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商贸C H I N AB U S I N E S S k T P,A D E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写作中“度”的把握华北科技学院王芳摘要:商务英语写作中,为达到理想的交流效果应在遵循写作原则的同时,还要遵循语用原则。本文提出语用原则之一的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得体性可用“度”来进行解释。从言语层面上划分出顾畅度,客套度及委婉度,并将它们和礼貌原则相结合,来分析商务英语写作,使人们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更合理地运用礼貌原则,达到其最佳的指导目的。关键词:礼貌原则度商务美语写作中图分类号:F 2 7 2 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5-5 8 0 0(2 0 0 9)1 2(b)-1 9
2、 4-0 2。度”是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度的两端所存在的极限叫临界点,在临界点的限度之内,量的变化不会引起质的变化,超出这个限度,事物就要发生质变。语言的使用不能只讲究遣词造句的正误,更霞要的是语言使用是否得体,即要把握一定的“度”。把握好表达的“度”才能正确地进行语言交际。社交中人们喜欢遵循以礼待人的“礼貌原则”,在这个原则的作用下,人们喜欢用较为直接的方式来表示“接受+同意”的态度,因而,其话语言外之意清晰度越高越好。反之,当“拒绝+否定”模式不可避免时,其言外之意清晰度越低越好,人们尽量用委婉的语言拒绝和否定对方。然而应该指出的是,在言语交际中,并不是百分之百地遵守礼貌原则中的各准则
3、就达到了最大的礼貌。实际上,注意交际中的客套度和委婉度,适当地使用一些模糊词语,反而会更好地使表达得体礼貌,体现礼貌原则。1 商务英语写作中“度”的把握与礼貌体谅原则 1 客套度与礼貌原则商务英语写作原则中的礼貌原则是指要有礼貌,为了更好地表达礼节,撰写者应避免过激、冒犯和轻视的用词。要得体地运用礼貌原则,就要把握好度范畴中的客套度。(1)U n f o r t u n a t e l yw ec a n n o tf i l ly o u ro r d e rb e c a u s ey o uf a i l e dt os e n dy o u rc h e c k(2)W es h a
4、l lb eg l a dt of l Uy o u ro r d e ra ss o o na sw er e c e i v ey o u rc h e c k 例(1)的语气很突兀,过于直接,没有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而例(2)就要礼貌得多。1 2 委婉度与体谅原则体谅原则强调多为对方着想,要求写作者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顾及他人的要求,愿望、感情等等,体谅原则强调对方的情况而非我方情况,在撰写国际商贸信函时,要将对方的要求、愿望和感情考虑进去。记在心中,并以最好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读者。主张多采取。收信人态度,即“y o u a t t i t u d e”。r 4)T h a n ky o uf
5、 o rt h ea c c o u n ty o ur e c e n t l yo p e n e da tB e k i n s o n s S e r v i n gy o uw i t hy o u rn e e d sf o rc l o t h i n ga n dh o m ef u r n i s h i n g si sap l e a s u r e Y o uw i l lf i n d3 2d e p a r t m e n t sa tB e k i n s o n Ss t o c k e dw i t hav a r i e t yo fq u a l i t
6、yi t e m s A n dc o u r t e o u ss a l e sc l e r k sa r eh e r et oa s s i s ty o ui ns e l e c t i n gt h em e r c h a n d i s et h a tb e s tm e e t sy o u rr e q u i r e m e n t s 作者简介:王芳(1 9 7 1-),女,现任华北科技学院外语系主讲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这是某百货公司写给顾客的信,采用了“y o u a t t i t u d e”,它处处为收信人的利益着想,充分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
7、体谅。但并不是在一切场合下采取“收信人态度”都会体现体谅。比如在以下两种情形下,采用“y o u a t t i t u d e”是极不礼貌的,容易引起收信人的不快或反感。当对方犯错时,如:(5)Y o u rc o n t r a c tt e l l sy o up l a i n l yt h a ty o us h o u l dh a v ed e l i v e r e dt h eg o o d sb e f o r eJ u n 1 5,b u tt i l ln o wy o uh a v e n td o n et h a t 此句字里行间透出对收信人的不满与责备,收信人从
8、感情上无法接受,最好改为:(6)1a mg l a dt oe x p l a i nm o r ef u l l ya b o u tt h ec o n t r a c tt e r m s,t h ed e l i v e r yd a t es h o u l db eJ u n 1 5,lh o p ey o uc a ns h i pt h eg o o d sa ss o o na sp o s s i b l ef o rw en e e dt h e mu r g e n t l y 此句将责备与不满变成善意的提醒,使收信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延误,对问题的解决是起积极作用的。当对
9、方表示过不同意见时,如:(7)Y O Ua r ee n t i r e l yw r o n gi ny o u ra t t i t u d e 这样的表达完全将自己与对方对立起来,口气强硬,使对方难以接受,建议改为:(8)T h ep r o p o s e dp l a ns h o w sy o uh a v ea n a l y z e dt h em a t t e rf r o mt w ov i e w p o i n t s T h e r ea r es t i l lt h r e ea s p e c t sw h i c ha r ee x t r e m e l
