氧氧化能力得到提高。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引起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与从事的运动专项或训练方法,以及受训练局部有关。第二章 呼 吸一、 名词解释 1.肺通气与肺通气量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2.肺泡通气量:是指在每分钟吸入肺泡能实际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 3.肺活量 :是指在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4.通气/血流比: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泡毛细血管血流量的比值 5.最大通气量和每分通气量 :最大通气量是指在最大限度地做深而快
14、的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每分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二、选择题1、肺部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称为(D )。A.呼吸, B.外呼吸, C.内呼吸, D.肺通气。2、肺通气的动力来自( A)。A.呼吸肌的舒缩,B.胸内压的变化,C.肺内压的变化,D.气体的分压差。3、肺换气的动力是( C)。A.肺泡膜的通透性, B.气体的理特性,C.气体的分压差, D.局部器官的血流量。4、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B)。A.呼吸道阻力,B.胸膜腔密闭,C.呼气收缩,D.吸气收缩5、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B )。A.外呼吸, B.肺换气, C.内呼吸, D.肺通气。
15、6、下列对肺活量的错误叙述是( C)。A.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B.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C.等于深吸气量, D.肺总容量减去余气量。7、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B )。A.肺通气量, B.肺泡通气量, C.最大肺通气量, D.肺活量。8、基本呼吸中枢位于( A)。A.延髓, B脊髓, .C脑桥, .D大脑。9、血液中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理化因素是(B )。A.缺氧, B.PCO2的变化, C.H+浓度的变化, D.温度的变化。.10、缺氧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是通过刺激(D )。A.延髓呼吸中枢,B.中枢化学感受器,C.长吸中枢,D.外周化学感受器。11、CO2对呼吸的调节作用主
16、要是通过刺激(C )。A.延髓呼吸中枢,B.脑桥调整呼吸中枢,C.延髓化学感受器,D.长吸气中枢。12、下列评价肺通气功能最好的指标是(D )。A.功能余气量, B.肺活量, C.补吸气量, D.时间肺活量。13、定量负荷后有训练者呼吸变化特征是(B )。A.深度增加较多,频率减少, B.深度增加较多,频率增加少,C.频率增加较多,深度未增加, D.频率增加较多,深度增加多。14、有训练者在完成动力性定量负荷时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B)。A.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脉压减少, B.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适量下降、脉压加大, C.收缩压不变、舒张压不变、脉压不变, 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不变、脉压减少。
17、三、填空题1、外呼吸包括_肺通气_和_肺换气_两个阶段。2、尽最大努力呼气后仍留在肺内的气量称为_余气量_。3、通常,胸膜腔内的压力_低于_标准大气压,故把胸膜腔内压力称为_负压_。4、正常成人男子汉肺活量约为_3600ml_,第1、2、3S末的时间肺活量分别为_83%_、_96%_和_99%_。5、体内O2和CO2的交换是在_肺泡_与_血液_之间和_组织细胞_与_血液_之间进行的。6、气体交换的动力是_生物膜两侧气体分压差_,气体交换的方式是扩散_。7、正常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约为_0.84_,运动强度过大,其值变大,这种变化可使气体交换效率_大降低_。8、剧烈运动时,由于体温升高,气体扩
18、散的速度_加快_。9、氧运输系统的组成包括_呼吸_、_血液循环_和_血液_。四、判断题1、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2、呼吸全过程包括:外呼吸、血液对气体的运输和内呼吸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3、呼吸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呼吸肌通过舒缩活动来实现的。( )4、运动时,憋气时间过长,可引起胸内负压过大,从而造成静脉血回心障碍,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昏眩。( )5、潮气量是指每次吸入或呼出气体的量。( )6、肺活量是反映肺通气能力的静态指标,而时间肺活量则是反映肺通气能力的动态指标。( )7、从肺换气的的角度来讲,进入肺泡的通气量才是有效的通气量。( )8、人在从事中小强度
19、运动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可分为运动开始后的快速增长期、运中的慢速增长期和稳定期。( )9、运动强度较小时,肺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靠呼吸频率的增加。( )10、在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线性相关。( )11、产生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是延髓和脑桥。( )12、平静呼气末尚存留在肺内的气体量,称余气量。( )五、问答题1、运动训练对肺通气功能和肺换气功能有何影响?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肺通气功能提高。表现为:除潮气量外,有训练者的肺容积的各个成分都比无训练者大,通过训练呼吸肌的力量加强,吸气和呼气的能力均提高。有训练者安静时的肺通气量无多大差异;次最大运动时,增加的幅度减少;最大运动
