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5 ,大小:483.35KB ,
资源ID:5591078      下载积分:5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55910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紫***】。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紫***】,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乡村振兴示范村申报材料【六篇】.pdf)为本站上传会员【紫***】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关于乡村振兴示范村申报材料【六篇】.pdf

1、关于乡村振兴示范村申报材料【六篇】【篇 1】乡村振兴示范村申报材料 奋力拼搏绘蓝图-*县*村美丽宜居示范村申报材料*村位于县城西 2.5 公里处,滨河路北侧,靠近县城,交通十分便利。风光秀美,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 600 毫米,是天然的消夏避暑圣地。*村属 2021 年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历史悠久,水美,广聚人气,全村共有 175 户,508 口人,劳动力 238 人,党员34 名。全村土地总面积 4.5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347 亩,林地面积 2752 亩,粮食播种面积 331 亩,粮食总产量 68.2 吨,人均纯收入 5848 元。*村以创建“美丽、生态、宜居”村为目标,近年来,全面

2、加强基础设施、产业转型、文化、卫生、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建设。目前,该村村容村貌整洁、美丽,民情敦厚,民风淳朴。并先后被省、市、县评为“旗帜示范党支部”、“新农村建设红旗村”、“计划生育先进村”、“文明示范村”“卫生整治先进村”、“新能源建设先进村”、“公路建设先进村”、“省级健康村”等。一、强抓班子建设 村两委班子明确提出了团结保稳定,实干促发展,建设坚强有力党支部村委会的响亮口号。一是村支两委班子着手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制度办事,规范了党支部工作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相关制度,实行了村级事务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真正做到村里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问、事事有着落。二是

3、每季度召开党支部大会,研究讨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干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完善了*村村规民约,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形成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永葆组织的先进性。二、致力转型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快主导产业的转型发展,一是对村办煤矿进行了改制,明确了村集体、村民、煤矿的利益,维护了村集体、村民和煤矿的各自利益,保证了村办煤矿的健康发展。二是采取地下支持地上、转型发展的原则,投资 400 余万元,新建800 吨蔬菜保鲜库,由传统农业和资源业向其他产业转移,对采摘的蔬菜进行保鲜保存,带动了周边设施蔬菜的发展。充分利用城郊优势,积极鼓励村民大力发展交

4、通运输业。目前,全村有 80%的农户开着四轮车跑运输,近 70%的妇女被安排在煤矿和蔬菜大棚工作。通过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组织村民进行土地流转、开展各类培训教育活动,加大对外劳务输出力度,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三、加快生态发展*村是一个以煤炭和传统种植业为主的村,为加强生态发展,改变群众传统生活习惯。一是集中新建大型沼气池 3 口,积极宣传节能吊炕,全村 100%的农户用上干净的沼气,睡上了节能的吊炕。二是大力推行农村“四改”工程,全面完成了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三是生产便道覆盖全村,电网改造、农村有线电视覆盖、网络全覆盖、自来水管改造全面完成,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全体村民的水费、电费

5、、电视费都由村集体交纳。四是按照“外突出特色,内优化功能”的要求,对全村农户房屋进行统一粉刷。四、狠抓环境卫生*村、支两委始终把环境卫生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抓。投资 18000 元配置了保洁车一辆,专职保洁员四名,每人负责一片,每天早上 8 点定时清理垃圾,保证垃圾一日一清,并有专门的垃圾填埋场。除此之外,村、支两委每月 25 号组织村民对河道进行清淤,对花木、草坪进行打理。至 2021 年实行以来无论天阴下雨、过时过节从未间断过,久而久之在井玉沟才村形成了惯例,大街小巷处处干净整洁。污水主要是生活用水,每家每户都接有下水管道同县城管道相连进行排放。通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呈现在眼前的井玉沟村是

6、宽敞笔直的通村公路、整洁干净的大街小巷、别致新颖的农房民宅、林立耀眼的节能路灯和靓丽美观的文化广场。五、强化公共实施*村紧紧围绕中央新农村建设的 20 字方针,对新农村进行整体建设规划,高标准规划了住宅区、绿化带、休闲区、活动室、文化娱乐场等设施。先后投资 200 多万元,完成街道硬化 29600 多平方米;投资 185 万元,完成了河道整修 1100 米;投资 172 万元完成了休闲公园建设,投资 37 万元完成了绿化带建设;投资 40 万元完成了门牌楼建设,投资 29 万元安装完成了街道亮化工程,投资 18 万元完成了村电力增容、网络通讯整修工程;投资 23 万元完成了文化大院建设、便民超

