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 ,大小:305.55KB ,
资源ID:55743      下载积分:0.5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557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水下混凝土在天桥水电站大坝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pdf)为本站上传会员【jin****ong】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水下混凝土在天桥水电站大坝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pdf

1、 第 1 1期 2 0 1 1年 l 1 月 广东水利水电 G UANGD 0NG WAT E R RE S 0U RCE S AND HYDRO P OW E R No 1 1 NO V 2 0 1 1 水下混凝土在天桥水电站大坝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孙磊 ( 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6 1 0 0 7 3 ) 摘要 : 山西天桥 水电站位 于黄河中游北干流上 , 是黄 河上最后 一座 险坝 , 工程 紧邻老 泄水建筑 物 , 地 形地质 条件 极为 复 杂, 为确保除险加固项目在干地施工, 需修建围堰 , 形成施工基坑。围堰设计时既要考虑不占压基坑施工区域, 又不占压原 泄

2、水通道, 通过各种类型围堰的分析对比确定为重力式混凝土围堰。而混凝土围堰水下基础处理是施工的难点, 采用水下 混凝 土施 工工艺进行 混凝 土围堰施 工, 可以避 开库区 内水下基 础开挖 的施工难题 。该文介 绍 了狭 小区域 内水 下混凝 土的 施 工工艺, 将水下混凝土施 工工艺推 广应用至施 工导 流工程 。 关键词 : 水下混凝土 ; 施工 工艺; 天桥 水电站 中图分 类号 : T V 5 4 4 9 2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8 0 1 1 2 ( 2 0 1 1 ) 1 1 0 0 5 6 0 3 1工 程概 况 山西天桥水电站大坝除险加 固工程位于

3、黄河中游 北干流上 , 施工基坑紧邻原建筑物的泄水 闸, 上游围堰 布置时充分利用原建筑物 的导墙进行分段设计 。为保 证围堰不 占压泄水通道 , 又不 占压加 固工程 的施工 基 坑 , 在临近导墙段设计混凝土 围堰 , 远离导墙部位设计 为土石围堰。根据原建筑物导墙前端 的地形条件 , 围堰 形式拟采用重力式水下混凝土结构 ; 围堰底部 高程 为 8 2 2 08 3 0 0 m, 底部最大宽度为 8 m。设计 围堰按 l 0 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 , 考虑交通需要 , 确定围堰顶部高 程为 8 3 6 0 m, 最大堰高为 1 4 m; 迎水面采用直墙式 , 背 水面采用 台阶式设计 ,

4、堰顶宽根据后期交通需要确定为 6 0 m; 混凝土围堰与原建筑物导墙平顺连接 , 围堰设计 轴线长为 4 6 m, 水下混凝土浇筑工程量约为 3 0 0 0 m。 。 本工程水下混凝土施工特点: 所有施工项目基本 都处于水下施工 , 全凭潜水员施工经验摸索进行 , 对施 工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 对混凝土稳定性要求 高, 水下混凝土是在与环境水隔离的条件下施工 , 为减 少水的不利影响, 保证浇筑过程不中断, 昆 凝土要达到 有足够的流动性 、 抵抗泌水性和抗分离等稳定性 ; 导 管法入仓技术要求高, 要根据混凝土的性能确定导管型 号、 导管平面布置、 受料斗距离水面最低高度、 首次下料 方

5、量以及导管提升速度等参数; 混凝土质量难以全面 控制, 混凝 土质量 只能从 原材料和 昆 凝 土拌制过程控 制 , 浇筑过程无法直观地 了解浇筑质量 , 特别是对抗渗 要求较高的结构。 2施工工艺及要点 2 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一淤泥开挖一水上操作平 台搭设一组合 大模板制作安装一基岩面清理一水下锚杆 、 插筋施工一 导管配置一混凝土浇筑。 2 2 施工准备 2 2 1 施工控制点 根据设计施工图以及现场地形的实际情况 , 布设施 工控制点。水上控制点位采用浮标做标记 , 并将相应的 点或线延伸引至陆路。施工准备 阶段控制点主要用于 控制开挖范围 , 组合模板安装 时应重新测放 , 采

