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教学目标】 学会发散思维,尽量多想,打开思路,广泛寻找多种立论角度。 常用求异思维,比较筛选,寻找新颖而又有针对性的最佳角度展开议论。 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开动脑筋,学会对身边事物进行多向思考,从而提高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议论文论点的确立。 【教学难点】所确立的论点要观点新颖且有针对性。总述 一、什么叫议论文?议论就是发表意见,阐明是非、以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 二、议论的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
2、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1、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2、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
3、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3、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1、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2、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本论、结论。 3、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4、常用的论证方法:A、举例论证
4、;B、道理论证;C、对比论证;D、比喻论证 这一单元主要从论点、论据、论证和议论中的记叙这四个方面来谈议论文的写作,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 【进入课文】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立论 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换一个角度来说,立论就是运用充分有力的证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性的论证形式。立论有时是在破的基础上进行的,“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即此意。立论是议论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议论文,都必须立论,驳斥别人的论点也是为了确立自己的论点。滥竽充数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5、。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分小组讨论: 从滥竽充数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正面思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侧面思考: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使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 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从人物角度方面分析: 南郭先生:不求上进,弄虚作假。 齐宣王:大锅饭制度,在上面听,不联系群众。 齐湣王: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能深入群众。 队长:失职,不注重管理,用人不当。 队友:应帮助南郭先生,发挥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有多种
6、表现形式,主要包括: 多向思维 侧向思维 反向思维 多向思维要求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即发挥思维的活力,使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一个方面。 侧向思维要求把自己的研究领域与别的领域交叉起来,并从别的领域取得思想上的启发,用来解决本领域内问题的思维方式。如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鲁班从草拉破了手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 反向思维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得到启示,反问自己,磁能不能产生电,最后终于在1821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迁移训练 以“雪”为题,运用发散思维,写出三个以上的主题。 主题之一:赞美雪的洁白无瑕、一尘不染,赞美雪
7、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 主题之二:鞭挞雪的虚伪懦弱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 主题之三: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 我们学过鸿门宴,知道项羽是个有争议性的人物。请同学们对他进行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总结:面对同一事件,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项羽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 论点 论点是对事实和材料进行具体的、科学的分析而概括、提炼出来的,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观点,是符合社会实际的立场、观点的,符合当前的方针政策,有着明确的态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主张什么、驳斥什么,爱什么、恨什么,都很明确,毫不含糊。论点是贯穿全文的论述中心,大多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一般的,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论点,即中心论点,但有的议论文为了把复杂的内容论述得更加
