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堂作业,与课后作业相对,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当堂复习与巩固。多年以来,我们有的老师教学拖沓,往往要下课时或下课了才给学生布置课堂作业,造成学生课间、课后时间十分紧张,甚至连上厕所都来不及,下节课又上了,周而复始,人为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谈何增效?新课程要求以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必然要用去大部分的时间,但我们的原则是一节40分钟的课,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不应超过30-35分钟,至少要留5-10分钟给学生自主作业时间。新课改告诉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的导师、合作者、建议者、支持者。“生本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本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探究与
2、展示,教师要控制自己的讲解时间,对于课中的一些练习可以让学生即时在课堂作业本上去完成。同时,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可做可不做的练习就不做,精选或精心设计课上应让学生课内完成的练习,同时教师应有课内时间意识,切不可一直上到下课铃响,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的预设,预留一点课内作业的时间,当然还应分清课型,如果是操作类型的课,没有书面作业,则可以对课堂进行一些生成的衍生。对于学生课堂作业是当堂处理还是课后批改,我想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因“材”处理,不必每节课都强求统一,比如有些计算类型的课,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内练习时来个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即时批改;有些实践应用的习题,在下课前,可与学生一起校对一下正确答案,如果有错误,立即进行订正,这样课后老师批改时的工作量也不会太大;有些综合练习类型的课,作业如果较多,还可在学生基本完成的基础之上,集体校对,同桌用铅笔先互批,留下错误痕迹,即时订正的方法;有些讲练结合的课,还可以在课上不定时地巩固,及时校对,这样,课后老师批改的任务也很轻松了。总之,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应在充分考虑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力求课内完成,提高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这样即使放在课后批改,也不会有太多的批改作业负担