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景教学模式设计教材版本: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课 题: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教 师: 武 虎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第五章第三节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科学探究部分。在设计教学设计时力求寻找到以下几点突破:1.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融。2. 将“STS”(科学、技术、社会)贯穿于教学当中,充分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3.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启发式的引导,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教师一方面要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要引导;另一方面要避免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怎么样”、
2、“应该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的欲望,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能力。4. 以魔术引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制造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5. 自制教具,使学生实验现象和教师演示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高,实验效果好,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加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融。同时在学生探
3、究实验中的器材上作了一些改进,为了避免蜡烛燃烧时会对空气和桌面造成污染,易倒,且燃烧过程中会变短等方面的缺陷。在实验器材的选择上选用了电子蜡烛代替普通蜡烛,并在下边缘贴上了红色的标记,使学生操作方便,同时也减少了污染。学生探究实验中的镜子和玻璃板并没有用固定的支架,而是用长尾夹,即教师有意让有些学生做实验时造成玻璃板和桌面不垂直,便于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玻璃板是否应垂直放在白纸上,在交流和评估中由学生发现问题,再由其他组的学生帮助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6. 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纠正学生元认知中错误观点“像近大远小”。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学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原则,采用情景问题的教
4、学模式。其基本思路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实际应用拓展问题;梳理反思深化问题。首先由教师和学生配合,重现魔术大师刘谦表演过的一个魔术隔着玻璃吹灭蜡烛,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通过学生观察自己在镜子或玻璃板中成的像,让学生体会平面镜能成像。再通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或其他同学、其他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同时联系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现象,猜想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相比较有哪些特点,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分析讨论,逐步形成平面镜成像特点。由于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经历了实验设计、器材选用、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交流评估: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
5、观察发现新问题,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能够较成功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的特点,同时体验探究的成功,激发学习兴趣。探究实验之后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利用所学习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巩固练习和生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虚像(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2)掌握“替代法”“转换法”等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
6、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探究实验,逐步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学习中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使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研究探索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4)在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索的过程中,养成与人共处、协作学习的习惯。(5)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教学重点1. 学生探究实验的“实验设计” 和“科学探究”过程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3. 探究式合
7、作学习的体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去获取知识。 教学难点1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并比较像和物的大小2将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性向自主性转变,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教法小循环多反馈、实验探究法教学模式:“诱思探究用”的教学模式。教学器材和媒体1. 教师演示使用:多媒体课件(ppt)、自制大的镜子及支架、自制大的玻璃板及支架、转盘、一对等大的蜡烛、可以移动的实验台、自制两个圆盘(红色和黑色各一个)、两只打火机、蓝色的台布、自制升降台、白纸等等2. 学生探究使用:镜子、薄的玻璃板、长尾夹4个,电子蜡烛一对、白纸一张、实验记录单一份、学生用的三角板等文具 教学流程图:开始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体验物理情
8、景,以魔术制造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由学生参与表演魔术让学生体会:平面镜能够成像引出课题:平面镜成像学生观察镜子或玻璃板中能否看到和自己模样相似的人引出探究的目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多媒体展示:探究目的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教师提问: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相比较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学生通过观察他人或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猜想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相比较有什么特点学生提出猜想引出平面镜成虚像的特点,总结“替代法”学生交流发言、设计实验方案,重点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和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关键解决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教师引导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能力教师巡视、
9、引导其他同学提出不同观点,并找出错误结论的原因,实验中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学生对探究实验进行汇报、评估、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观察汽车的变化,分析近大远小的原因学生体会:像近大远小的原因,再次认识到像与物等大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学生小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知识的能力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学生交流:在实验中还有哪些新发现学生进一步完善结论学生体会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多媒体播放:大自然中的平面镜成像的独特的美倒影课堂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创设情景及时的反馈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学生对课前的魔术解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多媒体展示,创
10、设情景多媒体展示:小汽车的挡风玻璃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学以致用课后作业多媒体展示,创设情景结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由教师和学生配合表演曾经由魔术大师刘谦表演过的魔术隔着玻璃吹灭蜡烛利用教师用的演示实验器材,以魔术引起学生兴趣,制造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展示玻璃板前后各有一只蜡烛,同时点燃两只蜡烛(实际上玻璃板后面那只蜡烛并没有被点燃),请学生上台配合表演。学生从玻璃板前面看见似乎两只蜡烛都在燃烧。由一位学生上台尝试从玻璃板前面同时将玻璃板前后的两只蜡烛同时吹灭。其他同学观看表演,当魔术成功时带着疑惑发出惊叹的声音或惊讶的表情提出问题由教师提问
