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2 ,大小:154KB ,
资源ID:5597063      下载积分:14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55970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肝胆胸外科外科诊疗常规完整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肝胆胸外科外科诊疗常规完整版.doc

1、肝胆胸外科外科诊疗常规细菌性肝脓肿 【 病史采集 】 1常继发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性疾病。 2主要症状是畏寒发热和肝区疼痛。 【 体格检查 】 1有无全身原发性感染病灶或腹部手术史。 2肝肿大和肝区叩痛。 3右下胸部隆起,肋间隙饱满。 4巩膜或皮肤黄染。 【 辅助检查 】 1白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 2血红蛋白降低。 3X线胸腹部透视发现右侧膈肌升高,运动受限;肝阴影增大或有局限性隆起。 4B超检查可确定脓肿的部位及大小。 5同位素肝扫描可帮助明确脓肿的部位及大小。 6必要时可进行CT检查。 【 诊 断 】 诊断条件:根据病史,临床上的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以及X线和B超检查的结果,可

2、诊断本病。 【 鉴别诊断 】 1阿米巴性肝脓肿:本病继发于阿米巴痢疾之后;起病较缓慢,病程长,症状较短;血清阿米巴检测阳性;粪便检查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脓肿多为单发,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有效。 2右膈下脓肿:多继发于化脓性腹膜炎或上腹部大手术;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体征不如肝脓肿明显,但右肩牵涉性痛较显著。X线检查右膈下常有液气平面出现。 3肝癌:起病较慢,无急性感染表现。肝呈进行性肿大、坚硬、表面高低不平而无压痛,既往常有乙型肝炎病史,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常呈阳性,B超及CT检查可助鉴别。 【 治疗原则 】 1非手术疗法: (1)支持疗法:及时纠正贫血状况,多次小量输血;补充足够热量及多种维生素;纠正水

3、和电解质平衡失调。 (2)抗生素治疗:应做到早期应用和足够的剂量。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用适当抗生素。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单个较大脓肿; 3)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脓肿仍继续增大者; 4)脓肿已穿破腹腔或胸腔者。 (2)手术方式: 1)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 2)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3)肝部分切除术。 【 疗效标准 】 1治愈:症状消失,B超检查脓腔已消除。 2好转:症状减轻,脓肿引流后脓腔缩小,并有窦道形成。 3未愈:症状加重,脓腔扩大。 【 出院标准 】 治愈或好转者可出院。原发性肝癌 【 病史采集 】 1肝区痛、上腹部不适、饱胀、乏力、纳差

4、、消瘦、发热、黄疸等。 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史。 3有无肺、胃、脑转移症状。 【 体格检查 】 1肝肿大或上腹部肿块。 2有无肝硬化及门脉高压的体征。 3有无腹水、黄疸、下肢浮肿及恶液质等。 4有无其他脏器转移的体征。 【 辅助检查 】 1实验室检查: (1)HbsAg、血清胆红素、蛋白定量、凝血酶原时间、谷丙转氨酶。 (2)甲胎蛋白(AFP)测定: 1)采用对流免疫法或放射免疫法测定。 2)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 3)血清AFP 400ng/ml;或 200ng/ml观察23周内逐渐升高者即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2影像学定位检查: (1)B型超声检查能发现直径2cm或更小的病

5、变。 (2)放射性核素计算机体层扫描(ECT)能分辨12cm病变。 (3)CT检查检出直径约2cm左右的早期肝癌。 (4)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对 400ng/ml者,或200ng/ml持续23周,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内实质占位性病变者,即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 鉴别诊断 】 1AFP阳性者需与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系统胚胎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鉴别。 2AFP阴性影像学检查肝内占位性病变者应与肝血管瘤、肝转移癌、肝脓肿、肝囊肿、肝硬化及肝腺瘤等相鉴别。 【 治疗原则 】 1非手术疗法: (1)肝动脉栓塞治疗。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行此疗法。 1)中、晚期肝癌不能切除者; 2)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者;