6、用边定 位边校核的方法。 2 3 淤泥开挖 2 3 1 开挖 过程 淤泥开挖分水上部分开挖 和水下部分开挖 。水上 部分开挖直接采用反铲配合 自卸汽车 , 并完成水面以下 3 0 m部分的开挖。水下部分开挖采用 1 艘 l m。 的抓扬 式挖泥船 、 2艘 3 0 m 开底驳 , 并 配备交通艇 i艘 , 按从 中间向两边开挖顺序施工。开挖后 的淤泥 用 6 0 m 的 开底船运到指定弃渣地点。 2 3 2 淤泥开挖施工要点 黄河河水含沙率大、 流速快 , 在库 区内形成 回流逐 收稿 日期 : 2 0 1 1 0 3 2 4 : 修 回日期 : 2 0 1 1 1 01 9 作者简介: 孙磊

7、 1 9 8 2一) , 女 , 本科, 助理工程师, 从事水利工程施工及管理工作。 5 6 2 0 1 1年 l 1月 第 1 l 期 孙磊 : 水 下混凝 土在 天桥水电站大坝除 险加 固工程 中的应用 N o 1 1 N o v 2 0 1 1 渐沉淀形成较厚的淤积层。水下部分为淤泥 , 并具有一 定 的粘性 , 且随着淤积深度的增大 , 含水量逐渐减小 , 粘 性逐渐增大。水上部分为沙壤土 , 土质颗粒均匀 , 具有 一 定的强度 , 但遇水即软化。水下部分淤泥开挖范围距 离结构线应不小于 2 0 m, 以防止结构部位开挖完成 , 周 边淤泥重新淤积 。水上部分开挖形成稳定边坡 ,

8、防止施 工过程发生垮塌现象。水下部分淤泥开挖可依据采砂 船沙链斗的出沙情况 , 判断是否开挖至基岩面 , 当链斗 内出渣为泥浆, 则未开挖至基岩面; 当链斗内出渣为浑 水时 , 则说明开挖至基岩面。 2 4 水上操作平台搭设 2 4 1 平 台设计 采用 6只浮箱 ( 6 m X 3 m X 1 5 m) 拼装成长为 1 2 m、 宽为 1 0 m( 内净 4 m) 的 浇筑 船 , 浇 筑 船上 布置 1只 1 5 m 。 的集料斗和 6根钢导管, 导管的作用半径是 3 5 m, 因此 , 重力式墩横 向断 面( 宽为 8 m) 布置 2根导 管 , 纵向断面( 长为 1 2 m) 布置 3

9、根 , 间距为 4 m, 平 台的 搭设通过计算确定材料 , 保证有足够 的强度和刚度 。2 条浇筑平台在施工时可以交叉使用。 2 4 2 水上操作平台施工要点 1 )水上操作平 台主要用于吊装组合模板 、 浇筑混 凝土 , 其连接必须牢靠 , 四周必须设安全防护栏 。 2 )水上施工人员劳保着装整齐 , 必须穿戴救生衣 , 并在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的救生圈 , 做好防冻 、 防滑工作 。 3 )操作平 台上 的材料 、 机具必须有可靠 的防护 , 预 防材料 、 设备因防护不充分而在操作平台承载或卸载过 程上下浮动造成损失 。同时机具设备起 吊必须专人指 挥 , 并通知平台上的操作人员站稳扶好

10、 2 5 组合大模板吊装 2 5 1 模板 吊装施工 根据仓 面尺寸 , 在加工场采用钢板和型钢加工可拆 卸 的组合式模板 。模板运至现场后 , 在陆地上用螺栓连 接 。模板间设置穿拉条 , 采用 1 6圆钢按 7 0 e m X 7 0 c m 的间排距 , 呈梅花形布 置 , 加强模板 的整体稳定性。模 板拼装完成用 2 5 t 汽车 吊将组合大模板转到水上操作 平 台, 并在模板 四周设置定位缆绳 , 再 由浮吊安装就位。 经测量验收校核 , 模板满足设计要求后 , 在组合模板底 部打定位桩, 焊接牢固。模板底部的间隙采用木板及沙 袋等进行封堵。 2 5 2 组合模板施工要点 1 )加