9、严密、透彻,把道理讲得更全面、深刻,就把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分论点来论证。论点位置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或文章的中间。 标题。如反对自由主义论点是“反对自由主义”。 开篇。如谈骨气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中间。如拿来主义论点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结尾。如捕蛇者说论点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论点的特点 正确性。论点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 理论性。论点言之成理,是从发现的问题、论证的内容或作文材料、题目中分析得出的,不是牵强附会、片面的,有着深刻的理解。 鲜明性。论点得集中、醒目,表现论点的语句简明、扼要,体现了材料的精髓。立论的角度
10、最佳角度 角度小“小”便于展开议论,不容易离题; 角度新“新”使人有新鲜感,能吸引人; 针对性强针对性强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现实意义。立论的方法 一篇议论文的立论,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头提出什么问题,最后仍要归结到什么问题。在论证过程中,不能任意离题发挥,或者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分成几个部分来论证,那么,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来进行。这样读者看完一部分,就能清楚地了解一个分论点;看完全文,就能清楚地了解全文的中心论点。议论文讲逻辑性,论证必须紧扣中心,前后一贯,首尾一致,这是写议论文的一个重要原则。立论的要求 1立论
11、的切口要小。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经过“从小处着手”的处理,论点的范围缩小了,题目也由宽变窄,易于深刻论证;由泛题变实题,易于使用材料;由大题变小题,易于全面论证;由繁题变简题,易于多角度论证。总之,立论角度小,可以能运用最少的笔墨深刻论证论点。 2立论要符合实际。立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保证观点的正确,不能出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违背的方面,即使是逆向思维,表达的观点也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立论不能惊世骇俗、故意语出惊人,观点出现偏颇,要保证论点的正确和材料使用的正确性。 3立论要新颖别致。立论追求新颖,是对客观生活的升华,
12、而不是脱离真的标新立异;是解决问题的新见解,而不能片面追求独树一帜;主要对材料的新颖看法,而不是为作者阐明“独见”。立论的新颖别致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求新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角度新、思想新、境界新。 角度新 是指文章在立论方面选取全新的角度,不墨守成规,学会逆向思维,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事物是多侧面的,但选择立论的角度不能一味剑走偏锋,要注意读者的欣赏习惯,不能为逆向而逆向,使立论片面或主观。如论证“经典和创新”的题目,角度可以是经典中也有不适合现今人们思想的内容,要从新时期的角度创新;但不能说经典是过时的内容,要全部创新这样的观点。 思想新 主要着眼于提供对于事物的切中肯綮的见解和认识。
13、如论证“近墨者黑”这个古老的观点,我们可以从“近墨者未必黑”“让墨者变白”“黑的影响力未必大”等角度立论,论证我们新的认识,而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境界新 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上客观实际。从特定的材料入手,变旧识为新知、使老论题有新意,拓深论题的新境界,使立论深刻、新颖、独特。如论证“勇敢和妥协”,一般认为“勇敢”是值得称赞的,而“妥协”是可耻的,这是正确的观点,这个观点可以从历史的不同阶段得到证明,从这个角度立论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写,就显得没有了新意。事实上我们也可以从“适当的妥协和必须的勇敢”的角度立论,论证“妥协也是一种处世艺术”“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是积蓄前进的力量”
14、“勇敢不能莽撞”等,使文章立意翻新,境界全新。写作练习阅读寓言鲁人徙越,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有个鲁国人很会编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绢,夫妻俩打算搬到越国去住。有人劝阻他说:“搬到越国去,你的处境会更加困窘的。”鲁国人问道:“为什么呢?”那人解释说:“鞋是供人穿用的,可是越国人赤脚走路;绢是供做帽子用的,可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凭着你的所长,搬到你的长处根本无法施展的国家去,却想要不处于困境,可能办得到吗?” 参考角度 凡事应先作调查研究,不打无准备之仗,因地制宜,才能成功。 决定问题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 做什么事都要扬长避短,方能
15、百战百胜。 正因为那里不穿鞋不戴帽子,所可以开拓新的广阔市场领域,可以大有作为。第二课时 【写作练习】用一节课时间,完成上节课布置的作文。一、导入:大诗人苏轼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如此,写作文也同样。不同角度的立意自会有它不一样的精彩。二、学生自读表达交流中的“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1、要求找出文中的要点:1)、思考的角度有哪些?2)、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三、话题练习: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的双手,我们来谈谈对于手的认识好吗?如果以手为话题写作文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立意呢?2、学生分组讨论,有一人执笔。大约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为评讲作准备。3、有学生分组回答,教师
