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理论教学教案CQWY/QR-JX-11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20 14 20 15 学年第 一 学期授课教师严颖授课班级 电子商务(文秘)2014春1班第 次课授课日期 审 核课题: 模块一 网络技术基础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概述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网络的概念;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掌握网络的分类及功能;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 5、掌握网络拓扑结构; 重点: 1、掌握网络的相关概念; 2、掌握网络的分类及功能 3、掌握网络拓扑结构 难点: 网络的相关概念; 网络的分类及功能 网络拓扑结构 教具: 笔记本,投影仪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内容小
2、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网络的概念、分类、功能等有初步了解,对后续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布置作业: 自拟 课后分析: 新课导入: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网络操作技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是中职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体现。上课内容:(6学时)一、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上分散的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和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在软件支持下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资源包括硬件、软件等)共享的系统。对于这个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计算机网络是多个计算机的集合系统。网络中的计算机最少是两台,大型网络可容纳几千台
3、甚至几万台主机。目前世界上最复杂的最大的网络就是国际互联网即因特网(Internet)。这些计算机可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小到一个房间,大至可在全球范围内。网络中的各计算机具有独立功能,即没有主从关系,一台计算机的启动、运行和停止不受其他计算机的控制。 (2)网络中的各计算机进行相互通信,需要有一条通道,即网络传输介质,它可以是有线的(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也可以是无线的(如激光、微波和通信卫星等),通信设备是在计算机与通信线路之间按照一定通信协议传输数据的设备。网络内的计算机通过一定的互联设备与通信技术连接在一起,通信技术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因此,网络中的计算
4、机之间能够互相进行通信。(3)网络中的各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和资源共享,必须在完善的网络协议和软件支持下才能实现。(4)资源共享是指网络中的计算机都可以使用其它各计算机系统提供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信息等。 二、网络的基本组成从网络系统基本组成讲,一个计算机网络主要分成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设备、网络软件及协议三大部分; 而从系统功能讲,一个计算机网络又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部分。(1)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是网络的基本模块,主要完成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和输出任务,并提供各种网络资源。 计算机系统根据在网络中的用途可分为服务器和客户机。 服务器 服务器负责数据处理和网络控制,并提
5、供网络资源。 它主要由大型机、中小型机和高档微机组成。 网络软件和网络的应用程序主要安装在服务器中。 客户机 客户机是网络中数量大、分布广的设备 客户机是用户进行网络操作、实现人机对话的工具 客户机是网络资源的受用者(2)数据通信设备 数据通信系统是连接网络基本模块的桥梁,它提供各种连接技术和信息交换技术,主要由通信控制处理机、传输介质和网络连接设备等组成。 通信控制设备 通信控制设备主要负责服务器与网络的信息传输控制,他的主要功能是线路传输控制、差错检测与恢复、代码转换以及数据帧的装配与拆装等。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道,将网络中各种设备连接起来。网络中的传输介质是多种多样的
6、,可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网络互连设备网络互连设备是用来实现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网与网之间的互连、数据信号的变换。(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等)(3)网络软件网络软件一方面授权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帮助用户方便、安全的使用网络;另一方面管理和调度网络资源,提供网络通信和用户所需的各种网络服务 网络软件一般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通信软件以及管理和服务软件等。 (4)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从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来看,主要完成两种功能,即网络通信和资源共享。把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通信子网,而把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的设备和软件的集合称为资源子网。 通信子