11、工组合模板 的钢板 、 型材 的质量必须满足相 关规范要求。 2 )严格按照模板设计图进 行加工制作 , 构件之间 焊接饱满, 母材没有受损, 组合模板吊装必须由专人指 挥。 3 )组合模板安装就位后必须重新进行测量校正, 校正无误后方可进行加固连接 。 2 6 基岩面清理 2 6 1 附着泥层清理 大方量淤泥开挖完成后基岩表面仍然附着粘性较 强的泥层, 由潜水员配高压水枪, 入仓冲刷扰动局部采 砂船无法完全开挖完的淤泥, 用清淤管 ( 虹吸管 ) 吸渣 并送至仓外下游 。 2 6 2 基岩面清理施工要点 淤泥 自然结构变化十分敏感 , 受到开挖扰动影响部 分淤泥被 重新 “ 溶解 ” , 细

12、颗粒悬 浮于水 中形 成泥浆。 当周围扰动停止后部分颗粒重新沉淀聚集 , 形成“ 泥浆 层”, 刚形成的“ 泥浆层” 不具有粘性。 基岩面清理主要是针对“ 泥浆层” , 根据 “ 泥浆层” 特性采用“ 固定区域内抽换法” 。即组合大模板按照设 计的仓位尺寸安装完成形成一定施工区域 , 再 由潜水员 配高压水枪人仓 冲洗扰动“ 泥浆层”, 同时打开操作平 台上的泥浆泵 , 将仓内的浑水抽至仓位下游。大模板阻 隔仓外 的淤泥涌入 , 新 的补给水进一步“ 稀释” 仓 内泥 浆 , 进而达到仓内基岩面清理。 2 7水下锚杆施工 2 7 1 水下锚杆施工 锚杆主要作用是增大混凝土与基础 的结合力 以及

13、 用于焊接拉条加固模板。采用 H P R 2 0 2 9 4型的液压动 力钻钻孔 , 钻孔直径为 4 5 m m, 成孔后采用高压水枪进 行清孔 , 并检查孔深及孔 内清理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 然 后再施加锚固剂、 插杆的工艺施工 。 2 7 2 锚杆施工要点 1 )钻孔孔位偏差不大于 1 0 e m, 偏斜偏差小于 5 。 , 孔径为 5 e m, 孔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 允许偏差应不大于 5c m 。 2 )锚固剂采用药卷式水下锚 固剂, 进场后进行抽 样检查 , 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使用。 2 8 导管配置 2 8 1 导管选择 水下混凝土属于特种混凝土, 采用导管法将拌制合 格的混凝土送

14、入水下预定部位成型硬化 。整个混凝土 浇筑过程无法振捣, 主要依靠下料导管内混凝土的自重 压力 自行密实。因此导管的密封性 良好与否、 导管长短 配置在其提升拆卸过程 的难易情况等, 都会影响混凝土 浇筑。导管选用 q b 2 5 0 m m钢管 , 导管之间采用套接 , 增 5 7 2 0 1 1年 1 1月第 1 1期 广东水利水 电 N o 1 1 N O V 2 0 1 1 强导管的密封性。导管长度选用 2 0 m和 0 5 m 2种规 格 , 最低部选 用 2 0 m 的长导管 , 再接 2节 0 5 m短 导 管 , 然后长短间隔布置接出仓外 。导管底部距离基岩面 不大于 0 5

