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丹阳市行宫中学 江白泉【摘 要】课改实施以来,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徒有合作的外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学生不具备合作精神,致使讨论不能展开、探究无法深入,不能进入真正意义的合作。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白白地耗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看不到合作交流的成果。因此有必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2、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合作学习的现状1.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时间,在讨论中花的时间较多,收效却甚微,整堂课貌似热热闹闹,实如一盘散沙。 2.学生间没有真正合作。在课堂上,我们常会发现,总是那么几位学生与老师配合,其余学生充当看客。究其原因,并非是他们不想说,而是我们的一些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某种顾忌,他们不愿与人合作,更不会与人合作。在学习中体验不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被别人帮助的感激。 3.教师的角色。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导师,还是一个协作者,合作学习不仅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往往只是在学生中走走,或
3、者问你们讨论完了吗?集体反馈时,教师往往只求问题的答案,不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满足于预定问题的解决,不鼓励新问题的提出;只夸小组的代言人,忽略集体智慧的结晶。二、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1合理分组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小组的人数最好为偶数,因为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至于有人落单。二是分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即一个小组内应包括具有不同能力特征、不同数学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而且小组成员之间的“认知距离” 认知水平、风格等不宜差别太大。在组内
4、分工时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补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促进了学生的集体进步.“组外同质”即组与组之间水平相当,这样可以激发组与组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在分组时有时为了方便,考虑了“就近原则”,一般前后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便于同一小组的合作交流,也方便收发作业;同时根据情况可以每学期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使得分组更为合理,也为了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2、科学设计合作问题和契机,让学生乐于合作。 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差异”这一资源,实现
5、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问题和契机,因为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教材中重要的内容,创造性地把教材变“活”。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内在动机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自发地萌生合作意识,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有一定探索和讨论的价值,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还要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在新旧知识衔接处,设计问题、生成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重难点时,拓展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自学之后,开展质疑展示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归纳法则、揭示概念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操作实
6、验、探究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3、教给学生合作方法,使学生善于合作学习。 当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后,可能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可是往往却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怎样进行合作。教学中,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经常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心理辅导工作。让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激发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使小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教学生学会欣赏。同学的发言有创见时,要懂得鼓掌,表示赞赏。教师要教学生学会使用语言激
7、励评价,既能充分肯定同学发言好的地方,如“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你们小组的想法真棒!”,又能诚恳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大胆讲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如:“我觉得你这儿讲得有些不对,相信你下次会讲得更好!”这样,真诚地相信别人,帮助别人,互相欣赏,互相激励,在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了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利于每个人的发展。4合理评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应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促使学生尽一切可能努力达到共同学习目标。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
8、据。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己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保障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各组组内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明白小组中每一个人的进步就是自己的进步,小组成绩的取得就是自己的荣耀,每个人的个人利益和小组利益是一个共同体。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
9、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坚持只有小组团体成功,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使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从而更加激发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对小组学习的成果、精彩的反馈汇报,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与鼓励。平时可以采取小组竞争,每课、每天、每周、每月评比,引入“基础分”(是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和“提高分”(是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实行量化积分,充分激励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维持长久的小组合作激情。5、要处理好教师的角色意识,及时对合作过程实施调控从表面上看,小
10、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是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合作交往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教师应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
11、导与评价,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时作出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的互动过程。从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只要遵循教学原理,把握好时机,调控好过程,就一定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合谐,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出色完成。“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持续健康地发展。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