6、3)靠近第一或第二肝门在切除上有一定困难者; 4)肝内转移结节不适宜切除者。 (2)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其适应证为: 1)肿瘤孤立、单个直径5cm,因年迈有其它脏器疾病及肿瘤部位特殊(如位于肝门)等原因,不适合手术者;2)肝肾功能较好,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凝血机制正常者; 3)能在B超或CT引导下针刺到达肝内肿块者。 (3)放射治疗。 (4)中医中药治疗。 (5)免疫治疗。 2手术治疗: (1)手术切除适应证: 1)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腹水、黄疸或远处转移者; 2)心、肺、肾功能无严重损害,估计能耐受手术者; 3)癌肿局限,未侵犯第一、第二肝门及下腔静脉者; 4)经肝动脉结扎,栓塞或插管化疗后

7、肿块明显缩小,估计有可能切除者。 (2)切除术式选择: 1)规则性肝切除; 2)不规则性肝切除; 3)二期肝切除; 4)根治性肝切除与姑息性肝切除。 (3)非切除的外科治疗: 1)肝动脉结扎术; 2)肝动脉插管化疗术; 3)术中肝动脉栓塞术。 【 疗效标准 】 1治愈:肿瘤切除,无并发症,临床症状消失,切口愈合。 2好转:非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肿块缩小或生长速度减慢,疼痛减轻。体重增加。 3未愈:症状加重,肿瘤增大,远处转移者。 【 出院标准 】 治愈或好转者。肝海绵状血管瘤 【 病史采集 】 1多见于中、青年; 2较小时多无任何临床症状,增大后可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及疼痛等。 【 体格检查

8、】 1上腹部肿块与肝相连; 2肿块表面光滑、柔软,可有压缩感,随呼吸上下移动。 【 辅助检查 】 1B型超声检查呈强回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见肿块内血流。 2CT检查增强后可见造影剂从肿瘤周边向中央区渗入。 3核磁共振检查。 4肝动脉造影检查。 【 诊 断 】 主要依靠B型超声或CT检查的偶然发现而确诊。 【 鉴别诊断 】 主要与肝癌相鉴别。最常发生的差错是把肝癌诊断为肝血管瘤,值得注意。 【 治疗原则 】 1非手术疗法: (1)放射治疗。 (2)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肿瘤动脉栓塞。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瘤体5.0cm; 2)瘤体4.0cm,但处于肝脏周边而在进行其它上腹部手术时,可考虑

9、一并切除; 3)年龄在60岁以下。 (2)手术方式: 1)肝部分切除; 2)肝叶切除; 3)肝血管瘤捆扎术。 【 疗效标准 】 1治愈:症状消失,瘤体切除,切口愈合。 2好转:经非手术治疗后瘤体缩小,症状减轻或消失。 3未愈:瘤体无缩小,症状及体征仍存在。 【 出院标准 】 治愈或好转均可出院。 胆道疾病胆囊息肉样病变 【 病史采集 】 1多为B超检查而发现。 2可伴上腹不适或慢性胆囊炎症状。 3无症状。 【 体格检查 】 1右上腹可有深压痛。 2无体征。 【 辅助检查 】 1B超检查见胆囊内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的光团,不伴声影。 2较大病灶可作CT、MRI检查。 【 诊 断 】 1胆囊息肉样病

10、变多无症状,体格检查也无任何异常,常在B超检查时无意发现。 2如息肉在胆囊颈部或脱落下来堵塞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或合并结石时所出现的症状与胆囊炎相同。 【 鉴别诊断 】 本前很难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但有下列特征者其恶性可能性较大: 1有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胀痛或进食后有上腹胞胀等。 2直径大于10mm的单个粗蒂或宽基息肉。 3位于胆囊颈部,B超表现为中低回声为主者。 4合并有胆囊结石者。 【 治疗原则 】 1胆囊息肉样病变很少自行消失,具有良性可能性特征的息肉只需定期B超随访,不用治疗。 2具有上述恶性可能性特征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年龄大于50岁或经随访生长较

11、快者,应行胆囊切除术。 3介于良、恶性特征之间者也以尽早手术为宜。 【 疗效标准 】 1治愈:手术切除胆囊、切口愈合,无并发症。 2好转:非手术治疗、症状减轻。 3未愈:未治疗者。 【 出院标准 】 达到治愈标准者可出院。胆囊炎、胆囊结石 【 病史采集 】 1腹痛的位置、性质及诱因,疼痛有无向其它部位放射。 2有无黄疸、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及消化不良等症状。 3过去有无类似发作史。 【 体格检查 】 1全身检查。 2腹部压痛部位及程度,有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能否触及肿大的胆囊、有无弥漫性腹膜炎征象。 【 辅助检查 】 1普外科术前常规检查。 2肝、胆B超,口服或静脉胆囊造影。 3必要时可作胆

