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下册课课习题精选藤野先生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 fi( ) 红 芦 hu( ) 不 xn( ) n( ) 名信 诘 责 ( ) 畸 形 ( ) 深 恶痛疾 ( ) 发人深 省 ( )2 解释下列词语 , 加点的字另作解释 . (1) 深恶痛 疾: (2) 油光可 鉴: (3) 竭 力: (4) 凄然: 3 文学常识填空并回答问题 . 本文与我们在七年级下学期与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 _ _ 两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_ 一书 . 从这三篇文章的内容来看 , 你能不能推测出三文的写作先后 ? 请说出你的理由 . 4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 文章中运用了许
2、多反语 , 如“实在 标致极了”“问问 精通时事的人”“再继续写些为“ 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几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反语 , 请你说说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这些词的含义是什么 ? 标致: 精通时事: 正人君子: 二、阅读 (一)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 , 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 并且要求 A 他们 将检查的结果 , 发表出来 . 终于这流言消灭了 , 干事却又竭力运动 , 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 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 中国是弱国 , 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 分数在六十分以上 , 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 B 他们 疑
3、惑 .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 , 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 , 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 , 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 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 , 被日本军捕获 , 要枪毙了 , 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 “万岁 ! ” C 他们 都拍掌欢呼起来 . 这种欢呼 , 是每看一片都有的 , 但在我 , 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 此后回到中国来 , 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 ,D 他们 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 呜呼 , 无法可想 ! 但在那时那地 ,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 选文
4、第一自然段中“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这事”是指什么 ? 请加以概括 . 2 文章中加点的四个“他们” , 所指对象与其他三个不相同的一项是 ( ) 3 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何种情感 ? 试加以分析 . 4 “这种欢呼 , 是每看一片都有的 , 但在我 , 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 ) A 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 , “我”十分气愤 . B 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 , 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 , 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 C 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 , 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 D 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 , 兴灾乐祸 , 严重地伤害
5、了 . “我”的民族自尊心 , 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 5. 从选文来看 , 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 _ 与 _ 这两件事 .( 每一道横线上不超过 6 个字 ) 2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 1 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文 绉绉 z u 争 执 zh 莫 如 m u 忍 耐 n iB 穈先生 m 侮 辱 w 赌 博 d 寡 妇 u C 跌股 di 讨 债 zh i 轻 薄 b 野 蛮 m nD 管 束 s 活 泼 p 披 衣 p 射 倒 d o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佃户 羞愧 B 惟一 摹画 C 茶碗 赔罪 D 膀样 嬉戏 3 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 并造句 . (
6、 1 )我母亲待人最 仁慈 , 最温和 ,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 解释: 造句: ( 2 )她当面 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 . 解释: 造句: 4 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 由于他长期住在城市里 , 再加上父母的溺爱 , 养成了爱虚荣、怕艰苦 . B 认真复习是我们能否在毕业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的保证 . C 在老师的教育下 , 我明白自己错了 . D 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的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 5 依次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是 三峡工程完工以后 ,_ 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 5000 万吨 ,_ 可以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 ,_ 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
