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题,总结方法。过程与方法:将习题进行分类,通过复习知识点,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并进行变式训练,达到讲一题会一种方法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答题的能力。整体设计: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这张试卷的特点,我准备从学生错率较高的题目、特别是主观题着手,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查纠错,特别是如何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解答主观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即“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学过程一、成绩分析:表扬成绩优异和进步
2、较大的同学,鼓励成绩较差的学生二、选择题讲评1.错题展示:多媒体展示正答率在80以下选择题的正答率及相应错选选项题号正答率错选256.9A/C349B/C471.3A/D574.4A/B1059A1159A1259A1968.3A/D2069.1A2270.4B/C2369.6B2、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解决正答率较高的选择题4、5、19、20、22、23题。)【小组展示,点评分工】第4-5题,2组展示, 6组点评;师总结:过境前与锋前;过境后与锋后的区别第19-20题,3组展示, 1组点评。第22-23题,5组展示, 4组点评。师拓展:通过分析下图中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引导学生明确内流湖、外流湖
3、面积缩小原因的差异。 师生合作知识点一、光照图判读2-3题分析如果在做题时能够找到切入点,则光照图的判读就迎刃而解了。方法归纳:(投影展示)在局部光照图或变形的光照图中,判断南、北半球,晨昏线,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的时间和方向及相关计算等,常以 “三类点”“三条线”为突破口快速、高效地解题。1“三类点”即南、北极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与赤道的交点。(1)如果图中给出了南、北极点,那么也就知道了地球的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和经度的递变规律(东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递增,西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递减)。(2)知道了太阳直射点,即知道了某条经线的地方时,从而可以根据经度差计算出全球任何
4、一点的地方时和区时,考题中通常要求计算的是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和世界标准时(零时区区时、0经线的地方时);知道了太阳直射点即知道了太阳直射的纬线,就可以判断出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该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以及全球任何一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反之,根据上述信息也可以推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根据某条经线的地方时,可以判断出何地的地方时为12时,该地所在经线即太阳直射经线;根据晨昏线与哪条纬线相切。可以判断太阳直射哪条纬线。(3)晨昏线与赤道有两个交点。其中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据此可算出全球各地的时间。除了二
5、分日晨昏线过极点外。其余任何一 天,晨昏线与纬线圈有两个切点,过这两个切点的经线分别为夜半球、昼半球的中线,其地方时分别为0时、12时,即分别为日期的界线和太阳直射经线。2“三条线”即晨线、昏线和赤道2“三条线”即晨线、昏线和赤道晨(昏)线是地球上太阳高度为0的点的集合,在该线上可见日出(日落)现象,除了春分、秋分日该线与经线重合外,其余各日它与经线斜交(北半球冬半年,晨线在地球上呈东 北一西南向分布,昏线呈西北一东南向分布;北半球夏半年相反),且离春、秋分日越远,夹角越大,到冬至、夏至日时。该线与经线圈的夹角达最大值2326,故该夹角的大小是判断季节和太阳直射点位置的重要依据。赤道是地球最长
6、的纬线。回答有关该线上各点的地理问题时,几乎都要用到如下结论:该线上任意一点日出于6时,日落于18时,昼长为12小时;该线上经度相差l。的两点的实地距离为111千米;该线上无地转偏向力等。变式训练一: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回答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2北京时间是(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3此时( )A开普敦炎热干燥 B北半球昼短夜长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D地球自转速度最快知识点二、河流的补给形式10-12分析熟悉不同补给类型河流
7、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把握图中河流的径流随气温变化,本题就容易了。归纳对比:补给类型补给季节径流变化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一般一夏秋两季为主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一致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径流量与气温的变化相关东北地区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径流量与气温的变化相关西部高山区变式训练二:读某河流相对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45题。4.下列地区河流不具备上述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A.a B.b C.c D.d5.下列有关该类河流及其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分布在北半球 B.该河没有冰雪融水补给C.当该河流处于汛期时,我国长江流域处于伏旱天气D.如果该河流位于南半球
8、,则该地典型植被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学生评价学生答卷(投影展示学生试卷截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意识到书写规范、答题有提示语和要点序号化的重要性。师点:获取和解读信息是高考考查的四项基本能力之一,而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是答题的关键,同时又是同学们的薄弱环节。卷存在问题:1.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差,不能与相应知识建立联系;2.忽略题干中的限定语,导致答题的针对性差;3.专业术语运用不准确、不规范;4.少数同学答题忽视提示语和要点序号化。方法归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主要途径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以26题第问为例引导学生获取和解读信
9、息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天然橡胶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是制造轮胎的原料。天然橡胶喜高温、高湿:年均温在19以上,以2127为宜;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相对湿度7080;静风向阳,风速3米/秒。肥沃深厚的土壤;土层厚度60厘米。热量条件的保证程度,特别是越冬低温状况是橡胶树生长的限制因素。绝对低温5,就会引起寒害;绝对低温0,引起严重寒害,时间较长则引起死亡。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基地。材料二 哀牢山脉宛若一道屏障纵贯云南中部,在云南气候上有着重要作用。哀牢山西坡水热条件较东坡优越。材料三 我国天然橡胶分布图 哀牢山西坡的橡胶林多选择在阳坡的山腰部位,并放宽行距;
10、哀牢山东坡地区,橡胶林则选择在北部有屏障且向南开阔的马蹄形环境中,并且要预先营造防护林。分析橡胶林如此布局的原因。方法归纳:回答主观题三步曲1. 准确获取、解读信息。(文字背景、设问、图表资料)2.对接迁移。(回归教材,进行知识的联想、迁移,并实现与新问题的对接,这样才能找准答题的突破口。)3. 表达专业化,语言规范化。(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尽量使用关键词,多用词组,少用句子)变式训练三:(新课标全国卷)36(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
11、海拔不足 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教学反思】:本节课试着采用一种新的模式进行试卷讲评,在讲评过程中注意将题分类进行:第一类,没有或正答率较高的试题,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的讲解及互评可以解决,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点拨;第二类,正答率较低的题目,这类试题往往属于迷惑性、综合性较强的考题,重点讲评。讲评试卷时,把每个试题都归纳入知识体系中,紧扣课本分析讲解。让学生根据课本的知识和原理,对号入座,同时,找出自己考卷中的错误,并当堂纠正。这样的讲评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第三类,主观题,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率较低,主要是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弱造成的,因此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如何有效的解答主观题,使学生熟悉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途径及解答主观题的方法。但在学生看到试卷感觉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进行试卷讲评时,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使课堂更为生动,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