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样的语言素质是语文的?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何义田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47号邮编:210008 联系电话:025-81622028) 问题呈现: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片段一 师: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1:时间是“九月”。 生2:秋天来的标志是“第一片树叶落地”。 师:你们真细心,一下子就读懂了。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师:我们再来学习第二自然段。读一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生:写天空。 师:天空有什么特点? 生1:很美,有许多颜色。 生2:重点写天空中的流云很美,流云写得很具体。 师:重点是写流云很美吗?“一碧如洗”什么意思? 生:噢!天空很蓝。 师(兴奋地
2、):对了,是写天空很蓝,天空中只有多少流云啊? 生:只有几屡流云。 师(陶醉地):蓝蓝的天空多美呀!想看一看吗? 生(齐):想! (播放多媒体课件,舒缓的音乐声中展示一幅幅蓝天图。) 师:(出示相应的流云图,动情地)这是银灰,这是橘红,这是血红,这是绛紫。看了这么美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1(夸张地):太美了。 生2(深情地):蓝蓝的天空碧蓝碧蓝的。 生3:(陶醉地):多漂亮啊!流云五颜六色的。 师: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生很有感情地齐读) 师:今天,我们南京的天空也很蓝。你们能用一段话把它描写下来吗? (学生写话,从表情上看,刚才的陶醉状尽失,大部分学生眉头紧缩,在努力地写。) 师:
3、写好的举手。 (三四个学生颤巍巍地举起了手。老师指了一位学生起来读。) 生1:南京的天空很蓝,一碧如洗,天空万里无云。 师:“万里无云”用得好!可惜太简单了。还有谁来读一读。 生2:南京的天空碧蓝碧蓝的,像大海一样蓝。只有在傍晚天空才会出现几屡流云,而且流云的颜色也很美。 师(惊喜地):说得太好了!为他鼓掌! 分析诊断: 这一课堂教学片段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颇具代表性。它的代表性首先表现在其教学实施策略上,是有声有色,有说有练,有读有写,整个过程简洁明快,如行云流水;其次表现在支撑策略的理念上,体现了自主,联系了生活,拓展了资源,安排了实践,教师的评价也富有激励性;再从策略实施的结果看,学
4、生也懂得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写的是什么,内心相应的情感也似乎被唤醒,仿佛陶醉在美好的境界之中,并在这个过程中训练了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渗透其间,不是很美满的事吗? 然而,审视课堂教学的依据是什么?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新课标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审视课堂教学的优劣当然是要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呢? “语文”,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语言和文字,也指语言和文学,总有语言之意。 语文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是现代公民必须的基本
5、能力,是人的其它素养和能力形成的基础,而这个基本能力的培养与形成主要就是语文课程的任务。 语文课标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的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语文课程的目标,课标中也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可见,无论是从“语文”一词概念的内涵,还是现代社会对于人的发展的要求,或者就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培养目标来看,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最根本的当然是人的语言素质的发展,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语言素质。 “语言素质是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人的认知、情感
6、和操作等因素在学习、交际、创造与自身发展中的综合体现。”小学语文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语言素质呢? 从上述论断中可以提炼出如下特征: 其一,规范性。即做到“文从字顺”,也就是要合乎语法规范,语境规范,不磕碰,不罗嗦,要得体。简单地说就是除特定的语境外,表达一句话要完整,一段话要能表达得通顺连贯,与描述对象、交流对象的特征相符,与语言的环境协调。吕叔湘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技能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 其二,形象性。这是由语言自身的功能决定的。王弼曰“言者,明象者也”。语文