7、市和村卫生所建设,投资 120 余万元完成了了学校、办公楼建设。六、调动村民积极参与 一是按照*村村规民约,适时开展了八荣八耻学习、十星级文明户和平安家庭创建、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调动全体村民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高村民素质。二是组织发动村民义务进行卫生清扫、堆放物清整、垃圾清理等,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使村域环境卫生秩序得到彻底改观。如今,全村已评选出了文明户100 户,遵纪守法光荣户90户。井玉沟村连续十年无一例计划外生育,连续四年被评为“综治先进村”。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实现了“以点带面,共同进步”,的目标,正确树立了群众的争创意识,提升了群众参与和示范创建的积极性。七、奋力拼

8、搏实现美好乡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打造“美丽、生态、宜居”村的步伐。依托井玉沟村,交通便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靠近*山、麻衣寺等旅游景区的特点,打造绿色生态、休闲旅游一体模式的美丽新农村。一是打造生态旅游地。预计投资 100 万元,新建占地 100 亩的绿色采摘园,投资 150 万元新建农家乐休闲中心。采摘园和农家乐休闲中心内设新鲜果蔬园、棋牌室、茶艺厅、餐饮区、自助烧烤区、土特产品区。在这里,春可观花,夏可纳凉,秋可品果,冬可赏雪。亲近自然,寄情于山水。真正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地。采摘园和农家乐休闲中心采用股份制的方式创建,村集体和每户村民都占有股份,带动了村民的

9、积极性的同时也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完善公共服务。投资 300 万元,建设综合性老年服务中心。综合性老年服务中心集居住、养老、医疗、保健、文体等功能于一体,内设居住区、康复区、医疗室、文化室、健身广场、花园等,能为老年人家庭提供一个高标准的生活居住环境,极大的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倡导并实际践行“品质养老”的服务理念。同时,建立老年人管理与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助老、扶老活动、老年人文体活动的辅助性、服务性工作;开展对贯彻落实老龄政策法规、实施老年人优待、老年人生活状况等的调研工作;提供老年人咨询服务;负责有关老年人服务基础设施的日常管

10、理和维护工作,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项目实施后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周围区域的城乡面貌,还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文化社会经济效益。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对失地农民和无地、无收入、无保障、重度残疾等人员进一步完善农保、低保等制度,确保人人有保障。对全村70 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给予 500 元的生活补贴,并且在年终进行慰问,确保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建立健全助老制度。随着*村全体村民的齐心协力,干部群众的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一个村风文明、生产发展、美丽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在梁余大地迅速崛起。【篇 2】乡村振兴示范村申报材料 XX 乡是 XX 市最大的农业乡,原隶属 XXXX 旗,1997 年全建

11、制划归 XX 市 XX 区,辖 17 个行政村,81 个农业社,总人口 1.5万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水的制约,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大田作物玉米为主,农民增收步伐缓慢。近年来,XX 乡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狠抓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全乡经济社会在短期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4 年,全乡完成工农牧业总产值 3.84 亿元,同比增长 91%;财政收入突破 1600 万元,同比增长 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215 元,同比增长 30%。2005 年截至7 月底,全乡财政总收入完成 3035 万元,实现了历史新高。一、抓

12、教育,严管理,强化队伍素质 农村干部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该乡充分认识到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促进农村改革的深入,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致富达小康,所以该乡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的素质作为加快发展的基础,想办法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抓好理论学习。坚持党员干部学习日制度,每周的星期五下午为规定的学习日,全体党员干部都要进行集中学习,通过学习十六大精神、党章和农村政策法规等,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法制意识,通过观看党员电教片及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抓实用技术培训。该乡经常聘请市、区农业、科技部门专家到乡里为党员

13、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鼓励和引导党员干部参加农函大、农广校、电大的学历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利用电教设备,学习外地增收致富经验。近年来通过现场指导、外出参观等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 20 场次,组织赴银川、山东、河北等地的种养殖示范基地观摩学习班 5期。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使党员干部扎实地掌握了至少一门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对全乡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狠抓干部作风。在抓干部作风中,乡党委把党员领导干部包农促富作为实施“富民工程”、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的着力点,结合三个代表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帮扶活动,先后制定了领导、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明确帮带

