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方会谈幼小衔接活动简报范文(精选 3 篇)第一篇:三方会谈幼小衔接活动简报 为深入践行党史学习教育,提升教育满意度,实现幼小有机衔接,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近日,烟台开发区第九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开展了“三向合力科学衔接”幼小衔接党建教研活动。与初心同向,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为了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开发区第九小学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认领开发国旗国旗真美丽音乐课、小英雄雨来故事我来讲等一批优质红色教育课件,通过唱红色歌曲、画红色心愿、讲红色故事等,走进幼儿园和小学课堂开展体验式授课,让红色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与教学同向,让幼小衔接平稳过渡
2、 第九小学党支部针对各方普遍关注的幼小教学衔接问题,组织党员骨干教师成立“幼小教学衔接”课题组,联合学校共建单位-海滨幼儿园,通过亲身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了解幼儿教学特点、梳理幼小衔接需求,针对梳理出的独立生活、阅读识字、学习习惯等重点内容,通过集中研讨、模拟推演等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教学方案。与家长同向,让幼小衔接家长放心 为化解家长在幼小衔接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情绪,第九小学党支部联合海滨幼儿园开展“校、园、家”三方座谈,组织党员教师为家长讲授幼小教学特点,现场解疑答惑,帮助家长提前知晓、提前着手、提前适应,预先化解家长忧虑,真正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到学生家长心坎上。第二篇:三方会谈幼
3、小衔接活动简报 去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为了进一步完善“幼小衔接”工作,4 月 2 日上午,市中心幼儿园联合太平小学,邀请大班家长代表,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实施“幼小衔接”活动,让幼儿能健康快乐、独立自信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会上,大班家长们对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展开新的学习生活,提出了幼儿园老师细心贴心、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到小学后,孩子能否适应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如何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是否需要为进入小学做一些知识储备等疑虑与困惑。园长章伟君为大家作科学衔接愉悦过渡的观点报告。“幼小衔接应从何时开始?幼小衔接幼儿
4、园到底衔接什么?”她基于国务院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详细介绍了幼儿园从哪些方面作入学准备,并在讲座中解答了家长的一些困惑。她特别向家长提出要减轻孩子的负面压力,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在该园合道生长课程的背景下,孩子们经验的获取不仅仅局限于集体活动。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生成课程内容。活动中,金霞霞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幼儿园生活化微课程我是小帮厨,王佳瑶老师从幼儿如何开展信息搜集方面开展讲述,分享了班本课程嫦娥五号探月记。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生活会出现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太平小学优秀学生家长赵林
5、、朱素丽向大家分享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经验。太平小学老师王丹萍向大家作儿童启蒙阅读的三部曲观点分享。她提出阅读是一件慢工程,也并非解决识字问题,就能解决阅读问题。听说读,耐心且坚持地去做,用耐心、爱心、恒心浇灌阅读的欢喜心,让阅读走进孩子的心里。太平小学副校长谢玮玮提出小学与幼儿园确实存在作息时间、学习内容、教学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并从“关注差异,有效衔接”展开了阐述,指出要注重各种习惯与能力的培养。相信学校,相信老师,相信孩子,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活动间隙,家长代表们还参观了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场,观摩了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原来幼儿园里面这么大呀!”有些家长发出感叹。小空间有大
6、用处,幼儿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能力发展精心打造的结果。“幼小衔接”并未结束,接下来市中心幼儿园将继续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建立对小学的向往与憧憬。相信通过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孩子们定能顺利踏上新的起点,成为一名健康快乐的小学生。第三篇:三方会谈幼小衔接活动简报 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家、园、校三方对话、三位一体的合作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与探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一、召开三方对话座谈会,解疑答惑,达成共识。以往谈到幼小衔接问题,我们多从书本上获取一些方法,这种“照本宣科”的模式,往往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鉴于此,
7、几年前我们和周边几所小学进行了沟通,专门召开了大班教师、家长、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一年级教师的对话座谈会。通过相互介绍情况和交流,了解双方的教学任务、内容、特点等,初步达成了教育上的共识。会谈在每年学期末进行,大致有以下内容:1.学校方面介绍升学政策,向家长宣传小学的培养目标及对新生的要求。2.家长提问,请小学方面现场解答。3.由幼儿园领导、教师带家长参观小学环境,了解各专用教室的用途。对话会成为了我园的一个特色,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好评。但随着活动的开展,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由于我园所处位置与小学距离较远,活动结束后家长们到小学参观有所不便。2.家长们对小学如何组织孩子教学仍然缺少直观的
8、了解。3.在历次活动中缺少孩子的参与对话。以上问题促使我们反思:怎样以更好的方式开展活动,使我们的对话会能进一步解决家长的实际困难,减轻孩子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呢?通过不断研讨,我们将对话会进行了改革与调整:1.将对话会现场从幼儿园搬到小学,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学校。2.会上安排家长和孩子共同观摩一年级老师的公开课。3.现场答疑,增加孩子与学校方面的对话。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非常踊跃,现场答疑时主动、大方、自信,博得了家长和学校方面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孩子们心中的疑虑也得到了解答,对小学更加充满了向往。观摩公开课后,家长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请小学方面现场答疑。最后参观小学教室和环境。
9、家长们高兴地说“:有了这种观摩,使我们对小学的实际教学形式又有了更深地了解,这种活动搞得太及时了,我们对孩子入学的准备更有底了。”二、创新园校教研互助活动形式情景现场评析。幼小衔接不仅仅需要家长转变观念,首先需要双方教师转变观念。由于园校双方在环境布置和教育观念上存在差异,我们把活动室环境按小学课堂布置,并设立了黑板。同时园校双方约定每间隔一周进行一次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双方教师使用同一教材运用各自的教法教育孩子,并进行现场对比、讨论,从而使双方对各自的教学形式及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利于缩短相互之间的差距。三、创新家园活动形式成立家庭互助小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一种新型的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已经形
10、成,家长们能够在思想和行动上配合幼儿园。但我们也发现:家长们经常向我们反馈一些好的经验和感到困惑的问题,开始时各班老师利用多种形式推广和解答,但由于形式“散”,时间精力付出很多,效果却甚微。针对这种一对一的家园联系方式效率低的现状,我们决定调动家长中的积极因素,成立“家庭互助小组”。各班挑选出不同层次的家长代表和本班教师共同成立“家庭互助小组委员会”,将班级家庭划分为不同的片,每个片由家长担任的“片长”负责,教师则起到指导协调的作用。根据本班的幼小衔接计划,由片长负责各组家庭开展配合工作,片长和教师定期开会研讨,各班相互介绍好的经验。由于分工明确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家长的特长,活动得到了家长们
11、的大力支持。在我们的指导与协调下,片长各负其责,组织大家自发地相互学习、讨论,各班所采用的形式也各有特色:有的班级家长每周自发组织交流探讨,有的班运用评比记录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培养,还有的班组织了小型的辩论会。好的做法我们就在全园推广。比如在培养孩子任务意识中,大一班家长提出让孩子每天记录“一日小勇士”的方法,家长每天在家中为孩子布置一项任务,通过小粘贴的形式进行评价,并让孩子进行自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立即在全园家长中进行推广。实践证明,“家庭互助小组”的开展对指导家长教育实践具有长效的帮助,大大调动了家长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家长们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幼儿园的互助小组将我们凝聚在一起,相互学习,和孩子们共同度过幼小衔接期!”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