7、 既 又 从而 B 因为 所以 而且C 既 所以 从而 D 因为 又 而且6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 , 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是班上的清洁委员 , 很爱护环境卫生 , 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 , 看到了地上有纸团 , 他很自然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筒里 ,_, 班会上 , 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 班主任发现了他 B 班主任发现了自己 C 自己被班主任发现了 D 这被班主任发现了 7 仿照下面例句的形式 , 以“爱”为话题 , 写一个句子 . (要求:所写对象不限 , 可写人、物、事、景必须抓住所写对象的特点 . ) 例句:人们都爱春天 , 爱她的风和日丽 , 爱她的莺歌燕舞 , 爱她的桃红
8、柳绿 . _ _ 8 给下边一则消息拟写标题 , 不要超过 10 个字(不含标点) . 据新华社长沙 5 月 23 日 电 湖南长沙、株洲、益阳等地近日发现了伪造的“北戴河”邮票 , 警方已介入调查这次大规模的倒卖、销售、使用假邮票事件 . 截至 21 日 , 株洲市已查获伪造的“北戴河”邮票 1300 多枚 . 邮政部门提醒说 , 可从三个方面辨别“北戴河”邮票的真假:一是看光泽 . 真邮票使用的是荧光油墨 , 假邮票使用的则是常规油墨 , 将真邮票放在荧光灯下一照 , 荧光很明显 , 假邮票则相反 . 二是看颜色 . 真邮票上的海水颜色较深 , 假邮票上的海水颜色浅得多 . 三是看字体清晰
9、度 . 真邮票上字体印刷等清晰规范 , 假邮票则比较模糊 .9 根据提示按要求做题 . ( 1 )这是某律师事务所对自己的职业内涵和职业精神的诠释 , 请你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进行简要评析 . _ _ ( 2 )每种职业都有自己的特性 , 请你从下面三种职业中 任选一种 , 拟写 3 4 句话 , 既要突出其职业内涵和职业精神 , 又要简洁凝练 , 隽永典雅 . (每句不超过 7 个字 , 不得套用上面的例子 , 也不得照搬古诗 . ) 选项:护士 农民 环卫工人_ _ 二、阅读并回答问题 (一)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 , 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 , 她气得大哭 , 请了几位本家来 , 把五叔喊来
10、 , 她当面质问他她给某人什么好处 . 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 , 她才罢休 .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 , 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如果我能宽恕人 , 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 解释下列词语 ( 1 )待人接物: ( 2 )罢休: 2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中加粗字“混”字用得恰当吗 ? 为什么 ? _ 3 文中画线部分可以表现出母亲什么品质 ? 从何看出 ? _ 4 结合全文来看 , 本文大部分写母亲谦和可亲的性格 , 可是在选文的第一段却主要突出母亲有刚气 , 用意何在 ? _ 3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各组加粗字读音不同的一组是 A 掺假 掺 和
11、掺 杂 B 哄抢 哄 堂 哄 动C 矿 藏 宝 藏 西 藏 D 声 调 调 动 音 调2 根据拼音写出字词 . 马 z n ( ) 红 sh ( ) 磨磨 cen cen ( ) sh ( )师 j ( )背 规规 ju ju ( )tu ( )灯狮子3 解词并造句 . ( 1 )翻来覆去: 造句: ( 2 )苦楚: 造句: 4 原文填空 . 父亲的手真巧 , 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 _, 装订成了两本 _ 的书 .5 “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 ? 你还可以怎样的理解 ? _ 6 下面是小明的同学在电话中给他说的一段话 , 加横线的部分有的有语病 , 有的表达不当 , 请加以改正
12、. 小明 , 你还是为迎接即将马上到来的校庆给我们“幼林文学社”写篇稿件吧 ! 体裁不限 , 诗歌散文小品都可以 . 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 . 你看 , 我们班已有十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 . 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件交给我 , 我给你们点拨点拨 . 请注意交稿日期截止本月底 .答: _ _ _ _7 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 一句话新闻 . 【湖南日报 5 月 27 日 讯】今日又有一种新型客机在长沙升空 . 自此从长沙乘坐南航班机飞往北京、广州、深圳的旅客 , 就可以坐上由南航公司引进的首架 波音 737-800 型客机 , 开始更加舒适的空中之旅了 . 据南航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张和平介绍 ,
13、 南航公司斥资 13 亿元引进的波音 737-800 型客机 , 是波音公司 737 飞机系列中最优良的机型 . 据悉 , 另外两架客机年内到货后 , 也将投入湖南分公司运营 ._ _ 8 随着时代的发展 , 一些新生的词汇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 例如:在网上常见的“美眉”(漂亮女孩)“莱鸟”(新手);由外来语演变的“酷”( cool )“秀”( show )等等 . 你怎么看 ? 随便说说 . ( 30 字左右 . ) _ _ 9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 , 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 这幅漫画的讽刺意义是: _ _ 4习题精选一、基础部分 1. 指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 A. 黝黑()