20、时高得多。肺通气效率提高有训练的耐力运动员的最大通气量高于常人。在运动负荷相同时,通气当量较小,呼吸效率提高。通气当量是每分钟通气量与吸氧量的比值。通气当量越小,呼吸的效率超高。有训练的耐力运动员,氧扩散容量随年龄降低的趋势推迟,无论安静时或运动时氧扩散容量均高,肺换气功能增强。耐力训练可使肌肉摄氧利用氧的能力增加,肌肉动-静脉氧差。2、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呼吸效果好?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只有进入了肺泡内的气体才能进行气体交换,才是有效通气量。在呼吸过程中,从鼻腔到小支气管这段呼吸道是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所以被称为解剖无效腔。由于解剖无效腔的存在,每次呼吸的潮气量都有一部分
21、存在解剖无效腔内,而没有到达肺泡。因此,在肺通气量相同时,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其肺泡通气量量,如呼吸频率分别为8、16、32次.min-1,潮气量分别为1000、500、250ml时,其肺通气量均为8000ml.min-1,而肺泡通气量则分别为6800、5600、3200ml.min-1。由此可见,在同样的肺通气量时,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其肺泡通气量大,即进入肺泡内的新鲜空气多,肺泡气的更新率高,所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呼吸效果好。3、简述肺换气和组织换气过程。气体在机体内的交换动力是气体的分压差,交换方式是自由扩散。肺换气过程:是指肺泡气与肺泡毛细血管内的静脉血液进
22、行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气中PO2高于静脉血液中的PO2,而静脉血液中PCO2高于肺泡气中PCO2,所以O2从肺泡气中向静脉血液中扩散,CO2从静脉血液中向肺泡气中扩散,交换后,静脉血液变成了多O2的动脉血液,CO2从肺部呼出。组织换气过程:是指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中动脉血液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动脉血液中的PO2高于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中的PCO2高于动脉血液中,所以O2从动脉血液中向组织细胞中扩散,CO2从组织细胞中向动脉血液中扩散,交换后,动脉血液变成了的静脉血液,组织细胞获得了O2第三章 血 液一、名词解释1.氧离曲线 :表示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以氧分压值为横坐标,相应的血氧饱
23、和度为纵坐标,称为氧解离曲线2.氧容量 :使血液人为地达到最大限度的氧化时所显示的值叫做氧容量。3.氧含量:指血液与空气隔绝条件下血中氧的含量 4.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5. 碱贮备:血液中缓冲固定酸的主要物质,习惯上成碱贮备或碱贮.6. 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二、选择题1、影响血液运输O2和CO2能力的主要原因有( D)。A.血浆量, B.血量, C.血细胞数量, D.血红蛋白含量。2、每个人的血量约为自身体重的(C )。A.4%, B.6%, C.8%, D.
24、10%。3、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最主要物质是(B )。A.纤维蛋白原, B.白蛋白, C.1-球蛋白, D. 2-球蛋白。4、对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B )。A.血浆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血中细胞的数量, D.血液的酸碱度。5、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血浆成份中含量下降的物质是(C )。A.血红蛋白, B.血乳酸, C.碱贮备, D.尿素。6、剧烈运动时血浆的PH值(D )。A. 保持不变, B.趋于中性, C.趋于碱性, D.趋于酸性。7、血小板的功能错误的是(D )。A.促进止血,B.加速凝血,C.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D.释放免疫物质。8、促使HbO2
25、释放O2的因素错误的是(D )。A.PCO2升高, B.pH值降低, C.体温升高, D. PCO2降低。 三、填空题1、血液由_血浆_和_血细胞_组成,它是实现心血管系统运输功能的_物质基础_2、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平均为_5.0*1012_个L-1,女子红细胞数平均为_4.2*1012_个L-1,这种性别差异主要与体内_雄性激素_水平有关。登山运动员和居住在高原者,红细胞的数量_多,主要因高原空气中_O2_分压低之故。3、红细胞中因含有_血红蛋白_,而使血液成红色,其含量在100ml血液中,我国健康男子和女子的平均值分别为_14_g和_13_g,_血红蛋白_由红细胞中逸出称为溶血,此时_血
26、红蛋白_携带O2和CO2的能力_丧失_。4、氧离曲线是表示_PO2_与_Hb_结合O2或_HbO2_解离_O2_的曲线。5、血液运输CO2的主要方式有_HCO3-_和_氨基甲酸血红蛋白。6、血液运输O2的方式有_物理溶解_和_化学结合(HbO2)_;其中主要方式是_化学结合(HbO2)_。7、红细胞的功能有_运输氧和二氧化碳_和_缓冲酸碱 _。8、白细胞的功能是_机体保护_ 和_防御_。9、血小板的功能是_促进止血_、_加速凝血_和_保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四、判断题1、将血浆和血细胞的总量称之为血量。( )2、红细胞的凝聚反应实质上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 )3、某人的血清中含有抗B凝聚素,其