16、可以参考如下:1)、默默地为我们劳动从来没有怨言,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那些在社会上默默奉献的人。2)、人们古时候用手走路 , 直立行走以后, 会生产并使用工具。3)脏手,意味着社会上接受别人贿赂的坏风气。4)、手的用处很大。吃饭、写字、打球、开车都用到手。上课发言也要用到手。5)、一个巴掌拍不响鼓掌用到双手。手还可以传递感情。6)、看到手,我就想到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有十根手指, 缺一不可。7)、看到手, 我不禁想到孩子的手和亡者的手。刚出生的孩子, 于总是紧紧握着 , 似乎是想抓住些什么。而亡者的手一般都是张开的, 这仿佛在暗示着 生不带来 , 死不带走这句话。8)、拿粉笔、写字必须用三个指
17、头夹住, 另两个手指作为依托, 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能稳健有型。这五个指头各司其职、紧密团结, 因此我们可以从手指彼此之间的关系来立意。我们能否再找到其他的立意角度呢? 9)观察手的外形特点: 五个指头长短不一,夸赞别人时要用到大拇指, 小孩子玩过家家承诺时要用到小拇指, 弹古筝时各个指头更是各尽其职,所谓 天生我才必有用 。同学们再看, 如果我的大拇指代表上层领导, 小拇指代表平民百姓, 中指代表中坚力量, 食指和无名指代表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伸出双手, 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9)、劳动创造了双手。可是如今社会上很多人不爱劳动, 喜欢不劳而获, 甚至还有人因此走上犯罪道路。同学们是不是可以逆向思维写
18、写手的破坏作用呢 ?可以写一篇斩断 黑手或伸手必被捉的文章。四、立意的方法: 其实对于任何事物,我们都可以从物的外形、功用、成因、物与物的关系、象征意义等不同的角度由物及人展开联想。五、课堂练习:1、砖块大家一定很熟悉吧, 如果以它为话题写作文我们该怎样多角度立意呢? 分组讨论立意。可以从一下方面立意。1)、砖块既可以在高楼大厦中作地基, 也可为平民百姓家盖房遮风避雨。不分尊贵, 不计贫富, 这正是社会上某一类人的写照。抓住了砖块功用及象征意义这两个角度。2)、砖块可以砌墙, 可以作地基。3)、我从砖块的彼此间关系去想。如果砖块只是胡乱堆砌, 它肯定不能为人遮风避雨, 更不能形成高楼大厦, 甚
19、至连公厕也盖不了。但是, 如果我们将很多砖块有规律地堆积起来, 就能砌起摩天大楼。可见散漫、不团结是不会成器的。我们再看砖块的颜色。它没有绚丽的色彩, 朴实无华。从成因来看, 它由一堆泥土经过搅拌、重压、烧制才能形成坚硬的砖。你们由此可以想到什么?4)、我想到一个人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成才。我们还可以从砖块的外形想到什么呢 ? 5)、砖块平平整整方方正正。想到做人不能圆滑。2、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见过台阶 ?校园里、公园里、住宅楼、商场等。下面,同学们分组讨论立意。可以从一下方面立意。1、我们小组从台阶的功用想到, 台阶是人们向高处攀登的工具, 台阶是地位和尊严的象征。2、从台阶的关系看台阶是通过
20、一层层有规律的堆砌形成的, 想到做人要脚踏实地, 循序渐进, 不能一步登天。3、看到最下面的那层台阶, 我们想到了中国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 中华上下五千年, 每个王朝的兴亡与衰败, 都离不开他们。他们就像那层台阶一样, 被别人踩着, 看着别人成功。一旦他们开始奋起抗争, 足以推翻一个王朝。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4、从台阶的成因来看, 它们非常坚固踏实, 默默地助人攀登。你们让老师想起牛顿的一句话 我之所以会成功,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今社会, 很多人都是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 我们是不是去做一回别人的肩膀、做一次别人脚下的台阶呢?5、第一, 台阶是通往成功和希望的
21、台阶; 第二 , 那是通往天堂的台阶。看来对多角度的立意我们还要学会去认真的筛选。关于台阶老师选择了一些角度进行立意。请同学们看大屏幕。1. 沧桑的台阶、朴实的台阶颜色 2. 给别人一个台阶 ( 宽容 )象征给自己一个台阶 ( 善待自己 ) 给孩子一个台阶 ( 家庭教育 ) 给学生一个台阶 ( 学校教育 )3、走自己铺设的台阶 ( 创新进取 )功用 为别人铺设台阶( 无私奉献 ) 上台阶与下台阶( 人生态度 )永无尽头的台阶( 修养、科学 )4. 台阶的材料(人生态度 )成因5. 有规律的台阶、整齐的台阶外形6. 相互支撑的台阶关系可见实现作文的多元立意、多角度的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诗人
22、何其芳“生活多么广阔, 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朝夕相伴的双手,无处不在的台阶,爷爷的拐杖, 妈妈的围裙, 甚至放学路上踩在脚下的一块小石子,我们都可以进行立意。请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用你们智慧的钥匙去打开作文的大门,写出更多更美的作品来。一、什么叫议论文? 议论就是发表意见,阐明是非、以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 二、议论的三要素: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
23、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1、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2、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3、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
