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归类1、舞蹈表演抒情法根据歌曲内容创编一些舞蹈动作。如一册中的快快跑一歌,在教师教给学生基本舞步后,发挥学生聪明才智,变幻舞蹈红绸的方向,再加上俩人对跳,小组齐跳等多种形式,让孩子边歌边舞,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对解放区人民热烈、向上、饱满情绪的共鸣。2、叙述故事情景法 “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的过程”。给学生讲一段动人的故事,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在教“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先讲小英雄王二小舍身掩护八路军的悲壮故事。用故事情境来打动学生,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每段词的感情该怎么处理,才能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3、音画结合联想法让学生利用生动有趣的插图感知音乐进行
2、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尤其是对抽象思维能力差的学生。利用插图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形象。象小宝宝睡着了一歌,通过演唱,让学生绘制一幅夜晚,小宝宝安详睡觉的画面。学生很快掌握了歌曲内涵,美好的情景带动孩子们仿佛一个母亲哄宝宝睡觉时,在哼唱摇篮曲,表现优美的亲情。4、配乐朗诵激情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不仅会唱歌而且能把歌词看作朗诵稿,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觉。如闪烁的小星,请那些擅长朗诵的孩子在一段宁静的乐曲声中,徐徐朗诵:“星星眨着小眼睛,我在夏夜数星星”优美的语言和乐声感染学生仿佛正在遨游星空。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整体印象。5、参与创作互动法学会牧童谣后请同学
3、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二人小组编创新歌词,象什么“天上什么七色桥?什么动物脖子长?什么机器脑筋快?”二人一问一答真可谓新时代的牧童。统一的乐谱,不一样的歌词,依靠学生动脑参与创造,然后再登台表演。这样他们的小小成就得到肯定,顿时那自豪感和荣誉感挂在面颊,同时创造性与协作能力得以培养,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呢?因为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对于教师来说:教师要一往情深的教学,才能做到有激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使有感情的学生变得有更加热爱音乐艺术。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示音乐艺术的基础与核心,如果在音乐中失去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的枯燥、乏味,失
4、去艺术魅力。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音乐要借助想象,正因为想象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而语言是健康人具有的本能,在诸多因素上与音乐相通。为更好的优化教学过程,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时要一往情深,交涉的语言、神态要充满对音乐的浓厚情趣。同时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教育对象,精心安排好语境,在把握好语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兴趣引到学习中来,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达到以语激情,以情感人,以情激思。如在讲授小白船时,教师边出示“蓝天白月”的图画,边有感情的朗读“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个个翘首凝望。教师的朗读加上优美的图画的
5、渲染,营造课堂教学情景,把学生带到一个“蓝天白月”的环境中去。再掌握歌曲之后,让学生根据想象,画出一幅美丽的夜月景,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进一步得到没的启迪。学生愿意学,加大相信、思维的空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了共鸣。肢体语言也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语言。它适合中低年级,使学生真正的感受音乐的表现魅力。譬如:在教授小雨沙沙时,教师边放歌,边通过优美的、形象的肢体语言表达歌曲,以此来诱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表演。通过他们的参与,得到情感体验,让肢体语言激活学生学习的巨大推动力,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声势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以有声响的人体声势。人体的许
6、多部位都可以做出不同的姿势。姿势创造出的声音就叫做:声势。最常用的声势有:拍手、拍腿、跺脚、捻指,它是各国、各民族通用的、共有的基本语汇。在声势训练中,学生要注意对方的声音,并立即做出反应。锻炼学生的听力、反应力记忆力、高音和力度的辨别能力都有作用。比如:欣赏民族管弦乐曲喜洋洋时,可用声势训练。要求学生说一说用1、2、3、4个字的词表示喜悦的词(乐、高兴、喜洋洋、喜笑颜开)引出节奏。在引出打击乐器,(撞钟、响板)进行轮奏、合奏。播放喜洋洋指挥学生分段加伴奏。加深印象烘托出热烈的气氛,此时教师进行讲解、分析乐曲提高学生的兴趣巧妙的运用这三种语言会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作用。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优美的
7、肢体语言,活泼的声势语言,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音乐的旋律,是幻想世界的载体。它充满着芳醇浓郁绚烂多彩的诗情画意,但只有通过幻想和想象,才能亲临其境,有所观赏和领悟。那些极富想象力的儿童音乐作品,更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如:著名歌词作家李幼容,就是我国儿童音乐幻想创作的典范。他从童年在母亲那儿听来的民歌、童谣,乡土传说和降妖除害的神龙与给人吉祥的仙鸟等故事产生了童年幻想,得到了启发,又经过苦苦思索,多方探求,为儿童写出了具有东方色彩的幻想组歌。他的每一首幻想歌词,都以最能夸张的典型事物,以拟人化移情化的手法,构成一幕幕童话世界,使音乐幻想更具特色、更有魅力。这些都是音乐幻想教育