14、任务,实行不见成效不脱钩,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解决了一批基层群众生活中存在的急事难事和愁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凝聚了民心,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近三年来帮扶 100 多户农民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同时XX 乡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要求每位干部从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张笑脸做起,从群众不满意做起,做到群众满意为止,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广大干部身体力行的工作实践,使群众切身感到转变作风给全乡带来的一派新气象。二、定思路,调结构,开辟致富新路 为了帮助群众寻找到增收致富的路子,该乡围绕市场开展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直接座谈,结合乡情确定了以种植葡萄、反季

15、节蔬菜和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两大结构调整主攻方向。教育群众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经营方式,拓宽发展思路,挖掘生产潜力,同时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在结 构调整方面带好头,领好路,以典型示范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在全乡 17 个村中树立了近百名致富典型,并组织了“看典型、学先进”等参观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切实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经常邀请市、区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葡萄、枸杞栽培、剪枝及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包村干部、乡科技服务站的技术人员,蹲点入户与农民群众并肩作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促进了种养殖结构的调整。通过成功的示

16、范,实实在在给全乡农民起到典型引路,样板带动的功效。在致富样板的带动下,全乡种养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加快,截至目前全乡葡萄种植面积达到 1900 多亩,紫花苜蓿 2000 多亩,小尾寒羊存栏达到 10000 多只,奶牛200 多头,肉牛 300 多头,新建标准化棚圈 500 处,青贮氨化池 48 个。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该乡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一是制定利农惠农政策,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农户给予政府补贴。在市区两级补贴的基础上,乡里对葡萄种植户每亩补贴 280 元;建设日光温室每亩乡里补贴 2000 元;牧草种植每亩乡里补贴 25 元,极大的调动了农户产业调整的积极性

17、;二是与各村签订结构调整责任状,制定乡、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凡完成葡萄、日光温室 80%任务的村,每超 1 亩分别奖励乡、村干部 30 元和 300 元。仅 2005 年新植葡萄 744 亩,补种 480 亩。三是推进牲畜良种化进程,继续实施以“自繁为主,外调为辅”的“牛羊良种”工程。根据村民的意愿,结合全乡实际,乡政府投资 7 万元从山东东营调白头杜泊种羊 5 只,对本地的小尾寒羊进行品种改良。同时投资 18 万元新建牛羊冷配基地一个。三、办实事,解民忧,服务人民群众 该乡努力转变职能,切实为社会各项事业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该乡高度重视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良

18、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2005 年投资 40万元完成了渡口村泵站改造,并解决了补水工程缺口资金 60 万元;投资 40 万元整修农田道路 15 公里;投资 220 万元的 5000 亩中低产田改造续建项目已接近尾声;同时又投资 5 万元落实农村改厕项目;投资 70 万元启动修建新红线村级公路。在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切实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针对农民贷款难问题,该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并为农民贷款提供保证金 50 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针对农民子弟上学难问题,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助学基金,目前已投入 7 万元扶助了 93 名贫困大学生;针对乡卫生院医疗设备简陋的问题,协调上级

19、有关部门改善乡卫生院医疗条件的同时,党委、政府为卫生院匹配 2 万元,新购进了 9 万元的医疗设备,有效提高了乡卫生院的医疗条件;与党建指导员共同配合,协调上级有关部门,为本地农民开办驾驶员培训班,费用减免 600 元的同时党委、政府又为农民补贴 100 元,使农民既得了实惠,又掌握了技术;针对影响农村稳定的财务问题,乡党委、政府进一步修订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账乡管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了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村帐乡管制度和定期集中记帐等相关制度,与此同时,成立专门的旧帐清理领导小组,对各村的遗留水费等旧帐进行彻底清理,并予以公开,让群众明白,干部清白,促进农村稳定;针对干群矛盾引发群众上

20、访问题,乡党委、政府坚持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的原则,进行认真的调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篇 3】乡村振兴示范村申报材料 XX 行政村位于 XX 镇 XX 部,全村 XX 户、XX 人,党员 XX 人。为了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发挥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作用,XX 村班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充分利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全村党员进行集中学习,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机制;对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担当,明确职责要求,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划分责任区,包片包户,充分发挥了党员的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动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村民团结稳定。XX 村村集体经济