27、血型一定是A型,( )4、训练水平较差的运动员,在进行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时,有可能出现白细胞数量的先增加,而后锐减的不良现象。( )5、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分子或颗粒的数目无关,而与分子或颗粒的大小有关。( )五、问答题1、简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的组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绝大部分是水,其有些溶质,如血浆蛋白、无机盐和血糖、血脂、尿素、尿酸、维生素等有机小分子。血液的功能:运载功能。运载O2、CO2、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如维持体温、渗透压、离子浓度等。维持酸碱平衡。保护和防御功能。如抵御外来的病菌、异物,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细胞,促进止血和凝血。2、试述血液在
28、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人体pH值相对稳定在7.35-7.45之间。相对稳定的pH值主要依靠血液中缓冲对的缓冲作用,但还要有肺和肾脏的协助。缓冲对是由一种弱酸与它的弱酸盐组成。人体血浆和红细胞中都存在大量的缓冲对,但最重要的是血浆中的NaHCO3/H2CO3,只要NaHCO3/H2CO3的比值能维持在20:1,血浆的pH值就能维持相对稳定。当人体代谢产生大量的酸(如乳酸)时,NaHCO3与之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在肺里可以分解成CO2和水,CO2从肺部呼出体外,这样就中和了酸。当碱性物质进入体内时,H2CO3与之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这样就消除了碱。在中和酸碱的过程中,生成
29、多余的酸碱,可从肾脏排出体外。第四章 血液循环一、名词解释1.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2. 心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3. 心动周期:心房与心室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4. 自动节律性:在没有外源性刺激的条件下,细胞具有自动发放兴奋冲动的性能。 5.心输出量: 每分钟从左右心室泵出的血液总量称为心输出量。6.搏出量:心室每次搏动泵出的血量称为搏出量。 7.心指数: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8.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心室的存血量的比值是一个衡量心室泵血功能的指标,称为射血分数。9.动脉血压:血液对动脉管
30、壁的侧压力即为动脉血压。10.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它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11.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其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二、选择题1、下列有关心动周期的错误叙述是( B)。A.心动周期是指心脏机械活动的周期, B.心动周期是指心肌电活动周期,C.心房和心室每收缩与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功能周期,D.当心率为75次min-1,每个心动周期历时0.8S。2、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是由于左心室( D)。A.射血速度较快, B.每搏输出量较大, C.射出的所流经的管道狭窄, D.比右心室做更多的功。3、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搏出量受(B )。A.平均动脉压的调节, B.心肌收缩能
31、力的调节,C.心力贮备的调节, D.心室舒张末容积的调节。4、刺激心交感神经使(C )。A.窦房结起搏细胞4期自动除极速率减慢, B.心功能曲线右移,C.心率加快,心缩力增强, D.房室束的传导速度减慢。5、下列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错误叙述是(A )。A.当颈动脉窦内压上升到27000Pa以上时即可引发减压反射, B.此反射对缓慢血压变化不敏感, C.在正常情况下,此反射对维持血压的稳定有重在意义, D.此反射不但有心功能变化,也有血管阻力的变化。6、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对刺激最敏感的是(A )。A.PCO2升高, B.H+升高, C.pH下降, D.缺O2。7、耐力训练
32、可导致安静时心率减慢,其机制是(A )。A.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 B.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C.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紧张性均增强,D.迷走神经紧张性降低。8、支配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神经发挥调节作用的是( D)。A.安静时,B.直立, C.局部代谢产物积累时, D.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9、心肌不可能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D)。A.肌质网不发达,Ca2+贮量少, B.心肌收缩是“全或无”式的,C.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 D.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10、心肌组织中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B )。A.窦房结, B.房室结, C.房室束, D.浦肯野纤维。11、运动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是(D )。A.增加,