12、囊收缩功能测定及核素扫描。 【 诊 断 】 1反复发作右上腹胀痛或绞痛伴恶心、呕吐,常在劳累或吃油腻饮食后发作。发作时可伴发热,发作间期多无症状或仅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打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2急性发作时多有上腹压痛或局限性腹膜炎体症、Murphg征阳性,约20%25%病人出现黄疸,发作间期一般无阳性体症。 3B超显示胆囊肿大或萎缩、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 4急性发作期有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胆红素或转氨酶轻度升高。 【 鉴别诊断 】 1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发作或穿孔; 2急性胰腺炎; 3肾绞痛、急性阑尾炎; 4肺炎、心肌梗塞。 【 治疗原则 】 1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

13、初次发作、炎症较轻、症状不重、患者不愿手术; 2)无症状的胆囊结石; 3)作为手术前的准备。 (2)方法: 1)抗感染、解痉、利胆; 2)控制饮食、必要时禁食、胃肠减压; 3)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能量和多种维生素。 2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1)保守治疗无效的急性胆囊炎; 2)反复发作右上腹痛和/或伴有顽固的消化不良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患者; 3)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要求手术治疗者; 4)伴有肝内外胆管系炎症和/或梗阻者; 5)急性化脓性、坏疽性或梗阻性胆囊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或已穿孔者应急诊手术。 3手术方式: (1)胆囊切除术。 (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如无上腹部

14、手术史,凡适应行单纯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都可经腹腔镜切除胆囊。 (3)胆囊造瘘术。适应于: 1)胆囊周围广泛粘连、炎症较重、解剖关系不清; 2)年老体弱或病情危重不能耐受胆囊切除者; 3)胆囊穿孔被大网膜包裹形成周围脓肿者。 (4)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指征见后)。 【 疗效标准 】 1治愈:手术后症状、体症消失,无并发症、切口愈合。 2好转:经药物治疗症状及体症基本消失。 3未愈:未治疗者。 【 出院标准 】 达到治愈或好转疗效者。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炎 【 病史采集 】 1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有或无恶心、呕吐。 2有或无全身中毒症状,如烦燥不安、神志模糊、嗜睡等。 3粪便及小便颜色改变。

15、 【 体格检查 】 1全身检查、注意患者的神志状况及血压,脉搏。 2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情况,有无腹部包块。 【 辅助检查 】 1普外科术前常规检查;可加作AKP,凝血酶原时间,血、尿淀酶及血气分析。 2肝胆B超、PTC或ERCP、无休克者可行CT检查以帮助确定病因。 3术中B超、胆道造影或术中胆道镜检查。 【 诊 断 】 1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胆管内结石存在的部位、堵塞的程度及胆道感染的范围和程度。轻者或发作间期可无特异性表现,重者出现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随后出现寒战、高热、黄疸,体检时有右上腹或剑突下压痛、反跳痛甚至弥漫性腹膜炎表现、肝脏可增大并有明显叩击痛。 2急性发作时白细

16、胞及中性粒细胞、血清总胆红素和/或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KP、尿胆原均可升高。 3B超、PTC或ERCP、CT显示肝内或胆外胆管结石 和/或胆管扩张。 【 鉴别诊断 】 1肝脏及胆道肿瘤、壶腹部周围肿瘤。 2各种急慢性肝炎。 3胆囊炎、胆结石。4硬化性胆管炎。 【 治疗原则 】 1治疗方式选择: (1)慢性复发性不完全梗阻的胆管结石发作间歇期患者应择期手术。 (2)急性胆管炎发作入院者,可先行保守治疗,情况好转、黄疸明显消退者可择期手术。 (3)经保守治疗无好转,甚至加重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发展患者,或入院即表现为AOSC的患者,可经46小时准备,待血压稳定后急诊手术。如经