21、以光伏发电和车间、大棚、土地、集体资产出租等收入为主,2018 年底村集体收入达到 30 万元,2019年预计可达到 40 万元。全村以木制工艺品加工和大棚种植为支柱产业,木制品加工以小规模、分散式特点为主,产业发展方式灵活。目前,XX 村已有木制工艺品加工个户 XX 户,能够提供近 200 个就业岗位,有力地带动了 XX 村及周边村的村民就业和收入的提高。大棚种植主要以 XX 和 XX 为主来带动本村农户发展大棚种植。XX 村是 XX 镇重点打造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自 2018 年7 月份 XX 村开始建设美丽乡村以来,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硬化路面、种植植被,美化环境。XX 村动员全村

22、村民,进行村居环境清理和打扫,提高村民绿色、健康和卫生的生活意识;XX村有树林百余亩,常年栖息有白鹭和灰鹭,生态优美宜居。【篇 4】乡村振兴示范村申报材料 党的十九大首次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并再次强调,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回顾新农村建设发展历史,从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具体要求开始;到 2007 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

23、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条件”;直至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把“新二十字”方针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要求。从新农村建设的脉络延续可以看出,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进行了升华,提出了更高目标,也能非常清晰的看出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伟大构想,XX 乡党委政府一班人进行了探索,寻求了一条产业发展为载体,乡村旅游为龙头,挖掘农俗文化,走上了一条产旅结合、文旅结合发展之路。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报告。一、近年来 XX

24、 乡乡村振兴探索推进情况(一)乡村旅游促进发展 杨家河景区已经形成规模,旺季日均接待游客达到 3000 人次,竹筏和乌篷船项目日均营收入 2000 元以上,全年实现村集体经济 70 万元。打造松林塘村漂流项目,目前共实现收入 60余万元。开办农家乐 8 家,培育带动松林塘、杨家河、周公寨三村 50 多户贫困户就业或发展。贫困户、留守老人在景区售卖农副产品,也能稳定增收,实现了旅游富民。2018 年 12 月 19日,XX 市长调研杨家河乡村,对旅游促进脱贫攻坚给予高度评价。XX 局也通报表扬我乡旅游促进脱贫攻坚工作,XX 日报两次刊载 XX 乡村振兴。(二)产业转型升级 全乡已完成香桃种植 4

25、000 亩,其中最早批次 2000 亩今年就将挂果,XX 将以此举办首届桃花节。贫困户户户都有种植(政府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无劳力贫困户由村代管和入园分红),解决了长效增收问题。杨家河香桃产业园 1000 亩,贫困户稳定分红,青河村奔康产业园种植猕猴桃 400 亩,贫困户全部入园。周公寨村众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香桃、蜜柚600 亩,兴鑫养殖专合社养山羊 400 余只,种皇梨 500 亩,两个园区吸收群众 40 多人入园务工,发放工资 30 余万元。皇梨参加省农博会,受到 XX*、X*好评。引进蜜生元蜂业项目,建成 XX 西部最大中蜂养殖基地,带动群众养殖中蜂 400 余箱。我乡还发展柑橘、

26、李子、枇杷、李、杏等水果种植(规模均在100-600 亩之间),打造川北水果之乡。产业转型与乡村旅游互为补充,为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挖掘民俗文化 近年来,XX 乡按照生态美、设施美、产业美、人文美的要求,不断挖掘民俗文化。将打夯、碾米等古老的农村生产生活场景展示给游客;同时在节假日时期还举办牛灯竹马等民俗表演。积极探索民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把文旅结合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推动美丽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二、XX 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解决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涉及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解决问题需要全方位、一体化通盘考虑,统筹

27、实施。通过我们调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主要有 4 个方面。一是产业不强的问题。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也是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就 XX 乡来看,农业领域民营经济总体来看还很不发达,农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二是收入不高的问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实现乡村振兴,农民的收入上不去,会直接带来民主管理、居住环境、农村乡风的一系列问题。三是农村环境差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把二十字方针中“村容整洁”调整到“生态宜居”,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要求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越。近几年,尤其是 2016 年以来,我乡虽然通过持续不断的新农村建设,尤其是

28、加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力度,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解决垃圾污水乱扔乱泼、秸秆乱堆乱烧、畜禽散养等问题还任重道远。四是农村基层组织能力弱的问题。“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基层组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目前基层组织老龄化严重,在接受信息,运用新的治理手段方面严重不足。三、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 本人通过在基层几年工作与探索中,结合当前实际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几点建议。第一,要制定规划,明确标准。要结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制定出既符合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又体现人文经济特色的总体规划。规划制定要因地制宜,防止片面追