7、语言具有表象性,能够唤起受众的“想象”,并在自己的头脑中构造出语言表述的形象。因此,要想让受众构造出的形象更丰满,更直观,那么表述者的语言除了“文从字顺”,还要“具体明确”,也即要具有“形象性”。 其三,情感性。语言中寄寓、栖息着思想。事实上,无论是教学内容本身,还是接受教学内容的学生,都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情感现象,都是情知并存、情知交融的实体。语文学科最富有情感性,这是它区别于其它科目特别是理科课程的最主要因素。语文教学应该能够唤起学生对课文情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各种情感,从而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自己语言的感染力。这正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
8、文性统一的体现。 从学生语言素质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上述案例,就发现了问题: 问题一,语言不够规范。对话中学生的语言多以词或词组出现,看似回答了老师的问题,符合一定的语境,但思维不够清晰,语言不够准确、精练,有的语言重复罗嗦。如概括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的意思,学生回答“时间是九月”“写天空”,天空的特点是“很美,有许多颜色”“噢,天空很蓝”,这样的语言形式缺乏分析归纳的思维过程,缺乏内容。而像“蓝蓝的天空碧蓝碧蓝的”“南京的天空很蓝,一碧如洗,天空万里无云”这样的表达更不符合语法规范,语意重复罗嗦。 问题二,语言不够形象。对于北大荒天空的特点,学生表述出来的就是“很蓝”“很美”“碧蓝碧蓝的”“
9、太美了”“多漂亮啊”,到底怎样的“蓝”?怎样的“美”?怎样的“漂亮”?听者无从感受,无法通过的语言产生自觉的迁移联想,在头脑中构建出与之相应的形象。课堂上的书面表达就更为糟糕,语言干瘪,内容贫乏,知道事物的特征却无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或者仅是对文本中的语言简单地生搬硬套。如“南京的天空很蓝,一碧如洗,天空万里无云。”“南京的天空碧蓝碧蓝的,像大海一样蓝。只有在傍晚天空才会出现几屡流云,而且流云的颜色也很美。” 问题三,缺乏真切的情感。虽然从表象上看出学生被北大荒秋天的美景所陶醉,也发出了“真美啊”“太漂亮了”的感叹,但这种情感体验显然是浅表的,是装腔作势的“无病呻吟”,并非内心情
10、感的自然涌动,从他们浅显的语言表达可见一斑。 何以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案例中不是处处“彰显”新课标的理念吗?执教的老师不是很重视语言的训练吗?是的,这样的案例是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案例反映出我们的一部分老师是得新课标理念之“表”,而不得新课标理念之“本”,是有语言训练之“形”,无语言训练之“实”。这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 反思之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语文”之本,立足语言文字发展学生语言素质。 首先要把握语文课程的根本。语文课程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语言素质本身就是有思想的,有情感的,一个语言素质高强的人一定是一个情感细腻、气质高雅的人,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成语“文质彬彬”不也是
11、形容这样的人吗?王松泉在论语文教育中的四大关系中说的一段话很有代表性:“在语文教育中,掌握内容是为学习如何运用言语形式服务的你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应当在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统一的过程中,以言语形式的训练为重点。” 其次要把握好文本。学生语言素质、人文素养的发展都应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在新课标的领悟上迷失了方向,在语文教学把人文精神的熏陶与语言工具的掌握有机统一起来时厚此薄彼失去了偏颇,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感悟体验的生成性研说上,消耗在天马行空的人文熏陶上,语言文字的训练淡化了,语文的工具性被疏忽了。于是乎语文课成了思品课、班会课、活动课,有唱有跳,电光声色,“语文”被淹没其中
12、,迷失了自我。引王弼的话说,是“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新语文教育”的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特级教师韩军在中国教育报呼吁“回归语文教育文字之本”。他说,语文课之独立价值是文字。语文课首先要上成文字课。若关注精神,也须由文字引发,由文字贯穿,终落脚于文字,即“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语文课标对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更是对话的载体,是多维对话的桥梁。有人将阅读活动比喻成“以文会友的交往行为”,可见文本是语文教学之本,是语言素质发展之本。 北教学中所忽视的正是语言文字之本,一切的语言训练都是游离于文本语言文字之外的,学生没有深入文本
