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与对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核心内容之一。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具体要求。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课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多年来,英语教学理论工作者和广大英语教师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虽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效果不够理想,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本文中,笔者拟探讨几个问题及其对策。一、阅读题材狭窄,补充信息量不够,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现在,国内大多数学校是在使用中英合编人教社的新教材。这套教材曾以崭新的
2、教学理念,科学的编排,丰富时新的内容赢得国内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一片赞誉。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周围事物的发展日新月异,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九十年代初编排的教材,有些内容已显得陈旧过时,题材也过于狭窄。例如:教材中的人物介绍类文章大多为著名历史人物,如Walt Disney, Abraham Lincoln, Albert Einstein, Karl Marx, Madam Curie等等,而学生对这些人物大多已有一定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渴望获得信息的心理,不能很好地激发其阅读兴趣。若在教材中增加一些紧贴时代的文章:如电脑巨人比尔盖茨、影视巨星里昂纳多等的文章,因为其内容的时
3、新,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有效地得到激发。新教材中有数篇文章介绍说英语国家,如Canada, New Zealand, Australia, Britain and Ireland等,这些文章除了介绍该国的地理位置、人口、气候以外,很少涉及该国独特的民俗风情。新教材中的几篇科普文章,像Winter Sleep,Satellites等内容过于浅显。在Life in the future这篇文章中,介绍了计算机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用途,所用的时态是将来时,显然材料已过时。现在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且已有更尖端的发展。教材中的科普文章无法让学生了解当今科学最前沿的一些发展,如生命基因工程、生命的起源以及
4、外层空间的开发等。上述这些问题固然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首先充分利用好这些教学材料。同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不同学生的阅读兴趣,补充更多的信息,补充更多的阅读量。大纲中规定读的二级目标为:除教材内容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20万字左右。近几年高考阅读文章所涉及的题材也非常广泛,且内容与当今社会的一些热门问题紧密相关,体现出阅读文章的时效性。但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离这个目标还较远。对策:利用电脑网络,净化优化网络资源为英语教学服务。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取、再生和利用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而获取信息最大的来源是因特网。因此,教师要充分利
5、用网上信息资源,不断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更快,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使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网上的资源,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为我所用,为学生所用。教师在选材时,应精心挑选,使网上资源得到净化和优化。如可选一些使课文材料得到拓展的内容。在学习了Aswan Dam后,可找一些有关三峡工程的文章,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扩展与补充。在教 A Famous Detective这一课时,可从网上下载该章节的全文让学生阅读。在教Olympic Games一单元时,可补充介绍奥运会的历史,中国申办2008
6、年奥运会的情况以及中国运动健将在历届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等情况。同时也可插入一些有关运动题材的文章,如学生对足球及足球明星们感兴趣,我们可不失时机地补充有关新近举行的足球赛事或哪一个足球明星的文章。在学习了 China Daily 一文后,或寻找一些新闻报导,或补充与该报上相关栏目类似的文章进行阅读。只要我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所在,根据学生的水平,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我们就能找到令人满意的课外补充材料。从网上下载的材料因其知识性、时效性、趣味性定能在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有所帮助,二、阅读教学观念落后,练习形式单一,无法构建学生正确的篇章结构知识。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在中国使用了多年。Expl
7、anationExamplePractice的三段式教学曾长期占据英语课堂。这种教学方式常常是围绕孤立的语言点、句式结构或是语法知识来展开活动的。这种观点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作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不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建构活动。现在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英语阅读作出积极的探索,但仍有相当多的教师在沿用“自下而上”(Bottom-up)的理解方式,认为意义附身于文,读者只需逐词逐句弄懂文字,就能理解意义。其结果是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甚缓,挫伤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有一部分教师认识到语言输入的意义,也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了阅读材料的输入。但在训练时,往往是由教师找几篇现成的材料,让学生阅
8、读后核对答案了事,教师教得机械,学生学得乏味。练习形式的单一,又抑制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这种教学与练习中,学生从一篇阅读材料除了获得一些细节外,其余信息获得甚少,更无从谈起对其篇章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对策:采用“Toptown”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篇章结构。国内外对外语阅读开展过广泛的研究。随着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的发展,人们发现阅读并非被动的解码过程,而是一种复杂和能动的“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研究者提出一种新的模式,即阅读者在尽可能少地通过低层次手段获得信息后,便尽可能多地利用较高层次的手段处理原文,并是较低层次的
