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肉芽组织的形态功能:肉芽组织由新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光镜下有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组成,常伴有多少不等的炎性细胞。主要功能有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3机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物质。肉芽组织的作用及结局: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3机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物质。结局: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后23天内即可出现,自下而上或从周围乡中心生长推进,填补创口或机化异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肉芽组织按其生长的先后顺序,逐渐成熟。其主
2、要形态标志为:水分逐渐吸收;炎性细胞减少并逐渐消失;毛细血管闭塞、数目减少。最终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转变为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此时组织由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纤维细胞稀少,组织内血管减少。大体呈收缩状态,苍白或灰白半透明状质地坚韧缺乏弹性。作用:填补创口缺损,保持组织器官完整性保持组织器官的坚固性。虽然没有正常皮肤抗拉力强,但比肉芽组织的抗拉力强很多,因此这种填补及连接相当牢固。对机体不利:瘢痕收缩,瘢痕收缩不同于创口的早期收缩,而是瘢痕在后期由于水分的显著减少所引起的体积变小,肌成纤维细胞收缩引起整个瘢痕的收缩。由于瘢痕坚韧又缺
3、乏弹性,加上瘢痕收缩可引起器官变形及功能障碍,所以发生在关节附近和重要脏器的瘢痕,常引起关节痉挛或活动受限,如在消化道、泌尿道等腔室器官则引起管腔狭窄,在关节附近则引起运动障碍。瘢痕性粘连,发生在器官之间或器官与体腔壁之间的瘢痕性粘连,常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功能。如器官内广泛损伤后发生广泛纤维化、玻璃样变,则导致器官硬化。瘢痕组织过度增生,又称“肥大性瘢痕”。如果这种肥大性瘢痕突出于皮肤表面,并超过原有损伤范围向四周不规则扩散张,称为“瘢痕疙瘩(keloid)”又名“蟹足肿”。易见于烧伤或反复受异物等刺激的伤口,一般认为与皮肤张力及体质有关。那些容易出现瘢痕疙瘩的人的体质称为瘢痕体质。肉芽组织形成
4、过程:不知怎没答,小迪血管生成的步骤:毛细血管多以生芽方式再生。首先在蛋白分解酶作用下基底膜分解,该处内皮细胞分裂增生形成突起的幼芽,随着内皮细胞向前移动及后续细胞的增生而形成一条细胞索,数小时后便可出现管腔,形成新生的毛细血管,进而彼此吻合构成毛细血管网。为适应功能的需要,这些毛细血管还会不断改建:有的管壁增厚发展为小动脉、小静脉,其平滑肌等成分可能由血管外未分化间叶细胞分化而来。大血管断离后续手术吻合,吻合处两侧内皮细胞分裂增生,互相连接,恢复原来内膜结构。但断离的肌层不易完全再生,而结缔组织增生连接,形成瘢痕修复。创伤愈合基本过程:最轻度的创伤仅限于皮肤表皮层,稍重者有皮肤和皮下组织断裂
5、,并出现伤口;严重的创伤可有肌肉、肌腱、神经的断裂及骨折。下述有伤口的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1.伤口早期变化:伤口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血管断裂出血,数小时内便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充血、浆液渗出及白细胞游出,故局部红肿。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3天后转为以巨噬细胞为主。伤口中的血液和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很快凝固形成凝块,有的凝块表面干燥形成痂皮,凝块及痂皮起着保护伤口的作用。2.伤口收缩:伤口收缩 23天后伤口边缘的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于是伤口迅速缩小,直到14天左右停止。伤口收缩的意义在于缩小创面。因为伤口收缩的时间正好是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时间。3.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大约从
6、第3天开始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肉芽组织,填平伤口。毛细血管大约以每日延长0.10.6mm的速度增长,其方向大都垂直于创面,并呈袢状弯曲。肉芽组织中没有神经,故无感觉。第56天起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其后一周胶原纤维形成甚为活跃,以后逐渐缓慢下来。随着胶原纤维越来越多,出现瘢痕形成过程,大约在伤后一个月瘢痕完全形成。可能由于局部张力的作用,瘢痕中的胶原纤维最终与皮肤表面平行。4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创伤发生24小时以内,伤口边缘的表皮基底增生,并在凝块下面向伤口中心移动,形成单层上皮,覆盖于肉芽组织的表面,当这些细胞彼此相遇时,则停止前进,并增生、分化成为鳞状上皮。健康的肉芽组织对表皮再生十分重
7、要,因为它可提供上皮再生所需的营养及生长因子,如果肉芽组织长时间不能将伤口填平,并形成瘢痕,则上皮再生将延缓;在另一种情况下,由于异物及感染等刺激而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exuberant granulation),高出于皮肤表面,也会阻止表皮再生,因此临床常需将其切除。若伤口过大(一般认为直径超过20cm时),则再生表皮很难将伤口完全覆盖,往往需要植皮。7创伤愈合的类型:一期愈合(healing by first intention)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例如手术切口。这种伤口中只有少量血凝块,炎症反应轻微,表皮再生在2448小时内便可将伤口覆盖。
8、肉芽组织在第三天就可从伤口边缘长出并很快将伤口填满,56天胶原纤维形成(此时可以拆线),约23周完全愈合,留下一条线状瘢痕。一期愈合的时间短,形成瘢痕少。二期愈合(healing by second intention) 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这种伤口的愈合与一期愈合有以下不同:由于坏死组织多,或由于感染,继续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坏死,炎症反应明显。只有等到感染被控制,坏死组织被清除以后,再生才能开始。伤口大,伤口收缩明显,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多量的肉芽组织将伤口填平。愈合的时间较长,形成的瘢痕较大。8.比较一、二期愈合的特点?答:一期愈合:见于组织损
