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结合国内外专家的建议和自己教育教学的体会,与你交流一下,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孩子爱不爱看书,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当然,这需要教师对家长进行有效地指导。教师应该告诉家长,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家长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册,通过感观来刺激、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家长一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孩子把喜欢看的图书随时利用零
2、散时间,一方面,家长要给予时间的保证,另一方面,家长要引导孩子进行交流,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家长不必过多的去管他。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三、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
3、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一般说来,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阅读童话故事,中年级的学生由童话故事逐渐向写实文学过渡,到了高年级,相对来说基本可以阅读大部头的书籍。总之,对于孩子选择的书目,教师、家长要把选择书籍的权利交给学生、孩子。 四、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专家们认为,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这方面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因为,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最好能号召家长们也拿起手中的书,与孩子一同阅读,创设家庭阅读的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