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一、教材分析 本课共有3页彩色插图,其中第一页的主题是“不懂就问”,第二页和第三页的主题是“勤于搜集资料”。第一页四幅小图,分上下两块安排。上面一块图的右下方是页页插图的主题,左边是一位小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向老师请教,右上方是两位小学生参观校史馆,向老师询问有关问题。可以看出两位小学生参观的兴趣很浓,问得很仔细并很有礼貌。下面一块有两幅小图,左上角方框内是课间同学之间相互请教,相互交流。右下方框内是两位同学在校园里向花工请教培育花卉有关知识从本页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小学生都很爱动脑筋,善于学习。第二页和第三页是通版图画。第二页上面一幅图是一位学生在阅览室查阅资料,并将查到的
2、资料内容抄录到笔记本上。下面的方框图是几位小学生在学生校图书馆(室)搜集资料,他们有的正在查阅,有的正在摘抄,可以看出他们都很专心。左上角圆形图内是一位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粘贴到活页纸上。第三页上面有四幅小图,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内容分别是在阅览室读书读报并相互交流;上网搜集资料;参观有关展览;边参观边记录;采访老人时认真听,仔细记,有的还作录音。下面图画是几位小学生向老师展不他们搜集的有关资料,汇报搜集资料的心得。老师认真地欣赏着学生们搜集的资料。 二、学情分析 指导观察第一页插图,可以先由老师阐述“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还可以发动学生交流不懂就问的好处,说说自己的体会,老师以平
3、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可举一些实例,说明有“不懂就问”好习惯的人后来对国家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如果孔子不耻下问,程门立雪等小故事,也可举班级或学生校里好学生多问的同学生进步很快的例子,说明“不懂就问”的意义,然后依次观察插图。 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懂得“不懂就要问”和“勤于搜集资料”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2.知道处处留心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掌握勤于搜集资料的常用方法。3.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勤于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放大课文插图、学生读书笔记。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指导学生
4、观察第一页上的插图,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1.齐读课题“不懂就问”。2.指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A.注意观察要有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于什么?(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正在干什么?B.想一想,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哪里?在做什么?C.这几幅图连起来说明了一个意思不懂就问。大家说说为什么要不懂就问?二、组织学生讨论,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1.学问学问,要学会问。看了第一页上的四幅图,你知道怎样才能做到不懂就问?2.学生交流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
5、方,要大胆向他人求教。(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5)留心处处皆学问。3教师小结: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向他人请教,不管在哪里,都要敢于问,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都要做到不懂就问。可以问老师,问家长,也可以问同学,问其他人,一句话,问所有人,联系孔子说过的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设问:遇到不懂的问题,如果不好意思问,
6、不敢问别人,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我们应该怎么办?怎样克服担心和害羞?三、发出号召,早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1.学习这一课,你有怎么样的收获?2.提出希望:处处留心皆学问、不耻下问。四、布置作业 1.搜集关于不懂就问的名人名言2到3句。 2.预习第一课,向别人请教一个问题,并把请教的情况写成一段话。附板书设计: 不懂就问 处处留心皆学问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明白搜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 (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明道小学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 小刚的父亲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你觉得要做哪些准备?(能够
7、换成“收集资料”吗?为什么?)区别两个词语:搜集资料 收集资料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收集使聚集在一起2.小结:搜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力,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勤于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二、指导观察,组织讨论,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 2指导观察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认真观察第2、3页的图,请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可以通过看报刊、网
8、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 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4.你觉得这样搜集资料要注意些什么?(围绕重点、随时随地、注意保管等)5.怎样保存和利用搜集来的资料呢?(加工整理、为我所用)三、教师小结,期待养成习惯。学习就是养成好习惯,习惯成