13、,沉浸其中,去感受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并吸入信息积累语言,学生拿什么来表达,怎么会表达,语言素质的发展因无米之炊而遇到梗阻,谈何规范、形象、情感。处方开列:关键词感悟 积累 内化 实践 成功案例:北大荒的秋天教学片段二 第一自然段:“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师:反复读,用一句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1:这句话告诉我们北大荒进入九月秋天就到了。 生2:这句话是说北大荒第一篇树叶落地秋天就来了。 师:为什么要强调“第一片”呢?我们南京第一片树叶落地,秋天就来了吗?再读一读。注意“第一片”“也就”两个词。 生(恍然大悟):我读懂了:北大荒的秋天来得早!比我们南京的秋
14、天来得早了许多。 师:你读懂了,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生欣喜地读,突出了“第一片”“也就来了”。 师:大家读。读完后你能想到什么成语? 生:“一叶知秋” 师:我们的语言多奇妙,不用“早”字,同样可以突出早。你能用这种方法说说我们南京的秋天来得比较迟吗? (学生小眼发光,积极思考。) 师:想好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比比谁说得好。 (同桌窃窃私语) 生1:都快到十月了,南京的天气还这么热,真不愧是“火炉”啊! (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生2:南京的法国梧桐叶子都快落光了,可是凉爽的秋天还没有来。 师:你说得比书上的好,你说到了具体的树,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满地的金黄的梧桐树叶。 学生通过对“第一片”
15、“也就”的品味和感悟,读出了北大荒的秋天早早来到的喜悦,能用“一叶知秋”来表达自己对这段的理解,是极为凝练的。正是因为学生抓住了文本语言内容的精彩之处,体会了语言运用的经典之处,才能够将文中含蓄表达的技巧内化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精彩表述。 反思之二:教师要有“尖锐”的语言敏感,树立课堂上“无时不语文”的语言意识,时时处处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生口头表达、书面表达都是语言训练。既然是语言训练,都必须注意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韩军老师说:“文字对语文老师,犹如空气对人之生存那样重要,但也如空气容易让语文老师忽视了其存在。今日,语文课漠视文字现象极严重,语文教师文字自轻意识极深固,视文字妙处如无物,
16、唯关注内容、主题、哲理、情节、结构、作者等,独不关注文字。”阅读教学不能把注意点都放在语言的内容上,只关注说得对不对,还要关注说得好不好。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语言表达不清楚,思想也一定是模糊的,就是说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也是不深入,不透彻的。锤炼语言就是锤炼思想,语言准确流畅了,内容理解得就深邃了。因此,老师要格外关注学生的语言,及时进行引导、点拨、纠正,使学生的语言由不准确到准确,由不具体到具体,由不熟练到熟练。 北文教学一中,老师显然没有足够的语言意识,或者缺乏足够的语言敏锐性,要么是只关注语言内容忽视语言形式,要么是没能及时捕捉到需要引导、规范的地方。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素质很难有较好的发展。
17、 处方开列:关键词 品味 模仿 倾听 点拨 成功案例:孙双金拉萨的天空教学片段 师: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湛蓝”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生:“湛蓝”就是很蓝。生:“湛蓝”就像我手中的笔杆的颜色,蓝得发光,蓝得透亮。师:读一读,让我们听出湛蓝、透亮。师:作者光用“湛蓝”、“透亮”形容拉萨的天空还觉得不够,还打了个比方生(齐):像蓝宝石。师:“蓝宝石”什么样子?生:是非常蓝,闪闪发光。师:这是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起读。师:谁有本事背下来?(齐背)师:背下来还不够,谁能再说说: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好像_。生:拉萨的天空,好像蓝宝石。师(笑):这是书上的,说自己的。生:拉萨的天空,好像蓝钻石一样。师(
18、亲切地):没离开石头。生:拉萨的天空,好像一粒粒蓝沙子。师:不太恰当。生(女):拉萨的天空,好像清水洗过的蓝绸带一样。师(竖起大拇指):了不起,江南才女。生(男):拉萨的天空,好像一块巨大的蓝玻璃。师(鼓掌):江南才子。生:拉萨的天空,好像太阳照射下的海面。师(热情地与其握手):握手是最好的赞许,有更精彩的课后可以和孙校长合影留恋。生:拉萨的天空,好像一望无边的海水一样。生:拉萨的天空,好像蓝油漆一样。(学生哄堂大笑。)师:差一点点,用美好的事物来形容。生:拉萨的天空,好像清澈的小溪。生:拉萨的天空,好像一幅蓝色的油画。为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语言,教师必须像高明的医生一样敏于发现、善于纠正学生在
19、语言习作过程中哪怕些许的疏漏和偏差。孙老师对学生语言的关注是细致入微的,既关注内容,更关注形式。他首先让学生触摸语言,加深对“湛蓝、透亮”的理解,感受作者如何通过“蓝宝石”这个比方把“湛蓝、透亮”写具体、写形象的,然后举一反三训练学生语言。孙老师敏锐地捕捉住学生语言中不规范、不完善之处,通过“说自己的”“没离开石头”“不太恰当”“用美好的事物来形容”等艺术的点拨让学生的语言由不恰当到恰当,由不形象到形象,学生的语言素质就是在点点滴滴的进步、扎扎实实的训练中发展起来的。 反思之三: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情动辞发”,莫以教师的情感替代学生的情感。刘勰文心雕龙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