9、手段不断“校正”高层次手段的处理结果。这是一种“自上而下”(topdown)的过程。传统教学中常用“自下而上”理解方式,强调理解单词,句子结构,再理解段落全文;而“自上而下”理解方式强调构建全文的语义图象,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在整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基本成分,如段落、句子、单词等。在中学阅读教学中若能坚持“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对构建学生正确的篇章结构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在处理课文或选取课外练习时,可运用启发手段如问答,讨论引入课文的话题,使学生适度了解话题内容,激发其阅读兴趣,使阅读更具针对性。也可从题目入手,让学生Predict,激活其脑中已有的背
10、景知识,同时,在阅读中调整已有知识与所获信息,对课文的了解更深入。有预测的阅读应优于无预测的阅读。特别在课外材料的补充上,学生没有经过预习,对材料的理解其原有的知识就会显得更重要。在阅读中,教师可就涉及课文的主题或最主要的事实提问,回避具体事实,如“Why did the author write the passage ? ”亦可出示反映主题大意的句子,让学生判断正误。除此以外还可提供段落大意,让学生把它们与课文的相关部份对应起来。通过问题设置与教师引导,训练学生“自上而下”的技巧,使学生树立牢固的篇章结构知识。在课文的再阅读中,可就课文深入提问,可疏理课文中生疏的词、短语、结构等语言现象。
11、就课文深入提问,能帮助学生构建较详细的语义图象,梳理全文的信息和语言,基本理解课文内容。也可对课文进行形象化再加工,如运用图表、表格、时间和空间线索帮助学生获得具体信息和了解怎样获得这些信息,知道这些信息是如何呈现的。在课文阅读后,此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输出他们所学到东西,让他们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形式。教师可让学生讨论中心话题,写作意见,可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言语交际活动,如改写、缩写、续写课文或就课文中的某一角色扮演,或就某一观点展开讨论、辩论等,这些活动让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强化所学知识。通过“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构建学生正确的篇章知识,并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阅读教学。三、语言知识讲解过多过
12、细, 无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观。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以做练习代替复习,以搞题海战术迎战高考。由于搞题海战术,使得市场上的所谓复习资料泛滥成灾。这些复习资料粗制滥编,不根据大纲、考纲,题目出得越难越好,由此形成一个怪现象,教师的教学复习由这些所谓的复习资料牵着鼻子走。高三英语教学首当其冲,高一、高二的教学也难逃脱其影响。于是阅读材料仅被当作语言知识的载体,碰到一个生词,便把所有可能碰到的种种用法详细地教给学生;碰到一种语法现象,除了讲解此现象外,还把此种现象中的各种列外讲解到位。如高一上册碰到 suggest 一词,不仅讲了 suggest 当建议与暗示的用法,还把类
13、似于 suggeset 当建议用法的这一类动词一一罗列。事实上,suggest 牵涉到的 that 从句中加 should do的这一虚拟语气,在大纲中是不做要求的。教师的随意拓宽加深,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这种教学,除了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外,还给学生错误的导向,以为语言学习便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语言是学会而不是教会的。只有通过用中学,只有通过不断的输入,才可能最终学会语言。语言学习的最终目不是为知道有关语言知识,而是为熟练运用这一语言。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严重歪曲了英语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本质,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而且由于过分注重语言知识,学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吸收语言知识以
14、外的信息,学生的注意力就不能转移到阅读材料的内容上,不会对题材内容发生兴趣。逐渐地学习的兴趣动机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对策:以语言得理论为依据,增加可理解性输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在二语习得论中,影响最大的是 Krashen 的二语习得理论假设,80年代以来颇为流行。在 Krashen 的语言习得理论种假设中,其中的“输入”假设(The Imput Hypo thesis)回答了理论上、实践上如何习得语言的问题。学习者接触的的语言材料(input)应略高于学习的现有水平,即i1。当习得者习得了一定量时(feel ready),习得语言自然冒出。Krashen的习得理论与交际教法中的“
15、让学生通过语言使用来掌握语言”的原则是一致的。胡文仲教授曾在“评价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一文中指出,“联系到我国的教学情况,应该说 Krashen 关于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他强调习得的各种主张对于我们具有实际意义的。”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大量增加生动有趣的语言材料,使学生“沉浸”在实际语言的海洋之中,把教师和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语法条条和琐碎的分析讲解中解放出来。“这也能根本上改变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围绕语言形式进行的灌输式劝解法。”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掌握语言输入材料难易的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易于接受,易于实施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语言学习中
16、获得真正的乐趣,逐步培养其正确的语言学习观。 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更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为获得信息而阅读始终是高中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补充阅读信息将不失为一种较有效的方法。但如何使补充的材料更符合学生的兴趣,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将始终是摆在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研究课题。参考书目:、胡文仲“评价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英语教与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胡春洞、戴忠信英语阅读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邵洪平“语言习得理论对目前中学外语教学的启示”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6期。、王黎“图式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6期。、刘根林“优化网络信息资源,提高英语阅读效率”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9期。、英语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焦晓骏“论英语教学中的建构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第期。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