15、m。 根据仓面的大小不设导管套数 , 导管的间距不大于 4 0 m, 且导管距离结构边线不小于 1 5 m。 2 8 2 导管配置施工要点 1 )导管管径与浇筑强度和骨料最大粒径有关 , 导 管直径应不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4倍 。 2 )导管的平面布置与混凝土 的扩散半径有关 , 一 套导管的控制面积不宜超过 3 0 m 。 , 并且在浇筑块最低 部位不设专 门的下料管。 3 )导管安装前应进行压水检验 , 水压力应大于满 管混凝土的最大压力 , 且管身与接头不得漏水。 4 )导管各节通过法 兰盘用螺栓连接 , 螺栓连接要 可靠 , 随着混凝土浇筑上升再逐节拆除导管。 2 9 混凝土浇筑 2 9

16、 1 浇筑施工 混凝土采用 6 m 搅拌车配 I P F一8 5 B 2型混凝土泵 机送人收料斗, 由收料斗经下料导管人仓 。 根据水下混凝土的特性 , 浇筑过程应尽量减少甚至 避免混凝土直接与水接触 , 以免影响混凝土质量。因此 首批入仓的混凝土量必须确保导管底部具有一定 的埋 深, 保证后续人仓混凝土是通过挤压的方式连续不断地 抬升先浇筑混凝土面 , 避免与水接触 , 同时达到挤压密 实混凝土。导管的埋深根据导管 间距与混凝土扩散坡 率( 由砼试验确定) 的乘积来确定。再根据混凝土扩散 范围和埋深确定首批入仓的混凝土量。 水下混凝土是靠下料导管内外 的压力差来达到密 实效果,同时保证混凝土

17、下料通畅,不出现堵管现象, 通过控 制下料 导管距水 面 的最小高度 来控制 。根据 公式 : H a=P一 ( 尺 一R ) H 。 R 式 中P为导管底部的最小超压力 , 取7 5 t m ; R 为水 下混凝土的容重 , 取 2 4 t m ; 尺 为水的容重, 取 1 t m ; 为水面至己浇筑混凝土面的高度, 取最小值0 m 。 则下料导管距离水面的最小高度为 3 0 m。 水下混凝土立模浇筑如图 1 所示。 2 9 2 混凝土施工要点 1 )混凝土开始浇筑时, 为避免堵管, 先用水泥砂浆 润滑泵管。水泥砂浆用量根据输送泵管长度确定 。 2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 若浇筑间隙时间过长或

18、浇 筑过程导管脱空导致停仓, 均应按施工缝处理。 5 8 图 1 水下混凝土立模浇筑示意 3 )根据混凝土生产 系统 的供应能力进行仓 面划 分 , 同时浇筑量控制在白班时段完成。单层仓位应跳仓 施工, 减少组合模板 的安装工程量 , 相邻层仓位必须进 行错缝 , 错缝长度不小于 1 5 m。在水平和垂直施工缝 上应设置过缝插筋 , 过缝插筋设计参数 为 d P 2 0 1 5 0 0, 呈梅花形布置。过缝插筋施工时段应选择在先浇筑块 完成模板拆除并具备一定强度 , 施工工艺参照水下锚杆 施工 , 不宜采用预插的施工方式, 以避免组合模板 难以 拆除。 水下砼 围堰仓面布置见图2所示。 8 3

19、 4 0 0 m 8 2 8 0 0 m 8 2 2 0 0 m 图 2水下砼围堰仓面布置示意 4 )施工过程派专人进行下料指挥 , 在保证混凝 土 浇筑连续性的条件下, 根据实际浇筑方量和导管提升 、 拆卸长度控制导管埋深 ; 各个导管应轮流下料 , 确保混 凝土面均匀上升 , 防止出现覆盖产生堰体空洞。 5 )收仓阶段 由于随着混凝土浇筑面的上升, 导管 内外的压力也随之减少 , 使下料难度增大 , 为达到预定 的浇筑高程 , 避免产生欠浇、 高差过大等缺陷 , 采用加大 入仓混凝土的坍落度、 经常活动下料导管以及改用软管 下料等方式 。 6 )混凝土浇筑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