10、y i m p o r t a n ta n dw h i c hw en e e dt oe x p l a i nn o w 以上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商务英语写作中要注意措辞委婉,体谅周到。但同时我们注意到了在一些场合不需要太委婉,委婉度过大反而达不到目的。比如在处理索赔的信函中,一要防止感情用事,避免情绪激动。二要说理充分,信心要坚定,虽然要客气婉转,不失礼貌,但用词和语气要一针见血,坚强有力,才能达到目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如索赔信中明确地指 H 由于对方货物质量低劣而导致客户索赔,责任完全在卖方,语气要坚定有力,同时出于礼貌,表示尽可能友好解决,但对方要对损失给予补贴。如果语气过于委
11、婉,将使对方存以侥幸心理,推委责任。如下例:(9)W eh a v er e c e i v e dy o u rg o o d sw i t ht h a n k s B u ta f t e rw ec h e c k e dt h e mw ef o u n da b o u t2 0 o ft h ec u p sw e r eb r o k e n M a y b et h a ti st h ep a c k i n gp r o b l e m Y o uk n o wa l lt h ew o o d e nc a s e ss h o u l db en a i l e d,
12、b a t t e n e da n ds e c u r e db yo v e r a l lm e t a ls t r a p p i n g W ea r ea f r a i dt h a tn e x tt i m ey o u db e t t e rm a k eg r e a ti m p r o v e m e n ti np a c k i n g I fy o uc o u l dg i v eU S2 0 d i s c o u n tf o rt h e m,w ew i l lb eg r a t e f u lf o ry o u rk i n dh e l
13、p 很明显,是由于对方包装的问题而引起杯子的破损,写信人完全有理由要对方给予2 0 的折扣以示补偿。但信中口气过于委婉,1 9 4万方数据中国商贸C H I N AB U S I N E S S&T R A D EB u s i n e s sM a n d a t o r y 商务必读浅谈商业设计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西京学院岳亮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设计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也逐渐凸量出来了。商业设计包含的内客广泛而复杂,其中商业环境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产品广告设计是商业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商业设计的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它们在商业经济中的影响价值。以期唤起大家对商业设计的重视,进一步
14、深入认识和探索商业设计与商业经济的关幕,更好地发挥商业设计在商品流通中的促进作用。关键词:商业商业设计商品流通中图分类号:F 2 5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5-5 8 0 0(2 0 0 9)1 2(b)-1 9 5-0 Z随着2 1 世纪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文化色彩和生活情调的现代享受。而人们价值观念、消费观念、消费能力的变化,使消费者不再对商业市场盲目顺从,而是表现出极具个性的、独立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商业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念密切相关。商业设计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和调节功能,能够根据市场
15、反馈的消费信息,从产品广告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商业环境设计等多个方面自我调整,来进一步满足人们消费的需求、贴近人们的消费心理。商业设计重视“细分市场”规则,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设计不同消费环境和产品环境,在变化多端的商业市场环境中,能及时把握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需求,避免设计的盲目性。可见,商业设计与人们消费、与商品流通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一个企业、一个销售个体或组织要在商业市场营销中,取得有利位置,就必须关注商业设计,必须重视商业设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商业设计是沟通产品与消费者心理的桥梁,同时也是影响产品销售的因素,对商品流通的顺利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和探讨商业设计对商品流通的影响
