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力以赴,备战中考辉南二中 崔桂荣又到了每年最紧张,最繁忙的毕业总复习阶段。这个阶段既要对中学学习的所有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总结和整理。还要紧扣中考主题,为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绩做好充分的准备。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所以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是教师面临的当务之急。在这个特殊时刻能够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向大家学习是很难得的机会。我要讲的谈不上是经验,只是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 明确复习范围,了解学生情况首先,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大纲,明确今年初中会考的方向,抓好基础,突出重点,对中考“考什么”、“怎样考”一定要了如指掌,对教材的深度,广度限也要有明确的把
2、握。知道中考试卷内容的比例,我校带毕业班多年的曹校长总结了近三年的中考试卷,详细的计算了各部分知识的比重。“数与代数”约占15分21分、“方程与不等式”约占20分、“函数”约占34分38分、“空间与图形”约占50分55分、“统计与概率”约占20分。详细研究了试卷考查的主要方向、常见题型、难度和试题的走向。通过调查分析、仔细研究学生,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概念与性质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画图能力弱,影响解题。从题目中分析出有效信息的能力很弱。数学表达和概括能力弱,比较多的学生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解题思路,书写格式欠规范。运算能力很差。解题速度慢,对知识点不熟悉。综合题
3、的解题能力非常差。对于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备课组积极探讨解决方案,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总复习阶段努力把问题逐一击破。二: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编制复习计划、复习策略。我们安排三轮复习。 第一轮:3月初4月19日 基础知识系统复习第二轮:4月20日5月10日 专项训练阶段第三轮:5月11日6月26日 综合训练,模拟训练在备战中考第一阶段,应夯实基础,抓住一个“基”字,追求一个“效”字。 大家都知道数学学科中考试卷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更加灵活,联系实际题目较多,淡化了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后2道压轴题虽是“高于教材”,但一般还是教材中的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
4、所以第一阶段复习我们仍以课本为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复习和训练是总复习的重点。具体做法是先把要复习的内容系统地整理成知识网络,把概念和性质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把它写出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和印象,理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提高复习的效果。我们使用的复习资料以文曲星的中考总复习题和学生的练习册。另外配备了相应的阶段验收试题。 按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可以把所有内容归纳成八个单元: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与统计 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 第二轮,应突出重难点,强化一个“精”字,兼顾一个“深”字。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近年来各地中考
5、涌现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各位考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热点题型一般有:阅读理解型、开放探究型、实际应用型、几何代数综合型、研究性学习型等。题型新颖,背景复杂,文字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应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以便熟悉、适应这类题型。我们使用的仍然是以上2本资料。 第二轮复习是一个知识点综合、巩固、完善、提高的过程。力求实现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题型化,题型设计生活化。在这一轮复习中,要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学生的综合训练为主体,减少重复,突出重点。在数学的应用方面,注意数学知识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 第三轮复
6、习是知识、能力深化巩固的阶段,立足一个“透”字,注重一个“准”字。复习资料的组织以中考题及模拟题为主,回扣教材,查缺补漏,进行强化训练。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答题速度、节奏、经验等方面的积累训练,训练考试能力。同时,要教给学生一些必备的应试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信从容地面对中考。由于考前的学习较为紧张,往往有部分学生易焦虑、浮躁,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在此阶段还应注意对学生的心态及时作出调整,使他们能以最佳的心态参加中考。进行质量检测,查缺补漏。让学生和老师都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进行总结,好的继续发扬,不足的及时弥补。一模以后每个星期都要进行一次的套题训练,针对我市中考题目的难度、题型的分布试卷
7、的结构精心选题,全真模拟训练。教师一定要认真评阅试卷,及时有效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注意收集学生模拟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一些存在不足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强的知识弥补训练。重视解题过程的教学,特别是几何题注意解题示范,抓住得分点继续加强学困生的补差工作训练应试技巧,调节学生的心理,教会学生坚持与放弃。 三: 初中数学总复习大致经过三轮,在第一轮复习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复习无计划,效率低,体现在重点不准,详略不当,难度偏低,对大纲和教材的上下限把握不准。 2复习不扎实,漏洞多,体现在1)高档题,难度太大,扔掉了大块的基础知识。2)复习速度过快,对学生心中无数,做了夹生饭,返工来不及,不返工漏
