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确定位置本单元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联系已有的方向经验,应用度量角和画角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进一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发展空间观念。本单元是在小学数学里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确定位置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特点。1、结合具体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2、为学生提供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机会。教材一共安排了三道例题,启动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自主探索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并在交流中逐步加深理解。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
2、(西)的含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2、使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积极参加与观察、测量、画图、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教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课时安排: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3课时实际测量1课时课题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课时教学内容p54例题和p57页练习课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
3、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2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难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需求 1、复习导入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方向图,先复习8个方向 (1) 复习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 复习这4个方向区域内的方向:东北方向、西北方向、西南方向、东南方向 2、出示例1的场景图
4、 谈话:这是一艘轮船在大海中航行的场景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回答。如灯塔1和灯塔2都在轮船的北面;灯塔1大约在轮船的东北方向,灯塔2在轮船的西北方向。 相机介绍:在平面图上也常用“N”表示方向北。 提问:灯塔1和灯塔2一个在东北方向,一个在西北方向,都偏离了正北方向,但偏离的角度一样吗?从图上能看出来吗? 3、师引导,揭示课题。 谈话:东北方向指东与北之间,西北方向指西与北之间,但这样还不能准确表示出灯塔1和灯塔2的位置,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学习描述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1、学习用北偏东若干度、北偏西若干度描述物体的方向。 介绍:实际上,在野外或图上确定
5、位置时,常把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 提问:现在你能说说灯塔1和灯塔2在轮船的什么方向吗? 出示教材例1中的平面图。 谈话:这幅平面图正反映了这艘轮船航行的情景。从这幅图上,你又可以看到一些什么? 启发学生认识到:灯塔1在轮船北偏东30方向;灯塔2在轮船北偏西55方向等等。 追问:这样来描述物体的方向有什么好处?(更加精确) 2、学习求图中物体间的实际距离。 谈话:为了更加精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仅有方向还不够。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还需要什么? 追问:灯塔1到轮船的实际距离你能算出来吗?说说你打算怎样计算? 启发学生量出灯塔1到轮船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算出灯塔1在轮船北偏东3
6、0方向的多少千米处。 集体交流计算结果,让学生完整地说出“灯塔1在轮船北偏东30方向的6千米处。” 3、小结。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归纳:知道了方向和距离,就能更加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4、完成“练一练” 第1题可以让学生口答。 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测量计算,再组织交流。最后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灯塔2在轮船北偏西55方向的8千米处。” 三、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应用中进一步掌握方法 1、做练习十二第1题。 先让学生在图上指出北偏东、北偏西,再指出南偏东、南偏西等方向,然后让学生根据学校到少年宫有500米的距离,推出图上第一小格表示100米距离,并试着完成填空,最后组织全班
7、交流。 其中第(2)(4)题填方向时,只要求填偏东或偏西方向即可。 注意要让学生完整地说出少年宫、科技馆、新华书店、邮局等场所相对于学校的方向和距离。 2、做练习十二第2题。 让学生独立测量、计算、填表,再集体交流,然后让学生完整地说出荷花池、玉龙潭、飞霞阁相对与林峰塔的方向和距离。 在填方向时,不仅要填出北或南、偏东或偏西,还要填出偏东或偏西多少度。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总结一下,你已会用哪些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二 第1 题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 课时教学内容55页的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的第3-5题。课型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究根据给出的方向和距离在
8、平面上画出相关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给出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准确画出相关物体的位置。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复习 1、出示以灯塔为中心的平面图。 (1)以灯塔为中心,灯塔的上、下、左、右分别表示什么方向? 相机指出:东E 西W 南S 北N (2)在图上指出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的方向。 2、如果知道灯塔北偏东40方向20千米处是清凉岛,你能在图上表示出清凉岛的吗?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根据给出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准确画出相关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二、展开 1、明确清凉岛的位置。 (1)题目中告诉我们
9、清凉岛在哪里? (2)你能在图上指一指清凉岛的大致位置吗? 自己在图上指出来,并和同学交流一下。 2、探究操作。 (1)怎么在图上画出清凉岛的位置呢? 在小组中讨论后全班交流。 使学生认识到要先画出表示方向的射线,再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图上距离。 (2)怎么画出北偏东40的射线? 各自用量角器在图上画一画,边画边思考:应该怎么摆放量角器,怎么看量角器上的度数? 指名上黑板画,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摆放量角器。 让学生说说画表示方向的射线时要注意什么? (3)怎么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距离? 图中告诉我们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清凉岛在北偏东40方向20千米处,图中清凉岛的位置在灯塔处沿北偏东
10、40方向的射线几厘米的地方?怎么想? 各自计算后指名汇报:205=4(厘米) 追问:为什么用205就是图上距离了? 引导学生在图上标出清凉岛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 3、试一试 (1)出示题目要求:在灯塔南偏西30方向15千米处是红枫岛,你能在图中表示出它们的位置吗? (2)各自独立完成。 (3)组织全班交流,重点交流画南偏西30方向的射线的方法和所确定的位置。 三、练习 1、讨论“练一练” (1)看图说一说:图上熊猫馆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离是猴山多少米?孔雀园呢? 自己先算一算实际距离,然后与同座位的同学说一说。 汇报交流:熊猫馆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离猴山多少米?怎么算出来的?连起来怎么说?