16、,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 商业设计简述商业设计是为商品消费者服务的,在满足人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又规定并改变人的消费行为和商品的销售模式,并以此为企业、产品品牌创造商业价值。从宏观上讲,商业设计涉及商业空间环境设计、产品广告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展具道具设计、展示陈列设计等等。具体到某个商业行业领域,其商业设计包含的内涵还可以细化,比如就地产行业而言,商业设计包括调查分析、市场定位、投资回报分析、业种业态组合与建筑规划、建筑方案设计、招商规划,以及后期的卖场分割、商业空间装饰设计促销方案设计等等。商业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涵盖了市场营销学、建筑学、艺术设计学,销售学等专业学科。它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17、和人们对消费需求的变迁,而逐渐独立出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如今国内外已经出现了许多专f】从事商业设计的企业或公司,他们就商业的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为商家提供商业设计服务,并推动着商业设计的发展,调节着商业市场的有序运行。商业设计对商业经济有重要的作用,最基本的就是调节消费市场、促进商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2 商业设计在商业经济中的价值商业设计包含的内容多而复杂,本文主要是从商业设计中的商业环境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产品广告设计三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商业设计在商业经济中的意义和价值。2 1 商业环境设计对商业经济的价值商业环境设计是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产物之一,它是商业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时代中科学
18、技术、经济发展、各种文化的内在反映。商业环境设计是经济提供物的基石,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从本质上讲,商业环境设计就是对商业环境进行适时设计和创新。商业环境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一个产品的形象表现,关系着当地经济发展与繁荣,商业环境的设计和创新极其重要。更细化点,商业环境设计就是对商品的价值、经营理念、文化环境、环境艺术化等,进行综合考虑和处理的过程,它是沟通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纽带,是产品市场形象的主要承载体,具有正确诠释产品属性和内涵,吸引和引导消费者购买,并促进销售,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商业环境设计对商业经济的影响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 1 1 商业环境设计体现了产品
19、商业性商业环境是产品与消费者、消费者与商业空间、产品与产品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产品与消费者关系环境设计是核心内容。通过对商业环境的有效设计,使产品的陈列、空间位置等符合并满足消使对方认为还有商量的余地,反过来与写信人讨价还价,使写信入的索赔带来很大的麻烦,使之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处境。因此,如何把握商务英语写作的委婉度,也是与语境分不开的。3 结语以上我们分析了语用原贝0 中礼貌原则与度的关系及它们各自应用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度”的把握,比较了言语层面上的客套度、委婉度和礼貌原则、体谅原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们用语用原则来指导商务英语写作的同时,只有把握好了语用原则使用的。度”,才能充分地理
20、解语用各原则的实质,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商务英语写作。参考文献【l】D S p e r b e r&D Wi l s o n R e l e v a n c e:C o g n i t i o n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M】O x f o r d:B l a c k w e l l,2 0 0 7【2】诸葛霖外贸实用英语手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3【3 J 陈维振有关范畴本质的认识【J】外语教学与研究,2 0 0 4【4】王德春,孙汝建,姚远社厶J D 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 9 9 5【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
21、外语教育出版社,2 0 0 6【6】王萍,王洪建英汉对照外贸应用文大全【M】北京:现代出版社,2 0 0 5 7】7 邹启明实用外贸文牍 M】长沙:湖南出版社,2 0 0 4 1 9 5万方数据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写作中度的把握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写作中度的把握作者:王芳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刊名:中国商贸英文刊名:CHINA BUSINESS&TRADE年,卷(期):2009,(21)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7条)参考文献(7条)1.D.Sperber.D.W ilson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 20072.诸葛霖 外贸实用英语手册 200
22、33.陈维振 有关范畴本质的认识 20044.王德春.孙汝建.姚远 社会心理语言学 19955.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 20066.王萍.王洪建 英汉对照外贸应用文大全 20057.邹启明 实用外贸文牍 2004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 刁志平 中英礼貌原则对比研究 2007 礼貌是各文化、各社会所共有的普遍现象。在承认礼貌的普遍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礼貌的文化特性。也就是说,由于文化价值的影响,表示礼貌的方式方法以及人们用以判断礼貌的标准会因文化而有所不同。随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频繁接触,文化差异及其导致的误会与冲突日益突出。因此本文在对比分析汉英民族对礼貌的不同