24、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1、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2、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本论、结论。3、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目标: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怎样围绕题目多角度立意和怎样从多个角度中选择最佳立意角度,在多思善想的过程中,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例题的剖析,培养我们在作文中的多向思维,并进行迁移拓展训练。导 言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25、、多层次的、多侧面的,而我们认识事物也可以有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我们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例如对于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司马迁认为项羽“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充分肯定了项羽的成就;李清照也对项羽作了充分肯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毛泽东同志则批评项羽沽名钓誉,他在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说我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下面我们一起来温故知新,根据教材“话题探讨”中“滥竽充数”的例子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讨 论 正面思
26、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侧面思考: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 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从人物角度方面分析: 南郭先生:不求上进,弄虚作假。 齐宣王:大锅饭制度,在上面听,不联系群众。 齐湣王: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能够深入群众。 队长:失职,不注重管理,用人不当。 队友:应帮助南郭先生,发挥集体主义、团队精神。根据刚才同学们讨论的情况思考一下:对一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 、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
27、、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练 习根据下边材料,联系实际,运用辩证思维,看能提炼出几个观点。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地神盖娅的儿子安泰在和敌人赫拉克勒斯格斗时,只要脚不离大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母亲那里汲取力量,击败任何强大敌手。但不幸的是,这个奥秘被对手发现,安泰被诱骗到空中,离开大地的安泰因得不到能量而被扼死。(提示:从三个人物入手。) 从安泰角度分析,失败是因为离开了大地母亲,失去力量的来源。据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
28、能有所作为; 党只有紧密依靠群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决定问题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 时刻不忘中国母亲的栽培。从母亲的角度分析,可以提炼出: 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 让“安泰”们早些独立; 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 从敌人赫拉克勒斯的角度分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出奇才能制胜; 要讲究方法。 如果运用求异思维,进行假设推理,假如安泰知道自己离开母亲便失去力量,他就不会被对手骗到空中,由此可以提炼出: 要有自知之明,才能无往而不胜; 做什么事要扬长避短,方能百战百胜; 要不断完善自我。迁 移 延 伸 选择最佳角度立意训练: 一个题目或材料虽然常常可以从
29、多个角度立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的。原因在于: 、我们并不是对每个角度所涉及对内容都是熟悉的。 、有些角度很一般,写出的文章难免人云亦云,平平淡淡。 另外,有些材料本身就有鲜明的情感价值趋向,并不能多角度地多向立意。那么,选择议论角度的要领有哪些呢? 写作应选取的角度是: 、题目或训练要求限定的角度。 、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的角度。 、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 、具有新颖性的角度。 、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活 动 探 究根据下面材料,作多角度立意后选择最佳角度训练。 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一生写了部科幻小说。当初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
30、接连被家出版社退回。他当时既痛苦又气愤,打算将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夺过书稿,给他以鼓励。于是他尝试着走进第家出版社。经理赫哲尔阅读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还与儒勒凡尔纳签订了为期年的写作出版合同。 这则材料叙述时没有一定的中心,属于开发性材料,分析材料中人物、人物关系、故事的不同侧面,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出结论: 角度 立论凡尔纳、成功在于不懈努力妻子、鼓励给人信心促人成功赫哲尔、从事一项事业需要胆识凡尔纳与赫哲尔、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凡尔纳与赫哲尔、伟人背后总有无名英雄辨析:以上立意都是正确的,下一步就是选取最佳立意。总体分析可以得出,、立论比较一般,很多人都容易选这几个角度来写,立论深刻新颖,