9、自然。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附板书设计: 勤于搜集资料 阅读报刊、上网、参观展览、采访 1 我们爱你啊,中国第一课时课案理论支持现代诗歌的教学从诗歌的特点着手,诗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形象、凝练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抒发作者的感情,即语言意境情感,只要抓住了诗歌的特点,上课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对于语言指导诵读,对于意境指导品味,对于情感指导体验,就能够走进诗歌的内核,感受诗歌的魅力。诗歌是情感的营养品,关于课文,在文字理解上学生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我以为教学的重点放在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上,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诗趣、情趣和童趣;教学方法则以诵读品味为主,
10、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实现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整体的阅读感悟中适度拓展和表达运用,在扎实有效的“学语习文”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多重的受益。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诵读全诗。2、 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所组的词语,认识1个二类字,正确区别“装”“妆”3、 理解并诵背诗歌的第一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诵读全诗。2、诵读诗歌的第一节,引导想象画面和成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诵读诗歌的第一节,引导想象画面和成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设 计 内 容一、课前自主预习1. 读一读:认真练读我们爱你啊,
11、中国课文。2.收集相关图片。二、课内精讲精练教学步骤教 师 引 导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一、故漏破绽,巧妙导入。 二、诵读诗文,引导分段。三、精读首段,感悟美景。四、小结全课,布置作业。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板书课题,故意出错)我们爱中国。大家认真看着老师写,老师有时会出错,你们可得及时纠正啊。(让学生发现问题)2析题: “我们爱中国”和“我们爱你啊,中国”两种说法都表达了对中国的热爱之情,我觉得差不多,你们怎么看呢?读读,比比,说说。3正题: 我们爱你啊,中国4指导感情朗读: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来感受到作者对祖国那真挚的热爱之情呢?5听录音,看图片。诗人到底爱
12、祖国的什么?听课文录音,看祖国美貌。(从你们的神情看出,一个个都醉了,是什么让你们如痴如醉呢?)1过渡: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他爱国的多个原因。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现在大家来展示诵读诗歌的水平。比一比,谁读得顺,谁读得美?各人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2分段:(1)按内容分段。通过刚才的诵读,你能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呢?(2)按形式分段。老师粗略地读了全诗,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你们发现了什么?(3)小结:诗歌分段既可以按内容形式分,也可以从形式上来分。1反复读自由读第一节,你获得了什么信息?(美、大)你怎么会产生这美的感觉的呢?诗人给我们描绘了几幅美轮美奂的图画,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来描绘这几幅画面呢?
13、分配学习任务:每组主要思考一幅画,反复读诗句,想画面,想成语,每人至少想四个成语来描绘画面。第五组的学生思考赞美祖国的成语。2交流: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时,你想到了哪些相关的成语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时,你想到了哪些相关的成语呢?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时,你想到了哪些相关的成语呢?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时,你想到了哪些相关的成语呢?我们爱你啊,中国!3感情朗读: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景象牢牢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1抄写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和积累的成语两遍。2有感情地诵读全诗,诵背并默写第一段。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更正。比较读两个题目,思考不同之处。练习感情诵读,再个别读,齐读。听录音,看
14、图片。交流。各自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节练读。展示读书。交流分段情况。看诗歌形式,发现诗歌分段的另一种方式。学生反复诵读,获取信息。学生读书,想象画面和成语。交流:旭日东升、如日方升水平如镜 碧波荡漾波澜壮阔 波翻浪涌群星满天 斗转星移吉星高照 星罗棋布寒冬腊月 风雪交加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漫天飞雪 雪漫长空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草长莺飞 绿草如茵桃红柳绿 鸟语花香地大物博 幅员辽阔壮丽河山 千山万水山清水秀 江山如画感情诵读第一节。板书设计: 我们爱你啊,中国审题 诵读 美 爱想象 大悟情我们爱你啊,中国第二课时课案理论支持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
15、人以渔。因此,本课案十分关注学法的指导,以高效的模式促进学习方法的获得,促进自主学习过程的优化,促进语文学习的主体内化、自我生成建构,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立足点由“教”向“学”转变。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引领学生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去体会作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还要注重朗读训练,从朗读中来感悟,以情感朗读来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妙,从而感悟作者对热爱祖国的情怀。对学生能掌握的语段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对话,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的主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6、背诵课文。 2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并能仿照诗的第2至第6节写一到两节。3通过理解诗歌内容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重点学习第二小节,用“导学自学”的方法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并能仿照诗的第2至第6节写一到两节。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诗歌内容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设 计 内 容一、课前自主预习1. 读一读:认真练读我们爱你啊,中国课文。2. 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怀?二、课内精讲精练教学步骤教 师 引 导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一、复习导入,渲染情感二、细读引领,指导