29、求“高大上”。在规划制定的基础上,要明确实现乡村振兴的标准,标准的制定要切实对准新“二十字”方针,确保工作不跑偏、不走弯路。第二,要发展产业,富裕农民。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水平,为乡村振兴打好坚实基础;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盘活农村集体资源,增强村集体的自我投入能力,要把富裕农民作为发展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三,要改善民生,提高质量。要把当前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着力改善农村民生。要真正做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点加强农村路、水、电、气、房、厕、网的建设;要加大投入,进一

30、步完善农村养老、教育、医疗、大病救助等社会服务体系,尤其是政府的“兜底”服务,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第四,要抓好试点,探索路径。按照新“二十字”方针内容,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打造试点,树立标竿,探索路径,为全面科学推进乡村振兴积累经验。第五,要宣扬典型,引领示范。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典型,树立典型,让广大农民看得到,学得着,同时增强典型的荣誉感。要通过召开现场会、推介会、帮扶对接会等有效形式,增强引领示范作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第六,要强化培训,提高能力。要以加快农民职业化为目标,培育一大批以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

31、营、立志扎根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加强农业战线干部队伍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同时要加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培训,统一思想,鼓足干劲,提高能力。第七,要整合资金,加大投入。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农业农村仍然是全社会最薄弱板块,农民仍然是一个最弱势群体,要真正按照中央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要整合力量,打破部门利益,克服本位主义思想,创新农业农村的投融资模式,把更多资金吸引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第八,要强化领导,形成合力。加强组织领导的核心就是党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视,一把手重视,从上到下就都会重视,事情也就能抓紧、抓实、抓好。从长

32、远看,要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的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保证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从当前情况看,要缕顺与住建、发改、财政等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合力,加快建立起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篇 5】乡村振兴示范村申报材料 十九大报告建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根据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村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下寨村通过制定规划,抓牢基层党建,完善基础建设,壮大产业支撑,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乡风文明等不断加强下寨村美丽乡村建设。一、基本情况。坑洼洼的泥路一直延伸到脚下,旁边低矮的旧木屋感到压抑,晴天出灰,雨天出泥是村民们记忆中

33、的样子。自 2013 年下寨村被列为*首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以来,客楼镇整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农村文化建设、村级阵地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等项目,集中抓好下寨村美丽乡村建设。从那以后,高原上的辉煌明珠慢慢诞生。下寨村相继被评为美丽乡村、贵州省十佳最美丽的观赏花地、乙级旅游村寨、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村。客人楼下寨位于*西北部,距集镇中心 1.6 公里,全村管辖 7 个村民小组,共有 289 户 1226 人,其中建卡贫困家庭 85户 329 人,已有 74 户 298 人。全村总面积 7.52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1298 亩(田 804 亩,土 4

34、94 亩)。森林覆盖率 70.44%,辖区内地势平坦,海拔在 850-1500 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3.9,年降雨量 1290mm,是天然“氧吧”和绝佳的“避暑胜地、养生天堂”。下寨村红豆杉群为客楼镇两个庞大的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之一。全村存有大大小小的野生红豆杉数千株,胸径达 50cm 以上的有 60 株以上,其中一株红豆杉树龄达 2000年以上,需 5 人合抱,是迄今发现的亚洲最大的野生红豆杉,誉为“亚洲红豆杉王”。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抓好基层党建,配强村组队伍。针对一些村庄职务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客楼镇党委立即在职干部队中选拔 30 岁以下、本科文化程度的一位。志,担任下寨村的支

35、部书记。该同志到岗后,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群众高度认可。同时,选配和管好用好村“第一书记”,让“第一书记”完全融入脱贫攻坚和村务工作,杜绝“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两张皮”、“水与油”等不良现象。由于工作务实、群众认可,下寨村“第一书记”田启金同志先后被县委表彰为“全县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州委表彰为“全州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委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二)抓好规划引领,明确建设方向。2018 年下寨村已完成景区规划设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下寨村将充分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这一独特自然资源,规划建设红豆杉康养基地,坚持农旅、文旅、体旅、医养相结合,着力

