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到哪儿去买 主题目标1了解商品的分类知识及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需要的商品。 2了解一些新的购物方式。一、各种各样的商品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参与爸爸、妈妈的购物活动,看一看、记一记他们买了些什么c 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随爸爸、妈妈去购物时你们买了些什么? 2写一写、画一画:学生说完后将商品写或者画在黑板上。 3教师引导:我们日常生活用品通过购买获得,家里经常买的东西还有哪些呢? 4讨论与交流: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后,教师请学生补充。 5教师引导:我们试着把这些常买的商品进行分类吧。 6交流:学生小组交流分类的结果后进行全班交流。 7教师归纳总结: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商品,满足了人们的需要。这
2、些商品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如食品、服装、文具、图书等。 活动要求 1本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教科书的知识点:不同商品的分类方法。活动中,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去思考、判断。 2教师可结合当地学生消费生活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不要过于拘泥子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所呈现的商品和分类方式。 二、各种商品到哪儿买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调查家庭和学校附近有哪些购物场所,它们卖的商品有哪些。 2小队组织或者跟自己的父母去一次超市要他们注意观察超市的商品是如何摆放的人们是如何选购、付款的。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我们的家庭和学校附近有哪些购物场所,它们卖的商品有哪些? 2交流:分小组就课前调查
3、获得的内容进行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讨论:商场、超市这些购物场所各有什么特点? (1)课堂上老师首先列举一两个特点,如“超市里售货员比较少”,以此来启发学生。 (2)学生自由发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超市的特点谈一谈自己在其中购物时的感受。 (3)教师归纳肯定。将同学们所说的特点,作简单的归纳。 本活动也可以采取记者采访的形式进行。课堂上老师先选一个同学,让他扮演小记者,对同学进行现场采访。 4教师归纳小结要点: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出售。超市是我们购物的好地方,那里商品非常丰富,按类摆放在货架上,人们可以自由选购,十分
4、方便。 活动要求 1宽松、平等对话的氛围是本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老师要注意营造一个竟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2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和体验,要鼓励学生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3归纳超市特点不是本课时的重点,本课时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积极关注生活知道超市的商品非常丰富,购买方便,我们的生活用品大都可以在超市买到。因此,在归纳的时候,要肯定学生是生活的有心人。 活动拓展用平面图的方式,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规划一家超市,将商品分类分区,并在班级中展示交流。三、购物新方式活动过程1.表演导入:(1)教师邀请一个同学一起进行简短“买卖”的表演。 (2)教师引导:“买卖”是种很古老的购物方式随着
5、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购物方式。 2阅读敦科书:你喜欢哪种购物方式?为什么? 3小组交流:还有那些购物新方式?这些购物新方式中你体验和感受过哪些?在小组内说说。 要点:教师帮助梳理突出一下各种购物新方式的优点。 4全班交流:你希望还有什么购物方式? 5教师总结:为了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方便,出现了许多新的购物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新的购物方式有可能将逐渐普及。 活动要求 1教师在处理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科书,不要过多去介绍。 2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购物中的不愉快转变成如何解决问题的研究,这样就是在帮助学生梳理出理想的购物方式。11.购物小窍门主题目标1.学习选
6、购商品的初步知识,知道应选购价廉物美的商品。2.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购买兼得的学习和生活用品。3.拒赔初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在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用法律来保护己。一、货比三家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围绕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商店出售价格一样吗这一问题,学生课前进行小凋查,并收集一些商品商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人:课前同学们分组或者独立进行了调查活动,调查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2分组交流:学生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看看相同的商品哪些购物场所卖得便宜,哪些购物场所卖得贵。 3汇报调查结果:老师可请每组派代表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在全班宣读,并自己得出结论。 4讨论:请同学们议一议,为什么相