11、孔雀园呢? 引导学生说出:熊猫馆在猴山北偏西60方向120米处。孔雀园在猴山南偏东35方向90米处。 (2)蛇馆在猴山南偏西45方向150米处。怎么在图上表示出它的位置。 各自在图上画出表示南偏西45方向的射线,再算出图上距离,最后标出蛇馆的位置。 练习后交流思考的方法和具体的画法。 2、讨论练习十二第3题。 (1)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所包含的信息。 (2)飞机A在机场的什么位置? (3)飞机B、C、D、E分别在机场的什么位置?你能在途中表示出这四架飞机的位置吗? 各自在图上表示出来,然后汇报交流。 四、布置作业:练习十二第4题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路线课时教学内容56页的例
12、3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的第6题。课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根据平面图运用所学的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用数学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空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更加全面地掌握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复习引入 1、出示例3平面图: 提问:图上有哪些场所? 你能说出其中两个场所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如:超市在敬老院什么地方?敬老院在超市什么地方? 2、引入: 李伟家在哪里?大港小学在哪里?李伟从家出发,按怎样的方向与路程行走,就可以走到大港小
13、学了?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二、展开 1、说说李伟从家到大港小学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自己说一说。 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中的成员相互更正。 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一人汇报后,全班评议: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注意:汇报交流时,允许有不同的叙说方式。 2、说说李伟放学回家的行走路线。 你想怎么说,各自说说看。 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中的成员进行评议。 全班汇报交流。 三、练习 1、出示练习十二第6题的平面图。 指出:这是某地5号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 2、看图说说,5号公共汽车经过哪几个地方? 3、你能说出5号公共汽车的行驶线路吗? 各自练习后,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引
14、导在全班交流。 4、独立完成书上平面图下面的填空题。 四、拓展 你家在学校什么方向?从学校回家,途中要经过哪些有明显标志的地方?你能说出你放学回家的路线吗? 补充练习: 1、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表示出各场所的位置。 (1)交通银行在购物中心的南偏东60方向400米处。 (2)工商银行在购物中心的北偏西45方向600米处。 (3)建设银行在购物中心的北偏东30方向300米处。 (4)中国银行在购物中心的南偏西50方向900米处。 2、小明沿着一条长40米的直路行走,第一次走62步,第二次走61步,第三次走63步,第四次走62步。小明一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米? 3、小红绕小区的圆形花坛走一圈共
15、走了314步。如果他的平均步长是0.6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在下图中,A、B、C三点用数对表示位置分别是A(2,2)、B(5,5)、C(2,5)。 (1)标处A、B、C三点的位置。 (2)B点在C点的( )方向,B点在A点的( )偏( )( )方向。 (3)依次连接A、B、C点,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6、小刚从A点朝北偏东30方向走了50步到B点,又从B点朝南偏东30方向走了50步到C点,再从C点朝正西方向走了50步。 (1) 画出小刚的行走路线。 (2)小刚最后走到了哪里? (3)依次连接A、B、C,形成了什么图形? (4)如果小刚步长是60厘米,上述图形的周长是多少米?板书设
16、计教学后记课题实际测量课时教学内容6061页内容课型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一些测量活动,掌握简单的室外工具测量和估测的方法,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2、学会步测和目测,体验步测和目测的价值。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修改补充一、认识测量工具 教师播放农民在平整土地;工人在兴修水利、建造房屋时进行测量的场景。 师: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这些场景?你知道测量的工具有哪些? 教师说明:测量土地时要用到标杆、卷尺、测绳等工具 二、测量方法研究学习 1、利用工具实际测量 师:如果要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可以怎样来测量?
17、 教师小结:测量较近的距离,可以用卷尺或测绳直接量出 师:如果要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度应该如何来测量?测量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演示课件“实际测量”) (1)两个人先在A点和B点各插一根标杆; (2)第一个人在A点指挥,第三个人把另一根标杆插在C点,使它和B点的标杆同时被A点的标杆挡住; (3)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另一根标杆插在D点 (根据测量距离的长短来确定分段测量的段数) (4)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定出了一条直线 测定直线以后就可以用卷尺或测绳逐段量出所要测量的距离了 2、步测和目测 (1)步测 师:你知道1步的长度如何测量吗? 组织学生学习书本上的内容,明确测量方法。
18、提醒学生在实际进行步测时,要注意迈步均匀,防止步子忽大忽小,向前走时尽量保持直线进行。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相对准确些。 教师演示1步的长度:从后脚尖到前脚尖的距离 教师演示步测的过程:先量出几十米的一段距离,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上3、4次,记好每次走的步数,然后再算出平均每次走的步数,再算出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2)目测 师:你现在能不能坐在座位上估算一下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师:这种只用眼睛来估量一段距离的方法叫做目测 教师出示图片“参照图”,帮助学生练习目测 教师说明:目测时容易受地形的影响,如在开阔地,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短,而在狭长的地方又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长。 三、实践活动 1、测定
19、直线 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分组按照课前分别指定的两点之间测定直线,在地面上画出直线,并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2、步测 (1) 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平均步长 A:先在操场上量出一段距离(如50米):让学生反复走3次,并要求记下自己每次所走的步数,填在表格里。 B:指导学生依次算出走50米的平均步数,以及自己的平均步长。 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可以让学生交流每个人步测的平均步长,总结身高高的学生通常平均步长一些,身高矮的学生平均步长相对短一些。 (2) 步测学校操场的宽 可以让学生先走一走,并记下所走的步数,然后根据自己的平均步长算出操场的宽。结合天天练P38页的实际测量,可以组织学生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 (3) 比较步测和工具测量的结果。 用工具测量操场的宽,并将用工具测量的结果和步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3、目测 教师先测定50米的距离,每隔10米插上标杆,估计10米、20米、30米各有多长,然后拔掉标杆,根据指定的目标练习目测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知道步测和目测与利用工具测量有什么区别? 总结:在缺乏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无需很精确时,可采用步测或目测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11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