23、理解的基础上,提出在汉英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应以“入乡随俗”为原则指导人们的礼貌行为,并根据交际中不同的“文化大背景,文化小背景”来选择具体“入哪个乡,随哪个俗”以及把握“入乡随俗”的度的问题,旨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礼貌引起的语用失误。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礼貌的定义,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其写作结构。第二章回顾中外学者对礼貌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三大礼貌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论,以及顾曰国的汉语礼貌原则。第三章追溯礼貌在英汉文化中的起源和历史背景,探讨因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而导致的对礼貌的不同理解,从而说明礼貌的文化特性。第四章在从三个方面对比英汉礼貌原则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入乡随俗”
24、原则以及把握“入乡随俗”的度的问题,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引起的语用失误。第五章讨论该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大意义。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2.学位论文 和根吉 礼貌原则在纳西族交际中的运用 2009 礼貌原则是在社会各个角落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的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维持人与人之间友好的人际关系:尽可能的去减少在礼貌言语行为中产生的冲突和误解以便于达到一个交际的目的。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中,礼貌原则长期被视为语言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礼貌言语的应用,它不仅充分的展现了人们对这种语言形式的钟爱,同时体现了其存在的重要性。因此,礼貌原则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这一
25、观点是很合理的。建立在杰弗里利奇的基础之上,作者希望该论文能够帮助研究者从新的角度更好的了解纳西族丰富多彩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同时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纳西文化研究这一领域。该论文主要集中研究利奇礼貌原则在纳西族中的应用以及其自身独特之处。论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研究,描述说明的研究方法也是作者论文中必不可少的写作方式。在论文中,作者将通过在纳西族生活中收集的第一手资料讨论礼貌原则在纳西交际当中的应用。论文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礼貌原则及其理论的介绍。第二部分,作者将通过例子阐述在接下来几个部分的内容中起关键作用的礼貌原则及称谓语理论。第三部分中,作者将谈到一些关于纳西文化的概念,便于进一
26、步研究礼貌原则。第四第五部分是作者论文中比较重要的2个部分,作者将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礼貌原则在纳西族交际中的运用。通过分析研究,从而找到一种好的方法来提高纳西族人们日常的交际。尽管调查范围有限,但是在纳西族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第六部分是结语。通过里奇礼貌原则以及称谓语理论的角度,纳西文化及其日常交际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该论文试图通过对语用学理论中礼貌原则和称谓语理论的运用达到向读者呈现纳西民族及其独特的文化现象的目的。论文旨在从新的观点调查礼貌原则和纳西族交际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少数民族研究将得以丰富。理论上说,时至今日几乎很少有从礼貌原则理论的
27、角度来分析纳西文化的论文。因此,本论文将有助于扩大纳西文化方面研究的范围,使读者进一步了解纳西族。以里奇的礼貌原则理论作为理论依据,本论文将阐述纳西文化中存在的一些独特交际方式。与此同时,该研究能够丰富纳西民族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增强读者学习纳西文化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对提升纳西族及其文化在世界的知名度具有一定的意义。3.期刊论文 刘莹 从LEECH的礼貌原则看国际商务函电的翻译-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8(11)语用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国际商务函电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SP)在语用上具有礼貌等特色.如何恰当、准确地翻译出商务函电的礼貌特征,不仅关系到交易
28、的成败得失,还影响到商家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和前途.本文从礼貌原则的角度,结合度范畴对商务函电的翻译问题作了一些探索,认为函电翻译应该在确保信息内涵对等的前提下,译出原语的语气和态度.4.学位论文 陆艳芳 礼貌原则在师生互动中的应用研究 2006 目前在英语互动教学的课堂中,师生互动活动的开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本研究的目的试图运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即礼貌原则来指导课堂互动,帮助教师成功地引发和保持互动,提高互动的质量;同时,教师的礼貌语言和礼貌策略对学生的隐性影响可以使得学生提高礼貌意识,遵循礼貌原则进行成功交际。研究方法的使用、探索内容的确定和相关的分析必须依据一个明确的参照系统。我们在论文的前
