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内容摘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必须注意合理选择课程资源,以确保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的应用价值。基本的课程资源有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关键字课程资源 开发与利用 文本教学 实验教学 多媒体教学 社会教学 案例与点评物理课程资源是指学习物理课程可利用的所有资源,可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课外用书、科技书刊、教学软件、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等。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必须注意合理选择课程资源,以确保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
2、源的应用价值。下面以案例的方式对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探讨。一、重视文本课资源程的开发与利用文本资源就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课程资源。文本资源是物理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资源。如教科书、教师用书、学生用书等,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统一发放的文本资源统一发放的文本资源是教师和学生都有,每次课堂教学都随身携带的,包括教科书、学生用书、实验册、练习册等。其中教科书是重要又基本的教学和学习用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由于对教科书等统一发放的文本课程资源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需要开发不同特色、多样化的物理文本课程资源。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3、,编写某些教学补充材料或校本课程教材。案例一“太阳能”教学设计片段1) 教师简述人们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转换。2) 师生交流日常生活中利用太阳能的实例及所取得的成就。3) 师生一起讨论为什么目前还不普遍推广利用太阳能,还存在哪些困难。经过相互交流,学生总结目前利用太阳能存在的困难为三点:一是太阳能的利用受天气影响;二是地面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能不多,功率不大;三是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不高,技术上还有待改进提高。4) 展望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前景。教师给学生展示目前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一些资料图片:当今我国太阳能产业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比较成熟的太阳能产品有两项:太阳能光伏
4、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据权威机构预测,2030年太阳能发电占世界电力供应的10%以上,2050年占20%以上,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已经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教学设计中说明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的新型能源,在初中物理中对此的要求不高,教材中叙述也比较简单,但在案例中,教师围绕太阳能利用这一问题,在教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尝试开发,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能源危机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太阳能开发与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前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有效地开展了一次生动的STS教育。2、公共使用的文本资源各种科技图书、报纸和各种科技期刊等也是重要的文本课程资源。学校应
5、当加大图书馆的建设步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更新的资料,并向全体学生开放,为学生的阅读创造各种方便的条件。作为物理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提出阅读方法与需要思考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科学高效地进行课外阅读。二、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开发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重视物理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1、开设物理实验室物理实验是学生物理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实验室,提供各种仪器、设备等,并配备专门的实验教师辅助任课老师准备实验,以保证每名学生都有
6、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1、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物理实验室是进行实验课程的载体,开设的物理实验教学是学好物理课程的保障之一。首先,对于课标2011年版中明确要求的实验项目所需的器材和仪器要配备齐全,且要保证实验仪器的数量,保证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还要准备一些实验的材料,特别是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如气球、饮料瓶、易拉罐、橡皮筋等,以满足教师开展自制教具和学生开展课题探究的需要。2、开放实验室要改变目前实验室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开放实验室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学生可以亲自到实验室接触和熟悉各种实验仪器、设备,为进行科学探究作好充分的准备:学生也可以利用实验室进行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实验或课
7、题探究。但学生的实验活动仍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2、实验的开设课标2011年中列出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是教学中的最低要求,教师一定要确保这些实验的数量和质量,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技能。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这也符合初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制教具,自制教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使用自制的物理器具,二是教师指导和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能呈现物理原理的实验器具。提倡自制教具是针对物理教学对促进学生智慧、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的作用而言的。案例二演示电荷
8、相互作用的小转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微弱,可用软木塞等制作一个能灵活转动的小转台,用来显示静电作用的效果。将软木塞上面刻一道半圆形长槽,用来放置带电棒。在软木塞下面打一竖直的小孔,镶入一个细小的玻璃试管开口向下,如图a所示。将一支好的铅笔固定在木板上作为底座,使铅笔尖端向上。将带有小试管的软木塞安放在铅笔下,木塞就可灵活转动,如图b所示。 点评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制作,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实验室课程资源。三、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丰富课程资源提供了技术条件。幻
9、灯片、录像带和多媒体软件等都是常用的物理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物理情境,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视频资料的收集与选择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切合学生实际的视频资料对于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和学校的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现象以及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视频信息。例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为了让学生感知“惯性”现象,教师可以播放汽车启动及刹车的视频,然后学生讨论其中的物理道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惯性的概念。又如,在“分子热运动”一节,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展示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教师
10、在教学中播放视频资料,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接触科学现实;它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特点,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2、多媒体软件利用与开发计算机多媒体软件以其交互性和超文本链接的能力显示了它在科学教育中的巨大发展潜力。这种教学软件可以在一定教学条件下加强学生对物理情境的感性认识,深化对科学规律的理解。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多媒体软件有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几何画板等。案例三电路的连接方式探究活动:在两个小灯泡并联且都发光时,取下一个小灯泡,你观察到了什么?以及在并联的电路中再并上一个小灯泡,你观察到了什么?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灯
11、泡的亮度有变化,但是为了和正确的结论相一致,老师只好自己圆场:“老师做过,变化不大。理想情况下,是没有变化的。记住,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写没有影响。”点评这样一来,显然是违背了实验的探究事实,且让学生对探究实验失去兴趣,让学生只去记现成的结论,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那么为了得到“灯泡亮度不变”的结果,我们老师可直接在计算机上做实验。多媒体外加模拟实验室的支持,学生便会看到非常理想的实验现象。四、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资源,科技馆、少年宫、图书馆等公共设施,以及农村、工厂、科研部门和大中专院校等单位。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除了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这个主渠
12、道外,还要适度开发社会教育资源。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解读。1、电视、报纸杂志中的科普知识如今大量的电视、报纸杂志等都相继开辟了科普栏目,介绍生活和生产中的科学知识或者发明创造,从而普及最新的科学资讯。电视节目是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也是非常喜欢的一种社会资源,老师在教学中应加以利用,例如教师结合将要学习的内容指导学生提前观看某个节目,并对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提前获得知识。案例四热机的发展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上提前学习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的科技发展史,并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从而在学习热机的内容时,应能轻松自如,且有效的完成重难点。2、少年宫和工厂、农村和科研部门等带领
13、学生去少年宫等,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很多奇妙的科学现象,在领悟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参观目的、参观项目,并让他们写出观后感,这样就能保证参观有的放矢,而非走马观花了。案例五在学习简单机械之前,带领学生们去当地的机械制造厂参观,通过直接观察,操作各种真实的机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新课的学习中能够从容应对,克服重难点。点评工厂、农村和科研单位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单位等进行有目的地参观,从而能够增强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3、互联网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学生浏览信息的主要场所,大量的科学网站等提供
14、了非常专业的科普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容,有部分网站的知识与初中物理学习联系紧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案例六了解我国“长征一号、二号、三号、四号”运载火箭发展过程,推动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所起的作用。点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已基本实现了基本型和系列化发展目标,形成了相对完整、配套合理、适应性强、覆盖面宽的系列。可以运载火箭目前不仅可以发射近地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还可以运载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其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9.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5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信念。同时在火箭运行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其能量的转化情况,把物理知识与科技紧密的联系起来。参考文献1 李方华. 嫦娥工程与物理课程资源. 物理教学探讨,2011.2 束炳如. 物理教学参考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8.8.3 刘万更. 物理自制教具两例.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8.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