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竹山县农村教师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胡 军一、调查目的当前,我国已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保障了农村孩子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为实现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但农村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教育手段落后,综合素质偏低,学科不配套现象严重,加之不同程度地存在身心健康问题等,又成为农村孩子“上好学”、享受优质教育和学校提高质量的瓶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出现新的教育不均衡。如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农村教师队伍,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二、调查方式(一)调查范围和对象:本次调查针对我县农村初中和小学教师在年龄结
2、构、教师学历、生存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二)调查形式:1列表记录法: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比较,根据平时收集整理的结果,行如实地填写。 2观察记录法:对全县农村教师在任教学科、健康状况、生存现况进行了跟踪观察并如实记录。 3问卷调查法:对农村教师在完成工作任务、心理需求、健康情况及生存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教师根据平时的活动进行如实地回答。三、调查结果以十堰市竹山县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大量优质年轻的教师调入城区学校;农村中小学布局也有较大幅度的调整,集镇学校规模扩大,师资力量逐步向集镇集中;编制收紧,新招录教师很少,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在
3、年龄结构、学科配套、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年龄普遍偏大,结构不尽合理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教育手段落后,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来自本县教师资源中心的数据显示,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为46岁,其中35岁以下的不足25%,45岁以上的超过50%,有些边远乡镇的教师平均年龄超过45岁,这种老龄化的现象在小学尤为突出,特别是村小和教学点,很多农村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有的教学点甚至后继无人。如下图所示为竹山县西片八乡镇教师年龄结构情况:30岁以下31至40岁41至50岁50岁以上平均年龄40岁以上比例总数27432548745445.7初中16816519810
4、843.653%比例61%51%40%23%小学10616028934647.866%比例38%49%59%76%(二)综合素质偏低,业务能力较差教师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推行新课改有一定困难。近几年,农村中小学教师虽然通过学历培训和校本培训,学历层次和综合素养有明显提高,但后天的因素无法弥补先天的缺陷,整体素质仍然偏低。(三)学科配套欠缺,制约教改推进学科不配套现象仍然严重,制约新课改的落实。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因年龄、后天学历等因素,语文、数学、思品、历史、英语等学科数量相对过剩,而理、化、生、地、体、音、美、信息技术、健康等教师相对缺乏,特别是体、音、美等小专业在很多乡镇中小学基本是空白。学科
5、不配套,小专业教师的短缺必然导致农村中小学不能按新课标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即使开全课程也是形同虚设,这必将制约着新课改向纵深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也是一句空话。(四)生存状况欠佳,影响教师发展教师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调查显示,教师心理问题突出,80%的老师感觉压力大,对教师职业缺乏幸福感,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快乐,50%的教师因心理压力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教师身体状况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45岁以上的教师患高血压症、颈椎病、咽喉炎、结石病十分普遍,女教师除此以外患妇科病也很常见,每年因病不能正常上班的占10%左右,因病住院的占5%左右,因病
6、死亡的占2%左右。四、问题分析(一)农村学校缺乏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大部分年龄在45岁以上的教师是民转公,知识层次较低,只能在小学任教。前几年由于“渡峰”,一部分小学骨干教师拔到初中,初中骨干拔到县城或高中,导致农村初中教师年龄结构也呈现老龄化趋势,近几年补充进来的教师数量非常少,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教师是学校主流。农村学校缺乏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二)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一是超过30%的老师是民转公,第一学历基本都在初中或高中以下,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存在明显缺陷,且年龄偏大,观念滞后,方式方法陈旧,难以适应新课程。二是超过40%的老师第一学历是中师,目前大多在初中任教,专业知识不够系
7、统,接受新观念、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教法也有一定困难,且年龄结构上也有大龄化趋势。三是近几年到农村资教的大学生有一部分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存在不适应的状况。(三)专业教师紧缺,业务水平不高一是现在农村中小学70%的教师是民转公或中师毕业,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基本空白,这些学科教师大都是后来转行或兼职,业务不精,难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近几年虽然有农村教教师助行动计划,地方也通过招考方式补充了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但小专业仍然很少,没有改变农村中小学这类教师十分紧缺的现状。(四)社会期望过高,教师压力过大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
8、期望来看,赋予了教育工作者太高的要求,广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特别是来自于学生监管和学业成绩的压力太大,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心理抑郁、身心疲惫。从学校管理来看,因为中考和高考的存在,教育主管部门依据升学率和教学成绩来评价学校,学校必然以教学成绩来考核教师,有的学校量化考核存在过细过死的缺点,缺乏人性化。从教师自身来看,有的性格内向、孤僻,缺乏与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有的不会调适自己的压力,生活在焦虑与苦闷之中,不会倾诉与释放;有的在压力下,脾气焦躁,又带到工作中,形成恶性循环。五、解决问题的建议调查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些尝试。(一)调整教
9、师结构,促进新老更替一是让年龄超过50岁身心健康的老师,转岗从事后勤和教辅工作岗位,对身心有较大疾患的老师,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出台政策,允许其病休或退养,甚至提前退休。二是严把入口,适度招录新教师。招录新教师要根据理、化、地、生、体、音、美、健等紧缺专业的需要,确保是师范院校毕业生,以此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解决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观念滞后、方法陈旧、学科不配套、小专业紧缺等问题,为推进新课改提供人才支撑。(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水平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技能和水平。一是出台政策每年选拔适量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对口的学历提升教育(鼓励教师专业对口的脱产
10、进修),优化本土教师。二是充分发挥各地教教师源管理中心的职能,结合新课改的需求,重点解决教师教学观念不新、教学方法陈旧、教育装备(技术)使用困难、课程资源整合乏力的问题;结合农村教学的实际需求,增强教师培训的实用性,多开展一些贴近教师教学实际,对提高教学技能有实用价值的培训。三是以乡镇为单位抓好校本培训,注重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学方法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多开展以案说教,以身传教、观摩课、优质课等学研结合的培训和新教育教学装备应用方面的培训。(三)加强教育管理,激发教师活力教育行政机构及学校自身,要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激发教
11、育工作者的潜力和活力为出发点,修改和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体现人性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不搞名目繁多的形式主义检查,对教师的成绩评价要有合理的机制,把老师从繁重的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 (四)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师待遇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为引进人才、培训教师、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经济待遇等提供保障。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支教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鼓励教师终身从事教育事业。(五)推进教育改革,创造宽松环境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下大力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考试制度,坚决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真正为学生减负,为教师减压,为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证和政策支持。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为教师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各种其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精神压力,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二是要制定公平合理富有人性化的考评细则和奖惩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引导和组织教师参加文体活动。四是关心教师健康问题。五是根据需要在县一级教育主管部门设立教师心理咨询室,开设教师健康咨询热线。5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