9、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一期伤口只有少量的血凝块,炎症反应轻微,表皮在24到48小时内便可将伤口覆盖。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9.简述骨折愈合的过程及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血肿形成:出血和炎症纤维性骨痂:肉芽组织取代血肿而机化,继而纤维化,以骨外面为主纤维组织分化形成透明软骨。骨性骨痂形成:纤维性骨痂分化出骨母细胞,形成类骨组织,钙盐沉积后类骨组织逐渐转变成编织骨。骨痂改建或再塑:适应活动时所受应力,编织骨进一步改建成板层骨。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骨折断端的及时、正常的复位;2.骨折断端及时、牢靠的固定;3.早
10、日进行全身和局部功能锻炼、保持局部良好的血液供应。10.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有哪些?全身因素:年龄、营养。局部因素:感染与异物(伤口如有感染或者有较多的坏死组织及异物,必然是二期愈合)局部血液循环(一方面保证组织再生所需的氧和营养,另一方面对坏死物质的吸收及控制局部感染也有重要作用),神经支配(正常的神经支配对组织再生有一定的作用,如麻风引起的溃疡不易愈合),电离辐射(能破坏细胞,损伤小血管,抑制组织再生)。11.简述上皮组织、纤维组织、血管、肌组织、神经组织的再生过程?答:上皮组织再生:被覆上皮再生:由创缘或底部的基底膜层细胞分裂增生、向缺损中性迁移,现形成单层上皮,增生分化为鳞状上皮(复层扁
11、平上皮);腺上皮再生:如果腺上皮的缺损而腺体基底膜未破坏,可由残存细胞分裂补充,完全恢复腺体结构,如果腺体构造(包括基底膜)完全破坏,则难以再生。纤维组织再生:在损伤的刺激下,受损处的成纤维细胞可由静止状态的纤维细胞转变而来或由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分化而来。当成纤维细胞停止分裂后,开始合成并分泌前胶原蛋白,在细胞周围形成胶原纤维,细胞逐渐成熟,变成长梭形,脂质越来越少,核越来越深染,成为纤维细胞。血管的再生:毛细血管的再生是以生芽方式来完成的。首先是在蛋白分解酶作用下基底膜分解,该处内皮细胞分裂增生形成突起的幼芽,随着内皮细胞向前移动及后续细胞的增生而形成一条细胞索,数小时后便可出现管腔,形成新生
12、的毛细血管,进而彼此吻合构成毛细血管网。为适应功能的需要,这些毛细血管还会不断的改建,有的管壁增厚发展为小动脉、小静脉,其平滑肌等成分可能由血管外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分化而来的。大血管离断后需手术吻合,吻合处两侧内皮细胞分裂增殖,互相连接,恢复原来内膜结构。但离断的肌层不易完全再生,而由结缔组织增生连接,形成瘢痕修复。肌组织的再生:肌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弱。横纹肌的再生依肌膜是否存在及肌纤维是否完全断裂而有所不同。肌膜未被损坏时,残存部分肌细胞分裂,产生肌质,分化出肌原纤维,从而恢复正常横纹肌的结构;如果肌纤维完全断开,断段肌质增多,也可有肌原纤维的新生,使断段膨大如花蕾样。这时肌纤维断段不能直接连接
13、,而靠纤维瘢痕愈合。如果整个肌纤维(包括肌膜)均被破坏,则难以再生,结缔组织增生连接,形成瘢痕修复。平滑肌也有一定的分裂再生能力,而心肌的再生能力很弱,破坏后一般都是瘢痕修复。神经组织的再生:脑及脊髓内的神经组织破坏后不能再生,由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纤维修补,形成胶质瘢痕。外周神经受损时,如果与其连接的神经细胞仍然存活,则可完全再生。12.人体细胞根据再生潜能的不同分为几类?1.不稳定细胞:生理情况下增殖活跃,通过再生能达到完美的修复。如表皮细胞(被覆上皮),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被覆细胞、生殖器官管腔的被覆细胞,淋巴及造血细胞。2.稳定细胞:生理情况下增殖不明显,受刺激时可表现出较强再生能力,有完美
14、修复的可能。如腺体,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肝、胰、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肾小管上皮、原始间叶细胞及其分化出来的细胞3.永久性细胞:出生后就不再具有分裂增生的能力。如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纤维再生能力活跃,在神经细胞存活的前提下,受损伤的神经纤维有活跃的再生能力。13.试述皮肤创伤得愈合过程?早期变化:出血、坏死和炎症反应,红肿,痂皮。伤口边缘收缩(2-3天):肌成纤维细胞牵拉创缘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大约从第3天开始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肉芽组织填平伤口。肉芽组织中没有神经,故无感觉。第5到6天起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其后一周胶原纤维形成甚为
15、活跃,以后逐渐缓慢下来。瘢痕中的胶原纤维最终与皮肤表面平行。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创伤发生24小时内,伤口边缘的基底细胞即开始增生,并在凝块下面向伤口中心迁移,形成单层上皮,覆盖于肉芽组织的表面。14.损伤修复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损伤修复有两种基本类型,即再生和纤维性修复。再生: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如果完全恢复了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再生。不同类型的细胞有不同的再生能力,分为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和永久细胞。纤维性修复: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瘢痕修复,以后形成瘢痕,故也称瘢痕修复。其中有肉芽组织的形成。肉芽组织是由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肉眼变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在多数情况下,由于多种组织发生损伤,故两种修复过程常同时存在,在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常有炎症反应。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