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妙言妙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北碚区实验小学 冉高明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运用默读、浏览、扫视、跳读、批注等阅读方法阅读材料,感知领悟语言的妙用。 2、 引导学生关注语境,重点从主人公的思维方式,妙言的表达效果上领悟妙言,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妙言。 教学重、难点: 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感悟语言在生活中的妙用。 教学准备: 组织群文材料,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故事激趣,感知语言的妙用。 1、 教师讲《唐伯虎题诗贺寿》的故事。 2、 师小结:像故事中,能让大家转怒为喜的语言,我们称为——“妙言妙语”(出示课题)。 二、 阅读品味,领悟语文的妙
2、用。 1、 共同阅读《周恩来的派克钢笔》。 (1) 思考:美国记者说了什么?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质量好) (2) 如果是你,听到了这样的话,你会怎么想? (3) 周恩来是怎么反驳的?他的回答妙在哪里?(钢笔的来历有意义) (4) 师小结:面对美国记者的冷嘲热讽,周总理毫不示弱,抓住钢笔的来历,说自己觉得从朝鲜战场上缴获来的战利品很有意义,所以把它珍藏了起来,给了美国记者强有力的回击。像这样迂回反击的语言表达方式,叫做明褒暗讽。这样的艺术表达,既避免了尴尬局面的出现,又对狂妄的记者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这就是妙言妙语的魅力。 三、 学生合作阅读《“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张作霖手黑
3、》《晏子谏杀烛邹》。 1、 出示阅读要求: (1) 自由读读短文,勾画出文中的妙言妙语。 (2) 四人小组讨论:这些语言妙在何处? 2、 阅读分享,达成共识:领悟在一定语境下,以错明志、调换词序、正话反说等语言的绝妙。 四、 自主阅读《闹饥荒的原因》。 1、 学生自主阅读,体会语言的妙用。 (1) 文中有哪些妙言妙语? (2) 这些语言妙在哪里? 2、 反馈信息,感受语言的妙用。 3、 小结:针对资本家对自己的嘲讽,潇伯纳毫不示弱,运用艺术的语言表达,揭示了资本家赤裸裸的剥削本质。 五、回扣故事《唐伯虎题诗贺寿》,让学生说说诗句中的妙言妙在哪里? 六、拓展延伸,
4、运用语言。 1、 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运用妙言应对。 (1) 在美国第83届奥斯卡奖颁奖会上,发生了这样一幕(播放视频)。 (2) 最佳女主角获得者,著名的女演员詹妮弗劳伦斯在上领奖台时摔了一跤,猜猜看,她在获奖感言中会说些什么?(感谢大家的厚爱,给了我这份殊荣,也许大家认为我获得这样一个奖项很容易,其实,大家刚才都看见了,在演艺路上,我就是这样一路跌跌撞撞地走过来的。) 2、 一位客人在喝啤酒时,发现杯中有一只苍蝇,他要求服务生给自己换一杯,想一想,他会对服务生说些什么?(服务生,请你给我换一份你们店里最好的下酒菜。) 3、 学习小结:“妙言妙语”, 魅力无穷,善于运用“妙言妙语”,
5、那更是一个人的本事。愿“妙言妙语”随时伴着你,永远快乐、幸福。 故事: 唐伯虎题诗贺寿 有一次,江南才子唐伯虎去给一位尊贵的妇人贺寿。席间,有人提议请唐伯虎为老妇人作诗贺寿。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唐伯虎答应了。 他让人准备好纸墨,大笔一挥,刷刷刷写下了一句:“这个老妇不是人,”客人们个个大惊失色,儿孙们也是愤愤不平。 唐伯虎见众人惊慌失措的样子,他微微含笑,不慌不忙地写下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一看,都转怒为喜了。 唐伯虎看了众人狂欢的场面,又写一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这下,热烈的场面像泼了几缸冷水,一下子冻结了。众人禁不住勃然大怒,儿孙们更是怒不可
6、遏。 见到这个样子,唐伯虎一甩手,写下了最后一句:“偷得蟠桃奉至亲。”众人看后,又都翘起了大拇指,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群文材料: 选文1 周恩来的派克钢笔 20世纪50年代初期,周恩来总理接受一名美国记者的采访。那位美国记者见桌上放着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便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总理答道:“提起这支钢笔啊,那可说来话长了。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笔,是一支在朝鲜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我觉得有意义,就珍藏了这支钢笔。” 选文2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 清末,曾国藩率领湘军攻打太平军,连续几次都败于湖南岳州、靖港。
7、作为湘军的首领,曾国藩痛不欲生,他陷入了一种绝望的状态中,他曾想以死洗辱,而投入到江中。但被其左右救起后,他就上书朝廷报告军情。奏折上有一句话是“臣屡战屡败……请求陛下责罚。”其左右建议曾国藩把“屡战屡败”换成“屡败屡战”,曾国藩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奏折上的这句话就变成了“臣屡败屡战……请求陛下责罚。”当朝廷看到他所写的奏折后,不但没有责罚他,反而更加重用了他。 选文3 张作霖手黑 张作霖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雄居东北时,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对日本人的各种要求均拒不合作。他对付日本人的办法也别具一格。有一次,张作霖出席一个酒会,酒过三巡,一位来自日本的名流请张作霖
8、赏字,他知道张作霖出身绿林,识字有限,想当众出他的丑。张作霖明知这是故意刁难,但在大庭广众之下,盛情难却,就满口答应,吩咐笔墨侍候。他题完了字,落款为“张作霖手黑”。那个东洋名流瞅着“张作霖手黑”几个字笑出声来。机灵的随从连忙凑近大帅耳边提醒:“大帅,你写的‘墨’字少了个‘土’,把‘手墨’写成了‘手黑’。”张作霖一愣,但马上镇定了下来,故意大声训斥随从道:“我还不知道‘墨’字下面有个‘土’吗?这是日本人要的东西,我怎么会给他们‘土’呢?这叫‘寸土不让’!”话音刚落,满座喝彩,那几个日本人讨了个没趣,只好悻悻退场了。 选文4 晏子谏杀烛邹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
9、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其一,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其二,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其三,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所以现在要杀死你。”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选文5 闹饥荒的原因 有一次,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应邀去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宴会。宴会前要进行一个演讲,当轮到很萧伯纳发言时,一个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资本家说:“啊,萧伯纳先生,一见到您,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微微一笑,答到:“嗯,先生,我一见到你就知道了世界闹饥荒的原因。”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