17、学法三、小组自学,讨论交流四、照应全诗,升华情感 五、再究课题,升华感情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引读课题)2咱们先来看一组词语。出示词语:灿烂 碧波 帕米尔高原 群星闪烁 北国 南疆 银装素裹 春色盎然 谁来响亮地读读?(字正腔圆,声音响亮,完全符合老师提出的要求。) 谁再读读这组词?这次提个高要求:要边读边在脑中想象出词语所描绘的画面。谁来?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我仿佛看到了灿烂的太阳,看到了繁星闪烁的夜空,看到了银装素裹的北国和春色盎然的南疆。你们也有这样的感受吗?感谢XXX的朗读,掌声送给他。 咱们一起用心地读读这组词,读出它们不同的韵味儿。女孩子读第一行,男孩子读第二行。 同学们,
18、这组词语都来自课文第一小节。老师想:在读好词语的基础上读课文,大家一定会更容易找到朗读的感觉。有没有信心?我们一起来。(出示第一节) 最后一句要深情些,高昂些,发自内心地,来3“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它是一个名词,但它并不是空洞的符号。在诗人眼中,它不仅意味着从东海到高原、从北国到南疆这样辽阔的疆域,还意味着什么呢?(出示:“中国”不仅意味着辽阔的疆域,还意味着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2-6小节,思考这个问题。 “中国”还意味着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看来,上一节课你听得很用心。 “中国”意味着辽阔的疆域(出示:壮丽的河山、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光辉的成就、高尚的品格)过渡语:多么丰富的
19、内涵啊!诗人是用怎样的文字写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地品味品味。1出示第2小节: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自由读读诗歌的第2小节,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学生自由读第2节。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感悟的情况)看到同学们画了这么多,有的同学还在旁边写了些什么,非常好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嘛。同学们肯定读懂了许多地方,挑你最想说的,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读书的成果。(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随机点评)预设1:我读懂了“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出示图片)这是哪里?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难怪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课文里也
20、有一幅桂林山水的插图,你能找到吗?这就是桂林有名的象鼻山,简称象山。这座山位于桂林市内桃花江和漓江汇流之处,因形状酷似一只巨象正伸长鼻子畅饮漓江甘泉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好,谁来继续汇报自己读懂的地方?预设2:我读懂了“浓妆淡抹”是指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妆饰。真不错,你是怎么懂的呢?通过查字典和资料弄懂词语的含义,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我们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看“浓妆淡抹”这个词。诗歌里是指谁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妆饰呢?西湖怎么会有时浓艳,有时淡雅呢? “浓妆淡抹”,也可以说成“淡妆浓抹”,这个词出自宋朝大诗人苏轼的诗中。苏轼在杭州做官的时候,有一天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
21、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苏轼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他赋诗一首,赞叹道:(出示图片引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把西湖比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子,潋滟的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空蒙的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不管西湖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的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都懂了吗?你们还读懂了什么?预设3:我读懂了“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嗯,这是你的理解。谁也读懂了这句,还有补充的吗?自古黄山云成海,有人说:除却云海不黄山。意思是说:黄山如果没有了云海,也就再难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
22、美誉了。由此可见,黄山的云海是多么神奇多么美妙!你们想去看看吗?好,满足你们的愿望!(欣赏黄山云海视频)欣赏了黄山的云海奇观,你有什么感受呢?还记得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吗?课文里有两句话写出了黄山庐山飘渺云雾的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二小组读一读第一句,其余同学读第二句。)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们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云遮雾罩的黄山、庐山,更令人流连忘返。这就是“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能体会到吗? 预设4:有谁读懂了“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的?你来说说看。唐朝的诗仙李白高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圣杜甫慨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由此可见,长江黄河之雄伟壮观