7、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价格会不一样?教师j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 、 5教师归纳小结:相同的商品有时价格并不一样。一般来说,小商店的商品比戈?商场的便宜。买商品时,一定注意价格,同样的商品买便宜的更合算。 6分组讨论研究:在商店购物的时候,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俗语,你能说说它含义吗?并试着写几条这样的俗语。 7全班交流:说说俗语的意思或者补充几条俗语。 8教师引导: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不仅要看价格,沣意商品的质衬。商品质量是否合格有个基本的标准就是看商标。 9思考:阅读教科书第58页后想一想,你学到了什么? lO教师归纳要点后提问:把你选购商品的窍门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8、。 11分组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12教师总结:选购商品要货比三家,比价格,比质量,这样才能买到称心的商品。食品质量很重要,劣质或变质食品会影响人的健康。买食品时一定要仔细看包装袋上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 活动要求 I请同学们议一议,为什么相同的商品价格会不一样?这个活动前和讨论中教师的指导很重要。对调查的商店、商品,如果事先没有做很好的预选,可能会导致活动失败。由于学生们缺乏生活经验,所以调查前,老师要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调查对象。 2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调查时老师应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尽量在学校和住家附近展开调查。 3由于学生年龄和调查方法等问题,学生的调查结果可能会有一些不一致。甚至
9、出现相反的情况。对此,老师应有充分的估计,不要责备学生,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同学们一起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允许他们再去调查。 4课堂上学生发布自己的调查结果实际是提出问题的过程,所以老师要顺其自然地进入第二个教学内容,而不要对学生的不同结果作对错判断。 活动拓展 。 班级中开展商标展览活动,研究商标所负载的知识和文化。二、购物进行中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回家问一问父母或其他长辈,他们的购物窍门是什么,并记下来。 活动过程 1谈话导人: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是每个人的愿望,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2阅读教科书思考:他们都是聪明的消费者吗?你有什么看法? 3全班交流。
10、4分组交流: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你还有什么好建议?5.全班交流讨论。6.教师归纳总结:做个聪明的消费者需要我们消费时多些理性,少些盲目。德高尚的人的角度, 活动拓展 把自己总结的购物小窍门说给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听,听听他们对这些购物小窍门的看法。三、我去商店买东西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独自给家里或者给自己买点东西。 教师准备:活动需要的卡片,上面是钱的面额或商品名称,如火腿肠、矿泉水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导人:根据教科书,分组活动,“小顾客”用八元钱到不同的售货员那里买一些午餐食品来。(钱和商品都是卡片。) 2同学评议:谁买的午餐最好? 。 3教师小结:商场里的商品很多,但我们的钱却是有限的,细算
11、。午餐要吃饱,所以用8元钱准备一顿午餐,应以主食为主, 4教师引导:批发价比零售价便宜,集体活动时,买批发商品划算一些。谁有这样的体验,请说一说。 5阅读教科书:购物时,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 6,围绕文明购物展开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7教师小结:在超市选购商品时,不要乱拿乱放,要文明购物。8.班级调查活动:以小队为单位开展调查,同学们爱吃什么品牌的食品,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个品牌的,与广告有没有关系。9.全班交流:每个小队派代表发布本组调查活动得出的结论。10.教师小结:广告引领人们的消费,广告就在我们的身边。11.学生活动: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一条广告。四、购物中的自我保护活动准备 教师、学生
12、共同准备:课前收集一些合格商品和不合格商品的外包装。 活动过程 1案例导入:教师简单介绍虚假广告害人的真实案例。请同学们说说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阅读教科书:阅读教科书63页后说说你的看法。 3分组交流后全班交流:说说你发现的虚假广告。 4教师小结:广告宣传商品,引领人们的消费行为,但是一定要注意提防虚假广告。同时我们要知道,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5分组交流:同学们说说自己不愉快的消费经历。 6全班讨论: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7故事续编:小强的爸爸为小强买了一个复读机,用了两天就坏了。小强拿到维修点去修,用了几天又坏了,反复修了三次,都没修好,小强要求退货,但商场不同意。请同学
13、们为小强的故事续个结尾。 8全班交流评议:评一评哪个结尾好?为什么? 9教师总结要点:买商品要认真挑选,看价格、看质量,但在消费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麻烦和问题。当我们的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要害怕,也不要自认倒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我们的法律武器。 活动要求 1在消费中的不愉快经历是学生产生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的感性基础,所以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2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生也许不是很了解,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先收集一些资料,在活动中可由学生比较熟悉的“315”引入,并告诉学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条款及相应的知识。 。 3故事续编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开动
