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转载标签:教育分类:明师驿站新世纪(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刘 军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一、总体设计思路(一)贯彻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1以学生发展为本。2遵循义务教育基本原则。3体现历史课程性。4全面落实课程目标。5改进教学方法。6健全评价机制。(二)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1课程性质。2基本理念。3设计思路。4课程目标。5内容标准。6实施建议。(三)进一步整合教科书体系1单元结构简要扼要,力求突出学习主题。单元标题以“动荡与变革”“全球战火再起”“两极下的竞争”和“和平与发展”为题,切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反映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单元的历史特征。2内容整合
2、依据课程标准,但不拘泥于课程标准。教科书单元内容完全依据课程标准,但具体设计与安排上把八大主题的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例如:第5课“追忆列宁学习与探究之一”既是“内容标准”的内容,又是“教学活动建议”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如:第6课“邪恶的轴心”是学习主题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中的内容,为了更好形成历史线索,将其放入主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去讲。像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3文化与政治经济有机结合,完整反映历史全貌。这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以前教材均将文化史单列,与政治经济文化分离开来,使得学生不能够了解历史全
3、貌。本册教材将文化史内容有机地穿插到课文中。例如:将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一起讲,能更好体现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客观反映,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含义。将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放在二战背景中来讲,又将爵士乐、好莱坞等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内容放在“梦幻超级大国”中来讲,这样有利于反映历史全貌,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四)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1改进学生学习方式。2改进教师教学方式。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4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注重探究式学习方式。5改进教师教学方式。以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完善教
4、学评价机制。6改进评价功能。教学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二、教学内容分析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1内容标准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以全国工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2课文内容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第2课 苏联的崛起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5、”第5课 追忆列宁学习与探究之一3单元分析(1)线索:本单元的起止时间是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二战前的历史。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2)重点: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验和教训;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等。(3)难点:如何理解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经验和教训?打江山不容易,守江山更难;社会主义道路也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又一模式。改革应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改革应把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前提,变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何不能维持世界长久和平?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大国强权政治不能维护世界和平。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有哪些?资本主义还有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的功能。第二单元 全球战火再起1内容标准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2课文内容第6课 邪
7、恶的轴心第7课 疯狂的战车第8课 正义的胜利第9课 小小军事指挥官模拟二战经典战例学习与探究之二3单元分析(1)线索:通过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外扩张及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等重大历史事件,勾画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酝酿、到全面爆发,再到逐步扩大和结束的基本进程。(2)重点:揭露法西斯的暴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与教训。(3)难点:如何看待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危害:在国内完全抛弃民主,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战争,无意义地耗费本国通过现代化所取得的物质财富;肆意践踏各国的主权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原则,打断了被侵略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人的生命被肆意践踏。在思想文化方面,法西斯企图消灭人类精神文明的一
8、切成果,使人们的思想倒退到愚昧、盲从的中世纪,人的价值遭到蔑视,人的权利被彻底取消,人性被泯灭。法西斯是破坏人类文明的罪魁祸首,也使本民族堕入毁灭的边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与影响。启示:启示一:战争能不能避免?启示二:正义最终必胜邪恶;启示三: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提醒我们时刻都要有忧患意识,对战争始终保持应有的警惕,促进世界的真正和平,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树立崇高的国际意识。二战影响:(对二战的影响,应考虑其本身最直接的影响,那就是,它给人类带来灾难,引起人类对战争的思索和对和平的渴望。给学生一些实例,他们是可以进行总结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人类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有
9、61个国家参战,约20亿人口卷入,战火遍及44个国家的2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失,各国人民创痛巨深。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第二,促进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兴起。第三,使国际格局发生了变化。第四,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1内容标准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了解赫鲁晓夫改革。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
10、兴道路的概况。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2课文内容第10课 “冷战”与“热战”第11课 梦幻超级大国第12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第13课 挑战“两极”第14课 殖民废墟上的重建第15课 “漫画”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三3单元分析(1)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技革命推动下,美国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最终全面崩溃。独立后的亚非拉民族国家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二次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
11、极格局,而人类文化空前繁荣,世界性、民族性与多样性交相辉映。(2)重点:“冷战”及其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的经验与教训。(3)难点:冷战与热战的关系:局部战争(热战)实际就是冷战格局的缩影,是冷战格局在某一具体地区的集中体现,地区间的矛盾被冷战双方所利用,从而为实现自己的利益通过局部战争后进行争夺。亚非拉国家独立与民族振兴的关系:独立是振兴前提,也是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第四单元 和平与发展1内容标准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知道欧洲联盟。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
12、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2课文内容第16课 告别“雅尔塔”第17课 干戈不息第18课 梦想成真的年代第19课 共建“地球村”第20课 举办“时事溯源”专栏学习与探究之四3单元分析(1)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3、,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2)重点:西欧、日本经济发展,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等。(3)难点:西欧、日本经济腾飞的共同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战后美国的援助;经济政策的调整,重视教育及科学技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正确认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失败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必须结合国情,生产关系调整一定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辨证关系:和平与发展是一种辨证的关系,只有和平了才能取得发展,也只有
14、共同的发展才能制约战争,实现全球范围的和平。美苏冷战的结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常年的军事争夺使双方都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于是不得不趋向于缓和,开始寻找双方的对话与和平。世界上虽然局部战争不断,然而和平的力量还是占主导,因为人们都认识到了和平的重要性。而只有获得了发展才能维护和平,落后必然挨打。因此,每个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国际地位也日益增高,从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不论如何,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各国间的合作领域不断增大,和平的力量大于战争的力量,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我们每个