36、打造“森林人家”及红豆杉康养村落,建成集康复康养、休闲度假和避暑旅居旅游目的地。(三)抓好基础建设,提升旅游内涵。目前,已完成下寨“森林康养基地”景区建设规划。通过项目整合,投资 1000 余万元完成景区旅游路网、供水设施、慢行系统如游览步道等建设,投资 500 余万元完成景区接待场所、紫藤长廊、景区护栏、休闲垂钓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投资 300 万元完成景区农家乐示范点建设,利用人居环境建设资金 1130 万元,修建休闲亭,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 2 处。2018 年,启动实施千亩莲藕产业园项目 1 个(首期实施 400 亩),建成红豆杉苗木基地 1 个(120亩)。2019 年,成功举办“*客

37、楼镇首届避暑文化周”,吸引游客 8 万余人,直接旅游收入 500 余万元。(四)抓好环境治理,打造美丽乡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改变村容村貌。一是加大对村庄环境的整治力度,拆除了“三废”(废圈舍、废厕所、废墙墟),全面整治公路沿线滥搭乱建,添置了垃圾桶 50 余个,配备护林员 5 个,聘请保洁员 17 个,负责清理主要通村通组公路及公共区域,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扩大“以奖促治”政策影响面;三是以一线作战队队长包村、驻村队员包网格,

38、987 帮扶干部包户的原则,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整治主体责任,以“3+N”工作制度为抓手,严格按照“五净一规范”要求,组织全体 987 帮扶干部打扫好自己帮扶户的环境卫生,做到户户责任落实到人。(五)抓好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下寨村充分依托高山云雾茶叶、荷花产业基地、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等旅游优势产业。一是依托高海拔气候优势,打造以高山云雾茶为代表的茶叶产业带,种植面积 350 亩,年均产值约 2400 余万元,惠及群众 291 户 1231 人;二是依托连片农田优势,2019 年村级合作社流转整合土地 360 亩用于实施莲子种植项目,预计亩产 80 公斤,年均产值约 140 余万元,覆盖全村贫困

39、户 85 户 327 人。同时修建千米观光木栈道(956 米)、百米紫藤长廊(248 米)、百亩荷花鱼塘等农业观光配套设施;三是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优势,打造“森林人家”和红豆杉康养村落,全村共有野生红豆杉10000 株左右,100 年树龄以上的红豆杉 100 余株,拥有亚洲最大红豆杉树,杉胸围 5.85 米,树高约 30 米,覆盖了约 500 平米地面,长期晴天有“红豆杉雾雨”奇观。同时流转土地 120亩发展红豆杉苗木产业,着力从药用、观赏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做强红豆杉产业;四是依托丰富的冷水资源优势,村级合作社流转连片水田 50 余亩,建成荷花鱼塘养殖基地 1 个,荷花垂钓鱼塘 1 个,观

40、赏鱼塘一个,该项目覆盖群众 291 户 1231 人。(六)抓好活动载体,建设乡风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使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树立文明乡风,激发群众脱贫信心。客楼镇将乡风文明与精准扶贫同步部署,不仅在增收入”上想办法,更在“富脑袋”“健精神”上下功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从根本上“治懒病、拔穷根”。【篇 6】乡村振兴示范村申报材料 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周山村与时俱进,开创了新

41、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局面,成了偃师市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抓好党建,全心为民 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是村里的主要任务,为了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为党员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周支书带领村两委班子,投资改善了党员活动阵地。更换了桌椅板凳,制作了党建书柜,安装了空调、音响,配置了投影仪器,优化了学习环境,利用现代化的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周山村共有党员 41 名,这 41 名党员,是村里的中流砥柱,是党联系农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群众中的贴心人。在他的领导下,党支部每月一次碰头会,传达上级精神,总结前期工作,布置下期任务。全体党员定于每月 26 号为学习日。一方面

42、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认真执行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努力营造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环境,使班子成员之间能互相通气,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党员是群众的榜样!为了体现党员的服务意识,党员定期在村里公共场所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在路边村口义务植树。在扶贫攻坚战中,党员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无私奉献,敢于担当。在他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引导和带领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投身小康村的建设。二、争取项目改善公益设施,服务群众生产生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建

43、设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让村里群众都有丰富的业余生活,村支部克服困难,筹措资金,为村里建了两个文化广场,广场周围安装了功能多样的健身器材,有篮球场地,乒乓球台。晚上文化广场最热闹,有散步的中老年人,有打篮球和打乒乓球的孩子们,健身器材利用率很高,男女老少上上下下,其乐无穷。广场东南角活动室门口音响响起,跳舞的中青年妇女开始上阵。优美的舞姿,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北文化广场的东面,是 2015 年新建的文化舞台周山剧场。逢年过节,村里宣传队都会为群众奉献文化大餐,在舞台上演出精彩的节目,那些演员们上台表演节目,下台下地劳动,真是群众性的文艺活动,给乡亲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周山村南文化广场北

