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在反思中成长 西充县义和小学 冯冬梅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叫冯冬梅,来自西充县义和乡小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在反思中成长。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正因为曾子有每天多次反思得失的好习惯,才能集大成于一身,成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纵观历史,大凡卓有成就的人物,无不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锻炼,在反思中成长。我就是在反思中成长起来的。刚踏上教学岗位时,课堂教学是满堂灌,学生写作一团糟,班风不好、学风不浓、纪律涣散。面对这些问题,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成绩,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2、中。为了学生成才,为了家长放心,为了自己成长,我不得不去反思、不得不去学习,不得不去探索。幸运的是,西充课改的春风吹进了课堂,感谢学校为我搭起的平台,感谢领导、专家、同行的指点,让我认识了快乐课堂,但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堂小天地,人生大舞台,今日主宰课堂,明朝把握人生”的意义和快乐呢?我开始了求学之路。 有机会就参与校本培训,国培、网络研修,找机会观摩身边老师的示范,抢机会拜访县内的名师,争机会到千里之外的宜川学习。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三环九步式”,知道了“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分组合作,知道了“自学合作展示反馈”,知道了“开心预习,快乐展示,轻松过关”的快乐课堂,知道了班级自主管理。 有
3、了理论基础,我开始了课堂实践。2014年10月,我从蓬安学习回来后,也照着他们的模式,在班上拉开了桌子,8人一组或10人一群围在一起,开始了小组合作学习。令我意外的是:小组同学围坐在一起,有开小差的、有做小动作的,课堂秩序混乱,课堂师生、生生交流名存实亡,学生收获甚微,成绩直线下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挫折面前,我没有气馁,及时的反思总结,通过反思,我明白了,课改不能按部就班,一成不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于是我创设了独特的2、4、6小组模式。将成绩拔尖的何金科、何洋2人分成一组,形成竞争对手,让他们明白“九牛一毛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的道理。将偏科严重的朱果、马燕林、杜香霓
4、、何媛4人分为一组,互助合作,取长补短。我又根据性格特点,将阳洲、姚明、梁红英、陈知未、吴杰、姚珊莉编成6人小组,以梁红英和阳洲为中心,带动他们:让姚珊莉不再感到孤独无助,让吴杰不再没有自信心,让陈知未不再分散注意力,让姚明不再羞于表达。如此一来,效果出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显著提升,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成绩跃居全县前茅。 无数次的挫折,教会我坚强;无数次的失落,教会我乐观,无数次的失败,给予我成功。 无数次在反思中前行,无数次在积累中收获。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坚持在教后将自己的教学得失及时整理并记录下来,撰写成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相关刊物上。有困惑就要反思,有反思就要学习,有学习就要实践,有实践就有收获,有收获就要坚持。在不断的反思、学习实践中,我学会了灵活应用新教法,学会了创新,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充满自信、充满希望、并坚定了走教改之路的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课改的道路上,我将且行且思,永不止步!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