14、滞留() B. 愚钝() 轩昂()C. 侏儒() 炽热() D. 禁锢() 锃亮()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犀利 粗制滥造 B. 酒肆 鹤立鸡群 C. 器宇广袤无垠 D. 尴尬 无可质疑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她长着高挑的身材 , 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 , 无论走到哪里 , 都会鹤立鸡群 , 引人注目 . B. 这对夫妇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 . C. 臣受此殊誉 , 诚惶诚恐 , 感激不尽 . D.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 . 4. 指出没有用比喻和夸张的一项 ( ) A.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 ,
15、朝上倒竖 . B.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 C.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 , 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形象 , 来源于他的大胡子 . D. 一只宽宽的 , 两孔朝天的狮子鼻 , 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 阅读下文 , 回答 58 题 . 突然 , 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 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 , 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 5. 托尔斯泰( 18281910 年) ,_ 国作家 . 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_ 、 _ 、 _. 6.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格?运用这种修辞格的好处是什么? 7.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的含
16、义是什么? 8. 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是什么? 5习题精选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驿站 y 颔首 h n 畸形q 锃亮 z n B 犀利x 解剖 p o 侏儒 r 尴尬 n C 炽热 ch 凄惨 q 管束 sh 文绉绉 z u D 愚钝 d n 质问 zh 广漠 m 匿名 n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 f i_ 红 发 j _ 谦 x n_ 翻来 f _ 去 禁 _ 正 j n_ 危坐 广 m o_ 无垠 y u_ 黑 zh _ 留 3 用本单元课文作者或文中主角的名字回答下列问题 . ( 1 ) _, 一个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摸索的弱女子 , 以惊人的毅
17、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 创造了奇迹 . ( 2 ) _ 是世界文豪 , 他长相平平 , 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界的眼睛 . ( 3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_ 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 , 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 , 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 ( 4 )作者独处异国他乡 , 在失望中苦苦追求 , 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 , 却有一位老师 _ 给了他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 . 4 “东西”是个日常用语 , 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 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 . 请用“东西”一词分别造两个表示不同意思的句子 , 并结合语境解释其意思 . 造句:( 1 ) 意思: 造句:( 2 )
18、 意思: 5 根据情境限制 , 在下面句子空白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今年四五月份 ,SARS 病毒突然袭来 . 为最终战胜病魔 , 我国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在积极谋求国际合作的基础上 , 废寝忘食 , 日夜攻关 , 所取得的 _ 为世人瞩目 . A 成果 B 结果 C 后果 D 结局 6 从句式搭配的角度看 , 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我迷惘徘徊的时候 , 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就应坚如磐石;在我骄傲的时候 , 你呼唤我: _ ;在我怯懦的时候 , 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就应勇敢如山 . A 是山的儿女怎能居功自傲 B 谦虚谨慎是山的儿女的品质 C 是山的儿女就不能自满自足 D 是山的儿女就应虚怀
19、若谷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看到白衣天使为抗击“非典”而忘我工作 , 使我很受教育 . B 有没有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 是衡量一个优秀球队的标准之一 . C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 现已进入蓄水阶段 . D 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 , 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 8 下列选项中 , 与原文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上世纪 90 年代 , 当互联网开始在全世界普及的时候 , 美国的许多新闻煤体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站 , 利用互联网速度快、容量大、检索容易的特点 , 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开始了竞争 . 当时谁也没有考虑这种投资是否能够赢利 , 只想着先占领市场