31、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选择“安泰与赫拉克勒斯”故事中的最佳角度:辨析: 从安泰的角度出发,“要有自知之明,才能无往不胜”“要不断完善自我”这两个角度立意较新,可以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 从母亲的角度来看,“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是培养孩子自立能力”“让安泰们早些独立”“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三个角度的内容一致,可以合并: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不能溺爱。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三个观点都强调方法,角度不同而已,“出奇才能制胜”有一定的新颖性和时代感总 结一、多角度分析思考 、一个事物或材料,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去审视; 、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事
32、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二、选取最佳角度 、题目要求限定的角度; 、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的角度; 、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 、具有新颖性的角度; 、最适合自己的角度。 评价与反思 作文在内容项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靠“立意”体现。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意高旨远”,即使是日常生活小事也应写出新意,写出深刻的道理来。立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心多,主题散”、“主题大而空”、“跑题”。因此在讲究“新、深”同时,别忘了立意的“沉稳”即观点正确,论证无懈可击,不可一味地标新立异。课下作文练习 指导:阅读课后写作练习训练二,根
33、据下面的材料,思考写作角度。 提示:我们先把材料内容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去分析、理解,就不难把握这段文字的含义,不妨设立几个问题入手。 共同讨论解决: 泰勒斯观望星辰的目的是什么? 探索宇宙的奥秘,进行自己的研究。 他为什么会掉进坑里? 只顾钻研,一心探索,没看脚下。 假如他既看天空又顾脚下该怎样? 不会掉进坑里,也不会得出“明天有雨”的结论。 由此可以确立这样的观点:目中无“坑”恰恰是心中有“星”的表现;而唯有这样的“痴迷”才能成就大事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咏
34、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抛弃习惯性思维,遇事从多种角度和多种方向进行多方面的思维,考虑多种因素,想像各种可能,甚至包括某些人以为不切实际的、可笑的方法,这就是发散性思维。目标:1、多思善想,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2、比较筛选,学习选择最佳立论角度说出下列事物的两面性蚕竹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3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探究:以“粉笔”为话题,从多角度立意色彩洁白联想到“要留青白在人间”的高洁风范;形体短小联想到一种渺小而伟大的人生哲理;质地易碎联想到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丈夫气概;脾性默然联想到一种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多角度审视材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角度审视材料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突破思维定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巧妙联想提升主题提升: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意味,试从不同角度思考,至少从三个立论角度,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角度并阐明理由。你选取论点的依据是什么?新颖的 深刻的 适合
36、自己的清人薛雪一瓢诗话云: 诗文家最忌雷同,而大本领人偏多于雷同处见长惟其篇篇对峙,段段双峰,却又不异而异,同而不同,才是大本领真超脱。作业: 1、以“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预习: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思考:什么样的论据是陈旧论据,应如何避免?一尘不染的你,真的如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的话,这世间就多了几分美丽几分生机几分健康还有希望。物质化的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逐渐抬头,几乎每个工程都透视着金钱编制的网络,压榨着极端贫穷的劳苦大众的血汗,几乎每个需要审视的官员心海里,总有不少的浮渣和垃圾游离,几乎每个打着医德幌子的医生们在不动声色的处方里潇洒地吃着高额回扣甚至
37、有些是病人的血汗钱救命钱,几乎那些恶心的贪婪的矿主背后让多少挖煤工人在暗无天日的煤坑里甚至充满杀气的高瓦斯煤井里作业.这能说一尘不染的心态可以遮掩的吗,不能。这是现实的赤裸的世界,人们都在追逐利益的赛场上不遵守规则无尽的厮杀拼命,那些牺牲的却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乃至生命。于是一尘不染的你,你可以闭眼看这个大同的世界吗?你不能,你的心理也许充满斗志,需要去改变世界,也许是仇恨,需要去博杀那些为富不仁的家伙,也许是麻木,你独自享受自己认为是阳光明媚的生活而不需关注发生的事情,更多的也许是期待,期待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制环境给予大家一个公平公正的生存环境。这是作为一个有良知良心爱国的热情的中国人需要仔细去面