14、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把握的是法律尺度和道德尺度,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答案,同时也要倡导学生去寻求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活动拓展 交流活动:我的维权体验。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在活动中表现出对活动的喜爱和对生活的关心,态度是否认真、严谨、 2学生在进行调查、收集资料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是否知道几种查找资料的常用方法。 3学生是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感受,在讨论和交流中是否专注倾听,得出的结论是否基本合理。 4学生自己是否能独立购买需要的物品,知道比较价格、质量,有比较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消费、量人为出、科学消费。 5学生是否掌握几种鉴别一些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质
15、量的简单方法。6学生是否能说出几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规定。1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主题目标1.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有哪些必要的开支,培养学生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意识。2.帮助学生了解父母对家庭和子女的付出,体谅父母。一、我来算算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帮妈妈算一算每月家庭支出情况,调查一下家庭的收入来源。活动过程 1谈话导人:买东西要用钱,家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家里每月支出情况怎样? 2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3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发布自己家里的收入来源和主要的用途。教师帮助整理主要的支出类别,如饮食、娱乐等。 4实践活动:同学们分别算一算家庭的月收人、月开支,
16、请同学们做一道减法题,看看每月家里还剩多少钱。 5按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再谈谈有什么感受。 6教师提问:想一想哪些东西可不买,哪些非买不可。 7老师总结:父母的爱撑起了一个家,他们的劳动收入是家庭所有消费的来源,一个家要量人为出,才能正常运转。世界上的好东西是无穷的,人们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但父母的收入是有限的,消费必须有节制。一般来说,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的必需品,非买不可,零食、玩具等可买可不买。 活动要求 1课前的调查、统计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因此教师一定要提前布置,并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把这个环节落实好。 2存计算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哪些开支可以削减、哪些开支不能削减
17、,计学生体会父母的难处,不盲目消费,从而达到合理消费、体谅父母的教学目的。 3在交流时要注意保护家庭困难学生的自尊心,并引导他们体会父母尽管经济能力有限但对孩子的爱却是全心全意的。 4要尊重课堂上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说真话,对一时不能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的学生,可给予个别辅导,切不可训斥、批评。 活动拓展 在班级中开展这月我当家的活动。二、别人有的,我该不该有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邀请学生家长一起参加讨论。 活动过程 1谈话导人:教师开门见山引人主题:看见别的同学有好东两,我该不该有? 2归纳整理观点:在黑板上列出几种观点:“别人有,我也要”、“别人有,我不要”、“别人有,我不一定要”
18、。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做法,自主选择答案。 3分组辩论:按不同的选择分组,进行辩论,阐述自己的理由。 4请家长代表发言。 5老师小结:家人抚养我们很不容易,有限的收入要满足一家人的生活、学习的需要。所以不要给父母增添额外的负担。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消费时,不要大手大脚,要买自己最需要的商品,不盲目、不攀比,合理消费。 活动要求 1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节俭的消费理念,学生的生活感受是理念形成的基础。所以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并表达自己在消费中的不同感受。 2课堂上,对“别人有,我也要这种做法,学生有可能意识到不好而不予选择,老师除了鼓励学生说真话外,可灵活掌握,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大家都不选择这个答案? 3教师要注意营造真诚沟通的氛围,这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活动拓展 和家长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记录下父母的想法。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