20、 , 不落潮流之后 . 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 , 人们才发现 , 与以前经营的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不一样 , 网络是个“烧钱的炉子” . 许多网站在用完投资后纷纷垮台 . 一些大型新闻煤体的网站依赖传统煤体的支撑 , 虽然没有被冲垮 , 但也不得不改变以前那种疯狂的投资方式 . 网络如何能不依赖传统媒体而自立呢 ? 经过深刻反思 , 他们悟出一条:信息不能免费 . 于是 , 美国网络媒体竞相出台各种办法增加收入 . 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向上网读者收费 , 二是靠广告挣钱 . A 美国新闻媒体在网络方面的投资经历了一个由疯狂到理智的过程 . B 同传统媒体相比 , 互联网有速度快、容量
21、大、检索容易的优势 . C 事实证明 , 网络不能依赖传统媒体而生存 . D 美国网络媒体计划以提供网络有偿信息服务的手段来增加收入 . 9 根据语境 ,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 把句子补充完整 . 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 . 大自然因为有了水而有了灵性 , 有了生机 . 水是有灵魂的,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 _, 如 _. 10 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 , 为了塑造更美好的企业形象 , 打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 , 世界将会怎样 ? ”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 , 回答下面的问题 . ( 1 )广告中的“联想”一词 , 有哪两方面的含义 ? _ _ ( 2
22、)请你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 . _ _ 二、阅读并回答问题 (一) 他所改正的讲义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1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瞥见( ) 似乎( ) 勇气( )抑扬顿挫( )( ) 深恶痛疾( ) 2 解释下列词语 .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3 “正人君子”上的引号作用是: _. 它的修辞方法是: _, 其作用是: _. 4 “良心发现”的深刻含义是: _. 5 这段文字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_. 6 “他所改正的讲义”中的“讲义” , 与上文“我的讲义 , 你能抄下来么”句中的“讲义” , 含义是否相同 ? 如果不同 , 各是什么含义 ? 答: _ _ 7
23、“他所改正的讲义 , 我曾经订成三厚本 , ”这句的主语是 A 他 B 他所改正的讲义 C 讲义 D 我8 作者对丢失藤野先生的讲义感到不幸 , 其原因是 A 因为讲义上记载的内容是中国所没有的 . B 因为讲义被先生用红笔添改过 , 有很大的保存价值 . C 因为讲义凝聚着先生的心血寄托着先生对“我”的希望与友情和 “我”对先生终生难忘的怀念 . D 因为讲义凝聚着先生对中国新医学的希望 . 9 “便使我良心发现” , 这里的“良心发现”是什么意思 ? 答: _ 10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深恶痛疾”“恶”的正确读音是 _ ( A B C w ) “痛”的意思是 _
24、 ( A 痛苦 B 悲伤 C 深切) “为”的词性是 _ 词 , 读音是 _, 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 _. 11 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答: _ _ 6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自测: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脂粉奁( )胭( )脂目光灼灼( )朔( )方 凛冽(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 1 )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 . 博识: ( 2 )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 . 消释: ( 3 )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 褪尽 : 3. 揣摩品味下列语句 , 说说在表达上的好处 .暖国的雨 , 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 江南的雪 , 可
25、是滋润美艳之至了 . 4. 你认为作者在这篇散文诗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怀?二、阅读能力自测 阅读下段文字 , 做文后的题 . 暖国的雨 , 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是的 , 那是孤独的雪 , 是死掉的雨 , 是雨的精魂 . 5. 请简要概括选文内容 .6. 选文写的是雪 , 为什么却以描写雨开篇?试谈谈你的看法 .7. 揣摩“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 , 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 , 也听得它们嗡嗡地闹着”一句 ,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8. 作者笔下江南的雪具有怎样的特点?是通过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9. 作者笔下“朔方的雪”具有怎样的情态?其中蕴蓄了作者怎样的品格?10. 你怎样
26、理解“是的 , 那是孤独的雪 , 是死掉的雨 , 是雨的精魂”这句话?11. 本文既描绘了“江南的雪” , 又描绘了“朔方的雪” , 你更喜欢哪一种?请说明你的理由 .12. 选文饶有趣味地写了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 , 你做过怎样的雪中游戏?试写一段话描述一下有关情景 . ( 150 字以内)7习题精选 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睥睨 ( ) 咆哮 ( ) 污 秽 ( ) 犀 利 ( )虐 待 ( ) 踌躇 ( ) 鞭 挞 ( ) 罪 孽 ( ) 2 请将下列词语用到你所写的一个句子中去 . 祈祷 忏悔 3 填空题 (1) 郭沫若 , 中国现代文学三大 _ 人之一 , 著有诗集 _
27、 , (2) 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 _ . 这部历史剧是郭沫若同志于 _ 年在 _ 写的部历史剧 , 它借古 _ , 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 抨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 传达了人民 _. 课文选的雷电颂是第五幕第二场屈原的一段独白 . 这篇独自 , 一是对 _ 、 _ 、 _ 的期待与歌颂 , 一是对 _ 的渴望与追求 . (3) 啊 , 我思念那滴庭湖 ,_,_, 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 ! 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 那是自由 ,_,_ , 是诗 ! 4 请从文中举例说明象征手法的应用及其作用 . 作者用 _ 象征 _ 作用: _ 阅读理解 一、阅读 的舞台说