23、、声势浩大,古今同一。 同学们联想丰富,读懂的真多!那么,你能把自己的理解送入朗读中,读好这段话吗?先读给你的同桌听听看。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我听出了桂林山水的明媚可爱。谁还想读?这里读得轻柔点。绰约多姿的西湖,多么迷人,多么浪漫。请你再读一遍。你们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什么了?(云雾的神秘,波涛的雄壮有力,读得高亢有力。)明媚可爱的桂林山水、绰约多姿的杭州西湖、神秘莫测的黄山庐山、雄伟壮观的长江黄河!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节,请女孩子读桂林山水和杭州西湖,男孩子读黄山庐山和长江黄河,引语齐读,读得真好! 同学们,默读便于思考,静静下心来,再读读课文这一小节,你有没有什么新的感受、新的发现呢?默读思考,老
24、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会、自己的发现。 说得真好!可见你是把这段话给真正读透了。江山如画,数之不尽。由于篇幅有限,诗人只能撷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以表达自己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动情地读一读。有谁会背了吗?请你试一试。掌声送给他。还有哪些同学也会背的?会背的同学起立,大家一起来,不会背的同学坐在下面看着书读,用心再读这一遍说不准你也会背了。给自己鼓掌。2这第2小节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品读体会的呢?还记得吗?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读懂;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读好。 整体回顾,深入思考读透。 朗读记忆,练习背诵读背。 1按照这样的过程和方法,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
25、单位,选择3-6小节中的一个小节自学。2讨论交流,教师适当地指导补充: 交流第3节。出示:我们爱你龙井茶的清香,茅台酒的醇美,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哪些小组选择了这一小节的?能说说你们是抓住哪几个词来读懂的吗?有谁喝过龙井茶?闻过没有?说说你的感觉。把“清香”的感觉读出来。闻之欲醉。“醇美”是说茅台酒怎么样?谁有补充的?继续。“光洁绚丽”,这里是说什么?见过丝绸吗?我们海安就是著名的茧丝绸之乡。丝绸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里用了一个词,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知道“天工巧夺”是什么意思吗?你从这里读懂了什么?关于这一小节,还有哪些小组想补充的吗?丰富的物产,神奇的魅力,祖国啊
26、,我们(爱你)你们理解得这么深刻,一定也能朗读得动听。哪一小组愿意来读一读?选择这一小节的起立,齐读。交流第4节。出示:我们爱你傣家竹楼前如水的月色,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的巍峨,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大草原的羊群、戈壁滩的骆驼。 哪些小组从这一小节里读懂了什么?哦,都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能读好吗?谁来试试? 听了她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透过竹叶泻下来,周围一片静谧。静一点儿,柔一点儿。什么叫“屋脊”?“世界屋脊”指哪里?“高大”的感觉读出来。对了。把嘴张开,让老师看看你的口水出来没?要想引诱别人的口水,先得把自己的口水读出来。一望无边。 多样的民族,迷人的风情,祖国啊,
27、我们(爱你) 想读的站起来,一起读。交流第5节。出示:我们爱你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神州万里涌动的滚滚春潮,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说说你们自学时的收获和发现。 古老的文化,光辉的成就,祖国啊,我们 选择这一组的起立,用声音告诉大家你们读懂了读透了。交流第6节。出示:我们爱你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自学这一小节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伟大的精神,高尚的品格,祖国啊,我们(爱你)大声读出我们中华民族的高尚品格和伟大精神吧。3事实上,祖国的内涵何止这些?你觉得还可以说说祖国的什么呢?指名2人说。拿出纸和笔,仿照这首诗的2-
28、6小节写一到两节。 出示:我们爱你(九寨沟风景)的 ,(黄果树瀑布)的 , 的 , 的 。指名交流。1教师过渡:我们的祖国“中国”真的不是一个空洞的符号,她有着太多太多的内涵。身为一个中国人,诗人在诗歌的结尾处发出了这样的呼唤齐读课文最后一个小节。2爱祖国,是这样的自然而然。诗人说道: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奋发,我们开拓。对于“骄傲”和“自豪”,我相信我们同学都懂了。你们是如何理解的呢?知道什么叫“奋发”“开拓”吗?(精神振作,情绪高涨;开辟,扩展)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奋发?如何开拓呢?结合诗歌的2到6小节,想一想。3引导交流。4教师小结: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最
29、后,让我们的目光回到诗歌的题目上来。同学们,现在,如果让你从课题中找出一个最重要的字,你能找到吗?(爱)你为什么找“爱”字呢?说说你的理由。好!如果让你从课题中找出第二重要的词,你会找哪个词?说说看。哦,“中国”是题目里第二重要的词,同意吗?2都同意,我也同意。带着对这两个词的关注,我们再来读读课题。1.齐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没有产生这样的情怀呢?让我们把对祖国的这种情怀自豪地表现出来让我们把对祖国的这种感受深深地记在心底1齐读课题。 2一生读词。3指名一朗读得好的同学读词。评价后鼓掌。4分男女生读词。5齐读第一小节。6齐读最后一个感叹句。7快速浏览课文2-6小节,思考问题。8指名一个学生自
30、由说。9在教师的引导下齐说。1学生自由读第2节。2学生自由发言。3欣赏幻灯片和课文插图,交流象山的资料,感受桂林山水清奇俊秀的特点。4联系宋朝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图文对照,理解“浓妆淡抹”,感受西湖的绰约多姿,并练习读好。5欣赏视频除却云海不黄山,感受黄山云海之神奇美妙;联系学过的课文庐山的云雾,体会“云雾飘渺”的神秘。6图文对照,感受长江黄河之波澜壮阔,读出声势浩大。7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2小节。读给同桌听一听。指名一生读。听后评价。指导学生读好。读后评价。分男女生读第2小节。8默读第2小节,深入思考。学生交流。预设1:押韵(e、o、uo是一个韵脚,这些字反复出现,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诗歌
31、的音韵之美。)预设2:定语后置(比较朗读,体会特点)预设3:破折号(解释说明)有感情地朗读第2节。试背第2节。9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总结学法。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学3-6小节。2讨论交流自学成果。交流第3节自学成果。选择第3节的小组举手。交流抓住关键词读懂的课文内容。继续交流。引说:祖国啊,我们爱你!朗读第3节。交流第4节学习成果。交流读懂情况。有感情地朗读第4节。朗读指导评价后再读。引说。齐读第4节。交流第3节自学成果。说说自学的收获和发现。引说。齐读第5节。交流第6节自学成果。 交流自学时的感受和想法。引说。齐读第6节。3仿照这首诗的2-6小节写一到两节。交流仿写内容。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