11、,学生回答观看魔术后最想知道什么由学生提出想知道什么,激发学习探究的欲望提问:看完魔术表演后,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回答:最想知道为什么隔着玻璃可以将后面的蜡烛吹灭引出课题老师向全班同学提问,学生回答引出课题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学生回答:想。老师: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那就一起走进今天的物理课堂集体回答:想观察体验让学生拿起桌面上的镜子或玻璃,观察看看自己最近长胖了还是长瘦了。体会平面镜可以成像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让学生的体会象镜子或玻璃板这样光滑平整的物体能成像,引出什么是平面镜要求学生观察能否在镜子或玻璃中找到一个和自己相似的人,老师问:你看见的是你本人吗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回答,感受平
12、面镜能成像、提出问题要想知道魔术的奥秘,今天就一起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引出本节课探究的主题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师讲述明确本节课的探究目的猜想猜想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相比可能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多媒体课件展示探究目的,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再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提出猜想,让学生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带动了学生的元认知引导学生猜想学生猜想:例如像与物左右相反、像与物上下一致、像与物等大、像近大远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器材,自带的刻度尺等文具,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在明确的探究目的指导下拟定实验方案,避免学生盲目操作产生消极心理
13、。教师启发、引导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老师巡视,引导、启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探究实验合作交流分析与论证培养学生的处理数据、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交流评估请一组同学到讲台上说说他们的实验如何操作,看到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结果。其他组同学认真观察,提出你们不同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协同合作的能力。训练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交流交流实验:学生上讲台来交流实验操作、现象、得结论,其他学生观察,并提出合理化的
14、意见和建议。并请其他结论不同的小组呢提出不同的结论或提出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再由其他组同学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方案,使之得到相同的结论。师生交流老师提出学生的常见错误想法:“像近大远小”,启发学生找到解释这一现象的理由多媒体播放视频(网上下载资源后再经过处理);一辆汽车由远到近再由近到远的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引导学生观察视觉效果上汽车的大小变化,提出问题;汽车本身真正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了吗。启发学生分析我们看到“像近大远小”的原因。学生观看视频,回答看见了什么现象,并分析产生“近大远小”的这种现象的原因形成知识体系学生小结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生归纳小
15、结交流评估各组学生交流探究实验中的新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请各组学生交流在刚才的探究实验中,各组同学交流有什么新的发现:像与物体的连线和镜面垂直、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最好不点燃、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等等完善探究结论使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总结的更完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生总结多媒体播放:大自然中的平面镜成像的独特的美倒影多媒体播放(网上下载图片后再经过处理):大自然中的平面镜成像的独特的美倒影,让学生体会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播放多媒体,提问:你们感受到什么样的美观看视频,体会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交流互动课堂反馈练习:播放多媒体课件,
16、及时的反馈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播放多媒体课件,并提问观察并思考回答体验探究成果由学生对课前所表演的魔术解密,并由学生重现魔术表演。用教师用的大演示器材,由学生对魔术解密,并由学生重现魔术表演。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明白了在最开始表演的魔术的奥秘是什么?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并重现魔术表演。对课前所表演的魔术解密,并重现魔术表演。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播放多媒体图片和课件,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见到的现象。多媒体图片,并展示课后作业。学生思考,课后完成作业平面镜成像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 平面镜成虚像2. 像与物左
17、右相反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3. 像与物上下一致4. 像与物大小相等5.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6. 像与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 在教学中通过魔术表演、展示大量的图片、动画、学生探究实验等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式使学生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从丰富多彩的课堂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再反过来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2. 自制教具,使学生实验现象和教师演示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高,实验效果好,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加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
18、力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融。同时在学生探究实验中的器材上作了一些改进,为了避免蜡烛燃烧时会对空气和桌面造成污染,易倒,且燃烧过程中会变短等方面的缺陷。在实验器材的选择上选用了电子蜡烛代替普通蜡烛,并在下边缘贴上了红色的标记,使学生操作方便,同时也减少了污染。学生探究实验中的镜子和玻璃板并没有用固定的支架,而是用长尾夹,即教师有意让有些学生做实验时造成玻璃板和桌面不垂直,便于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玻璃板是否应垂直放在白纸上,在交流和评估中由学生发现问题,再由其他组的学生帮助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3. 本节课一直将“STS”(科学、技术、社会)贯穿于
19、教学当中,充分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由于与生活紧密联系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4. 本节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启发式的引导,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教师一方面要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要引导;另一方面要避免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怎么样”、“应该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的欲望,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能力。5. 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成功地纠正学生元认知中错误观点“像近大远小”。不足之处:1. 实验探究过程中反映出个别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足,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的证据分析处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多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结论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2.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限定在30分钟内完成,所以对学生实验探究的过程性评价相对少了些,这也是个遗憾,如果能克服上述一些问题,我想效果会更好。9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