29、两章试图建立一个系统,以支撑整个的研究过程。组成这个系统的就是礼貌原则和课堂师生互动两大板块。于是我们简要论述了礼貌原则、师生互动以及中西礼貌原则下课堂互动性语言的语用差异,以及国内外学者对礼貌原则运用于英语教学的研究状况,论证了礼貌原则运用于课堂互动,以提高互动教学的成效的理论背景。依据前两章构建的参照系统,我们首先在教师中作了问卷调查,制作了18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发出问卷110份,回收了100份。从中我们了解到师生互动的主要困难及原因。表现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成效不显著,导致课堂互动成为一种形式。为此,我们设想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即礼貌原则来指导课堂互动实践,在文中第四章中提出基于礼貌原
30、则的师生互动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整个的互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运用礼貌原则来指导和检验互动实践,利用多媒体或网络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某些文本中礼貌语言和礼貌原则的遵守或违背,试图对学生进行显性的解释和输入;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互动教学中礼貌用语和礼貌原则的遵守以及礼貌策略地运用,可以对学生产生隐性地影响,培养他们的礼貌能力。礼貌原则在互动教学模式中的运用最终有可能帮助教师成功地引发和保持互动,提高课堂互动成效。在实验设计中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的方法,并分别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由三位老师进行教学实验,实验前由老师对各教学班作一次综合评价,以便实验结束时进行比较。实验期内,我们通过课
31、堂观察和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和教师在实验期课堂的感受和体验。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他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对互动成效的感受;2)教师礼貌原则对学生产生的影响;3)学生运用礼貌语言和礼貌策略的变化情况。我们从实验结果分析,即恰当地运用礼貌原则对于提高英语互动式课堂的成效确实有帮助,实验期后学生对于课堂互动的满意程度明显增加,参加互动的学生人数增加了,学生不再担心被教师挖苦和讽刺,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礼貌地鼓励和机智的课堂互动控制能力,即礼貌策略在互动课堂的运用;同时,在教师潜移默化的礼貌言语中学生受到影响,使用礼貌语言的频率增多了。由此,我们认为在英语课堂中有效地运
32、用礼貌原则来指导和检验课堂互动可以提高互动的质量和成效,英语教学者本身在使用互动性课堂语言时,应当增强礼貌意识,自觉遵守礼貌原则,注重对学生进行礼貌文化教育,通过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引导和影响学生,贯穿以礼貌策略的输入,提高他们交际能力。5.学位论文 孙秀丽 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非对称性研究 2007 礼貌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其核心是面子。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西方,礼貌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是Leech的礼貌原则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随着礼貌理论的发展,Ron Scollon和Suzanne Wong Sc
33、ollon提出整体面子系统的概念,并强调面子的双重性,对称性以及非对称性。在中国,顾日国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他首次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原则。本文所应用的理论包括:文化与礼貌,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原则以及Ron Scollon和Suzanne Wong Scollon的礼貌原则。三个理论紧密结合从整体上构成论文的理论基础。文化和礼貌密不可分。礼貌是文化的基础,没有文化,人类无法生存。基于文化的不同,在同一种文化中视为礼貌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是不礼貌的行为。因而导致了礼貌行为的非对称性。礼貌策略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为了增进跨文化的交流,研究礼貌理论和策略是非常必须
34、的。礼貌作为语用学理论,首次被Brown和Levinson系统化。无论何种文化,面子都是礼貌原则的核心概念。因此,Brown和Levinson礼貌理论的核心是面子。他们把面子定义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随着礼貌原则的发展,Ron Scollon和Suzanne Wong Scollon指出面子是一种系统。并从面子的双重性和面子系统的角度来分析面子理论。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礼貌原则进行研究,分析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原则是否与中国大陆的礼貌使用原则相一致,以及Ron Scollon和Suzanne Wong Scollon的面子系统是否真正地对跨文化交流有
35、益。本文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对Brown和Levinson,Ron Scollon和SuzanneWong Scollon的礼貌原则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收集语料。调查对象共180人,分别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并接受过不同层次的教育。本文中的调查问卷围绕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原则以及Ron Scollon和Suzanne Wong Scollon的面子系统而设计。依据调查问卷所得数据,通过分析中外被调查对象所采用的礼貌策略的频率分布,探讨了中外礼貌策略的差异,并指出礼貌原则非对称性的内在原因,即:信息非对称。信息非对称是一个经济术语,指的是交际中的一方拥有