17、短期抗感染,应用升压药及补充血容量等治疗,血压仍不稳定者,则应在积极继续上述治疗的同时急诊手术;或选用非手术方法,如PTCD或鼻胆管引流暂时减压胆道,待病情稳定后再做进一步手术。 2非手术治疗: (1)一般措施: 1)抗感染、解痉、降温; 2)禁食、胃肠减压; 3)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2)非手术胆道减压、取石措施: 1)PTCD; 2)经内镜放置鼻胆管引流或行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 3)经皮、经T管胆道镜取石、引流。 3手术治疗原则: (1)尽可能取尽结石; (2)切除肝内的感染病灶; (3)解除胆管狭窄及梗阻; (4)建立通畅引流。 4手术方式及选择; (1)经切开

18、胆总管探查取石后切开之胆管上端通畅、无狭窄,远端也通畅、无狭窄者可仅做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 (2)经探查取石后胆管上端通畅,或虽有结石残留,但无结石远侧胆管的绝对狭窄,而胆总管远端狭窄者可选用经十二指肠的Oddis括约肌切开成形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或胆总管空肠Roux - en - y吻合术。 (3)经探查证实切开之胆总管上端仍有难以取尽的结石残留和/或胆管狭窄者,可依下列原则选择手术: 1)结石和/或胆管狭窄局限于肝左外叶、而远端胆总管通畅者可做左外叶切除加胆总管T管引流术; 2)结石和/或胆管狭窄局限于肝门部、第二、三级胆管,而且手术可切开这部分胆管取石,做胆管成形者,可选用肝

19、门部胆管盆式成形空肠吻合术; 3)结石和/或胆管狭窄位于肝门部二、三级胆管以上,手术难以取尽结石,矫正这部分胆管狭窄者,可在主要病变部位,切除狭窄胆管近端部分的肝组织,显露近端扩张的胆管,取出结石,将该部分肝内胆管与空肠吻合,同时做胆总管或肝总管空肠吻合; 4)为防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残留或复发,可将一段Roux- en - y的旷置肠袢埋置于皮下以便于手术后经皮下盲袢用胆道镜取石或引流。 (4)胆总管切开探查的适应证: 1)既往或现在有黄疸病史; 2)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扪及胆管内有结石、蛔虫或肿瘤者; 3)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胆管扩张或术中发现胆总管直径1.5cm者。 【 疗效标准 】 1治愈

20、:手术后症状、体征消失,无并发症,切口愈合。 2好转:经药物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3未愈:治疗无效者或未治疗者。 【 出院标准 】 达到好转或治愈标准均可出院。胆管癌和壶腹部癌 【 病史采集 】 1贫血、消瘦、进行性黄疸。 2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发热。 3大便浅黄或陶土色,尿色深黄。 【 体格检查 】 1全身检查。 2专科检查:右上腹可触及肿大之胆囊,肝脏肿大,皮肤巩膜黄染。 【 辅助检查 】 1普外科术前常规检查,凝血酶原时间、AKP、r-GT等; 2B超和/或CT,必要时加做MRI、钡剂十二指肠低张造影; 3PTC和/或ERCP。 【 诊 断 】 1临床有进行性迅速加重

21、的阻塞性黄疸全身瘙痒,小便色深,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2体检可见黄疸、肝脏肿大,下段胆管癌时,胆囊肿大。 3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并有肝功能的改变,转氨酶、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等。 4B超和CT可直接显示肿瘤的部位及大小或肝内外胆道的扩张情况及胆囊大小。 5PTC和/或ERCP可了解胆道扩张情况、胆管癌的类型及累及胆管的范围。 【 鉴别诊断 】 1各种黄疸的鉴别。 2胰头癌。 3胆总管结石。 4硬化性胆管炎。 【 治疗原则 】 1非手术治疗,作为术前准备或不能手术患者的姑息治疗; (1)全身支持治疗,补充能量及多种维生素。 (2)PTCD或于梗阻部位进行气囊扩张和/或放置支架管作为内

22、引流。 (3)已失去手术机会者可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选用化疗或放疗。 2手术治疗: (1)无远处转移,未侵犯门静脉及腔静脉的中、上段胆管癌可行“骨骼化”切除后做近端胆管空肠吻合术。 (2)无远处转移,未侵犯门静脉、肠系膜血管及下腔静脉的下段胆管癌或壶腹部周围癌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不能切除的病例可做姑息性手术以引流胆汁。 1)内引流术:根据肿瘤部位不同可选用胆管空肠吻合、胆管十二指肠吻合、胆囊十二指肠或空肠吻合、内支架引流术等。 2)外引流术(TCD)或内外联合引流术(U管引流)。 【 疗效标准 】 1治愈:根治性切除肿瘤,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姑息性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减轻;

