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
2、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皇帝”称号的由来 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3、巩固统一的措施: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
3、展; 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
4、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3)地方
5、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第四课考点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内阁;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4、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5、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6、明清
6、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消极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一课考点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 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是:英国;2、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3、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
7、于:1840年到1842年;4、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自发反侵略典型事例是:三元里人民反侵略斗争;5、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6、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反映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7、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表现在三个变化:(1)社会性质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3)革命性质变化:由农民革命转变为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7、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8、焚烧圆明园的事发
8、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9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9、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同样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4)(1899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台湾问题整理:1895年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1945年日本投降回归中国,1
9、949年蒋介石盘据台湾,1950年美国侵朝战争把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1979年全国人大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1990年和1991年海峡两岸分别建立了两岸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基会、海协会)实行经济政治对话。1995年江总书记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第二课考点重点:全民族的抗战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符合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利益的。3、抗日战争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
10、条路线,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认真抗日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5、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说明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日。6、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被日本鬼子杀害。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对中国军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史实确凿,铁证如山。7、1940年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8、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 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
11、 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9、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10、全民族抗战的表现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的配合抗日。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一课考点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7、太平天
12、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9、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10、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第二课考点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1、上海和日
13、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 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2、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4、中国同盟会(1905年):政治纲领: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中国同盟会的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5、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和时间: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6、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7、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
14、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8、辛亥革命的结局:失败:(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2)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9、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0、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2)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4)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5)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
15、亚洲的觉醒。(6)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第三课考点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红军的长征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26、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27、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建立的上海共产党组织;28、中共一大决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29、中共二大制定了:最高和最低纲领;中共三大决定国共合作;30、标志国共合作形成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3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32、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
16、、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33、成为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第四课考点34、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洛川会议35、八路军创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是:聂荣臻建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36、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第一课考点:3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38、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0、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正式提出是在:1964年第三届人大周恩来提出的;41、中共领导下的最广泛的统一战
17、线是:爱国统一战线;42、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第二课考点43、新中国历史上最大冤案是:刘少奇冤案第三课考点44、香港澳门回归日分别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45、1990年和1991年台湾与大陆分别成立民间团体进行对话,他们是:台湾的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大陆的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必修二中国: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建国以来的经济世界: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调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经济全球化中国古代农耕经济:1.小农经济:土地制度的发展,特点,税质的变化,水利工程,耕作方式的变化,耕
18、作工具的变化2.商业的发展(各朝的特点)3.手工业:纺织业,冶炼金属,陶瓷,发展过程,分类4.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当时国力,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海禁政策,及萌芽分布的地域和领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近代经济发展:小农经济逐步瓦解,城镇商品经济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入2.民族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抗战前发展抗战时解放战争建国初期3.近代风俗变化建国以来的经济:一建国初期1949-1952:恢复与发展二一五计划:一化三改(改造与发展并存,优先发展重工业)三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1.成功的探索:八大,调整,巩固,提高2.失败的探索:八届二中全会,大跃
19、进,人民公社四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五改革开放新时期1.改革:农村,城市2.开放:深珠汕厦+海南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区省会城市上海浦东世贸3.城市化和人民生活变化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一条线索: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自有资本主义时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资本主义体系:殖民体系,政治体系,世界市场3.三次工业革命的内容4.新航路开辟的国家发展顺序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调整:1.19291933经济大危机2.罗斯福新政3.三大支柱4.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恢复黄金时期滞涨缓慢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经济:1
20、.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薪经济政策3.斯大林体制4.三次改革;赫鲁晓夫,勃日列涅夫,戈尔巴乔夫经济全球化1.欧盟,东盟,世贸,亚太经合,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过程2.条件,过程,影响,问题3.冷战时期必修三单元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易错点1、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2、 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3、
21、注意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4、 兵家学派的孙膑著有兵书孙膑兵法,但孙膑并不主张穷兵黩武。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易混点1、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2、 心学与理学有明显的不同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起一套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为方法的理学体系,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了一套以“心
22、”(道德仁心)或“良知”为本体、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为方法的心学体系,属主观唯心主义。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单元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易错点1、 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2、 对秦朝“书同文”而言,政治上的统一既是其原因,也是其结果。3、 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4、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不只是长篇小说,也有唐代的传奇小说、宋代的话本小说,还有短篇小说。5、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二者并不等同,我国明清时期
23、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6、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易混点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朝以来,
24、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单元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易错点1、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2、 坚持“中体西用”的不只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3、 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易混点1、 近代史上几次不同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
25、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则是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问题,并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解放”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 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的比较抵抗派以林则徐为代表,洋务派以奕訢、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两派虽都属地主阶级的派别,但两者目的的侧重点不同。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则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
26、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3、 维新派与洋务派虽然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主张明显不同。洋务派维护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两派主张不同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4、 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但具体的主张并不同,维新派(改良派)都要求保留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则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维新派(改良派)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5、 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学习,就抓住三
27、大特征、四个阶段三大特征: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三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
28、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单元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易错点1、 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提出反对帝国主义。2、 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易混点1、 三民主义的地位: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是革命的核心(政治革命);民生主义是革命的补充(社会革
29、命)。2、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的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两者都是新民主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灵魂;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要求。3、 四大理论成果解决的问题不同:三民主义重点解决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后,最终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问题;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如何取得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问题;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
30、要思想重点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4、 对中国共产党理论成熟的过程,可用一、二、三概括一个真理,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次伟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单元五 现代中国的科
31、学技术与文化易错点1、“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氢弹。2、改革开放后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靠的是科技,其次才是政策。易混点“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含义各有相同“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具体来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单元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易错点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并不是放弃基督教。2、 启蒙运动高潮出现在法国,而不是英国,这是因为它是资
32、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阻碍在思想上的反映。易混点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1) 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例如,“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我们有理由把智者学派闪耀着人文精神的思想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泰戈拉视为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3) 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在人、自
33、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单元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和历史足迹易错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易混点1、 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有明显的分歧:从世界观
34、方面说,宗教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而科学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的。从方法论方面说,宗教学说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研究基础上的。从政治方面来说,宗教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特权的工具,科学则要追求民主和平等。2、 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和其它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单元八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易错点1、 中国画里面,与印象画派相仿的是写意画派。在表现手法上印象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2、 现实主义
35、美术并不是现代主义美术,二者虽一字之差,但有很大区别。易混点1、 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从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盛时期。从兴起的社会根源来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显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恐惧,从而使他们迷茫、痛苦,找不到出路。从创作特点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细分析人类行为相互冲突的趋势,再现特殊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2、 在近代史上,各种文学流派的盛行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密切的联系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它追求主观理想,不再突出人的理性,注重抒发个人情感。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和尖锐化发展而来,一方面,它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