20、受原材料、 配料、 搅拌及施工组织等各方面的原因, 混凝 土的和易性难免受到影响, 采用和易性较好 、 坍落度损 ( 下转第6 4页) 2 0 1 1年 l 1 月第 l 1 期 广东水利水电 桩径是合理的, 该地基设计方法是成功的 , 满足地基承 载力以及沉降的要求。 3 结论 经上述计算分析 , 得到以下结论 : 在相同置换率条件下 , 对桩径和桩间距对加固效果 的影响进行 了有限元分析 , 结果表明当置换率一定 时, 桩径在 0 61 0 0 m范 围内, 随着桩径的减小 , 地基承 载力随着桩径的减小而略有降低 。在 1 0 02 2 5 m范 围内, 地基承载力 随着 桩径 的增大而

21、提 高; 在 2 2 5 3 7 5 m范围内, 地基承载力则 随着桩径 的增大而降低。 由上可知该工程采用 2 2 5 m的桩径处于较合适 的范 围 内, 并通过现场静载试验证明 , 采用 2 2 5 m桩径进行处 理, 可以较好地满足变电站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 对地下水位高、 软土层厚度较薄而且位于地表的情 况, 采用强夯碎石混合料置换桩 的处理方 案, 具有施工 方便 、 造价低廉 、 工期短等优点 , 可供 同类工程参考 。 参考文献 : 1 靳振波 强夯置换法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J 黑龙江交 通科技, 2 0 0 6 , ( 4 ) : 1 41 5 2 王成华, 吴永红, 陆培

22、毅, 等 基础工程学 M 天津: 天津 大学出版社 , 2 0 0 2 ( 本文责任编辑王瑞兰) ( 上接第 5 8页) 失较小的配合比, 入仓的混凝土坍落度不小于 1 8 e m。 7 )混凝土凝 固后要凿除其与水接触部位不满足强 度要求的部分。 3结语 水下混凝土施工属于特种混凝土施工 , 实质是将拌 制的高流态混凝土 , 用各种工程的手段送人水下预定的 部位硬化成形的过程。水利水 电工程建筑方面主要 应 用于围堰修建或边坡防护 。水下施工对混凝土要求较 高 , 应具有足够 的流动性 和抗泌水 、 抗分离 的稳定性 。 为了确保送入水下混凝土的稳定性 , 抑制水下混凝土在 施工中骨料的分离

23、 , 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 主要从 2方 面进行调整 : 一是混凝土浇筑过程混凝土尽可能不与水 的接触 ; 二是添加外加剂须保证混凝土在水 中具有不分 散 、 不离析的特性。 水下混凝土施工 浇筑 需要专业的施工 队伍 , 其清 基、 立模 、 锚杆等工序和水上作业类似 , 关键是水下混凝 土浇筑时的配合 比设计 、 下料导管埋深 、 混凝土上升速 度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 。 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在天桥大坝除险加 固工程 的 成功应用 , 解决了施工导流工程在狭小 区域内设计和实 施等难题。本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从施工工艺上着手 研究, 进一步细化了施工工艺 , 总结了施工要点 , 为类似 工

24、程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 本文责任编辑王瑞兰) ( 上接第 6 O页) 以防御在河道内取砂采石造成的堤防结构破坏。因此 , 建议有关部 门严格执行 国家 “ 防洪法” , 加大执法力度 , 严禁在河道内私 自乱采乱挖 ; 在河道内存在的砂坑和砂 堆 , 在堤防建设中必须进行河道清理 , 以保证堤防的稳 定及河道行洪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昌杰 河流动力学 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 2 0 0 1 6 4 2 孙秀玲 , 于翠松桥涵水文学 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 版社 , 2 0 0 7 3 G B 5 0 2 8 6 9 8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S 4 C J J 5 0 9 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S 5 王海云兰州市黄家滩 、 营门滩河堤基础埋深探究 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 0 0 6 , ( 5 ) : 1 3 6 1 4 4 ( 本文责任编辑王瑞兰)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