23、3未愈:治疗无效或未治疗者。 【 出院标准 】 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疗效者。 胰腺疾病胰 腺 癌 【 病史采集 】 1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2腰背疼痛进行性加重,影响睡眠。 3消化吸收不良、脂痢。 4黄疸,多呈进行性。 【 体格检查 】 1腹部肿块,注意是否伴血管杂音。 2腹胀、腹水。 3胆囊胀大。 4黄疸。 【 辅助检查 】 1肝肾功能、血糖、淀粉酶检测。 2癌胚抗原(CEA)测定。 3大便常规注意脂滴及隐血试验。 4B超检查。 5低张十二指肠钡剂造影。 6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7黄疸病人可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8有条件可作CT、ECT、MRI及超声内镜检查。

24、 9必要时作细针穿刺抽吸胰腺细胞学检查。 10电视腹腔镜或剖腹探查病理活检。 【 诊 断 】 根据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结果,多数可获明确诊断。应注意肿瘤位于胰腺头部、体部、尾部或全胰,癌肿有无腹腔淋巴结及肝脏的转移,癌肿块与肠系膜上血管、脾血管及腹主动脉关系。 【 鉴别诊断 】 需要与之鉴别诊断的疾病为: 1慢性胰腺炎。 2胰岛肿瘤。 3胆管下段癌或嵌顿性结石。 4十二指肠降部及乳头肿瘤。 【 治疗原则 】 1非手术治疗:无确切疗效,可作手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及综合治疗的措施。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2)应用维生素K,改善凝血机制; (3)支持、对症治疗; (4)预防性抗

25、生素应用; (5)化疗药物敏感性差; (6)放疗:可在术中进行。 2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全身情况尚好、无远处转移、诊断明确的病例。诊断不能确定者,术中可行肿瘤活检,冰冻病理切片检查; (2)手术方式: 1)胰体尾切除术,适用左半胰肿瘤,多需同时切除脾脏。对肿瘤小、病期早、无淋巴转移、不合并慢性胰腺炎的病例,可考虑施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 2)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胰头癌,原则上不保留幽门,以利清除胰头上方淋巴结; 3)全胰切除术,适用于多中心胰腺癌和有胰内转移的胰腺癌; 4)胆肠、胃肠吻合术,适用于不能切除的胰头癌。以缓解胆道和胃十二指肠梗阻; 5)胰周围腹腔交感神经丛切断术

26、,适用于顽固性腰背痛的晚期胰腺癌。也可在B超、CT引导下注射无水酒精破坏腹腔交感神经丛及胸交感神经丛。 【 疗效标准 】 1治愈:根治性切除肿瘤,症状、体征消失,无手术并发症。 2好转:姑息性切除肿瘤、症状、体征减轻或仅行胆肠吻合、胃肠吻合、交感神经丛切除等姑息治疗,症状、体征消失。 3治疗无效、或未治疗者。 【 出院标准 】 达到治愈、好转临床疗效者。急性胰腺炎 【 病史采集 】 1腹痛:注意部位、性质、发展速度及伴随症状(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 2诱因:注意酗酒、暴饮暴食、高脂餐、药物及急性传染病; 3有无胆道病史及腹部手术、外伤史。 【 体格检查 】 1腹部压痛及范围,有无肌紧张、

27、反跳痛。 2腹胀、肠鸣音减弱及移动性浊音。 3有无GrayTurner征(腰胁部皮下紫兰色瘀斑)及Cullen征(脐周紫兰着色)。 4血压、脉搏、体温及神志变化,注意有无休克及意识障碍。 【 辅助检查 】 1血(尿、腹水)淀粉酶、血脂肪酶检查。 2B超或/和CT检查。 3腹部X线平片检查。 4血常规,红细胞压积、血糖、血清电解质及血气分析。 5肝肾功能检查,注意SGOT、LDH升高。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依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急性胰腺炎诊断多无因难,但需注意其类型。轻型(水肿型)预后良好,重型(出血坏死型)治疗难度大。Ransons 11项指标可帮助分型及判断预后,其中前5项为入院时查