32、小节。2结合诗歌的2到6小节,想一想:我们该如何奋发?如何开拓呢?3交流:(奋发、开拓保护壮美的自然风光,让这些自然文化遗产永远闪耀光芒;秉承民族的品性,始终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牢记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并不断发扬光大)1找出“爱”字,说出理由。找出“中国”,说出理由。2朗读课题,升华情感。板书设计: 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丰富的物产1我们爱你啊,中国 多样的民族光辉的成就高尚的品格 三、课后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仿照第2至第6节写一到两节。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分工合作,利用休息日完成我们爱你啊,中国手抄报。2 郑成功第一课时课案理论支持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
33、中心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建构主义教学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学,这也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课堂上时刻以学生的学为主,老师的指导为辅,以各种形式的训练,促进学习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促进自主学习过程的优化,促进语文学习的主体内化、自我生成建构,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立足点由“教”向“学”转变。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理则废。作为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尤为重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是训练形成良好预习
34、习惯的很好时机。作为第一课时的语文教学,我就是借着检查预习情况开始新课,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又以检查预习学习情况为目的结束新课的。最后的作业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情感的体现,让学生在充分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3.理清课文脉络,能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并体会文章中心句在文章最后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写会本课词语;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理解民族英雄的含义和课文
35、做后一节话的作用。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媒体课件等。2.学生按要求认真预习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设 计 内 容一、课前自主预习1.认真预习课文,反复朗读,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事情经过。2.启发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网络、图书、访问等),了解课文的背景资料,包括郑成功的个人情况故事等,对搜集的资料进行认真阅读、梳理重点,不懂的可以向父母、老师或同学请教。二、课内精讲精练教学步骤教 师 引 导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一、揭题导入 二、交流预习,初读课文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四、学习第一小节,对照第九小结,理解“民族英雄”的含义 五、指导书写六、课外作业1.从交流自己知道的英雄开始揭题。2.板
36、书课题 :郑成功(出示郑成功的画像)1.检查课前朗读课文情况。2.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3.预习历史人物文章的方法指导。1.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心段。2.出示课文最后一节: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一节,想想看,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请先用笔圈出依据的词。板书:收复台湾、建设台湾。3.根据: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理清课文脉络。4.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1.由民族英雄引出第一小节。2.了解学生心目中英雄有哪些?3.带领学生准确理解民族英雄。1.指导学生准确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去进行词语分类。1.选词造句,在练习册上完成。(课后)2.认真练读课文,要求熟练,把课文中自
37、己觉得好的地方画出来,抄下来,并能说出理由,3句以上。3.从网站等地方搜集郑成功的故事,继续了解他的爱国情怀。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向大家简单介绍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古今中外的都可以。(10-15人)1.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小节。2.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3.通过学习,他们明白如何获取资料:(1)利用搜索引擎(2)直接浏览相关主题网站。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中心段。(学生快速找出市课文的第九节,并用笔划出来。)2.交流:指名读出课文的第九节。学生自由朗读读中心段,了解课文的主要事件:收复台湾、建设台湾,并圈出这两个词组。3.给课文分段:先找出与收复湾、建设台湾有关的段落然后分段。4.根据讨论
38、结果分段。5.再读中心段,思考在文中的作用。6.拓展了解中心段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所起的作用差不多,但说法不一样。1.一齐朗读第一小节。2.在心中几个自己喜欢的英雄的字。3.在准确理解民族英雄的基础上,说出一个民族英雄以及他的主要事迹。可以用上“我知道( )是民族英雄,因为他( )。”写一句话。1.字词学习的反馈 准确读出课文中的词。交流课前给生字扩的常用词等。(主要给“奴、慨、蔽”口头扩词)提醒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蔽 兽 镰)指导“蔽、镰”的写法。 2.打开练习册进行词语分类,明白词语也有感情色彩。3.书面造句。(写在练习册上)读课文,品、抄文章中好句子,并写出体会。 附板书:郑 成 功收复台湾 民族英雄 建设台湾郑成功第二课时课案理论支持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