8、的最好教材。在六个儿童幻想组曲中天上果园、海底花园、森林童话和天山童话,塑造了各种有趣的艺术形象,赢得了世界儿童的喜爱。在创作天上果园时,作者以儿童的心理去观察去想象,巧妙的表现了儿童的观感和情趣。他在试作儿童幻想曲中的追求一文中写道:“你看,早晨初升的太阳鲜红透亮,多像一个大苹果呀!夜晚那油黄的月亮不正像一个金桔吗?而那划过天际的流星,是不是熟透的葡萄被风吹掉的呢?这样一想就发现原来天上有个美丽的大果园,那雨后的彩虹就是果园的大门。如果我们能去看看这果园多好呀!”于是作者深入构思写成下面五段歌词:一、序歌:天空是个神秘的地方;二、太阳:熟透的苹果;三、月亮:油亮的金桔;四、星星:闪耀的葡萄;
9、五、尾声:让幻想展翅飞翔。在这个组曲中,作者提示了童心(想象天空是个大果园),表现了童趣(到天上果园去游玩),引出了童思(要想摘甜美的果子,必须学好本领-架起知识的天梯)。同样,作者用童心观察大海,就发现了大海深处那绚丽多彩的海底花园。经他绘声绘色的具体描述,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为孩子进入海底花园做好导游工作,更引起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和对海底世界的探索之心。总之李幼容为儿童幻想创作开拓出一个令人神往的幻想天地。 除歌词外,音乐幻想曲更为童心织造着幻想的彩翼,众所周知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就是题为幻想曲式的奏鸣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则是一曲具有浓郁幻想氛围的美丽童话。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浪漫主
10、义的表现手法,为我们歌颂了美丽的爱情故事。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名曲天鹅之死久享盛誉,令人心醉,问世以来,它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在世界各国传开,以它熠熠光照的优美形象,含蓄深邃的思想内涵,撼动人心的强烈激情,赢得无数听众的思索和神往。随着音乐的展开,脑海里便出现了在朦胧的月光下,纯白的天鹅缓缓地从水面飘来,她轻移双足,舞动双翅,体态轻盈,像微风中柔曼飘逸的轻纱,有行云流水似的流畅和奇幻。渐渐地双翅倾斜了,天鹅面色忧郁,凝眸祈望远方,她奋力振翅挣扎,想要重上蓝天。但是她体力不支了,死亡的阴影正向她袭来,她仍尽全力挣扎.,此时,天鹅的命运,引起了孩子们无穷遐思,有的哀惋她在奋战中死去,有的则出于美好的
11、希望,祝愿她能飞向远方,在那里有她许多同伴正等着她。 我国中小学音乐欣赏教材中的龟兔赛跑、动物狂欢节、玩具兵进行曲等更是启迪思想,开发智力的优秀幻想教材。当我们把儿童带入这些音乐的梦幻世界的时候,怎能不引起孩子们的极大兴趣而展开想象。试想:数学上的王冠-哥德巴赫猜想,不就闪烁着幻想的异彩吗?现代的火箭,不就是从古老的大炮口中喷出的一支幻想曲吗?我国古代的飞天神话、嫦娥的传说和今日世界的卫星上天、宇航员登月,不正是将美丽的幻想变成生动的现实吗?那航天飞机穿梭于太空的壮举,不也是从人类幻想的摇篮中起飞的吗? 伟大导师列宁为此呼吁:“应当幻想”,他还曾多次论述过幻想的问题。他认为有幻想是极其可贵的。
12、他说:“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甚至没有它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幻想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人类发展进程中,不仅远古有幻想,今日和未来都存在幻想;不仅成人有幻想,孩子更有幻想。这种幻想是思维的展翅,是想像力的飞翔。它是无止境无穷尽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因此音乐教师要用动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还要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 首先要精心选取能够引起儿童幻想的音乐教材,把它合理地组
13、织在一起,然后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系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抓住作品的构思,反复地思考和体味,并努力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因为生活里本来是一般现象,只有透过童心的折光,才能发现美丽的幻想世界-童心中的海市蜃楼。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最巧妙、最有趣味,最能夸张典型事物的话语,把孩子带入童话般梦幻天地。当孩子进入幻想中,就会提出一连串的为什么?我们千万不要指责这是想入非非,更不要厌烦训斥,而要因势利导帮他们把幻想之火,炽热的燃烧起来。只要我们对孩子特有的好奇心倍加爱护,就能培养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幻想能力。例如:儿童歌曲劳动最光荣、七色光之歌、种太阳等等,教师可以构成一幅幅色彩各异,奇特美妙的画卷
14、,增长儿童幻想力的发展。 总之,幻想是孩子的天性,音乐增进幻想,音乐的幻想一直伴随着音乐的出现,而闪烁着它那迷人的光彩,并在音乐教育中以其独特的奇异功能,发展着儿童的心智能力。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曾经作过这样精彩的描述:“音乐是思维强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形象以新的方式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中各种各样事物和现象的独特之点。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所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音乐的旋律在儿童心上唤起鲜明的想象,这种旋律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不可比拟的手段。” 儿童音乐是儿童无比广阔的幻想世界,音乐教师要在这个世界中,当好导游,让童心插上幻想的翅膀,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有智慧更有创新精神的栋梁之才。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