28、,后6项为住院48小时内查,阳性结果3项以内为轻型,3项为重型。 附:Ranson指标: 1年龄在55岁以上。 2血糖(BS)11mol/L以上。 3白细胞(WBC)16109/L以上。 4乳酸脱氢酶(LDH)700U/dl以上。 5谷草转氨酶(SGOT)250U(FranKel法)以上。 6红细胞压积(Ht)下降10%。 7血清钙(Ca+)小于2mmo1/L。 8碱储备(BE)小于4mmo1/L。 9尿素氮(BUN)上升1.8mmo1/L以上。 10氧分压(PaOz)小于8kPa。 11体液丢失大于6L。 鉴别诊断的疾病主要有急性胆管炎、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绞窄性肠梗阻等。 【 治疗原则 】

29、1非手术治疗: (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2)解痉镇痛,使用杜冷丁应与阿托品同时用。 (3)抑制胰腺分泌,应用5 - FU、H2受体拮抗剂、善得定或施他宁。 (4)抗感染、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酸碱代谢紊乱。 (5)营养支持。 2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1)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无效,腹膜刺激征加重; 2)合并胰周感染或胰外器官病变; 3)并发胰腺脓肿; 4)不能排除其它外科急腹症者。 (2)手术方式: 1)胰腺包膜切开,清创性或常规性胰腺部分切除; 2)胆道探查、引流,必要时切除胆囊; 3)减压性胃造瘘; 4)营养性空肠造瘘; 5)腹腔灌洗、引流管放置。 (3)术后处理: 1

30、)同非手术疗法; 2)保持各灌洗、引流管通畅; 3)密切监测病情,注意并发症防治; 4)手术后2周内TPN,2周后经空肠造瘘管注入营养液,由PPN+PEN逐渐过度到TEN。 【 疗效标准 】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手术病人切口愈合,无并发症或并发症消失。 2好转:症状、体征减轻,或手术并发症稳定,需延期作进一步治疗。 3未愈:症状、体征加重或未治疗者。 【 出院标准 】 达到临床治愈、好转疗效者。 门脉高压症与脾脏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 病史采集 】 1肝外型门脉高压如门静脉血栓形成、腹部外伤、腹内肿瘤、胰腺炎、脾囊肿、先天异常、妊娠、口服避孕药等。 2肝内性门脉高压。包括: (1)肝内

31、窦前型门脉高压,如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等。 (2)肝内混合型门脉高压,主要见于肝硬化。 (3)肝内窦后型门脉高压,如Budd-Chiari综合征等。 3特发性门脉高压。 4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 体格检查 】 有无肝掌、痴蛛痣、腹壁静脉曲张、黄疸、腹水、脾肿大、痔疮等。 【 辅助检查 】 1B型超声:可显示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有无扩大、梗阻及血栓形成等,但不能直接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有无曲张。 2食道钡餐检查:能用于诊断食管静脉曲张,可了解其程度和范围,但现已较少应用。如不具备内镜检查条件,仍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3内镜检查:诊断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准确性高。可了解其范围和程度。在条件许

32、可时应争取做此检查,以确定诊断。 4CT扫描、门脉造影、门脉测压等检查亦对诊断有帮助,但属非常规检查。在有需要及条件许可时进行此类检查。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本身并无特殊临床表现。如果病人存在可导致门脉高压的病因,尤其是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者即应考虑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存在的可能性。 2辅助检查提示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存在。 3内镜检查不仅可确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还可以了解其范围和程度。 4存在门脉高压的病因或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亦非都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对于存在门脉高压症病因者应根据情况选择钡餐照片或内镜检查以了解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对于上消化道出血者在条件许可

33、时应尽量行急诊内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 治疗原则 】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急救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循环监测; 2)恢复血容量,保持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上; 3)放置鼻胃管和尿管; 4)病情许可时可采用侵入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 5)应考虑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凝蛋白质、血小板等矫治凝血功能; 6)输注葡萄糖、维生素B、K、C等; 7)对躁动病人可酌量应用镇静剂; 8)对肝硬化病人,应注意防治肝性脑病; 9)矫正电解质代谢紊乱; 10)酌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内科治疗: 1)胃灌洗; 2)选用垂体后叶素,可用硝酸甘油对抗垂体后叶素的副作用,有条件时可选用生长抑