36、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信息非对称导致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如定式,偏见,文化休克等。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非对称性特点体现在:人际关系,文化语篇以及非语言交流等几方面。本文强调了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非对称性的礼貌策略,以及非对称性的礼貌策略给我们的启示,目的是:使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提高对信息非对称性的重视,尽量减少交际双方的误解,成功地进行交际。6.期刊论文 乐琼.YUE Qiong 以婉约的措词构筑庄重的礼节-谈英语商务信函中礼貌原则的应用-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0(4)商务信函是商业往来中传递信息和洽谈商务的主要手段.书写商务信函应做到措辞婉约,注重礼节,表达清晰,简明扼要,尤其
37、注意措词的婉转礼貌.在尊重对方的同时,也要注意客套度的度范畴,以做到不亢不卑,有礼有节,体现企业文化和商业形象.7.学位论文 秦勃 顺应理论观照下礼貌原则的不足 2006 礼貌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但是其内涵却不尽相同。在交际中,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通常使用自己所认同的礼貌策略来进行表达和理解,这容易产生误解,进而导致交际的失败。语用学对礼貌问题的研究始于Lakoff。她提出语言使用中的规则是清晰和礼貌。BrownandLevinson的礼貌观是一种“面子”理论。他认为礼貌意味着对交际双方对面子的维护或者是为降低对面子的威胁而采取的补救措施。积极面子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受到对方的
38、肯定和赞许;消极面子是指交际者的权利和利益不受侵害,自由不受到干预。英国学者Leech在其语用学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礼貌原则”(thePolitenessPrinciple)。这一原则是由六个准则来实现,即: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国内外的学者认为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其中包括:次准则之间的相互矛盾,缺乏对第三方的关注,缺乏对情景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关注。中国的学者顾曰国、徐盛桓以及王建华等在对其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礼貌原则,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礼貌的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礼貌原则的不足。然而,这些理论由于视角的局限,只涉及到影响礼貌的部分因素,未能对
39、礼貌作出全面的探讨,因而也未能彻底地解决礼貌原则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在顺应理论的观照下来考察礼貌和礼貌原则。通过对礼貌现象的考察,说明礼貌具有顺应性,即语言礼貌与否取决于其在一定意识程度下对动态语境的顺应。礼貌策略是顺应过程中的选项之一,并且只能在对动态语境的顺应过程中才能实现。礼貌原则所涉及的是语言层面的礼貌,而不是交际过程中所实现的话语礼貌。Leech的礼貌原则之所以存在缺陷在于忽视了语言的顺应性。因此通过将顺应的观点引入礼貌原则,便可以弥补礼貌原则的不足,提高其解释力。本文第一章是论文的简要介绍。第二章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第三章是理论体系。第四章在顺应理论的观照下谈对礼貌的理解。从
40、探讨礼貌的概念出发,说明礼貌现象涉及到社会,文化以及交际者的意识程度等因素,对礼貌现象的考察也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说明语言礼貌和话语礼貌的区别,指出后者才是语用学研究的对象,以及在顺应论的观照下对礼貌现象进行考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然后从四个方面(即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意识程度)考察语言使用中的礼貌现象,说明礼貌具有顺应性。第五章探讨Leech的礼貌原则由于忽视礼貌的顺应性而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相应的弥补措施。第六章是结论部分。8.期刊论文 刘含徽.LIU Han-hui 对美女称呼语的语用解读-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1)随着社会的变化,日常言语交际中美女帅哥等称
41、呼语流行起来.文章以汉语中的流行称呼语美女为对象,重点从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学视度,解读流行称呼语,旨在指出:流行称呼语在互动性人际交往中,具有很强、很丰富的动态语境特征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流行称呼语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以言行事以及如何避免语用失误.9.学位论文 刘东燕 礼貌原则与英汉称呼语的比较研究 2006 称呼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称呼体系。称呼语与其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受到文化的影响并且反映文化。论文从文化的角度对中英两种称呼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礼貌是文化的精髓,而礼貌原则是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的缩影。因此本文的理论结构由两条礼貌原则构成。一种礼貌原则是Lev