33、 B.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12、若搏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而心率加快,则动脉血压的变化是(B )。A.收缩压明显升高, B.舒张压明显升高, C.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明显升高, D.收缩压降低而舒张压升高。13、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A)。A.延髓, B.下丘脑, C.中脑, D.都不是。三、填空题1、心肌的生理特点有_自动节律性_、_兴奋性_、_传导性_和_收缩性_。2、估计人体最高心率的经验公式是_220-年龄 (208-0.7年龄)_。3、运动时最大心输出量的大小,取决于_每搏输出量_和_心率_的最高值,它是心泵功能_贮备力_ 的指标。4、耐力训练可使心室腔舒
34、张末期容积_扩大_,心肌收缩力增强,故射血分数_不变_。5、正常心脏的起搏点是_窦房结_。6、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可分为_绝对不能应期_、_相对不应期_、_超常期 _三个时期。7、动脉血压形成的原因,主要是_心室收缩射血_和_一定的外周阻力_,另外,循环系统的_血液充盈程度_也影响动脉血压。8、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_每搏输出量(心室收缩射血量)_,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_外周阻力 _。9、动力性运动时,_骨骼肌_中大量血管扩张,而_内脏_血管收缩,故总外周阻力_变化不大_,舒张压_不变或略有升高_。10、影响动脉血压的生理因素是_每搏输出量_、_心率_、_外周阻力_
35、、_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_和_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积的匹配_。四、判断题1、心房和心室在一次兴奋过程中所出现的电变化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2、人在运动中,心率增加是一种反应,故心率增加的幅度与体能水平无关。( )3、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依靠搏出量的增加。( )4、在相同强度的亚极量运动时,经过耐力训练的人,心输出量增加的幅度较无训练的人大。( )5、耐力训练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搏出量增加,射血分数增加,故收缩期贮备比舒张贮备大得多。( )6、在最大心输出量时的心率称为心搏峰。( )7、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是因为兴奋后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要延续至舒张早期。( )8、由于心
36、室的射血是间断的,故血管系统中的血流也是间断的。( )9、当血压突然升高或突然下降时,主要通过减压反射而使血压得以维持相对稳定。( )10、肌肉活动时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舒张血管作用,使局部血流增加。( )11、血浆中PCO2升高、H+浓度增加或缺O2,可直接刺激心血管中枢而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五、问答题1、试述在长期训练影响下心脏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变化。在长期训练影响下心脏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变化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形态结构:运动性心脏肥大。心脏肥大是运动员心脏的主要形态特征,其肥大程度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通常呈中等程度的肥大。耐力项目的运动员心脏肥大表现为全心
37、扩大,伴有左心室壁厚度增加,称为离心性肥大。而力量项目的运动员心脏肥大主要是心室厚度增加,称为向心性肥大。心脏内部结构发生良好的适应。心肌纤维增粗,肌小节长度增加,毛细血管增多变粗,线粒体增多变大,线粒体酶活性提高,心肌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其内部的血液供应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功能能力显著增强。表现为:安静时心跳徐缓有力,心率明显低于一般人;在定量负荷时,心脏功能高度节省化,心率增加幅度较少,搏出量大;而在极量运动时,心脏则表现出高功能,高贮备,其心输出量和搏出量均高于一般人。一般人心力贮备只有2025L.min-1,而运动员可达3540L.min-1。由于其心泵功
38、能的贮备量大,使得他们在运动中具有较大的运动潜力。2、何谓搏出量?试述搏出量的影响因素。搏出量是指每侧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心舒末期心室的容积:心舒末期心室的容积越大,搏出量越大。与回心血量有关。心室肌被牵张的程度:心室舒张末容积扩大可使心肌被牵张,增加心肌初长度,搏出量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力增加,搏出量增加。心肌的收缩力与ATP酶活性、胞浆中钙离子浓度、活化横桥数目等因素有关。后负荷:即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升高,搏出量减少。3、试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动脉血压的形成:在有足够的血液充盈血管和前提下,心室射血、外周阻力和大动脉血管弹性共同作用下形成。影响因素:心脏每搏输