34、素(或善得定); 3)气囊压迫:可选用双腔单囊、三腔双囊及四腔双囊管压迫止血。其第一次止血率约80%,再出血者止血率为60%;此外,其可能导致气道填塞等并发症,应高度重视; 4)经内窥镜注射硬化剂疗法:该疗法止血率80%90%,止血后可重复进行; 5)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曲张静脉栓塞及经股动脉插管脾动脉栓塞术对于少数病例,在有条件和一定经验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 (3)急诊手术: 一般认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死亡率较高,应争取止血后改善全身情况和肝功能以后再择期手术。非手术治疗不能止血或已经充分术前准备拟施行择期手术时发生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采取手术止血。手术方法有断流术

35、和分流术两类。选择何类手术较好,目前尚有争议。多数人认为在急诊情况下以选择断流术相对较安全,且以胃底贲门门-体循环阻断术为首选术式。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预防性治疗。 (1)药物治疗:可选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类,钙通道阻滞剂,H2受体拮抗剂,中药等。但疗效尚不肯定。 (2)经内镜注射硬化剂疗法与药物治疗相比,其复发出血率减少一半左右,生存率提高。但复发出血率仍可达40%左右。必须反复进行方可达到较好效果。对于拟做食管横断或分流术者术前不宜用此疗法治疗。 (3)手术治疗: 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式仍包括断流术和分流术两类;对于肝内性门脉高压,同时伴有晚期肝硬化者,尚可考虑选择肝

36、移植术。 在断流术与分流术的选择方面目前国内尚有争议。近年来选择断流术者有增多,此类术式尤适合一些基层医院采用。原则上应根据病人情况、医院条件和术者经验综合考虑。 【 疗效标准 】 1治愈:出血停止,症状缓解,曲张静脉消失,无并发症。 2好转:出血停止或仍有少量黑便,症状缓解,静脉曲张程度减轻,无治疗并发症。 3未愈:未治疗或治疗无效。 【 出院标准 】 达到治愈或好转标准。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 【 病史采集 】 1注意原发病有无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及后天性自身免疫性贫血,这些疾病可引起原发性脾功能亢进症。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症的常见原因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其他原因还有感染、淀粉样变性、淋巴瘤、骨髓增

37、殖症等。 2本病的主要症状是由于血液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系中一系、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所产生的相应症状,如乏力、心慌、头昏、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牙龈及鼻出血、皮肤紫癜等。 【 体格检查 】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脾肿大和由脾功能亢进所导致的血液有形成分减少的程度。主要可有脉搏偏快、有力,脉压增大、皮肤粘膜苍白、皮下出血斑、咽喉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心界增大、心脏杂音和病理性心音、脾浊音区扩大或左上腹扪及肿块等。同时可能伴有原发疾病的体征,如浅淋巴结肿大、下肢浮肿、黄疸、肝掌、痴蛛痣、腹胀、腹壁静脉曲张及腹水征阳性等。 【 辅助检查 】 1B超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

38、做CT或ECT检查。 2对于原因不清楚的脾肿大,可针对其可能的病因做进一步检查。如溶血象检查、肝功能检查、食道吞钡照片、纤维内窥镜检查。必要时还可行胰腺的B超、CT或MRI检查及脾静脉造影,以了解有无脾静脉梗阻因素存在。 3对于血液细胞减少而脾肿大不明显、引起脾肿大的原因不明确者尚需行骨髓穿刺检查。必要时尚需做其他的病因相关检查。 【 诊 断 】 1有引起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的原发疾病病史。 2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支持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 鉴别诊断 】 在诊断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时尚需与以下疾病鉴别:脾脏肿瘤、脾脏囊肿、某些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脾肿大等。 【 治疗原则 】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脾切除术。但15岁以下的患者、存在溶血危象者则是手术的禁忌证。 【 疗效标准 】 1治愈:症状消失,外周血象恢复正常;脾脏切除,无手术并发症。 2好转:症状减轻,外周血象回升。 3未愈:未治疗或治疗后症状、外周血象无明显改善。 【 出院标准 】 达到治愈或好转标准。 血液病脾肿大 【 病史采集 】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