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2013年9月 二(2) 王月萍一、基本情况分析:本人今年教二年二班,本班现有51人,男生28人,女生23人。本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经过一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口算能力比较强。还有少部分学生依赖心比较重,学习上缺乏自觉;如许慧茹、柴雨苒、梁爽、戴乐、史长辉、范逸秦等,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又有很强的惰性。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充分根据学生和班级的特点,培养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控制能力,从细微处入手,做到持之以恒;做好提优补差工作,特别关注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尽量缩短与优生的距离;争取让班级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
2、基础上有所提高。本学期重点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整顿班风学风、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自信心等方面下功夫,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正确选择口算和笔算。. 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编制乘法
3、口诀的过程,并能熟记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各部分的名称,能利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把两个不相等的数量调整为相等的数量,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理解简单乘、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能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能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
4、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初步认识多边形,能正确区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能用折、剪、拼等方法把一种图形变换成另一种图形。. 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初步了解线段的一些特征,会用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联系具体情境认识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建立1米和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个厘米). 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时是不一样的,能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视图。2. 数学思考方面。(1) 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
5、,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2) 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 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3. 问题解决方面。(1) 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数与数的
6、计算,图形等知识和方法,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2) 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已知条件同,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积累一些测量长度的经验,初步建立长度观念。(3) 在拼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些简单的图形变换方法,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想法和做法。(4) 初步学
7、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并在交流中加深体验,提升认识。4. 情感态度方面(1) 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观察和发现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等活动,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乘法口诀的工整与简洁美,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 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测量或估计物体长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3) 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养成细心计算、自觉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和加减混
8、合运算,用学过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和理解乘法的意义,熟记16的乘法口诀;认识和理解除法的意义,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在直观认识图形的基础上,继续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初步认识线段,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掌握厘米、米之间的进率;四、教学难点: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简便;灵活运用口诀进行乘法和除法及乘除混合的运算;运用除法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能联系已有的经验体会图形的变换。五、教学进度时间 进度与安排第1周 期初复习(4课时+1机动)第2周 100以内的加减法(5课时)第3周 100以内的加减法(1课时、3课时练习与讲评、1课时
9、机动、)第4周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3课时、2课时练习机动 )第5周 有趣的七巧板(1课时)表内乘法(一)(4课时)第6周 表内乘法(一)(5课时)第7周 表内乘法(一)(4课时、1课时练习与讲评)第8周 表内乘法(2课时练习与讲评、1课时机动、)表内除法(一)(2课时)第9周 表内除法(一)(5课时)第10周 表内除法(一)(2课时、3课时练习与讲评)第11周 表内除法(一)(1课时机动) 期中练习(2课时) 厘米和米(2课时)第12周 厘米和米(2课时、2课时练习机动) 我们身上的“尺”(1课时)第13周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5课时)第14周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5课时)第1
10、5周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4课时、1课时练习)第16周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2课时练习、1课时机动)观察物体(2课时)第17周 期末复习(4课时、1课时练习)第18周 期末复习(5课时练习)六、教学措施1.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3.培养学生的初步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相关的思想渗透。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牢固掌握重难点。 6.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和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七、研究专题:加强地念学生动手操作能力。4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