39、出量:若其它因素不变,搏出量增大,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增加,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增升高不明显,脉压加大。反之,则主要是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心率:心率加快,由于心脏舒张期缩短,在心舒期流向外周的血流减少,舒张压升高,收缩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减小。当心率减慢时,舒张明显下降,脉压增大。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加,心舒期血流速度减慢,存留在血管中的血量多,舒张压升高,收缩压变化不明显,脉压减小。反之舒张压降低,脉压加大。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可以缓冲动脉血压的变化,使收缩压不至于太高,舒张压不至于太低。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循环血量应与血管容量匹配。当循环血量减少时,动脉血压降低。4、试述
40、运动时血液重新分配的特点和生理意义。运动时血液的重新分配: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但心输出量不是平均地分配给全身的各个器官,运动的肌肉和心脏的血流量增加,而不参与运动的肌肉和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减少;皮肤的血流量在运动开始时减少,当体温升高后增加。意义:保证有大量的血液分配给运动的肌肉,使肌肉获得充分的氧和营养的供应,以及排出大量的代谢废物;骨骼肌血管舒张,其它血管收缩,保证平均动脉压,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皮肤血流量的特点有利于散热。第五章 胃肠道、肾的功能一、 名词解释1.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2. 吸收:食物经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及水、矿物质和维生素通过消
41、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称为吸收。3. 排泄: 人体将代谢产物、多余的水、无机盐、和进入体内的异物经血液循环运送到某些器官排除体外的过程。4. 重吸收 :滤液(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某些成分全部或部分经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去的过程。5. 运动性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后所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二、选择题1、胃蛋白酶原主要依赖于(B )。A.胃泌素的激活,B.盐酸的激活,C.促胰岛素的激活,D.乙酰胆碱激活。2、三种物质的在胃内排空由快到慢的顺序是(D )。A.蛋白质、脂肪、糖类, B.糖类、脂肪、蛋白质,C.脂肪、糖类、蛋白质, D.糖
42、类、蛋白质、脂肪。3、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最重要成分是(A )。A.胆盐, B.胆色素, C.胆固醇, D.脂肪酸。4、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B )。A.胃, B.小肠, C.食管, D.大肠。5、下列物质吸收时不需要钠泵活动的是(D )。A.单糖, B.氨基酸, C.脂肪酸, D.水。6、肾单位是指( D)。A.肾小球与肾小管,B.肾小体、肾小管、集合管,C.肾小体和髓袢, D.肾小体、肾小管。7、关于肾脏的主要功能错误叙述的是(B )。A.排除大部分代谢尾产物, B.分泌激素,C.维持水和酸碱平衡, D.排泄尿胆素。三、填空题1、食物在消化管内的_分解_过程称为消化,消化方式有两种,
43、一为_物理性消化_,二为_化学性消化_。2、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单位是_氨基酸_。3、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_有效滤过压_,其中促使滤过液生成的力量是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_ ,阻止滤出的力量是_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_。4、肾脏在维持pH相对恒定中主要是通过肾小管的_分泌H+_和_NH3_以及_回收Na+ _排酸保碱作用来实现的。5、滤液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重吸收全部_葡萄糖_,大部分_水和无机盐_,小部分_尿素和尿酸_,_肌酐_完全不重吸收。6、尿的生成过程包括:_肾小球的过滤_、_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_和_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_三个环节。四、判断题1、人体从膳食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如
44、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可直接透过消化道粘膜被吸收。( )2、三大营养物质在胃中排空速度快慢的顺序是、脂肪、糖类、蛋白质。( )3、决定尿量多少的主要环节是肾小球滤过率,而不是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水的力量。( )五、问答题 人体内的排泄途径有哪些?它们各有何排泄作用?答:1.呼吸器官排出二氧化碳,水、挥发性药物2.大肠排出尿胆素、粪胆素和一些无机盐3.皮肤排出一部分水以及少量的尿素和盐4.。肾脏排出各种代谢产物人体的排泄途径及排泄物有:呼吸器官的呼出气中排出CO2、H2O和挥发性药物;消化道排出尿胆素,粪胆素和一些无机盐;皮肤以汗液排出一部分H2O及少量的尿素和盐;肾脏以泌尿的形式排出各种代谢尾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多余的H2O和无机盐等。肾排出的物质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因此肾是人体内最能要的排泄器官。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