38、对的严峻问题,而不要回避。所以,呼唤一尘不染的回归,回归人世间的大家庭里,共享和谐社会的繁荣文明和健康生活。这是今年的两会主题,更是当代中国人最现实的期盼了。 课前准备:请学生从这则材料中分析出几个角度,准备课堂交流:卖马人牵着一匹千里马到集市上出售,连续三天无人问津,于是向伯乐求助。伯乐围着马转了几圈,一言未发,离开时又数次回头看这匹马。马随即被人买走,价格是原来的十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不少同学平时作文往往千篇一律,平淡肤浅,缺少新意,这除了生活阅历浅,思想认识水平低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受到思维定势的制约,话题出来后不能展开联想或只能想到熟识的东西,如谈到蜡
39、烛,只能想到老师,谈到拔河,只能想到想到团结等等。这些都是思考角度单一,缺少创新思维的表现。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很多事物本来就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来思考的,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过:“即使同是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苏东坡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见我们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写文章时要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多角度立意。二、分析课前准备的材料,多媒体展示学生课前所提炼的角度参考提示:1.卖马人:善于利用名人效应,有对商品进行包装、宣传的意识 “酒香也怕巷子深”2.买马人:盲目崇拜名人 千万不能盲目崇拜3.伯
40、乐:相马有术 名人应谨言慎行 4.千里马:要学会宣传与包装 马好仍需伯乐识三、方法导引根据刚才同学们分析,思考一下:对一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总结如下:1.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2.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四、课堂训练根据下面的材料,思考写作角度。(一)庄子天运载:美女西施,常因心口痛,走路时皱眉、捂胸,人们以为美,邻居一丑女东施也认为这样很美,就照样模仿,结果却更难看了。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加以点拨。参考提示:1.东施:不顾自身条件,生搬硬套 “人颦亦颦美不了” 追求美,精
41、神可嘉 有模仿才有创新2. 西施:病残美 “西施的颦为什么美” 健康美 “我看西施并不美”(二)秋天到了,蚂蚁忙着运粮食,储备起来准备过冬,而蟋蟀却大声地在草丛里歌唱。当冬天来临时,蚂蚁可以美美地藏在洞穴里,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而蟋蟀却会渐渐地被冻死在野外,它们的寿命往往只有三个月。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加以点拨。参考提示:蚂蚁和蟋蟀是材料中两个对比鲜明的动物,从它们的行为和结果看,可以从四个角度立意:1.蚂蚁辛勤劳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胜利,源于充分的准备等。2.蟋蟀只会享受,被冻死是咎由自取。3.蚂蚁一天到晚忙忙碌碌,追求的只是填饱肚皮的生活,人不能像蚂蚁一样缺少精神生活。4.蟋蟀“大声地
42、在草丛里歌唱”,即使生命短暂,但仍然要把美丽的歌声留给世界。五、选择最佳角度立意一个题目或材料虽然常常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的。原因在于:一、我们并不是对每个角度所涉及对内容都是熟悉的。二、有些角度很一般,写出的文章难免人云亦云,平平淡淡。另外,有些材料本身就有鲜明的情感价值趋向,并不能多角度地多向立意。那么,选择议论角度的要领有哪些呢?1、学生审视前三则材料所提炼出来的角度,看看哪些角度可以写出好文章。2、归纳写作应选取的最佳角度:(1)观点准确深刻,符合题目要求。(2)切口要小,“小”便于展开议论,避免泛泛而谈。(3)适合自己,有话可说。(4)新颖别致。【延伸
43、拓展】:如何写得新颖别致反弹琵琶,逆向思维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让思想沿着原先思路相反的方向推进,从相反的角度和方向观察事物,思考事物,这种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如:肯定东施的行为“有模仿才有创新”;赞叹蟋蟀“大声地在草丛里歌唱”,即使生命短暂,但仍然要把美丽的歌声留给世界等这些角度都是运用了逆向思维,反弹琵琶。此外,不少成语警句往往是就某一点、某一个角度而言的,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不少名言警句所论的是事物属性的一个方面,或者是就一个角度而言,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从反面去想一想。比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可以反思到良药裹糖衣,人们更爱吃,同样利于病,进而想到做思想、工作关键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不一定要逆耳,推心置腹,促膝相谈,犹如春风化雨,更能使人茅塞顿开,心悦诚服。【小试牛刀】:“艺高人胆大”提示:反思到“大意失荆州”,“河里淹死的多是会水的人”,从而提出“艺高也须谨慎”;“开卷有益”提示:原指开卷读书必有好处。如果逆向思考就是只顾开卷读书而不进行思考,不加选择就会带来害处,这也是有道理的。逆向思维之于写作,是写出创新作文的一条有效途经。反其道而思之,反其意而写之。往往会有新颖独到的发现,并进而写出好的文章。但是千万不能随心所欲,随意逆向,毫无根据地怀疑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