7、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通信,为网络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它主要包括通信线路、网络连接设备、网络通信协议、通信控制软件等。 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功能等,它主要包括网络中所有的主计算机、I/O设备、终端、各种网络协议、网络软件和数据库等。 三、网络类型计算机网络分类的方法很多,按照计算机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来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各类计算机网络的特征参数见下表 提示:以上分类方式经常因人而异。例如:因为城域网的规模介于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彼此的分界并不是很明确,所以有些人在区分网络类型时,只分成局域网与广域网
8、两类,而略过城域网。四、网络功能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具有许多单机根本无法实现的功能,归纳总结如下(1)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它使得网络中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能相互传输各种信息,对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部门进行集中管理与控制。(2) 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指网络上用户都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共享网络中各个计算机所提供的共享资源。这种共享不受实际地理位置的限制。(3) 均衡使用网络资源 在计算机网络中,如果某台计算机的处理任务过重,即太“忙”时,可通过网络将部分工作转交给较“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4) 分布处理对于处理较大型的综合性问题,可按一定的算法将任务分配给网络中不同计算机进行分别
9、处理,提高处理速度,有效利用设备。(5) 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 通过计算机网络可将分散在各地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或分级管理,通过综合分析处理后得到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资料。(6) 提高计算机的安全可靠性 一旦计算机网络中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其任务就可由其他计算机来完成,不会出现单机故障使整个系统瘫痪的现象。五、发展过程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计算机之间联网成为计算机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网络从形成、发展到广泛应用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阶段: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阶段: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第四阶段:信息高速公路阶段。六、 拓扑结构网络的拓朴结构是指网络中计算机及其它
10、设备的连接关系。拓朴结构隐去了网络的具体物理特性(如距离、位置等)而抽象出节点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四种主要的拓朴结构为:星型、总线型、环型、网格型。(1)星型拓扑 星型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用单独的线路使中央节点与其它各站点直接相连。 u星状拓扑结构的各节点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央结点,中央结点执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 u 一个站要传送数据首先向中央结点发出请求,要求与目的站建立连接,连接建立后,该站才向目的站发送数据。 u 这种拓扑采用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所有的通信均由中央结点控制,中央结点必须建立和维持许多并行数据通路。 星状拓扑的优点:配置方便 每个连接点只连接一个设备 集中控制和故障诊断容
11、易 简单的访问协议 星状拓扑的缺点: 电缆长度和安装费用高 扩展困难 依赖于中央结点 (2)总线型拓朴 总线型拓朴结构采用单根传输线缆作为传输介质,即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条公共传输介质(或称总线)上。任何一个站点发送的信号都可以沿着介质双向传播,而且能被其他所有站接收(广播方式) 由于每次只能有一个设备传输信号,这就需要有一种访问控制策略,才决定下次由哪一个站点发送,通常采用分布式控制策略。发送时,发送站将报文分成组,然后依次发送这些分组,有时要与其他站来的分组交替地在介质上传输。 当分组经过各站时,目的站将识别分组的地址,然后复制这些分组的内容。 这种结构减轻了网络的通信处理负担,它仅仅是
12、一个无源的传输介质,而通信处理分布在各站点进行。 优点: 1. 电缆长度短,容易布线。 2. 可靠性高 3. 易于扩充 缺点: 1. 故障诊断困难 2. 故障隔离困难 (3)环型拓朴 环型拓朴结构的特点是计算机相互连接而形成一个环。实际上,参与连接的不是计算机本身而是环接口,计算机连接环接口,环接口又逐段连接起来而形成环 。由于多个设备共享一个环,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控制,以便确定每个站在什么时候可以把分组放在环上。这种功能是用分布控制的形式完成的,每个站才有控制发送和接收的访问逻辑。 优点: 1. 电缆长度短 2. 可用光纤 3. 无需接线盒 缺点: 1. 结点故障引起全网故障 2. 诊断故障困
13、难 3. 不易重新配置网络 4. 拓朴结构影响访问协议 (4)网格型拓朴 真正的网格型网络使用单独的电缆将网络上的设备两两相接,从而提供了直接的通信途径,不采用路由,报文直接从发送端送到接收端。 网格状网络需要大量的电缆,随着站点的增加,可能很快变得混乱起来。很少有网格状网络是真正的网络,实际上许多网络使用混合网格拓朴。这些混合网格使用星状、环状或总线拓朴,以提高容错能力。 优点: 1. 冗余的链路增强了容错能力 2. 易于诊断故障 3. 混合网络 缺点: 1. 安装和维护困难 2. 提供冗余链路增加了成本同学们,剩下的时间是复习、作业时间。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理论教学教案CQWY/QR-JX
