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舞台听后感王彧钊老师执教的我的舞台,让我目睹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的真面目,感悟到了“教师是学习活动中平等的首席”的含义。第一,基于学生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王老师根据文章特点和孩子的阅读现状,提出了本堂课的三大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借助“阅读表”,梳理、概括主要内容;2、欣赏课文语言,学习做摘录,体会作者轻松、幽默、平实的语言特点;3、在阅读中,感受作者乐观、向上、积极的生活态度。在目标中,我们看到了王老师预设的教学目标中清晰地呈现了孩子达成目标的过程与方法,如“借助阅读表”、“做摘录”等都是孩子学习的很好拐杖。这些看似随意的表述,却充分体现了王老师对学生的了解,
2、以练习的方式引领孩子们扎实地掌握梳理和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且从品味语言入手了解作品的写作风格乃至感受作者的生活态度。第二,摸清学生兴趣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王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欣喜的看到老师就是围着孩子感兴趣的三个问题“我”指谁?“我”的舞台在哪里?“我”在舞台上干什么?足足进行了17分钟的教学,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同时将文章的脉络进行了很清晰地梳理与概括。如:揭题,引导置疑,短短2分钟左右的师生交流,王老师通过引导孩子们自主质疑,把握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王老师对问题的及时梳理与板书,充分表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也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跨出了有效的一步。第三、扶放结合,提高自学能力。让学生在快速默读中借助表格自主完成练习,通过填表的形式帮助学生提取课文的主干,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练习帮助学生铺设搭石,扶放结合,在快速默读中学会摘录,在静思默想中提高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