8、洞百出。3)要求过松,对学生有要求无落实,大量的复习资料,只布置不批改;无作业。 3解题不少,能力不高,表现在:1)以题论题,不是以题论法,满足于解题后对一下答案,忽视解题规律的总结。2)题目无序,没有循序渐进。3)题目重复过多,造成时间精力浪费。 在第二轮复习中,应防止出现如下问题: 1防止把第一轮复习机械重复 2防止单纯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 3防止过多搞难题 在第三轮复习中,应防止出现下列问题:1 过多做练习,以练代讲 2以复习资料代替教练,不备课,课堂组织松散 3只注重知识辅导,不进行心理训练。 建议: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建立错题档案。对于有价值的题目,让学生总结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每个知
9、识点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题目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本题有哪几种解题方法,最佳解法是什么?当自己出错时,是知识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是解题过程的失误还是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失误。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问题。 三、复习工作要重视的几个方面:1、夯实基础,学会思考。中考有近70分为基础题,若把中档题和较难题中的基础分计入,占的比值会更大。所以在应用基础知识时应做到熟练、正确、迅速。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既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
10、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等。2.在习惯方面,要注重三个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提升。速度。时间影响着考试的成绩,平时做练习时一定要有速度意识,超时间的投入就是一种“潜在丢分”,如在考场上发现时间不够,就会乱了阵脚,导致后面的题无法思维,无法下手解答,全部丢分。计算。数学考试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虽然近年来试题的计算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削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运算要熟练、准确、简捷、迅速,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且简单。表达。在以中低档题型为主体的考试中,获得正确的思路相对容易,但要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书写要求,多叫同学上台演示,这样才能发现存
11、在的问题与薄弱的环节,并加以改正。书写。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学生,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现在中考是采用扫描阅卷,学生字体的好坏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的成绩。3.在培优辅后方面,稳住优等生,优化中等生,提高后进生。(1)面向后进生,课堂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90分下限”的方法。低起点。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以数、式的运算为起点,将教材原有的内容尽可能降低到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上进行教学。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例子作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异同点类比进行教学。多归纳。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
12、给予学生多归纳、多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律性和重要性。90分下限。对于每一次作业、练习、测验不管学生考了多少分,通过教师集中讲授或个别辅导后,要求学生重新做一遍并要求学生能做到90分以上。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学生的数学成绩会得到很大地提高,慢慢地学生就会体会到成绩提高的快乐。4.注重中等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中等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会丢三落四和张冠李戴。因此,对他们要求必须要严格,解题要严密、细心,对于基础题一定要让这部分学生弄明白,每一次考试学生尽可能在基础题上少失分。5.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要求同学们必须做到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触类旁通。
13、目前阶方法的归纳。纵观中考中对能力的考查,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一是考查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纯数学问题的能力;二是强调阅读能力、创新探索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平时做题时应做到: 1)深刻理解知识本质,平时加强自己审题能力的锻炼,才能做到变更 命题的表达形式后不慌不忙,得心应手。2)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与变通思维方式。注重自己思维的广阔性,对于同一题目,寻找不同的方法,做到一题多解,这样才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开拓思路,优化解题方法。3)变换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后能找到图形之间的联系,知道哪些量没变、哪些量已改变。例如:折叠问题中折叠前后图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狠抓重点内容,重点内容重点记课本上许多重要的知识及习题结论,一定要熟记、熟用。准确记住一些重要结论和公式,做选择、填空题时既可提高正确率,又可缩短时间。例如,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则它的高为 ?半径为?边心距为?面积为 ?在这五个量中,任意给一个量,都可以马上求出其余四个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温课备考准备,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拿出饱满的情绪,积极的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之中6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