14、-11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20 14 20 15 学年第 一 学期授课教师严颖授课班级 电子商务(文秘)2014春1班第 次课授课日期 审 核课题: 模块一 网络技术基础 第二节 数据通信基础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数据通信的一些基本概念; 2、了解数据通信的相关技术 重点: 理解数据通信的相关概念 难点: 理解数据通信的相关概念 了解数据通信的相关技术 教具: 笔记本、投影仪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内容小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数据通信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数据通信的相关技术。 布置作业: 习题 课后分析: 新课导入: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
15、的通信方式。要在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有有线数据通信与无线数据通信之分。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上课内容:(4学时)一、基本概念1、数据通信的定义: 数据通信是指两个实体键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数据传输是传播处理信号的数据通信,将源站的数据编码成信号,沿传输介质传播至目的站。 数据传输的品质取决于被传输信号的品质和传输介质的特性。 (1)数据 模拟数据是指在某个区间产生的连续的值。数字数据是指在某个区间产生的离散的值。 (2)信号 信号是数据的表示形式,或称数据的电磁编码或电子编码。它使数据
16、能以适当的形式在通信介质上传输。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基本形式。(3)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是指用电信号把数据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的过程。 (4)传输速率 数据传输速率是指每秒钟所能传输的位数,可用b/s(比特/秒)来表示,它可按下式计算:S= (1/T) log2n 其中,T为脉冲宽度或脉冲重复周期;n是一个脉冲所表示的有效状态,即调制电平数。二、数据编码技术编码是将模拟数据或数字数据变换成数字信号,以便于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信号必须进行编码,使得与传输介质相适应。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如下三种数据编码技术:即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1)数
17、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移幅键控法ASK :是用载波频率的两个不同振幅来表示两个二进制值。在有些情况下,用振幅恒定载波的存在与否来表示两个二进制值。移频键控法FSK :是用载波频率附近的两个不同频率来表示两个二进制值。这种调制方式不易受干扰的影响,比ASK方式的编码效率高。移相键控法PSK:是用载波信号的相位移动来表示二进制数据。在图1.8(c)中,信号相位与前面信号串同相位的信号表示0,信号相位与前面信号串反相位的信号表示1。 (2)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不归零制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 差动曼彻斯特编码 (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脉冲编码调制 采样定理指出: 如果在规则的时间间隔内,以高于两
18、倍最高有效信号频率的速率对信号f(t)进行采样的话,那么,这些采样值就包含了原始信号的全部信息。利用低通滤波器可以从这些采样中重新构造出函数f(t)。三、数据传输类型(1)基带传输 在数据通信中,用典型的矩形脉冲表示二进制数据信号。将矩形脉冲信号的固有频带称做基本频带(简称基带)。矩形脉冲信号就叫做基带信号。在通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基带传输。(2)频带传输 频带传输是指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由于电话网是用于传输语音信号的模拟通信信道,并且是目前覆盖面最广的一种通信方式,为利用电话交换网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字信号传输,必须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为此,要在发送端选取音频范
19、围的某一频率的正(余)弦模拟信号作为载波,用它运载所要传输的信号,通过电话信道将其送到另一端;在接收端再将数字信号从载波上取出来,恢复为原来的信号波形。 四、数据传输方式(1)异步传输 异步传输是以字符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2)同步传输 同步传输是以数据块为单位的数据传输。每个数据的头部和尾部都要附加一个特殊的字符或比特序列,标记一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同步传输又分为面向字符的同步传输和面向位流的同步传输。五、数据交换技术 在网络中常常要通过中间节点把数据从源站点发送到目的站点,以此实现通信。这些中间节点并不关心数据内容,它的目的只提供一个交换设备,把数据从一个节点传向另一个节点,直至达到目的
20、地。 (1)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线路建立阶段 数据传送阶段线路拆除阶段(2)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 报文交换是网络通信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在这种交换方式中,两个工作站之间无需建立专用的通路。相反,如果一个工作站想要发送报文,就把目的地址添加在报文中一起发送出去。该报文将在网络上从一个节点被传送到另一个节点。在每个节点中,要接收整个报文并进行暂时存储,然后经过路由选择再发送到下一个节点。(3)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 数据报(Datagram) 虚电路(Virtual Circuit)(4)三种数据交换技术比较线路交换:
21、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必须建立一条完全的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将被一对用户完全占用。对于猝发式通信线路的利用率不高。报文交换:报文从源站点传送到目的地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在传送报文时,同时只占一段通道;在交换节点中需要缓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因此,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分组交换:报文被分成分组进行传输,并规定了最大的分组长度。在数据报方式中,目的站需要重新组装报文。分组交换技术是网络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局域网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六、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技术(Multiplexing)是指为充分利用传输介质,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建立多条通信信道的技术。 (1)频分多路复用频分多
22、路复用是以信道频带作为分割对象,在发送端把要传输多路信号用互不重叠的频率分割开,用不同中心频率调制不同的信号,发送时在各自的信道中被传送到接收端,由解调器恢复成原来的波形。为防止相互干扰,各信道之间由保护频带隔开。(2)时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是以信道传输时间作为分隔对象,通过为多个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时间片的方法来实现多路复用,每个用户分得一个时间片,用户使用信道的所有带宽。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理论教学教案CQWY/QR-JX-11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20 14 20 15 学年第 一 学期授课教师严颖授课班级 电子商务(文秘)2014春1班第 次课授课日期 审 核课题: 模块一 网络技术
23、基础 第三节 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分层原则; 2、掌握OSI参考模型; 3、掌握TCP/IP模型 ; 4、了解TCP/IP协议组工作原理; 5、了解IEEE802局域网参考标准; 重点: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分层原则; 2、掌握OSI参考模型; 3、掌握TCP/IP模型 难点: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分层原则; 掌握OSI参考模型 掌握TCP/IP模型 教具: 笔记本,投影仪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内容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网络体系结构有所了解,并且要求掌握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以及了解TCP/IP协议
24、组工作原理。 布置作业: 自拟 课后分析: 新课导入: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并且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在ARPANET设计时,就提出了“分层”的思想,即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分为若干较小的易于处理的局部问题。1974年美国IBM公司按照分层的方法制定了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SNA已成为世界上较广泛使用的一种网络体系结构。一开始,各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就使得各公司自己生产的各种设备容易互联成网,有助于该公司垄断自己的产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网络体系结构的用户迫切要求能互相交换信息。为了使不同体系结
25、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专门机构研究这个问题。1978年ISO提出了“异种机连网标准”的框架结构,这就是著名的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 OSI/RM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le),简称为 OSI 。OSI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成为其他各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依照的标准,大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现了利用人造通信卫星进行中继的国际通信网络。网络互联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局域网和网络互联开始商品化。上课内容:(2学时)一、协议与分层主要概念(1)协议 协议是指实现计算
26、机网络中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规则的集合。 协议包括:语义、语法和交换规则三个要素。 u 语义确定协议元素的类型,即规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u 语法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即规定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u 交换规则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确定通信过程中通信状态的变化,即通信双方的应答关系。u (2)实体 u 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每一层都由一些实体组成,这些实体抽象地表示了通信时的软件元素和应急元素。 u 换句话说:实体是通信时能发送和接收的任何软、硬件设施。不同机器上同一层的实体叫对等实体。 u (3)分层 u 层次结构中的层间接口清晰,层间传递
27、的信息量少,便于模块划分和分工协作开发,且服务与实现无关,允许具体模块变动而不影响层间关系。 u (4)服务 u 实体完成一定的任务,称为该层功能,上层利用下层提供的功能或者说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5)接口(6)体系结构(7)服务与协议的关系二、OSI模型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公布了一个作为未来网络协议指南的模型。该模型被称作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又称为ISO/OSI参考模型。OSI是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的缩写。 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真正具体的网络,它将整个网络的功能划分七个层次,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