28、明 , 回答有关问题 . 屈原手足已戴刑具 , 颈上并系有长链 , 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 , 披衣 , 在殿中徘徊 . 因有脚镣 , 行步甚有限制 , 时而伫立睥睨 , 目中含有怒火 . 手有举动时 , 必两手同时举出 . 如无举动时 , 则拳曲于胸前 .1 上面的舞台说明主要交代了什么 ? 2 你认为上面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 二、阅读雷电颂的两段文字 , 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 光明呀 , 我景仰你 , 我景仰你 , 我要向你拜手 , 我要向你稽首 . 我知道 , 你 (A) 的本身就是火 , 你 (B), 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 , 火 ! 你在天边 , 你在眼前 , 你在我的四面 ,
29、 我知道 你 (c) 就是宇宙的生命 , 你就是我的生命 , 你就是 我 (D) 呀 ! 我 (E) 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 , 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 风 ! 咆哮吧 , 雷 ! 闪耀吧 , 电 ! 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 , 毁灭 , 毁灭 , 毁灭呀 !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稽首 ( ) 迸射 ( ) 2 结合文中标出的序号将 “ 你 ” 指代的对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 你 (A) 你 (B) 你 (C) 3 从语法的角度指出文中标有序号的三个 “ 我 ” 的用法 . 我 (D) 我 (E) 我 (F) 4 对于引文第二自然段 , 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手法的是 ( )
30、A 、作者运用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 , 表明自己没有眼泪 , 只有愤怒 . B 作者运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 , 表明自己要凭借雷、电、风的力量 , 把宇宙毁灭 . C 作者运用借代、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 表明只有 “ 雷霆 ”“ 闪电 ”“ 风暴 ” 才是 “ 我 ” 和 “ 宇宙 ” 的意志 . D 作者运用比喻、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表明自己永不妥协、战斗到底的意志 . 8习题精选一、积累与运用 1. 掌握下列字形字音 . 旸 谷 _ 姮 娥 _ 皓 月 _ 浸 _ 2. 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 , 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 , 就你喜欢的写几句 . 日: _,_. _,_. 月: _,_
31、. _,_. 3. 展开联想 , 续写句子 . 绿色推开春天的门 , 雷雨推开夏天的门 , _,_. 4. 模仿画线部分内容造句 . 我应当怎样歌颂我的家乡呢? 假如我是诗人 , 我就要用一首长诗 , 赞美她日新月异 , 蒸蒸日上的气象 . 仿写:假如我是 _.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 , 回答文后问题 . (一) 日为着追求光和热而化作一阵烟 , 一撮灰 . 月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 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 5. 自古以来 , 日都是光明、希望的象征 , 很多人都曾经歌颂过太阳 . 作者写“日” , 却用主要篇幅来赞
32、美飞蛾扑火 , 这是为什么?联系写作背景 , 谈谈你的理解 . 6. 你如何理解日中“生命是可爱的 .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 , 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 ”这句话的含义 . 7. “月”带给作者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这种意境 , 让你想到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8. 在月的结尾 , 作者引用了“姮娥奔月“的传说 , 说说你的理解 . 9. 日和月的创作仅一天之隔 , 而且两篇内容有一致之处:在日中 , 作者主要写光和热 , 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 , 作者主要写冷 , 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联系两篇 , 说说你对主题的理解。八年级下册课课习题精选参考答案一、 1 绯 荟 逊 匿 ji
33、j w xn g 2 (1)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 也作 “ 深恶痛绝 ”. 疾 , 痛恨 . (2) 光亮得可以当镜子照 . 鉴 , 照 . (3) 尽力 . 竭 , 用尽 . (4) 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 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 ( 山海经 ) 朝花夕拾按照作品的写作先后顺序来看 , 应依次是阿长与 ( 山海经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 因为作品的内容依次是童年、少年求学与青年时期东渡日本求学 . 4 标致:形容十分丑陋;精通时事:指精通一些无聊的事情;正人君子:指反动文人 . 二、 (一)、 1 日本 “ 爱国青年”查“我”的听课笔记一事 . 2 D 3 深深的自责精神 , 作者并不因为自己是误看到这一幕而原谅自己 ,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自省精神 . 4 D 5 “ 匿名信事件 ” “幻灯片事件” 本课自测答案 一1 C 2 D 3 ( 1 )解释:仁爱慈母 . 造句:略 . ( 2 )解释:依据事实问明是非 . 造句:略 . 4 C 5 A 6 D 7 略 8 “北戴河”邮票有假;或者:警惕伪造的“北戴河”邮票;湖南发现假“北戴河”邮票 . 9 ( 1 )内容方面:一表明从业态度 , 二突出职业特点 , 三彰显职业精神 . 语言方面:可从句式、遣词用字、修辞三方面回答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