44、面,建有一个周山村家风家训馆,馆内有浓浓的文化气息,馆壁四周板面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馆内文字中正能量的引导和榜样的力量,让每一个进馆的周山子孙都会有一次心灵的洗涤和道德情操的升华!他集周山村之智慧建造的家风家训馆,是造福周山后代的基地!为营造文明村风,尊老爱幼,纯朴民风,和善家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要想富,先修路,周山的原出村道路狭窄,限制了大型车辆的进出,也限制了村民的增收。生产路是土路,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村两委讨论决定:出村路一定要扩宽,生产路一定要硬化。可是在修路过程中,占谁家地都心疼,在以土地为生的周山村民,视土地为生命。党员干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换位思考,从群众切身利

45、益出发,和有关群众谈格局,谈利害,谈发展。最终,达成共识。出村路 2400 米进行了扩宽,村里经济作物运出更加通畅了!村民出入更加方便了,减少了因雨后土路的泥泞造成的生产损失。他真正把“要想富先修路”贯彻到位了。扩宽道路完成后,村两委深谋远虑,又考虑解决排污问题。要挖排污渠,会破坏有些家庭的一些建筑,会暂时阻碍正常出行,有时还要个人出工,有个别村民暂时不理解,村里召开两委会、党员会,分头给群众做工作。如今,周山村大街小巷没有污水,街道干净整齐。只要进入周山村的人,无不绝口称赞,周山村真干净!周山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十年九旱。村两委想尽办法,投资又为村里打了三眼机井,扩大浇地面积 500 亩。结合

46、村水利条件优势,村里又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以种植葡萄,大葱,红萝卜,西瓜创收致富,并打出了品牌。市区常常有外地商贩,果蔬前边都加“周山”二字用周山品牌,可见周山果蔬品牌名声之大。在今年春天无雨情况下,周山村浇地不停,一眼望去,到处绿油油的麦田和果树,还有出土不久的西瓜大葱。保证大旱不减产,小旱保丰收。同时又修建了自来水池子的配套设施,保证了全村的人畜安全用水。村两委克服重重困难,为村里条条街道和出村路上都安上了路灯,为村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那些披星戴月在外求学的孩子们晚上放学回家有安全感,村民外出推销蔬菜、水果,晚上归来,只要看到村口的路灯,一天的疲劳顿消一半,从心底里感到满满的温暖!周山村

47、低压线年久破旧,存在安全隐患,党员干部上下奔走与有关单位协商,全部换上 12 米低压线杆,旧电线全部换成了符合安全标准的新黑皮线。给村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周山村地处偏僻,缺医少药,村党员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马行动,为村里筹建了集体卫生室,为群众提供了方便,特别是老弱病残的人,看病吃药有了保障。他高瞻远瞩,雷厉风行,引天然气进村,带领周山干部群众较早用上了天然气,全村百分之九十的户已用上了天然气,既节约方便又环保。三、多措并举,致力帮扶脱贪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全村 54 户贫困户需要脱贫,为了打胜这一仗,他四条线齐上阵!第一,政策兜底,12 户能享受国家待遇,帮

48、助办全了所有手续,每户享受 4500 元待遇。第二,光伏扶贫,利用村里光伏收入扶贫 9 户,每户 3000 元。第三,金融带贫,每户 2400 元。第四,金果树工程,鼓励劳动致富。每年村里为这些贫困户提供一亩地的葱或红萝卜种子,化肥和浇地费用全免,每年收入 30004000 元。党员和贫困户结对子,贫困户家家有人管,户户有人问,他走遍了每一户贫困户,保证扶贫到位,人人满意!2017 年底,全村 54 户贫困户(163 人)中,51 户(156 人)脱贫,周山贫困村顺利摘帽。剩下的 3 户(7人)保证今年脱贫!四、常抓综合治理,确保村民安居乐业 村里以发展促稳定,各项工作都在营造整个村子积极向上的氛围。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全面的、明显的提高,群众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守望相助,安居乐业。乡村振兴是奋进的旗帜,是憧憬的诗篇,周山村以实际行动践行振兴乡村战略,引领最美乡村幸福发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