20、文以入情。”崔峦同志指出,语文教学是有情感、有生命的。语文课改倡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在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接下来走出文本,思考受到的启发,揣摩文章的写法,最后拓展应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说过一句话,叫“嚼别人嚼过的馒没味道”,馒要让人自己嚼,书要让人自己读。教师所应该做的只是创设适宜的情感氛围,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趣,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获得独特的情感
21、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北文教学一中教师通过自己充满情感的语言辅以动情的音乐创设了与文本相宜的情感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情感环境,但是并没能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所以学生仅仅是受到教师情感的影响,没有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也就无法实现“情动而辞发”了,所以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显得空乏。 处方开列:关键词 “以情激情” “披文入情” “情动辞发” 成功案例:窦桂梅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带有“悄悄”一词的三句话。)师:把“悄悄地”去掉,再读读上面的三句话,任意选择一句谈谈你的看法。生:我谈第三句。因为母亲一说“跑”和“踩”,就会想到儿子的脚瘫痪了,不能走了,不能跑和踩了。所以,母亲又悄悄地出去了
22、。“悄悄地”就是说母亲在儿子面前说话特敏感。生:这个“悄悄地”体现了对儿子的歉意,觉得自己怎么那么粗心,说话不注意呢?生:这“悄悄地”也体现了对儿子的关心。师:还能把关心再具体一点吗?生:母亲对自己的话很敏感,就连说话都那么小心。就是怕儿子伤心,她在儿子面前特别小心。师:用个成语,那就是生:就是小心翼翼!师: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啊,请你读读这句话,让我们跟着你体会母亲的“小心翼翼”。(生读。掌声)生:我谈第二句。不用上“悄悄地”呢,就体会不到母亲的苦心。她想让儿子尽情地发泄一下,就又悄悄地进来,这就更体会母亲非常耐心,不忍心打扰儿子。生:的确,母亲出去了又回来,回来又去,一遍又一遍,眼圈红红的,
23、说明刚哭过,可是在儿子面前还要忍,一句话,就是为了儿子。也就是同学说的耐心无比啊!生:我说第一句。悄悄地躲出去,又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动静。如果母亲不是“悄悄地”,就那么随便地出去,根本就体会不到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关心。师:把“关心”再具体些,就是对儿子特别的生:无微不至,也就是特别细心。师:是啊,她的心比针尖还细啊。把你的感受送进去再读。师:母亲的脚步还是稍重了一些,再轻一点儿。师:你们真会读书呀!由于你(握住该学生的手)的启发,引领着大家体会到母亲痛心中还要细心、耐心、小心因此,这“忍”中透着的是看不见的爱。窦老师深入研读文本,走进语言的深处。三个“悄悄地”,充分体现了慈母的一片爱心,体
24、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窦老师通过精妙绝伦的朗读指导,学生从“悄悄地”体会母亲的心,再把体会到的情感放进语言中读出来。窦老师让学生透过三个“悄悄地”,真切地体会出了语言中深层的情感,这种情感通过自己的语言自然地流淌。反思之四:莫以“图视效果”填塞学生语言发展的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使语文教育的手段得到跨越式发展,图片、图像、动画以及各种视频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资源,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但是,这些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们替代不了语言文字的魅力。视图材料是直观的,很难产生激发深层情感与揣摩语言的效果,应用不当还会有副作用,很容易把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个体情感及想象空间给填斥了,而且视图给人的感受基
25、本是共性的,看到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阅读是一种个性的再创造。西方有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位老师上蘑菇应该奖给谁,还没有让学生读课文就开始播放反映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然后说故事,提问题。这不是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机会吗?虽然学生也看懂了故事情节,但连环画给每个学生提高的信息都是相同的,怎比得上从语言文字中“还原”出来的信息奇妙多彩呢? 北文出现的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非常形象,一读就会让人产生联想,联想到电视上看到的银元宝,联想到诱人的橘子,联想到大红的鲜血,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就是学生对语言的生动丰富的感受,这样的感受是有个性的,这才是美的,才是深刻的。这种感受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丰富