42、inson和Brown在英语文化背景提出,这种礼貌原则虽然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但不能充分解释其他文化中的特别礼貌现象。另一种礼貌原则是由顾曰国在中国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提出。论文主体部分从头衔、名字、亲属称谓、敬称/谦称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称呼体系进行比较,并对比较结果从礼貌原则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英两种称呼体系在遵守礼貌原则上具有一致性:两种称呼体系都把用名字称呼对方作为实现积极面子的言语方略;把用头衔称呼作为实现消极面子的言语方略。其次,英语称呼语的强调体现一致性、平等性,维护积极面子。其具体的表现就是名字在英语称呼体系中的统制地位。汉语称呼体系则重视维护消极面子,即称呼
43、语的主要功能是体现对被称呼人的尊敬,如头衔称谓的大量使用;复杂的亲属称谓及其灵活的用法;特有的尊称和谦称体系。第三,复杂,独特的汉语称呼体系严格遵守顾曰国提出的礼貌原则,它的复杂性,独特性通过礼貌原则的得到了合理全面的阐释。论文的主体部分在礼貌原则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两种称谓体系的差别后,探讨了这些差别后深刻的文化根源,如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观集体主义和西方流行的个人主义。鉴于对英汉两种称呼体系进行全面的比较,论文采用了传统上的比较研究方法。中英称呼体系的巨大差异必然影响中英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发展,在跨文化交际日益繁荣的今天,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引进了语用失误的概念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
44、相关策略。本论文由五章节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称呼语的概念、分类、功能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部分,由两种礼貌原则构成。第三章比较了中英两种称呼体系,并通过礼貌原则分析了比较结果。第四章挖掘了造成中英称呼体系差别的深刻的文化根源。第五章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不当使用造成的语用失误现象并提出了有效建议。10.学位论文 何远秀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英汉文化对比研究 2002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用于解释言内之意与言外之意的两面条重要原则.但因文化价值取向不同,语用原则的取舍及其相互关系会有很大差异,有必要进行两种文化的对比研究,这不仅能扩大比较研究的领域,也能有助于得体的
45、运用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该文分别对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英汉文化比较,发现中国人较多地遵守礼貌原则,尤其是贬己尊人的谦虚准则,热情准则而违反合作原则.该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回顾了中国学者对两原则的对比研究,指出其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该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对比研究了合作原则在英汉文化中的取舍及其产生的文化背境,其中重点探讨了中国人较多地不合作的文化底蕴,其中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中国文化属高语境文化,许多语言信息附着在交际双方共知的知识领域或交际语境之中.许多语意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第二,中国几千年忠-孝一体的泛家族主义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中国人常
46、把自己看作是属于家庭的、单位的、同时也是国家的儿女.人人要时时,事事,处处考虑自身的行为是否合乎自己所属的血缘等级,要克己,慎独,三省吾身.取中庸之道,追求和合,也就是遵守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和求同准则,而牺牲合作原则的三准则:数量准则该说的却不全说,话语不包含所需的全部信息;质量准则出于顾忌,不说掏心的真话;方式准则常常闪烁其辞,曲折隐晦,藏头露尾.第三,中国几千年的等级社会制度也给语言的运用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说话双方在信息量的给予上是不平等的.第四,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人们讲究礼节,因而常常说话表里不一,从而牺牲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第五,汉语言本身结构松散,容易产生歧义,从而更容易违反方式
47、准则.第三章对比研究了英汉语中礼貌原则的异同.首先对英汉语的礼貌现象及里奇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指出其异同,并重点对顾曰国的礼貌原则加以了尝试性的修正与补充,礼貌原则由原来的五准则变成六准则,使其更完美地体现中国的礼貌现象和礼貌特征.接着,该章又由表及里地探讨了不同礼貌原则的深层文化价值.发现西方文化重视自由、平等、尊重隐私而中国文化则重视等级差序格局,尊重儒家孔学的礼与仁,讲究中庸之道,力求亲合.第四章总结全文.指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英汉语文化中的取舍及其相互关系:中国人不是绝对地不合作,是较多地不合作;中国人和英美人都讲礼貌,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中国人较多遵守礼貌原则,尤其是贬己尊人的谦虚准则.本文链接:http:/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