15、人都应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如何正确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是在多极化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三、教材的特点1加强世界现代史教学份量。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世界现代史的内容更全面,教材有20课内容,比以往教科书多45课。这样符合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的精神。如:旧教材将“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课,而我们将其分为两课:分别为“俄国向何处去”和“
16、苏联的崛起”。2突出世界现代史“现代化”这一主线。现代化在全球范围的展开,如:亚非拉国家独立与民族振兴;多种现代化模式的诞生(如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和发展中国家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和发展中国家模式本身也不是单一的,内部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多种现代化模式的诞生反映出历史发展既是统一的,现代化是必由之路;同时又是多样的,各民族有必要,也有权利选择符合本民族特点的发展道路。现代化进入新的高级阶段,如二战后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如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还有一些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矛盾与冲突,如恐怖主义、战争、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毒品、艾滋病等
17、。3突出了文学艺术的历史地位。教材中将文学艺术有机地穿插在相应的课文中,如将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安排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讲,将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壁画放在二战背景中来讲;再如,将爵士乐、好莱坞等等现代音乐和电影业发展的内容放在“梦幻超级大国”中来讲。这样能反映历史全貌,使学生能够以历史的角度来更好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含义,更好体现文学艺术是政治经济的客观反映这一历史规律。4加强了学习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动荡与变革”“全球战火再起”“两极下的竞争”“和平与发展”这四单元标题将课程标准八大主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
18、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将文学艺术内容穿插其中。八大学习主题的内容按照历史的发展线索科学地分布于四大单元,单元不是严格与主题标准相对应,如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中的第6课“邪恶的轴心”,其内容是依据“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来编写的,而这一内容是学习主题2的内容标准。5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材将其安排在课文中间,不像以前的教材将这一部分安排在课文的后边,与经济史、政治史脱离。我们将“梦想成真的时代”放在“共建地球村”之
19、前,这样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体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四、应注意的问题1教学目标的锁定。(1)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教学目标要具有全面性;教学目标要体现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结合;教学目标难度要适中;教学目标要便于检测。(2)教学目标的分解: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教学目标的陈述: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评估的,必要时,可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2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重点“新概念”。过去一直将“知识与能力”作为教
20、学重点,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作为教学目标。所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以作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一般可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种是非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第二种是初三学生所难于理解的课文内容;第三种是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范畴的专业知识;第四种是指超越现阶段学生知识水平的内容;第五种是指为了阐明重点而必须增补的历史知识。突破教学难点,其方法很多,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为复杂为简单,或变生疏为熟悉等,其目的就是化难为易。例如,运用多媒体辅助法、架桥铺路法、补充材料、化解难点法等手段突破教学难点。牢牢把握教学的关键点。教学的关键点是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结
21、合点。有些教学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这样的关键点,以点带面,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还应注意,与其面面俱到,不如攻其一点。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在一定时间内将所有的教学目标“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际中灵活掌握,有时突出知识,有时突出能力,有时突出方法,有时突出情感。当然,这并不是要降低教学目标要求,而是要将目标分段完成,各个击破。3评价的把握。评价的功能,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法。4教科书内容的取舍与补充取舍:教学目标的取舍;教学重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取舍;教学手段的取舍。补充:恰当运用地方史料丰富历史教
22、学内容,及时补充史学研究新成果;补充能引起兴趣的材料、加深印象的材料、便于教学的材料、能扩大知识面材料。附录 教学建议1牢牢锁定教学目标。2科学分析教学内容。3精心打造教学过程。4及时实施教学评价。1牢牢锁定教学目标(1)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2)教学目标的分解。(3)教学目标的陈述。案 例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课程标准: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教学目标的分解: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目标确定的要求: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教学目标要具有全面性。教学目标要体现统一
23、要求与因材施教的结合。教学目标难度要适中。教学目标要便于检测。教学目标的陈述: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评估的。必要时,可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2科学分析教学内容案 例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二月革命”“阿芙乐尔号”的炮声“退一步,进两步”教学内容的重组:一次创造研读课程标准。二次创造用好教科书。三次创造运用于教学过程。3精心打造教学过程(1)如何导入新课?(2)优化组合教学方法。(3)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4)优化设计教学过程。4.及时实施教学评价(1)课堂教学评价。(2)单元教
24、学评价。(3)学期教学评价。(4)课堂教学评价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总结。案例 追忆列宁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分析和利用调查材料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评价方法:观察法。评价过程:设计观察表格来记录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做法、参与热情等方面的变化,观察的项目可以预先设计在表格里,也可以随时择取。表格可以与学生档案放在一起,也可以挂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对学生在了解列宁的方面各种表现,如探究问题、语言表达、人际交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方式方法等,进行观察,及时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记入表格,作为整体评价学生历史学习业绩的依据。如条件许可,老师可运用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教育
25、设备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的信度。评价总结: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此处只采用了观察法一种方法,来了解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变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老师可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单元教学评价内容标准: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全国工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自我测评(一)测一测1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
26、取得胜利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巴黎革命(二)评一评本单元涉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探索的问题,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俄国的“二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苏联颁布新宪法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九国公约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富兰克林罗斯福 其他 通过以下途径加深了解:课堂 网络 电影 电视 报刊 图书馆 其他。感兴趣的原因是: 。(三)同伴互评A当讨论到罗斯福新政时的表现积极。B在本单元的“活动”中,能积极承担学习任务。C能在课堂上发现并提出问题。(四)家长评价您的孩子是否跟您谈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A经常 B偶尔 C从未)。如选择前两项,请写出谈论的有关内容: 。(五)教师评价学生学习精神状态。学生对“内容标准掌握情况”。学生与人合作情况。学生与家长交流情况。其他。对该同学写一段寄语,表达您对他的祝愿和期望。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