26、的素材。教师直接以视图替代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会削弱学生对精美词语的理解和记忆,无疑会填塞学生想象的空间,思维的空间,填塞语言发展的空间。 处方开列:关键词 辅助 适时 有度 成功案例:窦桂梅火烧圆明园教学实录片段 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师:(放无声录像,是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全体静默,出示画面:烈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半分钟。)师:这半分钟,感觉长吗?(学生答感觉长)生:这半分钟的大火会烧掉许多精美的建筑物和画家、书法家的作品。生:这半分钟的大火会烧掉许多华丽的丝绸和衣服。生:这半分钟的大火会烧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奇珍异宝。师:把这个半分钟加起
27、来,想象一下。而且是在一万多个会堂这么大的地方同时燃烧个半分钟啊。生:圆明园本来是在北京西北郊,可大火笼罩了整个北京!所以,可以想象出圆明园这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是怎样化为灰烬的。师:那就把感受带到课文中再读!许多专家都在呼吁,要求视图资料的使用要适时、有度,用在该用的地方,用在当用的时候,牢记它的辅助性,切莫喧宾夺主。窦老师这一段课件的使用是很有思考的,首先是适时,是在学生接触文本之后。大火焚烧的场面以及构成的危害对于学生是模糊的,视图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让学生随着画面进入了大火肆虐的情景,为理解感受更长时间的大火的无情打下基础;第二是有度,没有声音,只放半分钟,以半分钟的漫长体会个半分钟
28、大火给圆明园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学生的感受多么真切。如果老师以火烧圆明园完整的影视资料替代课文的阅读,学生还会有自主建构的空间吗?没有了这样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学生哪里会有情感宣泄的欲望,哪里还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表白。 相关链接: 语言素质与语言环境河池地区巴马民族师范学校黄泰霖 (节选)“语言素质是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人的认知、情感和操作等几种因素在学习、交际、创造与自身发展中的综合体现”。它包涵了词汇语汇、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态度、语言艺术、语言体验、语感训练和思维创造等11项内容;它偏重于强调学习主体对语言运用和创造能力的描述,是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我们语文教学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和
29、提高教育对象的语言素质。培养人的语言素质的最佳切入点在哪里呢?根据婴幼儿医学研究资料表明,人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到五、六个月左右胎儿的听觉系统就能对自身周围的声音作出反映,特别是父母亲等人的讲话声。其实,人的语言学习从尚未出生就已开始对其周围环境的语言进行摹仿。因此,人们学习自己母语的总是轻而易举的。语言的摹仿的最初基本特征就是复述语言;这在小孩学说话的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复述大人的语言,最后在不断地实践和潜移默化之下,逐步学会掌握语言。自古以来,语文教学都基本是遵循着这个规律的。 也许我们会惊奇,古人没有专门学什么语法知识,可他们的语法运用却是为何如此准确无误,如此无可挑剔
30、呢?答案只有一个,是语感,优秀的古文大家都是具有良好的语感的。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是长期浸淫于语言文字中所获得的一种语言经验,是在不断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的领悟意会能力,一种较高的语文综合能力,它具有直觉性、意会性和整体性的特征。语感的直觉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在语言运用方面需要对语言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识语言的直觉能力。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的条件反射般熟练的基础上获得。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语感是个人语言文化的心理积淀,语感能力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步消化、吸收,潜移默化的过程。从语感的特征来看,我们不难看出,语文科教学最重要环节就是如何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手段来逐步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语感能力;语文科教育教学的核心就是语感教育,语感能力的提高实际上就是语言素质的提高,语感能力的形成即是语言素质的形成。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