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案例教学的体会八年级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知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可以选用,这就给“案例教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作为被剖析的对象,以书面、影像或其他方式被展现。教师利用案例形象地说明理论知识,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案例选择的原则 1、必须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案例教学实施前,首先涉及到案例的选择。我认为在案例的选取上
2、要精练贴切,要注意挑选能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的案例。这样就容易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必须注重时代性和时效性。案例的选择要新颖及时,因为那些往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案例,一旦用上了,就能激起学生兴趣从而增加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安全一课时,可以选择杨利伟的中国首飞太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等当代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来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案例除了选择近期发生的、学生熟知的案例外,还要注意选择身边发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认知规律的案例,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具有教育和指导作用。比如
3、,在讲解青少年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一课时,我选择“太湖”周边“工厂排放工业废水超标被勒令停产并处罚款”的一则新闻案例,并始终如一的用足这一新闻贯穿于整个讲解过程,层层深入地剖析了污染的严重后果,揭示环保的重要性。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案例引发学生情感的认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触发他们迫切要求加入环保行列的愿望。这里精选的案例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使得课的结构精练紧凑而又有实效。在下面的讲解中,我让同学们讨论和反思“你为学校的环保工作作了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这些具体到自身的案例的选用具有一定代表性,有助于使学生直观地、形象地学习相关的法律理论知识,大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
4、的精选使教学有了良好的开端,而对案例的探究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案例教学最常用的是讨论法,可分四步进行操作: 1、呈现与阅读分析。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情况。采取什么方式向学生呈现案例,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分析案例的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这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而设置。比如:我在讲解揭发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一课时,采用了两种案例呈现的方法:(1)角色模拟法。讲解“揭发检举”的案例,我采用了让学生来当案例分析的主持人,让学生替代教师的角色,先对案例情境娓娓道来,然后再由小主持人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模拟角色,形式新颖而生动,令学
5、生耳目一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加深了对案情的阅读理解。角色的模拟还可以是情景小品表演、现身说法等方式。(2)图片、视频展示法。在讲解“正当防卫”时,我采用漫画图片的形式来呈现案例,然后由学生“看图说法”,描述、分析图片所呈现的具体案情,思考案例所提出的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正当防卫的含义和目的。学生通过发挥想象描述图片所展示的案件场景进行归纳,这种方式同样别致有效、引人入胜。除了漫画外,还可以选择照片、书画作品、动画、影片剪辑、新闻视频等,也可用实物展示或者是学生当堂创作展示等。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案例中的因果关系。作为教师需要通过对案例中所包括的信息进行解释、分
6、析、推理和抽象得到概括化的结论,而作为学生则需要将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过去形成的经验与案例展示的背景材料、内外部因素等整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判才能提出多种经得起别人反驳的见解、对策、方案。 2、分组讨论与适时引导。学生个人通过第一阶段的阅读、研究、分析获得关于案例问题的独特见解后,进入小组讨论阶段,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认识及对由案例引发的问题的思考的机会。为了更好地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益,每小组的规模以4人为最佳,并有体现自己独特个性的组名,各配一名组长,以此尝试对课堂讨论的调控。在讨论中我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说出自己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具体做法不拘一格,可按案例问题的顺序
7、逐一发表各自的高见,展开讨论,一个问题画了句号,再进行下一个问题的讨论;也可将几个有关的问题合起来系统地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供大家讨论;还可将自己分析案例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难题提出来,让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在讨论中,允许见解有冲突、有纠争。在分析计谋过程中由组长把讨论中出现的不同见解、合理建议,特别是一些有纠争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提交到下一阶段进一步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或倾听他们的激烈探讨,或回答学生的一些询问,或指点一些关键问题,以便下一环节快速作出反应。 3、全班讨论。全班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全班学生积极参与的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它一方面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问题,
8、另一方面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有意抛出的主旨性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思考,并达成初步共识。为了使全班讨论有效地开展,教师必须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除了熟知案例陈述的背景、事实、观点、材料外,还要熟悉案例反映或蕴涵的原理、规则,以便引导学生概括出来。此外,还要认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希望课堂上发生些什么?如何引导这些情况的发生?讨论如何开展?时间如何安排?自己扮演什么角色?等等。并对课堂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测。讲解“正当防卫”一节时,在“模拟辩护”过程中,也确实出现了不同观点,有学生认为A某的行为虽属正当防卫,但他却使用了可伤人刀具,而他防卫的对象却是赤手空拳,并且也造成了对方严重伤害,有防卫过当
9、的情节,需要承担法津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我先让学生来辩论,然后综合各组意见,重点分析案情,特别是案情中有可能引起两种情况的语句,力保讨论沿预期的轨道进行,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适时引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重点突出判断是否“正当防卫”的四个要件及其实质,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要力争让每组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切实做到有效参与。 4、教师总结,归纳反思。教师可以当堂作全面总结,还可以通过布置学生写调查报告、写辩护辞、写课后感悟等方式,要求学生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作总结,并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案例教学法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运用,使学生主动到案例中去发现问题,自主、合作地去解决问题,从而触类旁通,学以致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