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开课教学设计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三)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1故事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
2、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2作品介绍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释。)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1读一读(1)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2)全班齐读。(3)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
3、,同桌可以相互讨论。(4)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5)故事复述。2议一议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4)“卿今者才略,非复
4、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三、模仿表演,体验反思1、模仿表演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2、体验反思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四、总结存储,课外延伸1、总结存储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2、课外延伸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课后背诵全文。板书设计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不可不学 学习的必要性 正面描写劝 现身说法 学习的可能性 人物对话 结友而别 鲁肃的言行 侧面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