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组织英语课堂有效教学 石洞学区 魏小丽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改良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路,组织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首先应根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创设有效情境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要根据“过程与方法”目标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转变学习方式;最后根据“知识与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只有“三维目标”的达成才能让学生乐学、会学、爱上学习;学的会、学的快、记的牢。 【关键词】 三维目标 情境
2、 策略 能力 新课标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改良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路,组织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则应当将“三维目标”的达成贯串在整个课堂活动过程当中。 一、 注重构思有效教学环节,分步落实三维目标 实行有效课堂教学 有效的英语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体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英语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实行有效教学,围绕落实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1、教学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注意“奇、趣”应根据“情感、态度、
3、价值观”目标创设有效情境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刚开始导入的时候,根据每单元提供的话题,创设适当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本节课当中来。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与老师步调一致。 2、教学第二环节 任务式与启发式并举:提供有效学法指导;寻求有效学习策略;提升学习能力 此环节要根据“过程与方法”目标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转变学习方式在教学的中心环节部分,即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保证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就是给予学生必要的
4、学法指导;学会寻求有效学习策略来提升学习能力。在此环节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有效性师生教学互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上的主人。教师扮演的重要角色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3、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
5、中的自己的任务。 (2)有效性教学内容问题化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有其特殊性,需要不断的加以练习。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最难克服的就是单词的记忆。名词、形容词、短词比较好记忆,动词、介词、连词、长词比较难记。我发现并总结出一些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1.找出文章中单词所在的句子,通过熟知的文章内容记忆单词。 2.重点训练有效句型,针对语法课型十分有效: What’s this/that ? ------It’s
6、 a/an ------. This/That is ---------. These/Those are ------- . Are you ---------? Are they ------- ? Is she/he ---------? Do you have------? Does he/she have------? Do the have------? 3.多种方法并举增强记忆效果. 比如让同学们了解李阳疯狂英语、建议学生能坚持收看中央10套中午12点----12:30分的英语节目,观看一些英文动画片;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影片;多给学生介绍英美的风俗习惯。 (
7、3)有效性实践教与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口语交际。” 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具体课型采用以下几点来组织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在训练听力能力和阅读能力时,都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材料,去阅读文章,去发现总结规律。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实现过程与方法上要把握一个“活”字。教
8、师要真正用启发性的问题及活学生的思维,用坚韧的教学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必须要做到两点: 一是语言组织准确、简练。 二是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3、教学第三环节: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教学资源,组织有效学习活动。 根据“知识与能力”目标,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
9、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后环节------形成教学反思习惯提升教学智慧 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既来源于低效课的反思,也来源于有效课的再修正,更是在优质课的基础上充分吸收、转化再利用。 由于课堂教学的许多临时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同实施之间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课后要及时反思,及时写下心得体会,总结“成功亮点”, 考虑“失误不足”,思考“创意闪光点”,不仅要善待“生成的问题”,还要会鼓励、期待甚至帮助学生去“生成”问题,不要害怕自己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只要培养自己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就可能将这些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难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英语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学好英语,既是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习课程,更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的重要渠道。教师只有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组织有效教学环节,全面融合并达成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积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5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