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克的认识第一课时 类别:小学数学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深刻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3.情感目标: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二、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时间生活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轻重,认识千克。三、教学难点: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认识秤(1)多媒体课件演示红枣和膨化食物争论的情境。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特殊的朋友,他们
2、正在争论,都说自己重,到底他们谁重呢?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一比,哪个物品重些?(2)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办法,得出结论:掂一掂、称一称。(3)师生共同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所体验,教师以此为基础通过播放flash动画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获取新知的情感,且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学习新知、操作体验、认识千克1学生尝试称一称红枣的重量。谈话:通过掂一掂和称一称,我们发现这袋红枣重,红枣究竟有多重呢?那就试着把红枣称一称吧。学生活动,交流称的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看
3、出来的。谈话:秤面上,指针都指着“1”,到底是1什么呢?看来我们还要对秤研究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桌上的台秤,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2观察秤面,认识千克。学生观察秤面,说说在秤面上看到了什么。(看到了kg和1、2、3、4等数字刻度)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kg表示什么吗?介绍千克的符号:kg,板书:千克(kg) 师生共同概括:如果称某种物体重量时,秤面上的指针指着1,就表示这个物体重1千克,如果指着2,就是重2千克3、学生再次称一称红枣,初步建立1千克的概念。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秤,也知道了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千克做单位,你们再次称一称红枣的重量,然后交流称的结果。指名回答一袋红枣的重量,再次让
4、学生都掂一掂,体会1千克有多重。在掂一掂一袋膨化食品有没有1千克重,用秤称一称膨化食品,看一看膨化食品的重量够不够1千克。 4、进一步感受和体验1千克。小组活动:分工合作,轮流实践,交流体验。活动一:称出1千克大米,装进袋里,拎一拎1千克大米有多重,用心好好体验。(1)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大米。(2) 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大家称出的大米倒进袋中,然后轮流用手拎一拎,用心好好感受一下。(3) 学生活动。活动二:称出1千克鸡蛋。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重1千克,再称一称,然后数一数,拎一拎。(1)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鸡蛋。(2)学生伦理拎一拎鸡蛋并估计他的重量。(3)小组合作数一数1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
5、想一想:同样1千克的鸡蛋,为什么各组数出的个数略有差别?(4)进一步认识和明确整千克数。谈话:1千克鸡蛋大约17个,照这样下去,2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同学们,你能称出2千克大米或鸡蛋吗?【设计意图:在初步感知千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再次称一称,并掂一掂红枣和膨化食品的重量,感受1千克的重量的大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经历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逐步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接着类推感受整千克数,深化对千克的认识,加快概念的理解。】三、拓展练习、完善体验1、“想想做做”第1题。多媒体显示盐水鸭和大米图片(1)学生观察后交流从
6、图上获得的数学信息。(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这袋大米标明的净含量是5千克,把这一袋大米放在秤上称应该是5千克,还是比5千克多?为什么?2、“想想做做”第3题。(1)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2)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看出称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3)根据刚才说出饿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口答解题。3、多媒体播放书本上“你知道吗”的内容。4、“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阅读。提问:这道题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加上“大约”二字?你能说出两种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千克吗? 指名回答。5、“想想做做”第5题。多媒体显示图片,从图上获得的数学信息。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列
7、式解答,并全班订正改错。【设计意图:练习设计趣味性强,将静态信息动态化,既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寓于安全教育与数学活动中,密切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又助于进一步巩固、应用、拓展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每个人身边。同时也使学生拓展了知识面,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这里,教师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让学生主动参与,体现了“在需要中学”的思想。】四、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 c- U% 6 L2 g6 h6 W& T8 s& e# q1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吗? 1 h5 1 H; w# U) 6 W- h1 H! K2课后实践活动: (1)到超市里看一看,哪些物
8、品重 1千克。(2)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再帮助妈妈拎一拎,看自己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 设计意图:把课堂里学到的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现实生活中,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和社会性,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五、板书设计千克的认识5重量单位:克、斤千克( kg ) 1千克=1kg千克 kg 又叫公斤16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设计意图: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板书的设计,对美的营造,使本节课内容形象的表达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课堂气氛也变得更富有感性和亲和力。五、教学反思教材在学生已有的对轻重感
9、知的基础,安排千克的学习,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质量单位奠定基础。本课是这一单元第一课时,教材先从实际情境中引出称重物体轻重的必要性,再认识各种各样的称,引出计量单位千克,然后通过观察称面和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并感受1千克。教材还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千克的认识。最后教材结合认识千克,在“你知道吗?”栏目中,介绍旅客乘坐火车或飞机时可以免费携带行李重量的规定。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学,乐于思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他们毕竟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对于课本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难以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使
10、学生形成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让知识多层次多方面的展示于学生面前。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让课堂有声有色,让学生学到知识,使学生印象深刻并从中受到启发。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每一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学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 课堂是对话、沟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课堂是新认识的生长点,新激情的鼓动器,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更多的疑问出课堂。
11、因此,本课千克的认识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从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激发探究欲望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从而发展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附件二: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诚信承诺书 编号:报送单位灌云县杨集中心小学教学设计类别(学科、学段)小学数学课题(教时)千克的认识 第一课时教师姓名葛新海出生年月1988年 4月职称小学一级单位全称灌云县杨集中心小学邮编222221联系电话办公电话: 手机:13812434701电子信箱Email: gexinhai个人诚信承诺1、我郑重承诺:所写教学案例系本人原创,如查出有抄袭、照搬他人的行为,本人愿接受处罚。2主办单位若将我的作品公示、上网、发表、出版,我表示(在括号内打“”):同 意( ) 不同意( )承诺人签字: 年 月 日单位意见单位负责人签字:(盖公章) 年月日说明:1、申报人必须认真填写此表附在教学案例的首页;2、教学案例类别填写范例:小学语文、中学物理、中学化学、职教专业幼儿教育、特殊数学等;4、严禁抄袭与仿冒,凡引文要注明出处;5、申报截止时间为2013年5月30日。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