28、和应用层。 1.各层的功能如下:第1层:物理层(信号与介质) 此层主要包含以下3项: 传输信息的介质规格。 将数据以实体呈现并传输的规格。 接头的规格。第2层:数据链路层(帧和介质访问控制) 此层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3项:同步 数据链路层协议会在传送数据时,同时进行连接同步化,使传送与接收双方达到同步,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检测 接收端收到数据之后,会先检查该数据的正确性,才决定是否继续处理。制定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当网络上的多个设备要同时传输数据时,如何决定其优先顺序?是让大家公平竞争、先抢先赢?或是赋予每个设备不同的优先等级?这套管理办法通称为介质访问控制方法(MediaAccessCont
29、rolMethod,MACMethod) (第5章p58)第3层:网络层(路径选择、路由及逻辑寻址) 此层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两项:定址 在网络世界里,所有网络设备都必须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名称或地址,才能相互找到对方并传送数据。至于究竟采用名称或地址?命名时有何限制?如何分配地址?这些工作都是在网络层决定。选择传送路径若从传送端到接收端有许多条路径,要如何决定走哪一条应该考虑线路长短、质量、可靠度、使用率、带宽、成本等因素,才能选出最佳路径。(路由)第4层:传输层(流量控制和可靠性) 此层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3项:编定序号 当所要传送的数据量很大时,便会予以切割成多段较小的数据,而每段传送出去的数据
30、,未必能遵循“先传先到”的原则,有可能“先传后到”,因此必须为每段数据编上序号,以利接收端收到后能组回原貌。控制数据流量 控制数据流(Data Flow)的顺畅。检测与错误处理 这里所用的检测方式,可以和数据链路层相同或不同,两者完全独立。一旦发现错误,也未必要求对方重送。例如:TCP协议会要求对方重送,但UDP协议则不要求对方重送(详见第11章)。第5层:会话层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中止两台通信主机之间的会话。负责通讯的双方在正式开始传输前的沟通,目的在于建立传输时所遵循的规则,使传输更顺畅、有效率。沟通的议题包括:使用全双工模式或半双工模式?如何发起传输?如何结束传输?如何设置传输参数? 第
31、6层:表示层表示层确保一个系统应用层发送的信息可以被另一种系统的应用层读取。此层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3项:内码转换 表示层协议就可以在传输前或接收后,将数据转换为接收端所用的内码系统,以免解读有误。压缩与解压缩为了提高传输效率,传送端可在传输前将数据压缩,而接收端则在收到后予以解压缩。恢复为原来的数据加密与解密第7层 应用层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OSI的3个较高层可归纳为应用层,处理与用户接口(telnet、http)、数据格式(ascii、jpeg)及应用进程访问(操作系统/应用访问的日程安排)有关的工作。OSI较低的4层规定了如何通过互联网设备把数据在
32、一条物理线路上传输到目标终端站并最终达到应用层的过程。osi模型七层的运作方式数据在传送端由上层到下层,每经过一层加上一些该层专用的信息(即为报头或报尾),这个过程称为封装。到达接收端后,从最底层向上层传送,每过一层去掉该层所认识的报头(报尾),传到最上层时恢复原貌,这个过程称为解封装。三、TCP/IP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的祖父ARPANET和其后继的因特网使用的参考模型。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DoD(U.S.Department of Defense)赞助的研究网络。逐渐地它通过租用的电话线连结了数百所大学和政府部门。当无线网络和卫星出现以后,现有的协议在和它们相连
33、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参考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在它的两个主要协议出现以后,被称为TCP/IP参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TCP/IP是一组用于实现网络互连的通信协议。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以TCP/IP为核心。基于TCP/IP的参考模型将协议分成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网络访问层、网际互连层、传输层(主机到主机)、和应用层。1.应用层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高层,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例如:FTP、Telnet、DNS、SMTP等.2.传输层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证了数据包的顺序传送及数
34、据的完整性。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TCP协议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通过“三次握手”来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而UDP协议提供的则是不保证可靠的(并不是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3.网际互联层网际互联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它所包含的协议设计数据包在整个网络上的逻辑传输。注重重新赋予主机一个IP地址来完成对主机的寻址,它还负责数据包在多种网络中的路由。该层有三个主要协议:网际协议(I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和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IP协议是网际互联层最重要的协议,它提供的是一个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递服务。4.网络接入层(即主机-网络层)网络接入层与OSI参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